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创作主题壁画《香山星座》于中山纪念图书馆落成

时间: 2019.11.28

2019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53周年。上午11时,中山纪念图书馆开馆仪式在孙中山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举行。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与孙中山先生曾侄孙、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孙必达、中共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中共中山市委副书记陈文锋、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煜荣、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小莉、中山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秘书长李长春、广东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正处级干部屈其仁、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罗建华、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俊源、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常务董事冈本尚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兵、中山纪念图书馆馆长吕梅等一起,出席仪式并共同开启“知识之门”为馆内中庭马赛克壁画《香山星座》和孙中山铜像揭幕。

中山纪念图书馆艺术装饰项目是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纪念图书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的大型综合性艺术项目,自2016年启动,历时三年,经过多方意见听取及数轮方案调整深化而成。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代表学校向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落成表示热烈祝贺,并以巨幅马赛克壁画《香山星座》、雕塑孙中山读书像、及各专题馆壁画等艺术作品向孙中山诞辰153周年及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落成献礼。

壁画雕塑揭幕后,高书记陪同中山市相关部门领导及读者代表一同参观了图书馆内各区域壁画,并与艺术项目参与人员在壁画《香山星座》和孙中山读书像前合影留念。图书馆艺术品在中山亮相,收到了中山市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广泛好评。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表示:图书馆壁画雕塑不仅是对图书馆阅读环境的美化,与空间相得益彰,且同时传递了历史的温度,在此追忆先贤与古为新。

当天下午,在图书馆一层的香山讲坛活动现场,设计主创唐晖教授和韩晓冬博士,为现场读者介绍了整体壁画雕塑的设计思想,以及发生在艺术创作背后的生动故事。

中山纪念图书馆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筹建的,成立于1935年,是一所综合性公共图书馆,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现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新馆座落于中山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东区兴中道,2014年奠基,经过5年的建设,于2019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53周年纪念日之际,开门迎接读者试运行。新图书馆建筑面积达5.766万平方米,馆藏容量达320万册,阅览座位2000个,日接待读者最高可达8000人次,是一座集“公共阅读、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学术交流、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展览展示、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

中山纪念图书馆艺术装饰项目,是一个大型的壁画、雕塑一体化的综合性艺术装饰项目。由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唐晖教授领导的设计团队,历时三年时间,不断的推敲设计,精进工艺打磨而成。在艺术装饰的布局上,既通盘考虑图书馆各楼层的定位需要,又能突出重点,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主题突显出来。其中的点睛之笔就是图书馆中庭的大型马赛克壁画《香山星座》。

中庭壁画以中山市为起点,着重描绘了20世纪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跌宕起伏的社会大变革时代。近代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形容20世纪是个极其冲击的年代,这个时代曾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也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

整幅壁画为长方形构图,贯穿图书馆负一至七层,总长42.6M,宽4.4M。B1至F7层共分为四个主题:“家”、“国”、“天下”、“未知”,弘扬香山文化中“博爱包容、敢为天下先”的核心精神。壁画以“中山纵论天下事”为主题,突出表现孙中山先生纵论天下的气质,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以及他所处的著作林立、科技飞跃、思想迸进的恢宏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伟大”评价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山先生塑像立于前,“家”、“国”、“天下”绘于后,犹如展开了一幅社会、哲学、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纵横交汇的历史长卷。

壁画以木棉树、榕树两种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树作为开端。木棉树被称作英雄树,与前面孙中山先生立像遥相呼应,表现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榕树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象征中山先生之革命精神开枝散叶,影响深远。红色木棉花象征着为革命牺牲的英雄儿女们。木棉与榕树在这里起到“引子”的作用,是整幅壁画的序章。

“家”主体第二部分绘有岭南地区代表性民居建筑群及中山先生的故乡翠亨村,其间凤凰树穿插在岭南民居建筑群中,上方以中山先生故居点明主题,代表中山先生的革命萌芽是从这里发端和形成的。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壁画以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等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变革。1912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封建腐朽的清政府,中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迎来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发明日新月异,壁画中运用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让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画面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更迭来表现工业革命中科技的进步,壁画中从老式钟表的简单机械结构到现代仪器的精密齿轮设计,既表现了不断飞跃的精工技术又象征着时间的流动。从热气球到飞艇到今天现代飞行器的出现将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

壁画的顶端是对“天下”的进一步延伸,现当代乃至未来世界对科学的探秘会越来越广阔,画面背景中融入理论数学,理论物理,化学、生物界元素分子。空间和时间的依存关系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最后以无穷无尽的宇宙为结尾,暗合了图书馆教人探索发现的主题。画面中用图像把曼德布洛特集合,平行宇宙和多元宇宙的等物理概念具象化,以表现时空的未来与未知。

图/张汉普、任劭坤
文/张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