EN

CAFA讲座丨尼古拉•巴尔巴泰利:达•芬奇与他的艺术群体

时间: 2019.10.19

9月11日,适逢“达•芬奇与他的艺术群体”纪念展开幕前夕,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意大利艺术史学者尼古拉•巴尔巴泰利(Nicola Barbatelli)受邀来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讲座。本次讲座通过回顾达•芬奇和其艺术群体的绘画作品,对大师与学生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达•芬奇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1 讲座现场.jpg

尼古拉首先介绍了达•芬奇的早年经历。1462年,达•芬奇前往佛罗伦萨,成为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画室的一名学徒。年少的达•芬奇表现出超越同门师兄的绘画水平,甚至能与其老师韦罗基奥一较高下。在师徒合作完成的《基督受洗》(1472)中,达•芬奇笔下的天使十分灵动,开始显现出绘画才能和个人风格。一些艺术史家认为,正是这幅画的出现,达•芬奇获得老师韦罗基奥的认可,得以离开画室。之后,达•芬奇逐渐摆脱佛罗伦萨画派固有的风格,开始他的独立创作生涯。

2 策展人 巴古拉·巴尔巴泰利.jpg尼古拉将达•芬奇的独立创作过程形容为“自由的发明与创造”,他认为达•芬奇的作品体现出很强的实验性。在达•芬奇的《受胎告知》(1475-1480)中,我们不难发现圣母的右臂明显长于左臂。表面上看是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疏漏”,但在尼古拉看来,这是在透视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达•芬奇设想了一个很特殊的观看视角,仿佛是一个动态的行人扭头看见了一个动态的画面。达•芬奇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表现一个“灵动的瞬间”中的“灵魂的运动”,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在人体和建筑上的透视问题。

3 主持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助理高高.jpg

1482年前后,达•芬奇前往米兰开始新阶段的创作,他的出现打破了15世纪米兰原有的艺术创作氛围。他在创作第一幅《岩间圣母》(1483-1486)时,并未按照赞助人的要求呈现圣父和先知的形象,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图创作了一幅颇具神秘感的画作。这一举动引发了很多的争论,不过也让米兰的一些著名艺术家对这位新秀肃然起敬,达•芬奇的第一批学生和追随者也开始涌现。

尼古拉介绍道,达•芬奇在日记中记录了一些学生的品行和学习过程,其中多次提到他强制学生用铅笔进行长时间的素描练习。达•芬奇严禁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贸然使用颜料,要求他们进行重复性的临摹,不断模仿自然之物,直到眼前没有对象时也能完美地画出来。达•芬奇的学生们对老师的作品进行了大量的临摹,像《纺车边的圣母》(1501)就至少有二十多幅摹本,许多收藏家对这些摹本表现出狂热的追捧,从侧面体现出他们对达•芬奇的认可和推崇。

4 讲座现场.jpg

尼古拉认为,这些学生在达•芬奇的画室里学到的不仅是机械的技巧,还有达•芬奇绘画中动态的“情境”,这种“情境”在达•芬奇的肖像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音乐家肖像》(1490),画中人的视线朝向一侧,嘴巴紧闭,与观者刻意保持距离。然而美国加州大学达•芬奇研究中心主任佩德雷蒂(Carol Pedretti)却说这是一幅“会说话的肖像”,不同于传统肖像中完全侧面的人物形态,画家通过人物特殊的扭转表现出一个动感的瞬间,达到了一种“形式上的交流感”。尼古拉发现,在达•芬奇学生们的肖像作品中也能看到这种精妙的表达,但没有一幅能够达到达•芬奇的水平。

15世纪末,由于法军入侵米兰,达•芬奇被迫前往威尼斯,不久后又回到了佛罗伦萨。他放弃了自己在米兰的画室,所以学生们不得不四散到各地,开始自立门户,由此也让达•芬奇的名声扩散到了意大利北部以及欧洲的其它地区。此时,达•芬奇正在对古代画家进行深入地研究,据说他的《莉妲与天鹅》(1503)就体现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幅画的原作已经失传,只剩下两幅素描稿和其学生的摹本。但尼古拉认为这些摹本其实“拯救”了原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和研究达•芬奇的作品面貌。

1506年,达•芬奇重返米兰,建立了新的画室,并且完成了著名的《圣母子与圣安妮》(1508-1510)。关于这幅画直接或间接的摹本不计其数,尼古拉认为这种无止境的模仿不只是因为对“达•芬奇风格”的推崇,还来自于这幅画传递的情感因素,尤其体现在画中人物的互动中。这种情感因素成为这一阶段达•芬奇和他的画室共同关注的重点。

6 现场观众提问.jpg

1516年,达•芬奇接受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前往法国,他在法国昂布瓦斯克劳斯•吕斯城堡(Chateau du Clos Luce, Amboise)度过晚年,于1519年逝世。他为后人留下了无法估量的遗产,除了艺术作品,还有大量记录研究成果的手稿,这些手稿经过达•芬奇学生的保护留存下来,同时也成功传播到欧洲各地。除此之外,学生们所创办的画室还在不断地满足那些收藏家们对“达•芬奇风格”画作的渴求,直到16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达•芬奇留下的遗产仍然在一步步发扬光大。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尼古拉阐述了本次展览的目的,达•芬奇的学生和追随者对“达•芬奇风格”的传承已经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对那些技法的运用更像是一种致敬之举,他们作品里或多或少地保留了达•芬奇的痕迹。他希望通过达•芬奇和其艺术群体的画作向观众展示一个艺术家的日常工作场景。在观看这些画作时,我们仿佛在逐帧扫描他在画室中创作和教学的一幅幅照片,进而发觉这位大师不为人所知的一面。

文/胡子航
图/美术馆 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