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李大钧:网拍的兴起如何带动艺术品市场之变?

时间: 2021.4.1

从21世纪初开始,在宏观经济增长的刺激下,中国的艺术市场出现水涨船高的态势,同时也开始经历市场结构的调整与转向。在上升阶段的初期,中国的艺术市场主要由艺术家、围绕艺术家的利益群体、受艺术家影响的买家群体组成,呈现出倚赖艺术家社交圈的、相对封闭的市场面貌。而随着近年来网购市场的扩张,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的盛行,新兴的拍卖机构、画廊、艺术博览会等市场主体的崛起,以及社会审美取向的更新,传统的社交性艺术市场正朝着以艺术品本身价值为导向的、更加开放的艺术市场发生转变。[1]

图1 势象空间CEO、学术总监李大钧.JPG

专题讲座“艺术品网拍的兴起与艺术品公开市场时代的到来”,主讲势象空间CEO、学术总监李大钧

春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特展” 展览现场

在上述市场转变的契机之下,2021年3月27日,由势象空间与一条联合主办的“春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特展”在势象空间开幕,开启了一次艺术机构与新媒体的跨界合作。展览以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为轴线,汇聚了近百件20世纪以来不同时期的先锋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之后,这些展品将集结为“雅物匠心”及“艺坛荟萃”两个艺术品拍卖专场,分别于4月5日和4月6日在一条拍卖平台线上结拍。这一结合了艺术空间的展陈、新媒体的传播和艺术品网拍的艺术推广与行销模式,反映出当下艺术品市场从小众走向公众的新趋势。

面对新趋势下艺术市场的相关议题,展览开幕当日下午三点,势象空间举办了专题讲座——“艺术品网拍的兴起与艺术品公开市场时代的到来”。主讲人势象空间CEO、学术总监李大钧从艺术品网拍的新现象切入,探讨了新的经济模式为艺术市场格局带来的变化,并由此展望艺术品公开市场的发展前景。

新机遇:艺术品网拍的兴起

受2020年疫情的影响,线下拍卖活动受阻,不少艺术品拍卖机构纷纷转向网络。网拍平台从微信群、小程序逐步升级到拍卖机构的移动客户端,拍卖专场数量以及交易额较之过去出现大幅增长。李大钧认为,艺术品网拍的兴起将引起更多人关注艺术市场、重新认识拍卖的意义:在经济学意义上,拍卖的重要作用在于将资源匹配给更合适的人。对于艺术行业而言,拍卖不仅能够“发现”艺术品的价格,也是艺术品的推广传播方式之一,通过拍卖会上的轮番竞价,艺术品的公共价值得以凸显。如今,在网购已成为大众日常消费习惯的情形下,网拍提供了新的机遇,让大众将购物目标转向艺术品,以消费性、投资性为目的参与到艺术品交易活动,进而带动面向公众的艺术品市场的形成。

图4 讲座现场1.JPG

讲座现场

此外,网拍的优势在于增强艺术品的流通性。国内的拍卖公司以往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春、秋二拍这样的大型拍卖项目上,李大钧认为,春秋两季大拍的规模大、任务重、间隔周期长,难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艺术品经营机构和一般投资人、收藏者的交易需求,造成“买得到却卖不出”的难题。如果出现了基于网络的艺术品市场,那么艺术品交易业务就会变得相对平常而亲民,线上拍卖平台能够促成每月拍卖、每周拍卖甚至每日拍卖的局面,流通性的问题也因此得到解决。对此,李大钧表示,如果说过去的网拍只是传统拍卖的一种补充交易形式,那么现在的网拍则可能成为更大型的拍卖活动。

新趋势:艺术品公开市场的发展前景

“基于流通性原则的艺术品网拍将进一步促进艺术品公开市场时代的到来。”李大钧指出,所谓“公开”,一方面指的是交易现场的公开化,如佳士得、苏富比两大拍卖行,目前已经开始采用全球同步的网上直播拍卖模式,吸引世界各地买家和观众实时参与;另一方面则是交易主体范围的扩大,艺术品网拍首先会使有业务基础的传统拍卖公司受益,同时也会引来新媒体等其它行业的关注,催生出新的行业竞争态势。更重要的是,艺术品公开市场意味着艺术行业不同层面的“融合”:线上拍卖与线下展陈的融合、一级市场(拍卖行业)与二级市场(画廊等艺术品经营机构)的融合、本土与国际市场的融合、艺术事业与艺术产业的融合等。

苏富比拍卖行直播拍卖现场(图片来源网络)

基于对当下艺术行业的观察,李大钧提出了关于艺术品公开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他认为,对投资者、收藏者和消费者而言,通货膨胀、房地产投资的限制、股市的低迷将刺激对艺术品的投资,而随着学术研究与艺术市场的互动,真正有价值的、更高端的艺术资源将愈发得到重视,因此好的艺术品会成为刚性资产。此外,“潮流艺术”的兴起将带动大众的艺术消费,观看艺术展、购买限量的版画等艺术产品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图7 佳士得拍卖行虚拟预展.jpg

佳士得拍卖行虚拟预展(图片来源网络)

对艺术机构和拍卖行而言,艺术品交易规则将从封闭转向开放:局限于某个社交圈的“公关型”交易模式逐渐失效,“新作不送拍”等画廊与拍卖行之间的潜规则将受到挑战,且拍卖行开设艺术空间、艺术空间涉足拍卖活动的趋势也更明显。在互联网时代新型经济模式的推动下,资本、渠道、媒介都在发生转变,艺术机构不再倾向于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个体的、小型的的机构同样能够立足于行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专业性和影响力方面的建设。

对艺术家而言,在公开艺术市场的环境下,艺术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新媒体时代,“明星式”的艺术家的影响力将得到提升,且成名将趋于年轻化,因为市场更加青睐富有可能性与变化的艺术家。随着艺术市场自身内部对传播方式、供求关系、个体价值的不断探索,在对艺术家的评价体系之中,市场表现的参考价值会有所提升。

图8 讲座现场.JPG

讲座现场

艺术品公开市场的发展处于不断变化的常态之中。开放的艺术市场对传统艺术市场、对艺术家、艺术行业从业者、社会公众都会产生冲击,李大钧在讲座最后谈到,“如《周易》所言,‘穷变通久’,这种冲击始终应该提醒着我们时代在变化,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这种变化。”

文/胡子航

责编/杨钟慧

图/致谢主办方

参考资料:

[1]参考李大钧:“从社交性艺术市场到价值性艺术市场的转变”,发表于势象艺术公众号,全文可参见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VqNl3GnDEdiVDExaLSMZ8g

“春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特展”新闻现场

2021年3月27日下午,由势象空间与一条联合主办的“春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特展”在势象空间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以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为轴线,按照58位参展艺术家所处的三个时代划分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美术史中的重要艺术家、当代艺术家的中坚力量、以及新一代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三部分,呈现了共98件油画、水彩画、水墨、版画作品。

展览标题中的“春在”一词来源于艺术家吴大羽的一件同名画作,据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袁睿所言,“‘春在’一词精准而又诗意地传达了我们当下的时代情绪,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每一个人都切实感受到隆冬难捱的寒意,但是2021年的春天终究会到来,艺术家们一直在用其独立思辨的精神智慧和艺术创作抚慰和启迪着我们的心灵。”

图9  “春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特展”展览现场.jpg

 “春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特展” 展览现场

图10 吴大羽 ,《春在》,数码版画, 33cm×33cm ,2021年.jpeg

吴大羽 ,《春在》,数码版画, 33cm×33cm ,2021年

图11 宋步云 ,《长春南湖春色》,纸本水彩 ,39cm×54.5cm ,1983年.jpg

宋步云 ,《长春南湖春色》,纸本水彩 ,39cm×54.5cm ,1983年

图12 宗其香 ,《月季瓶花》,纸本水墨设色 ,80cm×70cm, 1980年代.jpg

宗其香 ,《月季瓶花》,纸本水墨设色 ,80cm×70cm, 1980年代

图13 吴冠中 ,《荷塘》,签名丝网版画, 56.5cm×73cm, 2007年.jpg

吴冠中 ,《荷塘》,签名丝网版画, 56.5cm×73cm, 2007年

图14 边平山 ,《瓶花》,金粉纸彩墨,65cm×39cm,2017年.jpg

边平山 ,《瓶花》,金粉纸彩墨,65cm×39cm,2017年

图15 谭平, 《无题》,套色木刻版画,60cm×79cm,2020年.jpg

谭平, 《无题》,套色木刻版画,60cm×79cm,2020年

图16 陈丹青 ,《四马图》,签名数码版画, 53cm×73cm, 2012年.jpg

陈丹青 ,《四马图》,签名数码版画, 53cm×73cm, 2012年

图17 赵大钧 ,《作品1810》,布面油画 ,160cm×150cm, 2018年.jpg

赵大钧 《神山K2》 签名丝网版画 59cm×76.5cm 2019年

图18 方力钧 ,《2013 春》,签名石版画, 63cm×87cm ,2015年.jpg

方力钧 ,《2013 春》,签名石版画, 63cm×87cm ,2015年

图19 展览海报.jpg

展览信息

春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特展

展览时间:2021年3月27日-4月6日

主办:势象空间、一条

策展人:袁睿

展览地点:势象空间

参展艺术家:

吴大羽、张正宇、宋步云、孙宗慰、冯法祀、沙耆、祝大年、宗其香、吴冠中、赵无极、罗尔纯、妥木斯、赵大钧、闫振铎、王劼音、王怀庆、刘巨德、罗中立、何多苓、陈丹青、周春芽、王克举、闫平、张晓刚、边平山、谭平、王衍成、丁乙、王玉平、申玲、孟禄丁、王伟中、方力钧、倪军、冷军、刘国夫、薛松、刘秀鸣、武艺、李荣林、石煜、裴咏梅、秦琦、黄宇兴、刘鼎、陈可、宋元元、唐辉建、张占占、贺勋、刘讴睿、何馥君、王源远、蔡涵悦、仝紫云、王志超、江南芳、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