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的“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作为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览的成果之一,展览从馆藏中精选出科技题材的作品100余件,向观众全面展示科技、艺术和创新的关系,并着重呈现近现代以来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图1 汤小铭 《让智慧发光》 油画 86x124cm 1979 中国美术馆藏
在开幕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介绍,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本次展览以创新为核心概念,将科技与艺术探索相结合,呈现新中国以来美术界从科学中获得启发、以科技为主题的典型成果。
科学探寻的真与艺术追求的美,都滋养着人类的心智,使人们在对世界认知的不断提高中,推动社会的发展。古今中外,艺术与科学的结晶层出不穷。如中国的万里长城、赵州桥、故宫,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斗兽场,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还有很多伟大的科学记录同时也是艺术杰作。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它们不仅是在岁月洗礼中凝结出的文化精神符号,也闪耀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
艺术与科学既相异又相通,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一方面,科学发现能拓宽艺术创作的视野,增加艺术表现的深度;科学技术可以让艺术的表达手段更加丰富多元;科学语言还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发。另一方面,科学发现在本质上,就具有某种美学理由。无数伟大的科学家都提到过审美判断或美感对科学发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建设世界,必须同时倚重艺术与科学。因为创新是科学创造与艺术创作的共同灵魂。无论是艺术的呈现形式、表现风格抑或理解科学的一切现象、一切规律,无不是超越既有经验束缚的创新使然。正是通过艺术与科学的不断创新,人类的思维境界才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升华,社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变革。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来说,创新是内在的需求,是生生不息的滋养和拥抱美好未来的希望。
图2 丁一林 《科学的春天》油画 340x600 cm 2009 中国美术馆藏
图3 冯少协 《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 油画 180×230 cm 2020 中国美术馆藏
科技人物
本次展览分为“科技人物——求真之路开拓者”“科技事件——创新征途里程碑”“科技成就——知识应用结硕果”三个篇章展开,分别布置在三个展厅中,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新中国美术史上对科技发展和影响的再现历程。
第一个篇章中的作品集中展现了中外著名科学家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形象。纵观历史,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生存水准做出了卓越的共享。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袁隆平、屠呦呦……他们都是人类求真之路上的开拓者。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潜心研究的求实精神,同样很能引起艺术家的共鸣,也因此使得著名或无名的科学工作者常常被作为美术作品中英雄形象的模特。在这个篇章中,观众可以形象地了解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和内心世界,体会科学家精神的光荣与崇高。
图4 李斛 《田间变课堂》 中国画 28cm×47 cm 1958 中国美术馆藏
除了以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著名科学家的肖像式作品外,也有像李斛的《田间变课堂》这样记录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工作学习的生活化场景。在王大同1979年的代表作《雨过天晴》中,一位女科研工作者在落地窗背后擦拭窗上的雨水,画面中清新的色彩与柔和的光线也预示着现实中崭新时代的到来。而在马蕾和张彩翼的近作《呦呦鹿鸣》中,女性在科技领域的作用强调得更为充分——和屠呦呦这位诺奖得主一样,无数的女性奋战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右侧玻璃墙上的标志说明这里是对新建的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的想象,这座建筑于今年刚刚建成,为相关研究提供最新环境。
图5 王大同 《雨过天晴》 160.3cm×114.7 cm 1979 中国美术馆藏
图6 马蕾 张彩翼 《呦呦鹿鸣》 油画 240×360 cm 2019 中国美术馆藏
科技事件
第二篇章的主题是近代以来中国的重大科技事件。从长江、黄河的水利工程,纵横全国的铁路公路,钢铁、石油工业的开发建设,“两弹一星”,到最近的载人航天、跨海大桥、5G信号覆盖……科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学习追赶到引领未来的过程,而美术作品则用图像将它们凝铸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纪念碑,将历史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图7 魏紫熙 《天堑通途》 中国画 85.2x140 cm 1973 中国美术馆藏
魏紫熙的《天堑通途》以传统手法描绘了南京长江大桥“天堑飞虹”的新山水;韦启美中《新线》空灵的空间体现了画家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的敏锐观察,与同时期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西方波普艺术构成了对话;同样,在《辽宁号航母》中,许杨和廉南宁描绘了与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著名图像截然不同的战斗机形象。将历史事件与艺术作品的细节和艺术史知识结合起来,能帮助我们同时理解现代中国科技和艺术发展的独特特征。
图8 韦启美 《新线》油画 83cm×110.5 cm 1983 中国美术馆藏
图9 许杨 廉南宁 《辽宁号航母》 油画 220×600 cm 2019 中国美术馆藏
图10 范春晓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C919大飞机》 中国画 203×506 cm 2019 中国美术馆藏
科技成就
在第三篇章“科技成就——知识应用结硕果”中,我们能看到更多熟悉的科技成果。商亚东的《最美太湖水》表现了对这一饱受水污染困扰的著名景观的治理过程;周吉荣的版画《贵州“天眼”》融合了传统水墨山水的意趣与科学工程的严谨,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特意推演出2016年9月25日天眼落成之日0时的天象,并按照中国传统星宿的分布描绘在背景当中。[1]
图11 商亚东 《最美太湖水》 油画 230×500 cm 2019 中国美术馆藏
图12 周吉荣 《贵州“天眼”》 版画 240×300 cm 2019 中国美术馆藏
吴为山馆长在介绍时表示,此次展览中国美术馆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希望观众能在观展中感受到科技工作者们潜心致研、服务社会、传播真知的生命意义;理解科技事件和科技成果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及人民幸福之间表里相依;欣赏艺术家们为表现科学之美而创造的艺术之美。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5日。
文| 罗逸飞
图片与文字资料致谢主办方
[1] IAPA|周吉荣:《中国天眼》创作随笔 http://iapa.cafa.edu.cn/iapa/c/?s=3312390#
展览信息
、
“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8月26日——9月6日(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一层3、5、7号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