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0央美毕业季丨“彼时·此时”艺术青年第五期:“你时·我时”

时间: 2020.7.3

随着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典礼的结束,毕业季也接近尾声。从5月20日以《彼时·此时》为主题开启的研究生毕业作品线上云展览,到6月18日开启的本科生毕业作品线上云展览,全面的展出处在疫情前后央美学子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央美院艺讯网也在此期间以专题形式对毕业季进行大量的采访与报道,其中包括云端系列采访毕业季艺术青年作品展毕业季专稿系列等。


本期是毕业季艺术青年作品展系列最后一期推送,前四期围绕“疫时·愈时”、“物时·心时”、“虚时·实时”、“往时·来时”视角进行专题报道,为读者带来主题性和系统性的毕业作品推送。“你时·我时”作为最后一期视角,也希望以此为终点,为2020年央美毕业季画上圆满句号。


“彼时·此时”艺术青年第一期:“疫时·愈时”

“彼时·此时”艺术青年第一期:“疫时·愈时”(增刊)

“彼时·此时”艺术青年第二期:“物时·心时”

“彼时·此时”艺术青年第三期:“虚时·实时”

“彼时·此时”艺术青年第四期:“往时·来时”


   第五期视角    “你时 · 我时”   


本期为第五期,也是毕业季艺术青年推送的最后一期,视角为“你时·我时”。本期在作品的选择上也更关注青年艺术家们对“你”与“我”两种身份探讨后的独有思考。你、我即可以看做是两种独立的身份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相互关照的思维方式。你、我既可以合二为一,也可以相互切换。在现实生活中你、我作为人们最为熟悉的人称代词,其所指代的含义,似乎以一种对立的方式将个体与个体间进行区隔。在社会关系之中,你、我作为群体的基本单位,被社会价值不断的同化和模糊。在内在的精神视像之中,你、我在共情的反思中,不断改变着对个体意义的追问。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我总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着自由切换,就如同即将毕业的学子们,你时的存在是追逐自我的目标,我时的存在是接受结果的态度。本期所推送的作品以你·我为切入点,展示你我世界中青年艺术家对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思索。


1

吕智杨

×

《交往在云端》

吕智杨

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首饰设计研究方向

任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组织部 干事 

荣誉

2016年度奖学金(一年级)三等奖

2017年度奖学金(二年级)二等奖

2018年度优秀作业三等奖

2018年度奖学金(三年级)二等奖

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实践及活动经历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架上连环画展 作品获奖全国巡展

2017中央美术学院院展线之外首饰年度创作周展览

2018 中央美术学院源流·穿越首饰创作展览

2019  玉见你-周代与当代关于玉的对话 参展设计师

2018 RIMOWA与中央美院合作项目 课题组成员

2018 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青年为之教学实践 未来保护设计 课题组成员

2019北京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项目——源流运动 设计师·展览协助

2018 CAFA100年 未·未来国际美术教育大会 志愿者

2018BMAB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对接艺术家·实习经历

时尚集团 《芭莎珠宝》杂志社编辑部 编辑助理;项目执行

 PART1〈无处遁形〉

千人千面,在线上社交的过程中,总有许多小动作可以变相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或是当时的心里状态,例如性格外向活泼的人会大方的接受别人截屏留影的邀请,有表现欲望的人总会主动开启自己的麦克风与人探讨会议内容,还有习惯性只露一半脸的内向社交参与者。


《无处遁形—头饰》2020/金属 尼龙 有机玻璃/400mm*330mm


性格较为内向的人在屏幕前总是表现的很害羞,习惯性的隐藏起来,只露一半的面部甚至是只露一只眼睛,基于性格内向社交者在屏幕前的动作习惯,进行头饰创作,阐述其在屏幕前的状态。


PART2〈谁在看着我〉

多人会议中,有人会仔细观察每个会议参与者的表情、动势;有人会单独放大自己的实时状态仔细酌量;有人会不喜被他人打量而关闭自己的摄像头,有人会担心被他人打量而暗自告诫自己,坐直、微笑。每个人都会被自己的社交习惯与性格影响着,那么,在这么多的取景框中,究竟谁在看
着我?


WHO IS STAREING AT ME—头饰

2020/电子显示屏 铜 玻璃/800mm*670mm*400mm


在调研过程中存下许多有趣的截屏,每张都个性鲜明,利用多组实时显示屏来表现这一主题,利用空间感来表现线上社交中未知,有空间距离感的特性。


WHO IS LOOKING AT ME —胸针

2020/摄像头 玻璃 金属/230mm*89mm


PART3〈一个不完整的边缘〉

为保护隐私抑或是为了突出自我的个性,线上社交时大家都会隐匿自己的背景或是利用图片进行背景贴图。这时背景与正在运动的人之间总会有拼接不自然的现象,正形与负形相互驳斥,不时得还会吞噬掉一部分身体,产生迥异的形态。


消失的面部—头饰

2020/树脂 钛/135mm*230mm


将此类视觉形态夸张化,衍生成面具,再现线上社交时,被背景吞噬面部时的迥异形态,对“人”的边界进行一次再生长。


边界—胸针

2020/树脂 钛 铜 银 珍珠/197mm*118mm


PART4〈线上标准社交姿势〉

线上标准化社交姿势,请调整—坐直,微笑,目视前方摄像头,眼神与屏幕友好交流。很好!保持住!


标准姿势—头饰

2020/金属 有机玻璃/600mm*330mm


在线上社交中很难保持固定向前、友好与他人交流的状态。以首饰作为限定线上社交的姿势的工具,以便标准姿势的保持。

标准姿势—颈饰

2020/金属 UV有机玻璃/420mm*230mm


通过电子产品媒介与他人产生联系的这一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因设备问题导致沟通不畅,马赛克、声音后滞、反光光轨、摩尔纹等,这一系列的bug常会给予图像意想不到的处理,无形中给社交者佩戴上了首饰。


摩尔纹面具—面饰

 2020/金属 有机玻璃/160mm*90mm


手机翻拍电脑屏幕、线条花纹过于密集,图像都常常会出现摩尔纹,将摩尔纹的自由形态与面部结合,利用视错觉使边框形态从正面看为屏幕标准比例。


创作过程


窗口化、出现 bug、扁平化,线上社交与我们真实的互动有着很大的区别,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像一个儿童一样尝试AI带给我们的狂喜,在那时回想起现在的线上社交体验就宛若如今看待像素游戏一样,有待革新,然而这种奇妙的体验也不失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历史进步车辙的一环,个性鲜明,不失趣味。


2

潘俊伊

×

 《俩·仨》

潘俊伊

1997年出生于广西南宁

2016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

2017年进入版画系

2018年进入版画系第五工作室:插图与书籍工作室,学习制作艺术家书

2020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人间系列之《俩·仨》,影像截图,尺寸可变


《俩·仨》是我对“人”与“人间”的思考和提问。局限性的存在,产生对立的二元概念。《俩》试图通过二元对立间相互转换、相互塑造的关系探讨其概念的相对性。人是群居的,“自我”不可避免要与其他“自我”相处。“三”作为除“一”、“二”外最小的正整数,除指代“三”的数量外,还常被用于指代“多”,象征集体,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仨”不仅包含“三”中集体、同一的含义,且包含“个”的概念:即个体的独立性。《仨》试图通过描绘一种自我处于人群中的状态,向观者提问:自我与其他个体、群体的真正关系是什么?


人间系列之《俩·仨》,无声影像,14分20秒


《俩》和《仨》在形式上都借用了电影里中英字幕的制式,《俩》将与中文同义的英文翻译置换成与之意义相反的英文,而《仨》则是将直接意义置换成描述性的阐释;两者都通过将中英文的固定搭配打破,来阐述思考、不断发问。


《俩》这个作品分为五个部分:引子、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终章),引子将观者带入一个“分不清真实与虚幻的、梦境般的”语境,接下来的章节则通过从局限到整体的视角变化,与形式上同义内容上却反义的中英字幕并置,阐释作品的核心概念:正是由于处在局限的视角中,人才看到了对立的二元概念,其实所谓的对立二元,随时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看似反差极大的两者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俩》引子

《俩》第一章

《俩》第二章

《俩》第三章

《俩》第四章:终章


《仨》则是从头到尾连贯的整体,通过片头引用的一句话“物质欲望是不能通过任何分量的感官享乐所满足的,就如火不会由于不断添加燃料而熄灭一样。”进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都通过有意识无意识的给予和索取完成。我们给予的同时,渴求索取。欲望仿佛一只饕餮,使人永远得不到长久的快乐。《仨》通过描绘一种处于人群中的不安状态,试图问出:“这些情绪和状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什么是自我,什么又是自我与其他个体、群体的真正关系?”


《仨》


这份毕业作品原本的计划是做成书,由于今年的疫情,毕业展由实体空间转移到线上,于是我将书籍改成了视频影像。整体看下来,整个影像保留了很多“书”的痕迹和特征。书籍和影像的观看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书籍的翻阅是较为主动的,观看的速度可由阅读的人控制,而影像的观看速度则是由影像本身控制,观者是较为被动的。在剪辑视频时,我结合阅读经验,将每一张图(一页)的放映时间拉长,尽量接近阅读的节奏。


3

詹佶昂

×

《真实与表象》《竹林七贤》

詹佶昂

1995年出生于北京

教育背景:

2012考入中央美院附中

2016年保送入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攻读学士学位

2020年保送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工笔人物专业,师从张猛,徐华翎,刘金贵,金瑞,焦阳,王冠军

展览经历:

2020年 繁星计划青年艺术家大展 树美术馆

2019年 我和祖国共成长美术作品展 今日美术馆

2019年 青春足迹学生主题创作展 中央美术学院

2018年 北京青年美术作品双年展 中华世纪坛

2018年 青春足迹学生主题创作展  中央美术学院

2017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优秀下乡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

2016年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优秀作品展  中央美院教学展厅

2016年 中央美院附中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中央美院燕郊校区

2016年 青苹果优秀作品展  中央美院燕郊校区

2015年 河洛风情 创作展  洛阳美术馆

2014年 画园林李可染画院写生邀请展 中国国家画院

2013年 附中下乡作品展  中央美院地下展厅

获奖情况:

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本科毕业创作一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优秀毕业生,北京市级优秀毕业生

中央美术学院李尚大奖学金一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在校生优秀作品二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在校生优秀作品三等奖

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奖学金三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奖

两次获得韩国依恋奖学金

台湾黄君璧奖学金

中央美术学院罗工柳奖学金二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罗工柳奖学金三等奖

黄苗子郁风奖学金

青苹果优秀作品二等奖

《竹林七贤》尺寸: 240(高)cmX200 (长)cm

材料:绢本 淡彩 银箔 铜箔


主要描绘了中国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右上嵇康手中握竹,象征独立坚强,宁折不弯。下方山涛头戴凌霄花,象征志存高远,永不放弃。静坐太湖石之上,象征中国古文人的审美品格。下方醉卧的刘伶,手持荷花象征忠贞与信仰,脚旁跪卧王戎,象征避世,不与世俗同流。阮籍手持鸢尾花象征光明与自由。向秀头戴常春藤象征青春与永恒。阮咸手举梅花象征傲骨,不畏贫寒。蝴蝶落在指尖,代表着自由与美丽。他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超然独达,遂放世事,纵意于尘埃之表。


《逐水漂流》 尺寸:97(高)cmX123(长)cm

材料:绢本 淡彩 铜箔 银箔


《逐水漂流》作品灵感来自于拉斐尔前派米雷斯的代表作《奥菲利亚》,画中人物静止在莲花池间,似乎并未像奥菲利亚一样已经死亡,眼睛看向观众,好像马上就要对你诉说,大面积铜箔变色,交错相应,生机勃勃,一生一死,是叠加,也是对比。


《真实与表象》 尺寸:66(高)cmX51(长)cm  

材料:绢本 淡彩 银箔


《真实与表象》两个自己相互对视,哪个才是真实的“我”呢?两个都是自己,在自己的内心里,痛苦与喜悦是永远相伴的。


《身后》 尺寸:66(高)cmX52(长)cm  材料:绢本 淡彩 银箔


《身后》作品运用了大面积银箔,通过化学作用使之变色达到理想的丰富色彩,人物背影仿佛若有所思,身后一只蝴蝶落在肩膀之上,仿佛带来新的希望,行走在竹林之间,若有所思,但身后却充满希望,犹如新生。


《深林人不知》 尺寸:66(高)cmX54(长)cm

材料:绢本 淡彩 银箔


《深林人不知》在痛苦中绝望,在绝望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我们不断地感受自我,发现自我,永远做最真实的自己。


4

游钦煌

×

《STAY HOME系列》

游钦煌

1995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平和

2012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6年保送中央美术学院造型专业

2017年进入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学习

202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导师刘小东 

获奖收藏经历

2020

毕业创作《STAY HOME系列》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生优秀作品奖:“特别奖——主题作品创作奖”

毕业创作《STAY HOME系列》获得中央美术学院“千里行提名奖”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作品《E2_414》获2019年度中央美术学院在校本科生优秀作业 一等奖

作品《E2_414》被油画系收藏

2019

作品《谁!》获得油画系第十五届画室开放日“最佳写生奖”

中央美术学院综合奖学金三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中央美术学院社会工作优秀奖

2018

中央美术学院综合奖学金二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社会工作优秀奖

作品《当年情》系列获第六届“最美中国”摄影大赛最美瞬间奖

2017

作品《钻研》由太庙艺术馆作为永久性藏品收藏

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ASA”艺术奖学金

中央美术学院综合奖学金三等奖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中央美术学院社会工作优秀奖

作品《CAFA2016-2017雪的状态》系列获第五届“最美中国”摄影大赛最美校园奖 

参展经历

2020

STAY  HOME游钦煌个人毕业作品展,福建平和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19学年本科在校生年度优秀作品展

2019

青春·足迹——全国艺术在校生主题创作展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作品展“油敢·惊蛰”

2018

学院本色2018中央美术学院校内作品展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第八届青春·足迹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主题创作展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作品展“油敢”之三言两语

2017

“中国美·劳动美——2017基层劳动者风采写生展”,北京太庙

毕业作品展海报

毕业作品展现场


STAY HOME(宅在家)是疫情下人类共同的生活主题,我选择只待在一所房子里画画,用写生创作的方式描绘这所房子里的生活,用绘画记录度过疫情时期。我通过绘画去观看体会这特殊时刻下质朴生活中的真实,最后将画挂回房子里展览,从一座房子里来再回到一座房子里去。时间透过痕迹证明它的存在,疫情终会过去,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心灵上,终会留下这段特殊时光的独特痕迹。我也为这段特殊日子留下我的痕迹,把最质朴的真实感呈现在了观者面前。

《20200127紫金少年未醒的梦》 布面油画   120x160cm   2020


我选择了一位十多年好友的家庭作为我的绘画对象,十多年来,从我第一次踏进这座房子到如今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许多老物件透着岁月的痕迹,这家人和这座房子给我一种别样的温馨和亲切,好友一家待我就像自家人一般。

这所房子购置于1993年,距今已27年。小楼一共4层,一楼是临街店铺,好友母亲在自家店铺经营加工定制床上用品的生意。二楼保留着90年代的装修风格,前部分是厨房与餐厅,后面是客厅。厨房里的老式油烟机,淡粉绿漆橱柜以及客厅里的老式吊顶水晶灯,嵌入电视墙的山水瀑布湖景仙鹤图壁画,都显得年代感十足。三楼是客房以及好友奶奶住的房间,四楼是父母房间和好友房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顶楼天台,用来洗衣晾晒和储物。


室内外展示现场

《空调箱与拖把》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0


用绘画的方式在隔离的时间去记录生活本该拥有的质朴的真实。在疫情发生后才觉得最平凡,最质朴,最真实的日子才最可贵。也因为疫情,使得人能如此放慢时间,去反思最正常的生活是如此简单却没有意识过。这段时间里通过与这座房子和这家人的朝夕相处,对于房子局部,各个陈设,家人的描绘,既是对人们所依赖的家庭的温暖感受,也是对这段特殊的时间,对质朴的真实生活的体会。


《7台风扇》  布面油画   80x120cm   2020

《监控世界》  布面油画    120x80cm     2020

《监控世界》  展示场景


因为这特殊的时期,有了特别的机会,能够除了这个云端毕业展览,还在家举办了个人毕业展览,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个奢侈并不是特别昂贵的费用或者专业的条件,而是指这个机会与时刻。作品被观者亲眼凝视是最尊重它们的方式。我深知所有毕业生那种无法让自己的作品亲自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遗憾,所以在家举办了个人毕业展览,满足了自我的仪式感。这种奢侈还体现在来参观的观众都来自你身边的人,家人、朋友、同学、师长以及因此结缘的新朋友,他们之中有些人并不一定都热爱艺术喜欢绘画,他们愿意来看我的作品,其实是来看看这些年我个人的一个变化和成长,这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十分难得和珍贵的。


《3只小猪存钱罐》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0

《3只小猪存钱罐》作品展览现场

相关作品展览现场


烟火味,或者叫生活气息,是这个展览独特的氛围,使画展有了温度。家是最隐秘最私人的生活空间,选择在家庭这个创作现场举办作品展,将私人空间向公众开放,我用我观察的角度画出他们的生活,他们透过我的作品回看自己,外来的观者在画中场景看画,体味别人家庭的生活。多重的观看也使这个展览有特殊的味道。


《洗水池》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0

《梳妆台2》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0

《客厅》   布面油画    80x120cm      2020

《纯棉床饰用品店》   布面油画    160x120cm    2020

《厨房》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0

《按摩》   布面油画    80x60cm    2020

《供桌》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0


5

杨延远

×

《TUT-TUT!!BASYUUU!!ALAS!!WHOOPS!!BAG!!WHO》

杨延远

1989年出生于河北

2009-2013年,本科,中央美术学院实验影像工作室

2017-2020年,硕士,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TUT-TUT!!》布面丙烯,60X80cm

《WHOOPEE!!》布面丙烯,60X80cm


小时候接触最多的“视觉作品”就是漫画,所以在研究生期间对漫画语言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发现其中的“速度线”、“情绪线”、“拟声词”、“对话框”都是对事件戏剧性张力表现的夸张手法,使得画面变得极具冲突感,并使静止的图像具有了时间感、运动感和声音感。我将一些政要的公开新闻图片加以改造,利用漫画中的元素,使其变得戏剧化、夸张,将情绪放大,他们变得更激昂、更坚定或者更悲伤,并且凝固在画面中。图像的事实与本义变得模糊,只有情绪被放大,如同当下易于理解的图像被大众媒体的利用。


《WHOOPS!!》布面丙烯,60X80cm

《BASYUUU!!》布面丙烯,60X80cm


重读小时候看过的漫画,很快就将我带回到那段时光,而本着研究的态度重新翻看,又有了理性分析的思考。作为少年漫画的典范,热血格斗在这套漫画中是表达的主题,少年成长、不断强大,友情、奋斗、向上是故事的内核。在不断翻看中,我发现鸟山明对于漫画元素的把握非常到位,他不仅仅是在人物和场景的设计上独具一格,在背景的表现上也尽力追求完美的效果。与同时期的漫画对比,鸟山明漫画中的情绪线、速度线、对话框、拟声词等元素为整个漫画的生动呈现提供了非常好的辅助效果。于是我将这些元素剪贴出来,分别归类,拼贴在几张大的卡纸上。这些拼贴好的卡纸,由于同一元素的集合,也形成了某种视觉张力,看起来初具创作的雏形。有了这些拼贴之后,我找到一些国外议会打架的场面,将这种喜剧冲突的感觉用漫画元素增强,看起来有些戏谑,有些讽刺的意味,这些西装革履的公职人员们,动起手来也和我们一样。


《BAG》布面丙烯,60X80cm

《ALAS!!》布面丙烯,60X80cm


去政治化就是最大的政治化。目的是抹杀自己的信心,瓦解自己的上层建筑和宏大叙事,是帝国主义无法直接干涉中国的无奈之举,却被许多人奉为圣旨,他们迷信“缴枪不杀”,但却忘记了新中国是在群狼环伺之下成长的,放弃战斗就会被吃掉。同造型理论一样,科幻文学和数字艺术也来自西方,结合了科学进取精神和工业革命的先进生产力,不同于放纵恣睢的自由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


《拼贴实验》,尺寸不一,2020


进行了一些拼贴组合实验之后,对于下一步要做什么有一些迟疑,突然感到好像不是那么有趣。在几次上课的思维碰撞之后,李帆老师建议我再往回推一步,好好做一下漫画研究。于是我将视野放开,不局限在这一套漫画上,比较系统的研究了一下漫画(manga)的历史。日本漫画受到美国漫画和浮世绘的影响,在二战之后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有了今天的样貌。保罗·格拉维特评价道:“如果没有西方卡通画、讽刺画和报刊连环画故事对日本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强烈冲击和瓦解,也就不会诞生现在的日本漫画”。从第一代日本卡通明星—流浪狗小黑的诞生,我们就能看出田河水泡受到美国漫画的影响有多深。而到了宍户左行手里,漫画的一大突破就是将电影分镜的形式吸收进来,是真正意义上现代漫画的诞生。众所周知,手塚治虫是日本漫画史上的集大成者,夏目房之介评价他的风格:“这些表现手法与其说是手塚发明的,不如说是他部分地借用了外国动画和传统漫画的要素,并重新建构而成的”。不仅在题材上突破儿童阅读的局限,在表现手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运动线的成熟、对话框的丰富、电影感的镜头、拟声词的熟练运用,使得手塚的漫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拼贴实验》,尺寸不一,2020


基于以上对漫画的研究,我发现漫画中的运动线、拟声词、对话框、情绪线等“次要元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完善的语言系统,它们在表达情绪、渲染气氛、传达信息方面有比较完善的体系。例如,爆炸型的对话框表达激烈的情绪,多边形放射角对话框表达画面主角听到的公开发言,向外放射的线条表达积极情绪,向内集中的速度线表达紧张情绪等。在拟声词方面,日文和英文相较于中文更适合作为“画面声音”辅助情绪表达,比如“Alas”表达遗憾、悲痛,“Tut-tut”表示不满、不耐烦,这些英文拟声词也成为了我的作品名称。


《拼贴实验》,尺寸不一,2020

《拼贴实验一》 纸板拼贴  78.5cmx109cm

《拼贴实验二》,纸板拼贴,78.5cmx109cm


在我的毕业创作中,我将政要的新闻图片加以改造,将漫画元素拼贴进来,将情绪放大,以达到一种夸张的、消费的、无事实的画面效果,使静止的图像具有了时间感、运动感和声音感。


6

方佳楠

×

《皮》

方佳楠

1998年出生于南京

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生活在这个”虚实莫测”的时代之中,你是否拥有自己满意的外表?你是否因为自己的外表遭受到偏见?有人给你的皮囊设置过标签吗?有没有一个时刻,你的皮囊限制了你?你曾想过变成其他性别吗?外表就一定代表内心吗?如果有一天现实中的皮囊可以随意改变,所有人按精神内核来决定行动会如何?你的眼中,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两者的界限又是什么?


人们对虚拟社交上瘾程度日益增加:VR社交、换脸相机、虚拟偶像,层出不穷的网络应用满足着我们对虚拟的渴望诉求。究其原因,网络自我是技术媒介下诞生的独立而理想的自我,是现实的个体组装、创造、扮演、体验的虚拟的自我。在虚拟社交的世界内,我们光鲜亮丽、无所不能,不需要考虑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种族民族、地域国别,在这个世界里,精神得到了释放,满足自尊心也找到了归属感。然而,虚拟社交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社交,精神上过易的接触导致多数社交链接变得短暂而浮于表面,往往只是一部短片的结束、一个话题的终结,彼此的联系就崩解,再加上物理上的阻隔,虚拟社交往往难以长久维系。


《皮》(节选) 1280x720  视频文件  2020


Facebook开发的Horizon,即将满足用户在虚拟世界里社交的幻想。虚拟和现实的界限似乎在无限地相近,终有相交的一天。就在此时此刻,虚拟社交就在逐步侵占你我的生活,繁琐而复杂多面的信息冲击人产生依赖和认知麻痹。在这种语境下,真实和虚拟的讨论恰逢其时,与现在所思考的将精神放置入虚拟世界相反,如果我们将虚拟的自我之间投射到现实中,将无形世界的外表投射到有形世界中,那么我们可以将外表变成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也就无所谓”同性恋”,无所谓”性别”,无所谓”恋物癖”,无所谓”和纸片人恋爱”,无所谓”MMO”,世界会变成精神社交的乌托邦。


《皮》(节选) 1280x720  视频文件  2020


对于作品来说,在解构传统表皮观念的同时,也努力尝试构建新的对于外表的关系和观念,但这种构建只是局部的开始,真实和虚拟的边界将会在模糊不清的趋势中走到更深远的蔓延中,无人能逃过。


7

刘锐

×

《象》系列作品

刘锐

1996年出生于甘肃省静宁县

2012年-2016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6年以全国第四名考入中央美术学院

2016-202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2016年青苹果三等奖。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在校优秀作品三等奖。

2016年体育竞技优胜奖。

2017年李尚大三等奖。

2017年社会工作优秀奖,

2018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8年社会工作优秀奖,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奖学金三等奖。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罗工柳奖学金三等奖。

2019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在校优秀作品一等奖。

《象No1》  尺寸:75 cm(宽)*90cm(高) 材料:绢本

《象No2》  尺寸:70cm(宽)*90cm(高)  材料:绢本


我这次的毕业创作的名字叫做《象》。这一系列作品还是延续了之前关于自我的讨论,象通像,整个系列的灵感来自于《韩非子·解老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翻译过来就是人们很少见过大象,所以按照大象的骨头来想象大象的样子。


《象No3》  尺寸:80 cm(宽)*50cm(高) 材料:绢本

《象No4》 尺寸:70cm(宽)*112cm(高) 材料:绢本


所以大家把幻想出来的东西叫做象。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单独的空间个体,他们见到了同一个象骨架但在他们的脑海空间中所呈现的大象却不一定相同,对于大象的外在形象是模糊的,这里给我的启发就是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呈现的状态不尽相同。


《象No5》  尺寸:40cm(宽)*45cm(高) 材料:绢本

创作局部 2


正好当时也因为疫情的原因自己只能窝在家里,而手机和电视只要打开便是铺天盖地有关疫情的消息。可能也是因为我家比较偏远受疫情影响比较小,自己呆在家中就象和外界隔绝了一样,当时就感觉有些恍惚,感觉这很不真实,就好像疫情之前的是另一个世界的我。所以就想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这个系列就是想表达一个人或者说是单个个体在不同时空所呈现的不同的状态,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关于自我的形象往往是模糊的。


创作局部 3

创作局部 4


画面中两个不同颜色代表的就是两个不一样空间,他们将一个人一分为二,两种不一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中间的那条细线既是两个空间与时间的分割点,也是他们的重合点。我们或许可以在这里找到真正的自我。画面上面也借鉴一点穆夏的处理方法,给人物的外轮廓画个轮廓线,这样可以让这边的画面不显得过于单薄。


8

赵岳

×

《社会剧场》

赵岳

1995生于北京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

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王晓辉教授。 

获奖

2019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9年获“2019年长三角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2018年获“2018 CEAPVA 亚太视觉艺术交流展”银奖。

201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奖学金。

2017年获“学院风--首届全国研究生艺术作品大展” 金奖。

201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创作展优秀作品三等奖。

2016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社会实践写生李尚大奖学金。

2014~2015学年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个人李尚大奖学金。

2014~2015学年获中央美术学院二等奖学金。

2013~2014学年获中央美术学院二等奖学金。 

部分参展经历

2020年“ARTCLOUD中国SAP艺术大奖展”

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2019年“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19年“青衿计划2019”

2019年 “学院的精神·视界”——十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

2019年 “时代·新像——2019全国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中国画学科作品暨论坛”

2019年 “墨象行吟——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中国画学科作品暨论坛”

2018年“第三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并被收藏

2018年“墨香诏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被收藏。

2018年“CEAPVA 亚太视觉艺术交流展”

2018年“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展”

2018年 国际“2018 GAMMA Young Artist Competition青年艺术家比赛”大展

2017年“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 

2017年“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青年画家扶植计划暨绘画新锐展”

2017年“麓山美术馆年度新秀奖” 作品展

2017年第三届“新青年·当代艺术国际推广计划” 

《社会剧场-剧中人》210x300cm 纸本水墨 2020

《社会剧场-错位1》190x300cm 纸本水墨 2019


作品《社会剧场》主要由《剧中人》《边界》《愚人舟》《错乱情境》等多个系列组成。其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戈夫曼(E.Goffman)的戏剧理论,即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其二是德波(Guy Debord)在《景观社会》中提出的景观异化与景观社会的剧场化概念。可以说,这种灵感契合或延续了我以往对于个体与群体关系、自我与外部社会的关注、思考,以及相关符号、图像的探索与表达。


《社会剧场-错位2》190x300cm 纸本水墨 2019

《社会剧场-愚人舟1》200x300cm 纸本水墨 2020

《社会剧场-愚人舟2》125x250cm 纸本水墨 2019


剧场作为“观看之场所”,是人与社会的中介和彼此交融的重要场域,它所构建的社会群体无意识与个体意识不断交织而形成的抽象空间,也是景观得以展现的直接途径。诚如德波所言:“景观不是影像的聚积 ,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作品《社会剧场》聚焦了作为社会影像的集合化并加以呈现的“人”的景观,通过不同的情节框架来将人的形象与不同符号、元素相组合、相交织。破解原有图像的已知意义,展现其冲突与矛盾,试图通过象征性和隐喻性探讨社会文化中人作为“演员”在不同剧目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精神形态。由外在的常规限定和规范,进入内化的个人认知与个体意识,以思考景观异化下人自身的存在现实。


《社会剧场-愚人舟3》125x250cm 纸本水墨 2019

《社会剧场-倒影》125x250cm 纸本水墨 2019


《剧中人》突显的是作为“被看”的演员的正面形象,人物的自我在社会剧场中被分解、扭曲后呈现出一种麻木不仁、破碎紊乱、沉默不言的状态。画面试图冲破人物表演“前台”的屏障,触及到其“后台”被压抑、模糊、遮蔽的本体心理。


《错乱情境-暗区域》105x180cm 纸本水墨 2020

《错乱情境-言语场》98x180cm 纸本水墨 2020

《错乱情境-逝》98x180cm 纸本水墨 2020


《愚人舟》意在对社会剧场的规范及表演模式的冲破。愚人舟象征着混沌、无序的癫狂状态,是与成熟、稳定的精神形态和理性文明对立的产物。愚人舟的驶向并非愚昧、邪恶、错觉,而是走向为人的精神留有幻想、发泄、异轨、解放与自由可能性的模糊地带,是冀望挣脱理性枷锁的束缚和避免精神同化的载体。或许唯有交错混乱的狂热、紊乱、冲突、癫狂,才能使人跳出社会剧场,摆脱循环往复的日常群演身份,而不至于成为痴迷观看的戏中人。《社会剧场-倒影》系列中的倒影象征着人的潜在倾向,是人主体的异化、欲望的延伸。


《错乱情境-冲撞》98x180cm 纸本水墨 2019

《错乱情境-移位》98x180cm 纸本水墨 2019


《错乱情境》中所谓“错乱”指向明确化、符号化的历史框架与经验结构,意在通过对图像的分解、转化以及符号元素的打散、重构,加剧冲突、混乱与不确定性,消解固定情境的单一、准确化表达,由此探讨历史与当下的关系,揭示自我、个体与群体的社会现象。


《面相-1》32x38cm 纸本综合 2020

《面相-2》32x38cm 纸本综合 2020

《面相-5》32x38cm 纸本综合 2020


9

曹冬雨

×

《双生》

曹冬雨

2020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毕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双生子拥有极度相似的基因,两者之间通过彼此互补实现了对圆满的追求,彼此之间协调如一。但同时他们又是不同的个体,他们会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两人之间可能会将对方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在不断的对抗中走向自我回归亦或自我毁灭。


作品图片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图像大量充斥在我们周围,经常面临一种无法分辨和选择的境地,有别于传统的创作模式,在灵感产生前,我们的经验和积累往往会被经过计算。

一旦有了时间这个因素就不可能产生绝对的二维世界,人的视觉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有时靠感知去了解这个世界,最终我们还是可以用二维的画面去表达,恰好计算机对于图像的呈现也是二维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潜在的关系进行图像化处理,数学计算本身就是抽象的,艺术也可以是抽象的,将二者进行一次完美的结合,来探索和设想我们未知的感官世界,就是我创作的初衷,也是一次进化的过程。


作品图片


众人对双生所贡献的热情的不过是对古老“复制”原型(母题)复归的迟来喝彩。早在创世神话阶段,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复制的伟大:神依自己的形貌“复制”出了人类;人自身的生殖性、创造力正是这一神性力量的具体化、世俗化。而“追求”一个属于自己的双生对象,则是将对他人生理上的双生现象的注意力转回到自身,关注自身心理与情感感受的行为。心理性、文化性的双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了现实。


作品建模

其它作品建模


我想通过双生这个主题探讨表达“对立与共生”的概念,从而创作了这套系列配饰作品。由于自身是龙凤胎的缘故,我对于双生这个主题不仅仅是有兴趣同时还有体验与感触。同时我注意到工业人造物与自然的对立共生,以及哑光材料和高反光材料之间的反差与和谐,结合个人体验我确定了大致的视觉语言。


作品草图设计


之后我在思考:“如何将线上展览的优势发挥出来?如何将配饰虚拟化?”我想到了参数化模型的自然变化感,同一基础模型的自然演变,但它又是人为设计的。于是我利用参数化建模及其变化,制作了三则视频,让配饰在虚拟线上的呈现下具有可变性。最后我的配饰作品不但可以是线下实体作品,同时还具有独特形式的线上虚拟存在方式。


10

王宏州

×

《浸》、《隅》

王宏州

1987年生于辽宁省营口市。

2011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5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7年  博士在读,导师殷双喜教授、刘庆和教授。        

部分展览 

2019年  春生夏长——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 壹美美术馆 北京

墙势力——第四届墙报艺术家展 时代美术馆 北京

         反观写意:首届中国当代水墨画学术邀请展 岭南美术馆 广州

2018年  转译与近观——两种叙事的延伸 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展(第12回)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雅展厅 北京

         2018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 世纪坛美术馆 北京

         2018学院本色——美院在校生创作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杭州       2017年  学院新方阵十年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内观——全国优秀八零后中国画作品展 798大千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2016年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河北省博物院 河北 

个人奖项: 

2015年  作品《浴》、《桌角》系列获罗中立奖学金入围奖。

  作品《乱码》系列获2015·首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作品《乱码》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毕业创作奖,部分作品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作品《丛》获“学院本色2015——美院在校生创作展”艺术传承奖。

         获“宝甄艺术生活创新奖”。

         入选2015年国家项目“青年英才驻留计划”。

2014年  获2014年度清华大学袁运甫艺术奖学金。

2013年  作品《丛》获中央美术学院依恋优秀创作作品奖。

2011年  作品《猜想》、《仿佛》获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创作奖。

         作品《猜想》、《仿佛》获罗中立奖学金入围奖。

《浸》 65x200cm  绢本水墨  2020年 

《浸》 65x200cm  绢本水墨  2020年(局部) 


这次疫情期间,仿佛最密集的体会了所有起伏不安的情绪。从1月23日开始至6月,我基本一直在独处状态,实现了真正的隔离生活,让我花更多的时间观照自我和周遭,毕业作品《浸》和《隅》等便是在此期间创作完成。


《隅》 65x200cm 绢本水墨  2020年 

《隅》 65x200cm 绢本水墨 2020年 (局部)

《漫》 91x280cm 纸本水墨 2018年

《漫》 91x280cm 纸本水墨 2018年(局部)

《畏火》 62x72cm 绢本水墨 2020

《多云》 62x72cm 绢本水墨 2020


我的作品中流露更多的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细微的心理感受,看似对自身的关注又被现实生活所淹没或左右。与自我的对视在此成为我与外界建立屏障的有效途径,创造也许就发生在这些被自我保护起来的秘境里。在共享生活的当下,庞杂的信息、物质漫过生活,遮挡视线,感受变得短暂易逝,看似重复的自我画像转而成为考证自我存在方式的印记。


编者按撰文/林路

(图文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