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条件与方法:安娜•卡特琳娜谈奥地利的壁画修复

时间: 2019.11.4

世界上现存的壁画类型繁多、损坏情况各异,这些因素让壁画修复成为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仅需要修复者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图像进行考察,还涉及对材料和技法的研究。10月25日,来自奥地利的文物修复工程师安娜•卡特琳娜(Anna Katharina)受邀在中央美术学院红椅子报告厅围绕奥地利文物保护的制度和理论条件展开讲座,并通过自己的研究案例对壁画修复所运用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和修复研究院主办。

并非所有人都能胜任这项看似简单的修复工作。卡特琳娜首先介绍了奥地利的《纪念碑保护法》,这项法律明确了文物保护工作的目的和规则,要求所有的文物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都必须接受联邦纪念碑办公室(Federal Monuments Office)这一机构的管理和监督。除了制度保障,专业的培训也必不可少。在奥地利,只有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Arts Vienna)和维也纳美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 Vienna)设置了壁画修复的专业,申请者需要提交自己的项目图纸,通过多重考核才能被录取,最终只有凭借论文和考试成绩取得本专业的硕士学位后方有资格参与真正的修复工作。

了解修复对象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是开展修复工作的前提之一,接下来,卡特琳娜从风格学的角度简要回顾了奥地利的壁画史。奥地利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壁画绘制于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时期,其特征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这一时期的壁画多见于教堂,目的是向不识字的信徒传达教义。到了中世纪,哥特式壁画的宗教意味更加浓厚,但画师从宫廷生活中吸收了世俗元素,所以人物有了相对丰富的表情和动作。

16世纪,奥地利壁画中对人物的描绘更加生动,还出现了对自然风景的表现。17到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则成为奥地利壁画史上的亮点,这一时期有许多外国艺术家来到奥地利,在他们的影响下,无论在宫廷还是教堂,壁画中的外来元素都十分流行。20世纪前后,维也纳分离派在新艺术运动的发展中诞生,这一流派的壁画作品受到印象派、象征主义的影响,同时吸收了建筑、家具、服装上的装饰艺术元素,具有朝抽象绘画发展的倾向。

开展修复工作的另一前提,就是对壁画进行全方面的扫描和检查,具体的操作实施是先通过肉眼和扫描仪检查壁画表面,还原壁画的大致图像,然后借助紫外光获得更多技术上的细节。此外,还要对横截面进行检查,深入了解壁画采用的粘合剂、颜料的特性还有画面的层次。这些检查一方面是为了确定壁画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另一方面是为了评估壁画的受损程度。卡特琳娜强调了确定材料的重要性,如果在检查时判断失误,后果将更难弥补,对此她还提到《纪念碑保护法》的规定:“原则上对作品的干预应限于最必要的干预,修复时用到的材料必须与原始材料兼容,不能造成二次损坏。”

随后,卡特琳娜以自己参与修复研究的对象——埃本塞尔城堡教堂(Schloss Coburg in Ebenthal)的天顶画为例,向观众展示了壁画的实际修复过程。埃本塞尔城堡教堂的天顶画创作于1700到1750年之间,用巴洛克风格表现了圣三位一体的主题。卡特琳娜通过对壁画表面的检查,判断这是一幅湿壁画,因为湿壁画在绘制过程中干燥速度非常快,画家需要分批次进行绘制:先将一部分石灰浆覆盖到壁面,在彻底干燥前上色。待这一部分完成后再绘制下一处,由此壁画表面实际上是由多个块面组合而成。这也导致了随着时间推移,因为制作时干燥时间的差异,多个块面间的边缘重合处往往会出现裂缝。

在修复工作开始前,卡特琳娜拍摄了整个天顶画的图像并详细记录了受损状况,然后按照图例对画面进行标识,方便修复者进行定位。这些图例分别代表不同的情况,比如漆层剥落、灰泥溢出、裂缝、气孔、污渍。通过检查,卡特琳娜发现由于建筑结构的静力平衡受到破坏,天花板发生水平移动,导致这幅天顶画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裂缝问题,这不仅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性,还威胁到天花板的稳定性。

经过对各种修复材料的测试,卡特琳娜最终选择用非常轻的木楔来填充裂缝。这种材料既牢靠,又符合《纪念碑保护法》对材料兼容性的规定。修复裂缝的过程主要分三步:先清理裂缝附近的旧灰泥,再依次填充木楔和弹性软管,最后用注射器将石灰浆注入裂缝。当裂缝随着石灰的干燥彻底闭合之后,再对壁画表面进行清洁和修饰。卡特琳娜介绍,因为湿壁画的颜料能稳定地固结在整个石灰层中,所以清洁时只需用水和乙醇清洗掉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和污渍。但壁画画面的修饰则比较困难,修复者要区分哪些部分是原作本身的缺陷,哪些是毁损之后的结果。在天顶画的修复中,采用了意大利的“笔触修饰法”(Retusche aus Strichen),这种方法里的“笔触”由细密的线网组成,其优势在于能够对极其微小的区域进行修饰。卡特琳娜直言,这种修复方式并不完善,新的笔触和原始笔触经常会产生冲突,留下修饰过的痕迹。虽然当观众以正常的角度和距离进行欣赏时几乎看不出差别,可出于对作品原貌的尊重和维护,这依然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案例分享结束后,观众向卡特琳娜提出疑问,在欣赏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里的古代壁画时,画面质量在观众看来非常高,似乎没有什么损坏,是否说明存在特殊的保护方式?卡特琳娜认为这种现象背后有诸多原因,首先就是她在案例最后提到的那样,壁画修复技术还没有达到完美复原的水平,只是在正常的距离下观众很难发现壁画经过修复后遗留的瑕疵。另外,像乌菲兹美术馆这样大型的文博机构会定期对壁画进行专业的维护,而且还会通过限制人流量来降低壁画被人为破坏的几率。因此,这些作品的保存面貌较好。

“壁画修复远不止‘修复’本身,它是一种覆盖面很广的研究,还关系到对科技的运用。”讲座尾声,卡特琳娜的总结指向科技未来。她的讲座虽然无法展示壁画修复的完整过程,但却让我们了解了文物修复工作者真正面临的问题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文/胡子航
图/主办方&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