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对中国现代美术史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家,袁运生是不得不提的,他已然成为研究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个案,在他身上发生的许多问题都关系到中国社会和艺术的发展,而且关联度之高是这一时期美术史上很少有的,他艺术发展的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部分都能够串联起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关的美术史中的一个篇章。
当他从南通走出进入到中央美术学院,从蹒跚学步到阔步前行,以致不顾身边逝去的风景。当回头看他走过的每一个时代节点,时代的印记之深,已经超越了艺术的范畴,而他,还是他,一个怀揣着初心迈入老境的有思想的艺术家...
展览现场
“回到南通”——袁运生艺术展是袁运生艺术生涯的最大规模回顾展,也是南通美术馆首次策划举办的大型名家个展以及“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课题的个案研究展。展览分为五个版块进行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共计展出速写、油画、雕塑等作品655件: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诞生,将展示《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等比例复制品和当时的各类创作手稿,其中包含前期创作的云南写生风景速写和人物白描作品,共计120余件;
·《水乡的记忆》作品史研究,将展示袁运生先生本科毕业时期创作的《水乡的记忆》原件及相关手稿,共计160余件;
·天才少年的形成,将展示袁运生先生读大学之前的各类素描和速写作品,共计170余件;
·八十年代以来的作品风格变化,将展示上世纪八十年代袁运生先生赴美游学以及回国以后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共计80余件;
·中国传统造型研究,将展示袁运生先生为改变中国近百年来以西方雕刻为唯一范本的不合理教学结构所作出的努力,共展出作品100余件。
1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是1979年袁运生为首都机场创作的一幅壁画,壁画以场面宏大的西双版纳为背景,通过人体艺术和人体模特儿等内容来礼赞生命,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轰动,壁画《泼水节》被推到了时代的浪潮尖上,而袁运生也被潮水推到了潮头。围绕袁运生及其作品的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艺术本身,机场壁画与袁运生的曲折命运折射着中国转型期艺术的处境,预示着一场观念变革的来临。
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赞歌》,340×2100cm,1979年,原作为北京首都机场壁画,此次展出为复制画。
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色彩稿第一稿,纸本水彩,33.9×198.6cm,1978年
2
如果说西双版纳的写生系列作品唤醒了人们对袁运生的关注,那么袁运生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的这段大学时期就是他锻炼成长的过程,通过他的毕业创作《水乡的记忆》,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才情与个性。
袁运生,《水乡的记忆》,243×245cm,1962年,此次展出为原件。
袁运生,《水乡的记忆》油画小稿,23×29cm,1962年
《水乡的记忆》来自于1962年他在苏州郊区的东山、甪直等古镇的生活体验,作品表现出来的那种特别的感觉,正是他在水乡所感悟到的丰富内容。然而,他的画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同,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相反,却获得一些不应有的指责和批评,这是一个时代的局限性。用靳尚谊先生的话说——他的坎坷,因为他的艺术稍微有点超前,和这个社会原来的不够一致。但也正因为这样,袁运生从这个时候开始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发展方向,表现出了不合时流的个性特点。
3
面对袁运生,看他一路走来,其阶段性的变化所表现出的内在逻辑关系,其根本就是他鲜明的个性、艺术的感觉和表现的能力。研究这一个案,并寻找它内在的关联与逻辑关系,就需要从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每一个篇章中去解读,而对于美术史的研究,我们要探寻袁运生先生艺术精神的源头,必然会联系到他的家乡——南通。
袁运生,《家门外护城河一景》,29.7×56.5cm,1950年初
袁运生,《画南通中学荷花池》,29.5×30.5cm,1950年初
袁运生,《南通市文化宫会场之一》,19.2×26.7cm,1950年初
袁运生,《濠南别业》,27×20cm,1950年初
1955年,袁运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离开南通。袁运生在南通的早期学习阶段是其艺术人生中过的第一座桥,这座桥非常重要。过桥之后的他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不屈不挠。显然,这属于他的早期学习阶段,这不仅是他考入中央美院的专业基础,也培养了他艺术中所潜藏的家乡历史与人文情怀。
4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艺术思潮涌进了封闭长久的中国,很多年轻人,尤其是文艺界,在接受新的艺术方面形成了一个个新的群体。以袁运生的习性,他对新事物的追求以及他对与自己个性相吻合的艺术感知,往往是一拍即合。但他是有思想的,他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1982年,袁运生获得美国一官方机构的邀请远赴美国,1982年到1996年是袁运生的美国时期,这是一个特别的时期,是一个远离他原有的轨道进入到一个新时空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他努力去创造一个不受任何束缚的属于他的新时代绘画,以告别过去,当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告别。
袁运生,《心曲之一》,纸本彩墨,102×100cm,1980年
袁运生,《殉道者》,麻布水墨,198×188cm,1981年
袁运生,《插队》,布面油画,85×110cm,1984年
袁运生,《江源》,布面油画,400×400cm,2018年
5
在袁运生美国时期的作品中,他的种种努力都是希望在自己的艺术语言上能够有所变革,以突破此前不管是来自哪一方面的影响,当然身处美国的他,还是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更多地融入美国的主流艺术之中,以显现出中国艺术家的独特地位,这也是雄心勃勃的袁运生的本性。然而,在美国的时间越长,“魂兮归来”也越发成为他心中更为重要的念念不忘。
1996年,原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将袁运生请了回来。在靳尚谊先生看来,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势在必行。袁运生认为中国的艺术有自己的精神在,一直坚持“艺术要走中国自己的路”,关于艺术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并且有看过世界的丰富背景,请他回来是最合适的。
回国后,他通过建构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制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这样一个国家课题,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让归来的“魂”有一个安放的地方。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出发。
袁运生,《霍去病墓石像写生》,50×80cm,1981年
袁运生,《麦积山北魏坐佛写生》,纸本水墨,132.5×67.5cm,1981年
袁运生,《神兽》,瓷盘画,直径:26cm,1981年
袁运生,《佛头像》(复制品),北齐 石膏,132×78×100cm
袁运生,《菩萨立像》(复制品),北齐 石膏,60×40×242cm
袁运生,《愿》,布面油画,180×250cm,2015年
展览通过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袁运生的毕业创作《水乡的记忆》,再到美国时期以及近些年的作品,让大家去感知他的艺术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去发现他的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为,去感受这位跨时代艺术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贡献给美术史的独特精神品格。
当年从南通走出来的那位小伙子如今带着他挚爱的艺术创作回到南通,向家乡人民安静讲述他传奇的艺术人生。
历经沧桑,但他依旧老当益壮、壮心不已,如今归来,依然是少年!
艺术家 袁运生
袁运生,1937年4月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1962年至1980年,分配至吉林省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工作,1979年创作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1980年调至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工作,1982年至1996年,赴美讲学并客居纽约,1996年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曾任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古代造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课题“重建中国美术教育体系”责任人。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回到南通”——袁运生艺术展
艺术家:袁运生
策展人:陈履生
展览时间:2023.1.17—2023.5.7
展览地点:南通美术馆二、三层A、B区(南通市湖东路66号)
图文致谢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