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王铁华老师主持设计的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附中教学楼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一等奖,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建筑学院教师王铁华、范尔蒴、曹量获奖。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于 2019 年 5 月 31 日启动“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申报项目要求2018 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设计并通过竣工验收后运行使用一年以上,申报单位将经过所属地方、部门勘察设计同业协会审核通过后的推荐项目,通过“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申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学楼在申报前已获得部级、市级优秀设计一等奖,因而得以参评。2019 年 9 月 6 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成立公共建筑组评审委员会,由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秘书长陈轸等协会领导以及王建国院士、孟建民院士、张宇等 13 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及 52 名专家组成,共计 1546 个项目参评,申报项目数量为历年最高,竞争激烈,全国各大设计研究院及建筑界的院士、大师均带项目参评,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自成立以来,首次亮相参加国家级行业优秀工程评选,并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学楼是一座怎样的建筑呢?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位于燕郊校区,作为校区重新扩建规划完成一期建设的建筑,附中总建筑面积为34300平方米,其中地上十二层,建筑面积29700平方米;地下二层,建筑面积为4600平方米。建筑完成后,呈现在城市中的是一个巨大白色的石头盒子。设计师王铁华通过“虚体”概念的叙述,以几何、石头、光等角度再次对央美附中进行深入的阐释。
1.虚体
中央美院燕郊校园新调整的规划,无疑应该具有自身文化和价值,其用地周边均为商业地产,并无历史及自然景观可供借用,规划结构简单地套用园林式、院落式或者街区式等模式都不再适合。校园周边的地产建筑是典型的不断被市场制造的“产品”,是“资本”制造的消费文化,而我们校园的新形式是无法避免地必须在既定的现实里,即在这样一个高密度的客体建筑环境下,去寻找一个新的参考架构(reference system),这意味着要走到周边商业化、图像化建筑背景的反面,目的在于营造出体验性地适应艺术和学习的空间,同时也将带来面对如何建构的形而上问题的思考。
“虚体”的叙事策略是对于建筑学形式的自治以及空间现象学形塑(shaped)的叩问,既是对所处环境的对抗,也是对“虚体”自身生成过程中凸显和隐匿的意义价值的寻求。相对于附中的建筑而言,不是试图探索一个完美的观念,目的在于寻求“虚体”怎样以几何、石头和光的要素为起点,作为结构的修辞,聚焦、突显和展现空间本体,同时结构和形式作为一种场所的给予者,指向表达存在感知、特定的气氛和情绪,从而面向建筑文本自身对于时间的根源性和物性的追问。
2.几何
几何是建筑围合场地和制造地点、场所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可以颠覆日常的自明性。同时,在几何当中蕴含着建筑超越人个体知觉局限的可能性,这个超越性应该能够最终把建筑作为物对象找到和世界的某种联系。而在有限的空间映射世界的存在,对于美院这样一个从事艺术教育和活动的场所尤其重要,构成“虚体”主题的几何叙事,是在如此的思维逻辑下所产生。就建筑学而言,建筑的意愿不只是一种使用行为,更是一种激发存在身体冒险的意志行为,而这冒险要在世界之重力、物之重量中去追问、去思考,这样一来建筑就不只是一个物体对象,更像是穿透主体进入世界中心的路径。
东侧建筑的体量被切开,方体顶部40米大跨度的钢桥和U形的外墙,围合成一个“虚体”的矩形广场,这个“虚体”构成了设置在建筑“内部”的一个广场。广场的地面一直延伸到室内,进入到两片弧墙和多层挑空楼板构成的室内“虚体”空间,南北共有两个从顶部和侧面洒满阳光的室内中庭。使用空间从一层地面向上发展为教学空间,顶层作为绘画天光教室。地下部分通过一层的圆形旋转楼梯向下,进入展示空间和报告厅等学术公共空间,并和东侧下沉广场相连。西侧弧墙和开敞的柱廊之间又有一个室外的小广场,在柱廊的中间设置了一个方形的天井,这些“虚体”彼此交融渗透又相对独立,好像在结实厚重的实体里面冲刷出来的“剩余物”,又仿佛吹入了一股清风,空间在变化的光影和自身的稳定平衡中,把空间纳入时间的广度和深度,传递出感性的自由、丰盈和力,展现了以“虚体”为建筑文本带来的潜能。
规划中呈现的建筑巨型尺度(Scale),是几何叙事的策略,表现为现代主义的经典几何语汇转而以城市尺度结构的方法重置,几何叙事是一种形态之上的需要,建筑表面由单一的白色石材覆盖,巨大富于变化的体量强调了几何和材料本身带来的重力感。
3. 石
石头作为材料媒介本身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可以给场所带来一种精神的指向。西方的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书”,古代石构建筑使我们感受到某种永恒性,这种永恒性并非在时间之外,而恰恰是通过某些形式传达出时间的气氛存在的。在中国,石头作为观赏的对象成为园林和室内的视觉物体被称为“奇石”,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奇石不只限于其物质之实体性,更注重于其虚空性,在赏石文化中,与其说石头是具体的、思辨的,不如说石头是直观的、超验的,是观者以身体为经验的和世界的一种直观。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奇石的态度,和这里蕴含的空间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气质。
附中的外墙设计选择了白色的山东白麻石材,整个建筑体量基本由一种材料覆盖,加强了建筑作为一个极简的石块体积形式;临街的柱廊,原来设想为矩阵的石柱群体,石柱表面仿佛被微风吹拂过去,作为石材或者混凝土的可塑性表现,但是由于造价的限制,改为对原始现浇清水混凝土的表面修复,现代的混凝土是另外一种“石头”,是人造的石头,柱廊最初的设计设想为密集的矩阵,后来虽然简化但基本维持了原来的想法,开敞的柱廊、以及在柱阵中间设置天井的空白,注入了对于天空的凝视。
附中立面的石材没有像通常的做法做成磨光的,或者是火烧面的,或者凿毛的,而是刻意用机器刨成竖向的线条,然后手工剔凿,是想找到一种“笔意”,一种毛笔在纸面上皴擦洇染的感觉,又仿佛是在建筑表面上做类似像素的分布和调整,有节制的变化使得表皮保持了一定的厚度和重量感,同时力图唤起材料自身的触觉和音色。
人的感知尺度使得建筑的肌理变得很重要,表皮石头的沟槽仿佛是构成像素的“一”,建筑整体表面来自“一”的蔓延,每一个石刻的线条的运动都将建筑作为一个小的级数而包含着它,这种条纹的肌理在室内走廊附中北侧沿街实景的顶面和室外柱廊的顶面继续出现,材质转换成金属型材,视觉上得到了延续和微差的变化。在物质化的条纹皱褶之间,建筑之身不断地皱褶、不断地折叠、展开、重折,构成一个多重皱褶式的不断起伏的世界,石材表面的微差犹如千波万皱蕴含了条纹的形变,暗示了建筑的尺度、形态、洞口、光线、运动、构造、材质等一些重要的因素。
4. 光
一提到光,总令人想起柏拉图所说的那个著名的关于光源隐喻的“洞穴”,在《理想国》第六书“洞喻”中,柏拉图这样说:“正是太阳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并主宰(control)可见世界一切事物,而且太阳也就是他和他的洞穴同伴们过去所看见的事物的原因。”太阳给理性带来的是认知的洞彻力,是一种净化、清洗乃至删除,列维纳斯说:“自柏拉图以来,无论光照来自可感知的太阳还是可理解的太阳,它都制约着、决定着一切存在。无论它们与领悟力之间相去多远,知、情、意都首先是经验、直觉、明视或力图变得明晰的视觉。”
附中的东侧是建筑主要进入的开口方向,清晨低角度的冷色光线,可以穿过第一个“虚体”的广场,把廊桥的影子投射到入口的门厅立面,大跨度的玻璃廊桥和U形内凹的石头墙,在广场上面的天空上切割出一个完整的矩形,而在一天的时间中,廊桥像一个巨大的时针,记录下时间之影在石墙上的轨迹,由于玻璃的通透性和反光折射的性能,在墙面上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仿佛钢桥悬在水面之上。
附中东侧的这个室外的庭院,平面大小为30×40米、高度近50米,占据基地的将近一半的面积,在东侧继续延伸成下沉广场,朝向宿舍公寓的方位开放,作为场地它提示了日常自然的各个侧面,它围合了一个空寂的空间场所,是一个引发观看之思的场地,也是引唤风光雨雪等自然之物的极简构筑物,在这里,天空在围合的几何形中变换着明暗和色彩,夹杂着空气中的各种味道渗入广场中,光线在这里投下深深的阴影,师生在庭院可以感到日月星辰和四季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并体验到一种积极的集体性的暗示,这里会有一种原始的触动深层世界整体性的情感,以及期待和外部自然界遭遇的场景。
附中的建筑设计,注重流畅的平面构成与空间组合,同时考虑了几何、光、空间和体量等建筑语言的修辞,探讨了建筑文本对空间、时间各种潜在的叙事性和材料的物性美学,着重建筑的尺度、形态、肌理、洞口、光线、运动、构造、材质等一些重要的因素,塑造出美院校园新的的空间格调。
编/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