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中遇见神学,
展示出孔隙与裂缝中隐藏的真理……
在无人居住的地窖与阁楼中搜寻真理。”「1」
——Sigfried Kracauer
我们的一切似乎都被数据化了。快速发展的时代里,“0”和“1”两个极为简单的数符,不仅组合了今日所见的图像,也将所有的关联词编织在这张无形的大网之中,全球化、交流、信仰、争端、消费、享乐……人被牵扯进关系的漩涡,复杂多向结构构架了生活基本面貌。观察社会、理解了人,或许也就窥见了一部分艺术家们在做什么。
“以小见大”是艺术家张小涛游刃有余的叙事手法,换句话说,无论创作方式怎么更新,从早年创作油画,到近年的新媒体作品、动画、装置艺术,不难发现“宏观与微观”是围绕在他作品里的基本对立矛盾——DNA、细胞、蚂蚁、工厂、城市系统,记忆、历史、梦境、想象,生灵、万物、宇宙,他将“小”与“大”的元素梳理,好比编码里的那些“0”和“1”,并排列出各异的转换规律,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勾勒起连结点。
那么,他又是如何找寻这条隐秘的“显微”线索,形成极具张力的艺术表达,以个人化的方式串联、重构、讲述、探索的呢?
1970年张小涛出生于重庆,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0年创建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2010-2015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徐冰。张小涛现作为活跃于国际与本土的新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参加的重要展览包括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第7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德国林茨电子艺术节、荷兰动画电影节等。其最新个人展览《显微事件》于银川当代美术馆举办,吕澎任策展人。本展呈现了绘画、动画、影像、装置以及相关文献、采访报道,是艺术家至今最为全面完整的艺术展。
腐烂的欲望,消费的暗讽
受到70-80年代伤痕美术的影响,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与今天成长起来的80、90后一代艺术家完全不同,历史、痕迹、现实问题都在无形之中注入血脉,并习惯性肩负集体的意志,从宏大层面来选择视角,但张小涛有意挣脱一种范式,他的作品里有记忆之痕,也有现实批判,他努力接纳新的生活和事物,更关注内心、关注过程,关注描述对象可能引发的思考。
2000年初张小涛到北京生活,这段时期的创作从他的日常生活感悟中生发出来,并非单纯的记录。从他的手记(2002年)中也可以读到类似的敏感,“天堂(210x400cm)、116楼310房(210x400cm),是我理解的北京新生活,它们充满着青春的享乐主义和末世的颓废情绪……纵欲过度的糜烂镜像令人眩晕,且充满着恐惧、躁动不安……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粒尘土、一只蚂蚁、一只死去的老鼠、一堆发霉发臭的垃圾……我们的烂生活,腐烂与灿烂同在,有时腐烂就等于灿烂。”「2」
大量象征形象的运用,组构了艺术的基本符号。画面中主体“物”非常直接——浸油塑料桌布上的火红的小龙虾残渣、半拉咬剩下的西瓜、坍塌的巨大蛋糕、发霉布满绿菌的草莓,画面多数采用聚焦手法,推进的镜头感和巨幅的画面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第一反应是排斥靠近的,不仅是因为退远几步可观其全部,也似乎因为这些画面充满了诡异的“味道”,一股腐化的、看似奢靡的假象散漫,糜烂嗅觉发出信号,全身的器官都被调动,细想之下,我们排斥的不正是每日自身消费的残渣、不正是我们耐以为常的现实世界?
“老鼠、腐烂草莓、坍塌蛋糕、蚂蚁”等等,直指对物质化社会、欲望、生存关系、全球化影响的焦虑、反思。物欲横流社会里,他借用微小的、不起眼的、残存的东西表达反抗和呐喊,“我希望把这些生存的恐惧、渺小、压力、糜烂的微观片段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它们是我们荒诞而纵欲的物质生活的片段的抽样放大,也是我们面对这个物质化的欲望社会的本能的疑虑和反应。” 「3」
深入实践后,画面符号得到扩充,延伸到了医用垃圾、重钢卡车、城市地铁、网络图像等,他借以“社会病态”的角度,试图挖掘社会景观之中的矛盾,寻求病根,这些饱含意义的元素经过重构,揭示复杂现象,而这些现象又转换成另一种方式渗入我们的生活,相比照15年前,今天的人们或许更无法逃脱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便利,以及与之同行的物质追求、欲望、幻想、腐烂、迷惘,在可见和不可见的地方,交叠重合,循环不息。
动态叙事:二维绘画到三维影像
不满足于一种艺术形式,张小涛同时在绘画、影像、装置、综合艺术等领域展开实验。关注的话题也不再拘泥于个人生活,逐渐投放到更辽阔的社会现实、人群、事件之中,但一直未曾脱离有关“微观与宏观”的实验性。
相比照平面的二维绘画,三维的动画更具有动态叙事性。2005年年底,张小涛第一步动画作品《夜》完成,初做动画令他非常兴奋,同时也正为另一部构思《迷雾》(2008)的创作筹备,作品字已经提示出一些迷惑、捉摸不定的信息,在这部影片里他用微观叙事来抽样放大,从重庆钢厂、西藏、深圳等地取景取材,将个人经验与社会历史、城市生活面貌串联、解构、剖析——学生时代在重庆老钢铁厂的所见、北京798艺术区的生活经历以及借用新兴城市深圳的发展意向,三条线索重叠变幻,记忆、家园、信仰、历史、变迁、同一置景的时空中,似乎一切都那么熟悉,但一切又像梦一样的、崭新的、似是而非的视象迷宫。
张小涛创作的同类型电影、短片、动画等都延续了他的创作DNA,从个人记忆出发、现实取材,编织多元话题,重构视觉载体,启发反思。例如,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萨迦》(2011)渊源来自艺术家幼年受佛教影响、敦煌游览印象的经历,在场与神思、真实与虚幻,于动态式片段中穿梭,由此切入对宗教、社会、历史的话题探讨;《量量历险记》(2013)采用其儿子量量的手稿原画作为概念和原点,打开了一种全新的对话模式,充满幻想、憧憬的童真与具有理性逻辑的思维碰撞,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遇,产生了奇妙效应。
动画纪录片《黄桷坪的春天》(2011-2016)立足于黄桷坪这块“城乡结合部”,以张小涛在重庆参加高考、生活经历为背景,穿插魔幻与现实的场景交叠,折射一代人壮志初心、青春迷惘,他借影片提出反问“这是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纠缠不清的时代,我们都在放逐自己,放逐是永远的宿命吗?时间成为了神奇的导演,两代人的青春最后都燃烧成为了灰烬,最后我们成为了一无所有的赌徒,一切都变成了深邃的虚无……”他抛出了提问,观众在这些影片中观照自我解答。
虚拟天地,蜉蝣万物
一旦采用多种方式来创作,人们不免会将艺术家的各种作品进行比照、联系,张小涛近年的新媒体系列借助科技、媒体手段,营造了丰富的动态视觉图景,但纵观其早年绘画到近年的作品,不难发现这条观念逻辑一直延续。他对“以小见大”的方式掌控分外成熟,挖掘着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不断捕捉着这广袤宇宙之中的微妙变化。
日本文化中常将“细微之处有神灵”奉为一种高级的暗喻旨意。“大”与“小”的转换,就像圆的两端,可曾设想,巨大无边之物与微渺狭小之物实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宇宙是否是一个生物细胞般的生命体?而细胞被放大无数倍后的图像竟然呈现了宛若“太空”的样式。2018年的作品《三千世界· 蜉蝣》基于这些最新的物理学讨论,将目光扩充到地球以外,落足在空间站中全球航线数据,转换成信息可视的图像。“三千世界”源自佛教术语,张小涛从带有朴素相对论意义的观念入手,平衡微妙关系,在此中穿插社会事件的讨论,以及大数据规律、互联网信息,地图、交易、游戏、网络符号、人口变迁等等,他由此重组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大量图像碎片,酝酿自由生长的思维孵化平台,建构一种超出现实的媒介模式,传递“社会作为真正的实验场”的观念。
无论是科学的探索,还是宗教、艺术的思考,哪怕是日常的生活层面,人类对于浩渺博大、微观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步,这些与生命的奥秘紧密联系,也是吸引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来源。艺术家张小涛将个人经历、社会观察与历史变迁、公共事件、文化思考、世界面貌等话题串联交织,并通过对二维平面、三维动画、立体装置等多种语言的长期探索转换成富有生动表现力的表达。
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显现,所有的对抗、争论都指向了一种人文的关怀和善意的提示,这也是艺术家能够不被虚幻反噬、挣脱固定模式的突破点,可以说,这种探讨式、实验式、社会镜像式的作品没有固定的结论,张小涛架构的艺术“显微镜”,欲以呈现的也并非结论,而是有关表象与真相、虚幻与真实的开放式侦察、研究、探讨。
文丨张译之
(图片致谢主办方及艺术家)
「1」《当最后来的比最新的还早》(意)劳伦佐·萨舒里·德·比安奇,《张小涛艺术研究文集 1999-2019》(银川当代美术馆),第77页;
「2」《唯物主义的糜烂》(德)曼弗雷德·施内肯伯格尔,文集同上,第17页;
「3」银川当代美术馆展览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