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双展启幕

时间: 2021.6.30

动图.gif

2021年6月28日,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及“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双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

"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展览现场

”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展览现场

开幕式现场

28日上午9时,展览开幕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中央美术学院的老领导老教授钟涵、盛杨、张桂林等,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王华祥,版画系直属党支部书记孔亮,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吴长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院长王炜,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秘书长吴宁,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杨澧展览学术顾问张骏,彦涵先生之子彦东,杨澧先生夫人、原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授章民新等家属代表,以及各院系、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主持。

7.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宣布展览开幕.jpg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宣布展览开幕

8.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jpg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9.版画系直属党支部书记孔亮致辞.jpg

版画系直属党支部书记孔亮致辞

10.杨澧展学术顾问,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张骏致辞.jpg

杨澧展学术顾问,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张骏致辞

11.彦涵先生家属代表彦涵先生之子彦东致辞.jpg

彦涵先生家属代表彦涵先生之子彦东致辞

12.杨澧先生的夫人、原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授章民新代表杨澧先生致辞,并代表杨澧先生将其珍藏70多年的洋片《土改政策走了样》捐献给美术馆.jpg

杨澧先生的夫人、原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授章民新代表杨澧先生致辞,并代表杨澧先生将其珍藏70多年的洋片《土改政策走了样》捐献给美术馆

1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主持开幕式.jpg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主持开幕式

14.开幕式嘉宾合影.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回望中央美术学院的百年艺术征程,其教学与创作一直同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与奋斗历程息息相关。在上世纪战火纷飞的年间,彦涵先生和杨澧先生都曾为了革命理想奔赴延安,而为二位先生深深感怀的“延安精神”也伴随二人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开拓、创作与教学传承给之后一代代的美院人。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两个展览从不同的研究方向与呈现视角分别回溯了两位艺术家的艺术道路与精神,着重关注了其艺术创作、人生经历与我国上世纪波澜起伏的革命历程之间的紧密联系。由战争走向和平,从上世纪迈入新世纪,“红色情怀”与“刻木镌史”两个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名家的个案视角,切入并生动反映了百年间中国社会与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巨变。

“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

"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展览现场

杨澧先生是一名理想坚定的老共产党员,同样也是一位坚持创作,拥有内在艺术热情的老艺术家。本次“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是杨澧先生的创作首次在中央美术学院进行整体呈现,展览以三大板块:“希望之光”“艺术学子”“多彩世界”,展出艺术家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近年来包括版画、彩墨、素描、速写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创作,由此呈现出其自1948年徒步前往延安起至今一条沿途涌动着“红色情怀”的从艺之路。

1930年6月杨澧出生于山西太谷。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首届毕业生,杨澧在留校任教后先后于中央美术学院担任版画系教员、副主任、系党支部书记和学院党委副书记、书记。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进行了长期、辛勤且细致入微的工作。1986年,杨澧接受党组织安排调任中国文联任党组成员,1988年任中国文联副秘书长,为中国文艺界的组织工作付出了巨大心力。

"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展览现场

1948年底,十八岁的杨澧经由地下党帮助,与同学一道徒步奔赴延安,进入延安大学学习,而后参与进入迎接解放的宣传工作。1950年,杨澧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室参与绘制洋片,并于1952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两年后转正)。延安经历从此成为杨澧在艺术与未来人生中一道难以磨灭的,凝聚有理想与新世界希望的光芒。展览的第一部分“希望之光”,正是从杨澧先生从艺最初于1949年描绘延安的一批速写作品延展开来。跨越六十年光阴,“延安”不仅成为杨澧先生在一幅幅作品中反复追忆、描绘与刻画的重要主题,也成为某种在其画作中从未磨灭的光芒与精神。

延安宝塔山.jpg

《延安宝塔山》,纸上铅笔,10.6cm × 15.1cm,1949年

团员大会.jpg

《团员大会》,纸上铅笔,14.1cm × 10cm,1951年

窑洞灯光.jpg

《窑洞灯光》,纸上钢笔,13.5cm × 13.5cm,1956年

《毛泽东青年时代工作的地方》 杨澧 2011.png

《北大图书馆毛泽东青年时代工作的地方》,纸本设色,85cm × 68cm,2011

沙滩红楼.jpg

《沙滩红楼》。纸本设色,130cm × 120 cm,2011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自1953年杨澧如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起,老美院的精神从此凝结在了一位“艺术学子”的创作之中。展览第二部分“艺术学子”主要集合了杨澧在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创作的一系列素描、速写、版画、彩墨、水彩作品以及这一时期作品在90年代的回响与延续。这些创作无不记录了一位艺术家的成长轨迹与中央美术学院自身的发展变迁。

美院老校门.jpg

《美院老校门》,木刻单色,13cm × 20cm,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街道工厂.JPG

《街道工厂》木刻单色,15cm × 20.5cm,1958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黄河三门峡   山西省博物馆藏.png

《黄河三门峡》纸本设色,45.5 cm × 68.5cm,1992年,山西省博物馆藏

今年九十一岁高龄的杨澧先生仍保留着每天随身携带速写本的习惯。在展览第三部分“多彩世界”展示的大量画作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生活细致入微又富于情思的体察与记录,也体现出了其与吴作人、古元、李桦等等师长亲朋间真挚绵长的情感。

家.png

《家》,纸本设色,39.5cm × 64.5cm,2005年

咪咪和线团.png

《咪咪和线团》,纸本水墨,45cm × 59.5cm,1998年

章民新老师像.jpg

《章民新老师像》,纸上铅笔,37cm × 27cm,1986年

杨澧历年印制的贺年卡(选).jpg

杨澧历年印制的贺年卡(选)

展览同时展出有丰富的实物文献,并辅以访谈影像资料,以求在展览现场生动立体地展示出杨澧先生的艺术、教育与工作生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经由“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反映中央美术学院上世纪50年代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成果,呈现出一位共产党员艺术家内心崇高的艺术理想追求与坚定的革命信仰。

“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

“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展览现场

“不画风花雪月,要画沧海山田”,人们提起彦涵先生和他的作品,总会想起这样一句话。回顾彦涵先生的木刻作品,淬炼而出的革命征途与深刻的社会现实纷纷投射其中,这些作品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指向特定的历史事件,反映出新兴木刻所具有的“以图证史”的社会功能。

彦涵先生1935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其后任教鲁艺美术系、华北大学美术科,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新兴版画的先驱者之一,彦涵先生的创作历程折射出二十世纪中国人民的苦难与斗争,并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其早期创作是解放区生活与战斗的写照,成为“解放区木刻”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彦涵先生也是中央美院版画系的缔造者之一。在他漫长的艺术人生中,革命的感召和强烈的民族救亡思想是他从事木刻创作的重要动机,在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美术贡献了大批杰作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中国现代版画红色基因的形成。

“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展览现场

与杨澧先生作品的首度呈现不同,近几年间,彦涵先生的作品与艺术人生得以于多个场合和契机下与观众相见,如2016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永远的战士——纪念彦涵诞辰100周年”展览及相关学术论坛、讲座等活动。随着对彦涵先生作品及艺术人生的深入挖掘,也源于彦涵先生直至晚年也依旧“版耕不缀”的艺术热忱,学界对其作品的研究视角日趋丰富和具体。此次展览正是着眼于彦涵先生的一批革命主题的木刻创作及相关文献,梳理了艺术家在太行山、延安以及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木刻作品的艺术属性。

展览由“证史”、“像赞”与“不息”三个篇章组成。“证史”章节聚焦彦涵先生“亲历战火”的人生经历,展出了其太行山、延安和抗美援朝时期的木刻作品13件,包括《当敌人搜山的时候》(1943)、《移民到延安》(1944)、《慰问》(1946)、《豆选》(1948)等经典作品。展览通过结合艺术家的木刻作品,以及历史照片、文书图片等文献资料,真实地再现了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时代背景与人民生活。

01-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德怀将军.jpg

《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德怀将军》,木版单色,22×16cm, 1941年

02-当敌人搜山的时候.jpg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木版单色,22cm×19cm,1943年 

10-豆选.jpg

《豆选》,木版单色,37cm×29cm,1948年

13-攻克天险的人民志愿军.jpg

《攻克天险的人民志愿军》,木版单色,36×25cm,1951年

“像赞”章节则展出彦涵先生以人物为主题的木刻作品30幅,除革命烈士和普通百姓的形象外,此章节中亦呈现了彦涵先生对于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特定历史时期人物形象的再现,如为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明天》、《祝福》、《白光》,海默小说《骑兵》、《四嫂子》,巴金小说《抢救》等所作插图。这些现实中的人民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在彦涵先生的刻画下呈现出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面貌与朴素的生活情怀。

15-刘胡兰1.jpg

《刘胡兰》之一 ,木版单色,45×41cm, 1956年 

17-老羊倌.jpg

《老羊倌》,木版单色,50×44cm,1957年

25-鲁迅小说插图《祝福》1.jpg

鲁迅小说《祝福》插图之一 ,木版单色,28×21cm,1973年 

27-鲁迅小说插图《药》1.jpg

鲁迅小说插图《药》之一,木版单色,27×17cm,1973年 

而在章节“不息”中,呈现了艺术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创作的抗战题材木刻作品21件。彼时已至中年的彦涵回望烽烟,创作了大量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主题的木刻作品,其艺术生命在此种记忆、回望与再刻画中生生不息。

正如江丰先生所言,彦涵先生“艺术生命最鲜明的特征,便是在思想深处始终贯串着一条与革命人民共呼吸的红线。”从彦涵先生的木刻作品中,人们得以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现实以及隶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而在今天,应如何去回溯、传承与转换这种革命年间诞生并发展的生命意志与精神信仰,则需要后继者去持续挖掘与思考。

据悉,“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A展厅呈现,“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A展厅呈现。双展均于2021年6月29日下午14:00面向公众开放,展期至2021年9月5日。

文、编/周纬萌、孟希

现场图/胡思辰

作品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主办方

展览信息

杨澧展海报.jpg

红色情怀——杨澧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6月28日-9月5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A展厅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WechatIMG8.jpeg

刻木镌史: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

展览时间:2021年6月28日–2021年9月5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A展厅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支持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