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何为“虚象”?夏可君&李大钧谈王劼音的绘画

时间: 2021.5.13

近期由势象空间举办的“虚象:王劼音艺术展”回顾并梳理了王劼音创作生涯五十多年来对绘画语言的探索历程,并以“虚象”为立意,通过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素描、版画、油画、水墨作品,向观众呈现了其“虚实相生,韵势成道”的艺术面貌。

图1势象空间“虚象:王劼音艺术展”展览现场.jpg

势象空间“虚象:王劼音艺术展”展览现场

图2 势象空间“虚象:王劼音艺术展”展览现场.JPG

势象空间“虚象:王劼音艺术展”展览现场

何为“虚象”?为什么本次展览要以“虚象”一词来定义王劼音的绘画风格、语言与内涵?针对这些问题,5月7日下午,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与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在势象空间进行了一场对谈,谈话内容聚焦于王劼音融贯中西、跨越不同媒介的绘画语言与简淡宁静的艺术精神,为我们理解本次展览的主题与王劼音的创作观念提供了线索。

图3 对谈现场:李大钧(左)和夏可君(右).JPG

对谈现场:李大钧和夏可君

王劼音背后的“文脉与潜流”

王劼音1941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艺术世家,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即后来的国美附中),后转入上海美专学习,这一时期他所接触到的美术教育深受苏联写实主义的影响。八十年代,王劼音赴奥地利维也纳进修,得以“更近地”观察西方的现当代艺术,同时“更远地”体察中国的艺术与文化,这段经历与两种视角的融合为其摆脱苏派的窠臼、更自由地探索自身特色的绘画语言创造了条件。如今,年近八十岁的王劼音仍在创作上保持着不断探索的热情,纵观其丰富的经历与中国现当代艺术近五十年的发展变化,值得我们追问的是,如何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脉络上定位王劼音与其作品?这也是本次展览引申出的话题之一。

图4 红花,布面油画,120×160cm,2005.jpg

红花,布面油画,120×160cm,2005

李大钧表示,势象空间近年来致力于针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推广与收藏活动,其中包括围绕吴冠中、吴大羽、张光宇等重要艺术家所举办的展览项目,而本次“虚象”展同样缘起于对这条百年中国现代美术之“文脉”的关注。在李大钧看来,王劼音是在这条文脉中应当被重新发现与认识的代表性艺术家,他在国内接受的写实绘画教育以及在国外留学期间所吸收的西方现代因素,与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发展历程中来自各端“潜流”的影响相互交汇。

图5 节奏,套色木刻,30×40cm,1984.jpg

节奏,套色木刻,30×40cm,1984

在李大钧收藏的六千多页吴大羽手稿中,有一份对六十年代初上海美专学生作业的评语,其中出现了王劼音的名字。根据两者间的师承关系,夏可君进一步对艺术家背后的“文脉”展开讨论。对吴大羽而言,王劼音是吴大羽在上海美专短暂担任教职期间的众多学生之一,他实际上并不属于吴大羽所交往的主要艺术家群体。对此王劼音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虽然在绘画上两人并未建立较为直接的联系,但吴大羽留给他的重要影响在于“道义”,夏可君认为此处的“道义”与后来王劼音在教学上所强调的“仗义执言”相呼应,它代表着吴大羽与王劼音两代艺术家之间无声的交流。

图6 对谈现场:李大钧(左)和夏可君(右).JPG

对谈现场:李大钧和夏可君

王劼音的绘画语言与艺术精神

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历程的“文脉与潜流”是内在于此次展览的美术史背景,而展览标题中的“虚象”一词则是基于王劼音的绘画语言与艺术精神两个层面对其创作面貌作出的定位,夏可君与李大钧分别从以上两个层面谈论了自己对“虚象”的理解。

图7 山水之间,布面油画,60×250cm,2021.jpg

山水之间,布面油画,60×250cm,2021

图8 夏山,布面丙烯,100×135cm,2005.jpg

夏山,布面丙烯,100×135cm,2005

夏可君认为,王劼音的绘画具有“斑驳陆离的时间感”,这或许与他对敦煌和印度壁画,墨西哥石刻等古代美术遗产的考察有关联,以本次展出的王劼音的山水题材代表作《山水之间》和《夏山》为例,画面中的形状从局部看更接近于抽象的色块,而整体上看则是处于一个似与不似之间的山的结构,这些结构具备形散神不散的韵律感。从这一意义上夏可君将王劼音的绘画语言称为“虚象”:“它不是纯抽象,而是一个大致的意象或气势”。

图9 青山绿水,布面油画,98.5×133cm,2006.jpg

青山绿水,布面油画,98.5×133cm,2006

在李大钧眼中,王劼音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可以理解为对“象”的探索,“虚象”之“象”指的是中国古代画学中的“澄怀味象”之“象”,是在虚淡空明的心境中对绘画对象的把握;而“虚象”之“虚”指向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超然的境界,李大钧认为王劼音就是一位“务虚”的艺术家,这不仅体现在其散淡的作画方式上,更在于崇尚自然、不追求实意的艺术态度。

理解“王劼音现象”

王劼音在上海画坛至今已活跃了近半个世纪,他的绘画也较早地形成了成熟的艺术语言与特点,但直到近十年他才开始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这一现象被夏可君称为“王劼音现象”。在对谈过程中,夏可君向李大钧提问,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作为王劼音画作的收藏者,李大钧从艺术市场与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两个方面作出回应。

图10 对谈现场:李大钧(左)和夏可君(右).JPG

对谈现场:李大钧和夏可君

势象空间“虚象:王劼音艺术展”展览现场

李大钧认为,所谓的“王劼音现象”更倾向于有关艺术创作功利性的问题,王劼音过去没有受到社会及艺术市场的普遍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不外露、不合群、不名利”的个性本身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艺术市场的取向与较为领先的审美之间通常存在错位,过去的市场未能将目光投向在绘画语言上呈现出“早熟”特征的王劼音,直到近十年其作品独特的气质与魅力才逐渐受到更多藏家的青睐。

图13 再生景观之三,综合材料,24×32cm,2018.jpg

再生景观之三,综合材料,24×32cm,2018

李大钧进一步指出,我们应当从另一角度出发将“王劼音现象”理解为一位艺术家提升“修为”的历程:在对艺术的认识上,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附中到上海美专,从苏派写实传统、工艺美术的训练到奥地利留学期间接受的现代性影响,王劼音在实践与理论上都有着较为完备的积累;在创作过程中,王劼音始终保持着“纯净”的心性,他崇尚老庄、陶渊明,追求宁静与自然的生活状态,因此能够形成其具有浩然之气的绘画语言。

从本次对谈中可知,所谓“虚象”,其实是从画与人的关系出发对王劼音散淡的绘画语言与“务虚”的心性所做出的提炼与归纳。在年龄与辈分上,王劼音或许会被归为“老艺术家”,但他对绘画的现代性的理解与实践却焕发着年轻感,如李大钧所言,“王劼音接下来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对谈结尾,夏可君表示,期待未来更多的藏家、艺术机构、批评家以及艺术爱好者开始关注王劼音,“将‘王劼音现象’变成一个真正的现象”。

文/胡子航

图像致谢主办方势象空间

展览信息

图12 展览海报.jpg

“虚象:王劼音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1年4月22日至5月22日

展览地点:势象空间

艺术家介绍

图13 王劼音(照片).jpg

王劼音,1941年生于上海。1950年入哈定画室习画。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1959年插图刊于《浙江日报》,是作品首次公开发表。1960年考入上海美专,1963年入上海市美术训练班学习,1965年毕业,分配到上海火柴厂任美术设计员,被借调到文汇报社、上海市园林管理处、上海市轻工业局工会、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等单位参加美术创作活动。1977年调到上海市美术学校任教。1980年被选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组组长。1985年参与筹备的上海版画会正式成立,任副会长。1986年担任首届上海青年美展评委,并到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M. Melcher教授的版画工作室及维也纳国立应用艺术大学W. Hutter教授的油画工作室学习。1990年当选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1996年被聘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赴欧洲参加在奥地利、匈牙利举办的艺术活动并赴罗马尼亚参加首届AIUD国际艺术活动。1999年出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副主席。2002年当选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工作委员会会长。2013年出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