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一孺子,
陕北求真知。
不觉逾七十,
愚叟志不移。
——古元
2019年10月16日,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的“纪念古元诞辰百年”古元画展,借用百姓最喜欢的俭朴“阅报栏”的方式,用小磁铁钉模仿延安时期酸枣枝刺钉画,展出古元的版画、素描、水彩作品共计243件组,以及家属珍藏的文献与历史照片,试图向观众传达一个“真实”的古元。展览标题直接使用了古元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展览时亲自书写的“古元画展”。古安村说:“这样的展览是从窑洞里走出来的。”
“古元最原始的展览,起步于窑洞”
“如果古元先生健在,他会怎样去做自己的展览呢?”
1919年7月,古元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的一个巴拿马归侨家庭。童年就喜欢画画,最初向庙宇壁画学习画人物、动物和山水等。8岁上学,后考入广州省第一中学,在业余时间进行水彩写生,并与同学切磋学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广州遭遇到侵袭,古元没有同学校师生一同疏散至乡村,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在一所小学任代课教师,在这里他第一次发挥自己的兴趣,拿起画笔绘制救亡宣传画。
1938年,年仅19岁的古元,被广州《救亡日报》刊载的延安办学情况的报道所吸引,主动要求前往延安学习。后来他回忆:“一到陕北革命根据地,非常鲜明突出地感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多年的梦想在那里实现了。虽然物质生活很艰苦,但上下级之间、军民之间、同志之间关系平等融洽。人们对劳动和生活充满感情、希望和信心。这些都深深感染着我。”到达延安后,他在陕北公学接受了三个月的革命理论学习后,正式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木刻版画。
1940年,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的古元和几个文学系毕业的学生一同前往延安县碾庄乡工作。在这里,古元利用工作之余,为乡亲们绘制识字画片,用山上特产的酸枣刺把图片钉在窑洞前,让乡亲们欣赏学习,这是古元的作品第一次展出。“古元是从窑洞中走出来的。”古元长女古安村女士在介绍此次展览时谈:“此次展览的理念就是让大家在展览中找到一种延安窑洞的感觉,因为那是古元的味道。”
“为什么作画,怎么作画”
在碾庄,古元“看到乡亲们的日常生活,如同见到很多优美的图画一样”。在跟乡亲们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乡亲们喜欢将他分送的一些特定的画片粘贴上墙,并反复欣赏,他开始了解乡亲们对于家禽的喜好,并刻下了作品《牛群》《羊群》等。这是他第一次领悟到了绘画的真谛——“为什么作画和怎么作画”,也由此开启了他的人民艺术家之路。
古元 《羊群》黑白木刻 1940年
根据乡亲们的日常生活,古元创作了《入仓》《读报的妇女》《离婚诉》(一)等木刻作品。不仅如此,他每完成一张画就拓印多张并分送给乡亲们。他从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中,积极修正自己的创作技法。一次乡亲们对他的作品《离婚诉》表现内容肯定的同时,指出:“为啥脸孔一片黑一片白,长了那么多黑道道?”为此他重新刻了一张《离婚诉》(二)。“大致以1942年为分界点,我们发现古元之前的木刻以黑调为主。”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曾在研究古元画展时明确指出,1942年古元版画发生了明显变化,“黑古元”变成了“白古元”。前后两次创作的《离婚诉》是古元风格变化的典型代表,在1943年古元新创作的《离婚诉》(二)中,原来“黑乎乎的阴阳脸”几乎被刻刀刻成了白色,仅保留了画面主体人物服饰的黑色块。1943年创作的《减租会》,以及第二次刻印的版画《哥哥的假期》采用了同样的创作方式,并成为了古元木刻版画的经典作品。
古元 《离婚诉(一) 》黑白木刻 1940
古元 《离婚诉(二)》 黑白木刻 1943
古元《减租会》 黑白木刻 1943
为什么作画——“如果没有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会对很多生活不感兴趣。也许有兴趣,但可能不在人民群众方面。”古元说,“我总想表现人民的生活。”怎么作画——“我联想起我国的传统绘画和民间年画以及书籍插图,这些都是我国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我应从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离开碾庄后,古元的创作开始从中国传统的剪纸、年画以及书籍插图中汲取养分,为他的版画带来了新面貌,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从此次展出的《合作社》《识一千字》等作品中可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古元 《合作社》 木刻版画 1943
古元 《识一千字》 木刻版画 1943
“我总想表现人民的生活,即使不是直接的”
“我常常想,到陕北之前,我虽然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但如果没有在陕北公学和鲁艺所受的教育,是不能明确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牢固信念的。”在延安树立起来的世界观和艺术观深刻影响了古元的艺术发展轨迹。早在中学时期,古元就开始画水彩画,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时代环境,直到50年代他才重拾这一喜好。从三四十年代走过来的古元,尽管他的水彩画多描绘风景山色,但多加以人物为点缀。一些看似纯碎描绘景色的作品,细细打量会发现,三两人影已全然融入画中景物,如《古城门外》(1953年)、《菜园》(1954年)、《雪后夕阳》(1972)等等。他曾坦言:“我总想表现人民的生活,即使不是直接的,比如我画些水彩风景画,喜欢带些乡土味,有人的活动的。我很少画没有人烟的、纯自然的风景画。”
古元《古城门外》水彩 1953
古元 《菜园》 水彩 1954
古元《雪后夕阳》 水彩 1972
古元的作品关注人民群众,尽管是表现建国后的社会新貌,他也仍旧不忘劳动人民。如何表现新貌?当一些艺术家用新式机器来表现新时代时,古元却有自己的想法。如此次展出的1956年作品《江南三月》,古元刻画了三个脚踏旧式水车汲水灌溉的女子,她们背对观众眺望着前方,或闲聊村庄的趣事,或注视着不远处正弓腰插秧的男人,一派和谐的江南三月春播景象跃然纸上。
古元《江南三月》1956
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厅里,以最便于百姓看画的阅报栏形式展出的古元作品,遵照原画的托裱形式原封不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们像极了一幅述说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历史图卷。当我们想从中获取什么的时候,却发现前辈艺术家付出的感情是无法企及的。正如艺术家徐冰所言:“我可以从古元的木刻中找到这个土坡,但当我试着刻画它时,一经转印出来,却已经不是那个土坡了。”1997年,徐冰来到中央美院上学,他学习古元,尝试将记忆中打动他的细碎情境用木刻刻出来,并得到古元的肯定。但是,他发现自己寻求的一种东西总也抓不到,这时他开始感觉到古元的不得了。他说:“古元的木刻是没法学的,因为它不是‘技法的’,而是‘感觉的’。”
“历史的循环让我们把前辈的业绩梳理得更清楚,但历史的深度却在这循环的似是而非中永远留着一个谜底,测验着人们的弱点和浅薄以把敏锐与平庸区分出来。”古元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在古元画展展出之际回顾徐冰说过的这句话,似乎为我们给出了某种提示。
文丨杨钟慧
现场图丨胡思辰
作品图致谢主办方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