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5日,“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相比于展览在OCAT上海的首次呈现,本次北京展中新增三名中国艺术家,作品的数量和范围也更为宽泛。本次展览基于策展人金曼(Kim Machan)一直以来对于东亚录像艺术的观察与研究,录像艺术作为某种依托于摄像机、电视等新媒介进行生产与传播的艺术创作方式,通过重新审视东亚录像艺术的早期实践,为当下整体上趋于跨媒介的影像艺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理解视角——东亚艺术家如何举起录像设备,开始对这一新兴全球媒介展开实验?该过程是否会改变我们看待录像艺术史的方式?
展览现场
在展览中,“东亚”其范围包括中日韩三国,而这批最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录像这一媒介探索的先锋人物的名单则包括:山口胜弘、白南准、小野洋子、山本圭吾、金丘林、饭村隆彦、朴铉基、金顺基、王功新、鲍蔼伦、陈劭雄、耿建翌、朱加、袁广鸣、杨振中、李永斌、张培力。展览通过考察、梳理这批艺术家职业生涯早期的31件重量级录像艺术作品,试图重新审视东亚艺术家在面对和处理这一新兴媒介之初展现出的不同创作路径,从而思考录像的艺术语言在形成阶段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重新审视并评估东亚艺术家对于录像艺术早期探索作出的贡献。
展览现场
空间与时间
自1965年日本发明可携式摄影机索尼Portapak,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获得了接触这一全球性媒介的机会,并为其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录像艺术历史的展览在亚洲各地举办。当这些材料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特定区域录像艺术史的深度和细节逐渐浮现。这些展览和相关研究材料,不仅扩充了既有的全球录像艺术史,并对录像媒介的实验性实践和国际交流进行了学术性阐释,激起人们更彻底地反思录像艺术的解读方式。
从白南准(Nam June Paik)所牵涉的全球艺术网络看来,艺术家利用录像这种非特定性文化媒介,进入到新的跨区域、跨国界交流网络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录像艺术将全球的艺术家勾连起来,在东亚地区则重点包括1968年以来的日本、1978年以来的韩国、1983年以来的台湾地区、1985年以来的香港地区和1988年以来的中国大陆。媒介在时间线索上的迁移过程,让录像艺术兹诞生之初,就与全球化的步伐产生出某种一致性。作为特征鲜明的新技术和实验性艺术媒介,在没有文化传统先行铺路,也没有重要艺术惯例或历史前提下,录像艺术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当代艺术工具。
白南准,《扣子偶发事件》,单通道录像,1965年
这也促使展览选择以白南准在1965年创作的《扣子偶发事件》这一处理闭路电视监视器的艺术作品为起点,《扣子偶发事件》在揭示录像与传统电影及影像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试图重塑观众对录像媒介的预期以及人们观看录像作品的方式。同样选择使用闭路电视的艺术家亦包括山口胜弘的录像装置作品《宫娥》(1974-1975)以及小野洋子的《天空电视》(1966-2020),它们也同样出现在展览的初始部分。
山口胜弘 《宫娥》闭路电视录像装置 1974-1975年
同样选择闭路电视的录像艺术家在此展现出了不同的创作策略。如果说白南准《扣子偶发事件》是艺术家一种带有激浪派“恶作剧”式色彩的作品,通过录像技术可以企及的记录与重复性,从而为作品赋予了反技术、反叙事的特点;那么小野洋子的《天空电视》(SKY TV,1966-2022)的电视则作为大众信息的传送者和监视技术的多重存在,并被艺术家以和平的方式颠覆和重新利用,发掘录像技术中超越空间的潜能;而在山口胜弘著名的《宫娥》经由录像技术特性进行的空间实验中,作为全球第一批互动式录像装置,“观众”则被正式纳入了创作者的初始预设之中从而成为作品完成的一部分,“互动性”逐渐成为录像艺术中的一个显要的特性。
展览现场
观看者因此成为参与者与作品建立空间关系或进入到作品中。这种空间意识——不仅是在闭路电视监视器的作品中——在所有的作品中都是值得考虑的。每件作品都具有一个延伸的背景,换言之,即一个超越了单个屏幕、显示器或投影的空间关系,从而揭示出艺术家在物理和观念上的空间策略。
展览现场
王功新的《两平方有效空间》(1995-2020)将录像技术运用于对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维度的探索之上。该作品第一次实现的地点于1995年艺术家在北京胡同的家中。艺术家使用监控摄像机拍摄了两平方米的房屋中由斑驳砖墙组成的一个角落,当外角被投影到墙反面的内角时,原本的外角空间图像“挤入”内角空间结构中。通过影像媒介的独特可能性,外墙的监控画面被“约束”在内角中。因直角结构在投影的画面中被消解了,所以通过闭路监控所捕捉到的空间呈现出了一种失真感。“两平方”是一个模棱两可的事实,唤起观者对所处的真实和虚拟现实的三重调和——首先,砖块堆砌出现实中的两平方米空间;其次,监控录像记录了两平方米的外观;最后,现实中的两平方米被传输及投影到内部空间之中。由此,两平方米成为一个不确定的命题。不止于此,闭路监控的延时性打断、扰乱了途经外墙空间的参与者和内角空角的窥探者对于监控系统的感知,并激发了新的个人感受。
展览现场
韩国实验艺术奠基人金丘林,在其1975年创作的《灯泡》对于时间性进行了影像化的解析。利用录像技术可以重复、暂停的特性,屏幕中拍摄了一只电灯泡以10秒钟的间隔开与关,一只与画面中灯泡等大的、真实的灯泡悬挂在屏幕旁边。虚拟的灯泡与现实灯泡交替点亮,在一种缩时时间的扭变中,引发了记录时间与对真实时间的感知之间的和谐与冲突。时间的痕迹被存储其中,过去的事件在当下的瞬间通过一种新的视角被体验。在策展人金曼看来,实验聚焦于真实与虚拟中光与实践的特殊性,并在2022年不断地反复地进行对于实践与存在的发问,“通过对记录时间的思考,以及在这件录像装置中重现那只最初于1975年拍摄的灯泡,有关光的本质的哲学和经验问题——光速直接关系到时间的概念——在这件作品中被召唤出来。从监视屏中传递到我们眼睛里的光,正是当下被传递出来的光,而矛盾的是,它所记录的光却更为久远,距离当下已经有四十五年。”
解构媒介
展览中的许多作品则体现出早期录像艺术实践中,艺术家对于媒介本身进行解构的兴趣,如饭村隆彦的《这就是拍摄了这些的摄影机》(1980)和张培力的《焦距》(1996)等作品,通过颠覆摄像机及显示器的传统用途,对影像设备进行解构,同时也向观者对屏幕表征及空间的体验发起质询。
杨振中,《鱼缸》,多路视频,1996年
陈劭雄的《视力矫正器3》(1996)作为一件录像装置艺术,由两个视觉通道将观看者的双眼分开引向两个观看对象(电视)组成。两个屛幕图像的內容既相关又相悖,它们有时处于“连接”状态,有时又“断开”了彼此的关联,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幷置,而两眼由于各自获取不同信息,迫使大脑努力去拼合这些图像以寻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眼与脑在处理这些信息中经历了“看”的困境,作品也就实现了对观看者的“视力矫正”。该装置的设计力求符合医疗器械的生理学要求,它的高度和距离都恰好容纳一个接受视力矫正的人。希望通过矫正视力以提高适应不断变化、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能力。
陈劭雄,《视力矫正器3》,双通道录像装置,1996年展览现场
而在张培力1996年创作的《焦距》中,核心并非对观者产生的挑战,而是对于影像本身的系统化的解构,解构的达成则经由不断“翻拍”这一形式。这件8视频8画面的录像装置作品,记录了一个城市十字路口的景象,但重要的并非拍摄对象,而是艺术家将通过“翻拍”电视屏幕中的局部影像,依此重复,直至影像中的图像完全模糊的过程。在不同的显示器上同时播放原始和衍生的图像,造成了线性时间的断裂和均匀重复。当每个显示屏逐渐趋近于一种美学抽象,这种闭路电视监控式的屏幕影像与经过仔细检验的清晰逻辑便发生了背离。
展览现场
类似的处理,即在屏幕之间制造关系从而创造作品体现在饭村隆彦的代表作《这就是拍摄了这些的摄影机》(This is A Camera Which Shoots This,1980),这件录像装置由两台摄像机和两个监视屏对立呈现,中间墙上附有作品标题中的语句。饭村隆彦通过改变摄像机的信号传输方向,使每个摄像机看起来都在拍摄自己,创造了一个打乱了逻辑的循环,以强调录像的即时回放性,从而将录像和被录像置于同一时间语境中,并在表意层面引申至东西方文化在符号学上的差异之中。
饭村隆彦,《这就是拍摄了这些的摄影机》,闭路电视录像装置,1980年
本次展览展现东亚录像艺术如何在录像机诞生之初推动艺术家们进行的艺术实验,并在后媒介的当代艺术实践背景下,逐渐形成一种全球融合的艺术形式,也因此让录像艺术的发展与全球化和媒介手段从少数人的“垄断”到大众化普及的过程发生着深刻的关联。激发人们思考录像媒介从最初的使用到当下流媒体时代的影像创作之间,产生某种跨越代际的思考与厘清——这些由于技术与时代局限难免仍显得简单、直白、朴素的创作方式,或许可以让人们重温大众与创作者尚未对媒介麻木的创作阶段时展现出的创作方法与表达,从而重塑身处流媒体时代和世界“逆全球化”倾向的当下观众对于录像媒介的预期和假设,再次激活对于媒介的感知。
编|艺讯网
图文资料致谢主办方
关于展览:
“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
展览时间:2022年3月5日—2022年5月8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总策划:王磊、刘震子、李峰
策展人:金曼(Kim Machan)
主办: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协办:OCAT上海馆 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
首席赞助:中国民生银行
参展艺术家(按出生年份排序):
山口胜弘 KatsuhiroYamaguchi
白南准 Nam June Paik
小野洋子 Yoko Ono
山本圭吾 Keigo Yamamoto
金丘林 Kim Kulim
饭村隆彦 Takahiko Iimura
朴铉基 Park Hyunki
金顺基 Soungui Kim
张培力 Zhang Peili
王功新 Wang Gongxin
鲍蔼伦 Ellen Pau
陈劭雄 Chen Shaoxiong
耿建翌 Geng Jianyi
朱加 Zhu Jia
李永斌 Li Yongbin
袁广鸣 Yuan Goang-Ming
杨振中 Yang Zhenzhong
关于策展人
金曼(Kim Machan),是亚太媒体艺术(MAAP - Media Art Asia Pacific)的创始人,曾在澳大利亚及亚洲地区开展一系列策展项目,其中包括在2014-15年于上海、广州、首尔、布里斯班和悉尼多地巡回性展览——“海陆空:重访录像艺术的空间性”;并曾策划包括张培力、王功新、席帕·古普塔、郑然斗、张怡和大卫·凯利等艺术家的个展。2016年,她联合策划了展览“张培力:从绘画到录像”,同时作为撰稿人参与了展览同名出版物的出版,该出版物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社发行。金曼目前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东亚录像艺术兴起方向的博士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