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周三)上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大讲堂”总第106期暨“艺术新视野”系列讲座第14期邀请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董冰峰先生,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影”为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董冰峰先生从展览史的视角出发,以冯梦波、汪建伟、杨福东三位艺术家为例,聚焦探讨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影像艺术的发生、交融和发展。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宋晓霞教授主持,逾两百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讲座伊始,宋晓霞教授简要说明了这场讲座的缘起,指出电影与中国当代艺术之间相互渗透和影响已成为当代艺术研究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前沿问题,并特别介绍了2018年出版的董冰峰《展览电影: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影》一书。宋教授认为,董冰峰对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历史叙述,及其对“展览电影”概念和相关范畴的探讨,采用了一种动态的、互为表里的研究视角和表述方式;他不以线性時间作为写作的序列,而以系列的、互为关联的不同主題作为研究架构,为认识“活态的”中国当代艺术构建了多重与交互的认识维度。这也是宋教授在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开设“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与“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研究”专题课程所致力的工作方法之一。
《展览电影: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影》,董冰峰,阿桥社文化出版社,2018年
董冰峰先生首先回应了自己的工作方法。他谈到,借由发生着的美术馆展览现场进入具体的影像研究工作不同于从理论到理论、从研究到研究的工作路径,它始终面对着不断变化的语境并且在变化中不断地修正自身。在这样动态的认识下去重新把握影像创作、理论和整个艺术体制的问题,才可能提供一些新的内容。展览史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参照,展示出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正是通过这样的展览,我们得以重新理解那个时代的艺术。其次,在对当代艺术影像历史进行回顾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时间分界,例如,美国通常以1965年艺术家白南准的录像艺术为起点,而中国则通常以张培力录像艺术作品《30x30》创作的年份1988年为起点。董冰峰先生认为,相较于1990到2000这种简单的年代分割,对具体作品发生时间的追溯则能够体现出历史解释本身非常明显的不稳定性。
随后的讲座中,董冰峰先生聚焦1988-2002年间电影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并梳理与分析了在这个时期明确以“电影”作为创作主题与形态的三位艺术家:冯梦波、汪建伟和杨福东。
线上讲座直播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的基本经历
1996年,在杭州浙江美院画廊,邱志杰和吴美纯策划了“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群展,并且印发了两本展刊《录像艺术文献》和《艺术与历史意识》,收录了录像艺术的历史及其文化分析,录像艺术的媒介问题以及翻译了西方录像艺术家的创作笔记。邱志杰提出,将录像作为展览主题具有理论上的价值,摄影机的镜头不停留在反映现实,而能进一步体现批判性的艺术观点,因此需要用心去栽培和呵护录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紧接着在1997年的北京中央美院画廊,邱志杰和吴美纯策划了一次更大规模的“‘97中国录像艺术观摩”展览,带来了更多来自北京的艺术家的作品,使得录像艺术概念更广泛地被艺术家和社会所认识。同样在199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影像部策展人芭芭拉·伦敦(Barbara London)在中国考察了中国新一代的影像创作者的作品,包括电影、录像、纪录片等等,并形成了考察报告《再现——一个影像艺术策展人的中国游记》(Stir-Fry: A Video Curator's Dispatches from China)。同年,在MOMA举办了相应主题的影像放映活动。
“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参展艺术家合影,浙江美术学院画廊,1996年
2002年,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将影像艺术看作是实验艺术的一种,重新梳理了1990年到2000年的中国实验电影、纪录片和录像艺术,比较完整地考察了中国90年代的社会、文化、政治和艺术发展的整体面貌。该展览的策展团队由著名的美术史学家巫鸿、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著名策展人黄专和冯博一组成,他们邀请了国内外影像研究的诸多学者参加展览研讨会并结集出版了《2002首届广州三年展:中国实验艺术1990-2000》展览图录论文集,其中,作为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专家,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张真教授在其发表的论文《废墟上的建构:90年代新都市电影的探索》中重点介绍了中国第六代导演;来自英国的学者克里斯·裴开瑞(Chris Berry)发表了《面对现实:中国的纪录片,中国的后社会主义》;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则讨论了个人影像创作的边缘状态。无论是电影还是个人录像,这些讨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至今也仍是研究中国90年代影像艺术的重要文献。正如主策展人巫鸿所说,这次展览所做的基础工作,就是为了未来的批评和理论提供参照。
左起:冯博一、巫鸿、王璜生、黄专,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策展团队,2002年
2010年,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展览中,董冰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电影”为主题来研究当代艺术。其后,在北京大学召开的讨论会上,诗人朱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杜庆春、台北艺术大学黄建宏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当代艺术中的电影进行了讨论,归纳出4种切入当代艺术中电影的角度:欲望路径(叙事),电影叙述的故事在当代艺术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机器(体制),电影涉及的光学原理、成像效果和投影装置;语言景观(实验),艺术家电影中最具实验性的重要作品;投射立场(文化),艺术家电影所表达和代表的文化立场。这些对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探讨,连同台湾和外国电影领域专家所撰写的评论文章、电影文献及理论研究论文一起在2010年结集出版,这也是目前国内当代艺术电影领域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一部文献集。
“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北大论坛,2010年
201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中同时呈现了来自中国和国外的影像艺术作品,策展人凯特琳·多尔蒂(Caitlín Doherty)依据著名新媒体艺术学者迈克尔·拉什(Michael Rush)的构思策划了“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版块,其中囊括了许多以电影导演创作的影像作品,例如,迈克尔·斯诺(Michael Snow)和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中方策展团队策划了“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版块,董冰峰在第三单元中明确提出了“电影转向”概念,并且邀请了长篇记录片导演王兵,重视媒介变化的曹斐、冯梦波,强调个人叙事的艺术电影导演贾樟柯、毛晨雨和杨福东等人参加这个版块。董冰峰指出,这些不同身份的创作者制作电影的方式非常不同,有的强调故事性、有的强调影像的形式语言、有的则非常具有实验性。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海报,2016年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策展人与艺术家合影,2016年
此外,这个版块还邀请了香港的媒体艺术机构录映太奇(Videotage)和台湾的一些影像艺术家。董冰峰观察到,香港和台湾的影像艺术家和研究者们几乎都在同一时期追溯和整理了各自的影像艺术历史,这种回顾历史的热情显示出影像艺术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例如,2015年,台南艺术大学学报《艺术观点ACT》就专门出版了2个专辑探讨“台湾新电影与当代艺术”。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台湾电影导演、艺术家、剧场导演、摄影师等等80年代的这批人都处在密集的交流、讨论与合作的关系中。这种紧密的联系也同样体现在艺术家刘小东和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身上,他们是中央美院附中的同学,并且合作了王小帅第一部电影《冬春的日子》(1994),这种强烈的合作意识与创作热情无疑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在一个当代艺术缺乏信息交流、缺乏体制支持和艺术展示空间的环境下,艺术家们通常会寻找替代性空间进行创作交流,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密。董冰峰先生指出,90年代美术界与电影界所关注的问题非常相似,他们都非常注重现实,追寻所谓真实的问题,通过推崇即兴创作、非职业演员进行表演和自我组织的形式去实现艺术作品。
《冬春的日子》,电影海报,1994年左起:王小帅、刘小东、张元
冯梦波、汪建伟、杨福东作品的梳理与分析
作为第一批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家,冯梦波、汪建伟、杨福东的影像作品反映了他们各具风格的艺术主张。1994年,冯梦波购入了第一台个人电脑并制作了数码影像作品《苹果日记》,通过绘图软件记录了自己日常生活的场景,吃饭、客厅、电视、卫生间等等。1996年,他的互动影像装置作品《我的私人照相簿》参加了1997年的卡塞尔文献展,设计了一个电子菜单任观众点击浏览艺术家的童年记忆,舞台幕布的主题还原了冯梦波的个人经历,家庭档案、电影和艺术家绘画作品的拼贴体现出它们之间密切的联系。董冰峰认为,这种展示个人经验的记忆影像其实显示出了一代人的社会记忆。创作于2002年的多屏影像装置《Q4U》灵感来自一款电子游戏,更大更多的屏幕也提示出影像艺术注重互动性的发展趋势。
《苹果日记》
《我的私人照相簿》
《Q4U》
汪建伟更注重作品的观念性,他将影像作为创作方式的一种去实现跨学科和跨媒介的综合性艺术创作。“灰色系统”是汪建伟提出的一个强调知识融合的概念,贯穿在他90年代的一系列作品中,从《文件》、《事件、过程、状态》到《循环种植》,他试图模糊各个学科的分界,从艺术生产进入社会生产环节,甚至开始了剧场创作,让观众参与艺术生产。董冰峰认为,汪建伟对不同层面的关于生产的规模性的影像创作,为观众带来了更多不同的解读空间,也提出了他对当时当代艺术方法论的质疑。
《循环种植》
杨福东是讨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影绕不开的一位艺术家。自90年代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以后,他就自觉投入到了影像艺术的创作中。1997年开始拍摄,2002年完成的黑白胶片电影《陌生天堂》表现出了一种属于中国城市知识分子的忧郁状态,一些学者将其与费穆的电影美学进行关联解读。董冰峰认为,杨福东在影片中让人物长时间地站立、摄影机长时间地捕捉固定图像等等,反映出他对中国传统美术散点透视和电影史不同时期视觉经验的准确把握。这种立足本土经验的自觉一直影响着杨福东的创作,例如,多个银幕并置的《第五夜》(2010)让人联想到观看长卷中国画的体验,多屏幕的影像装置作品《愚公移山》(2016)则直接取材于徐悲鸿的同题作品。在2018年上海龙美术馆的个展《明日早朝》中,杨福东直接将电影拍摄的现场放到美术馆中,在美术馆的现场进行拍摄,布景、情节和人员也处于不断地变化中,艺术家试图还原电影拍摄的现场,以此来提出自己对电影工业的质疑——电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导演、官方审核还是商业化的电影院制度?可能制作影像的过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陌生天堂》
《第五夜》
《明日早朝》
董冰峰先生强调,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中电影的回顾是为了从历史中获得对当下新的理解,在对电影现象、艺术展览和艺术家个案的分析中看到中国影像艺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对当代艺术可能产生的复杂影响。影像艺术的出现本身就是当代艺术题材、媒介、艺术语言和艺术体制的突破。通过影像艺术我们可以对现有体系化的知识、学科和空间进行新的思考。
讲座最后,董冰峰先生回应了听众提出的两个问题:
一、“如何面对研究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理论阐述相对匮乏和不够系统化?”
董冰峰先生认为,理论阐释的匮乏和不够系统化是研究整个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问题,相较于西方稳定的艺术概念和艺术史叙事,中国当代艺术老中青三代都共同面临着没有稳定的、世界性的理论观点的支持。但是,其实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非常短,很多历史材料仍在整理,当事人也还在,我们要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活的艺术现场,艺术家、社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所以,能够提出一些活的概念,基于中国本土的中文系统里的的概念显得更为紧迫。活的概念一定来自于自身非常直接的经验,是否可以上升到理论倒成了次要的事情。董冰峰先生非常重视当下艺术界出现的新概念或新提法,对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来说,这些活的概念非常重要。当然,当代艺术本身就在不断地变化,影像艺术这个词也可能只是一个非常临时性的概念,“Moving Image”可以什么也不代表,也可以代表一切。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中国,它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试图用一种稳定的模式去解释快速变化的现实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在与其他文化做比较,在跨学科的视野内开展研究才能够真正找到重要的价值。
二、“人人都可以摄像的时代,影像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在哪?”
影像艺术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才走到今天人人可以摄影的时代,在整个20世纪,影像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记录现实的功能,然后被艺术家、电影人使用进入到美术馆被大家接受,其实这些影像是通过竞争后留下来的一部分作品而已。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流量时代,一个虚拟的元宇宙时代,影像的媒介作用和它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被无限扩张了,人们不再会从作品里区分什么是摄影、什么是电影、什么是录像,因为我们共处这样的一个由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积累而来的当下,我们面临着一个更加复杂的视觉上的和感觉上的万物互联的整体环境。我们需要新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当然,在学科内部学习时,可以分别去认识摄影、电影、录像艺术、当代艺术中的电影等等。
文/刘一雯
图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本次讲座视频已上传B站,B站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3411C7M9?share_source=copy_web
关于主讲人
董冰峰,1974年出生于山西,1999年毕业于中国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艺术家、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2005年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2008年至2012年,曾作为《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ARTINCHINA》、《独立评论》、“蜜蜂文库当代艺术书系”等刊物的主编。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重要出版物有《让-吕克·戈达尔(2004)、《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2004)、《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构建》(2010)、《展览电影: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影》(2018)、《超图像》(2021)。
附:应宋晓霞教授的要求,董冰峰先生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延伸阅读目录:
《现象一影像.录像艺术展》,非正式出版物
《97中国录像艺术观摩》,非正式出版物
《合成现实》,非正式出版物
《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1990-2000》,广东美术馆
《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中国美术学院
《影像生存:2004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
《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
《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民生现代美术馆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中央美院美术馆
《启视录:台湾录像艺术创世纪》,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
《展览电影: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电影》,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
《影像三角志.珠江三角洲的录像艺术》,广东时代美术馆
录像局 北京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798西街
开放时间: 星期四至星期日, 12:30-18:30
电话: (+86-10) 5762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