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春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后疫情时代下一切的“重回增长”:新兴的数字化平台与方式不断地崛起和淘汰,疫情对经济、教育、生活方式的影响也直接带来了我们在生存和健康、资源和资讯获取以及未来愿景等方面理念的改变。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里,我们就像生活在“液态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地流动,不断改变和升级,变成另外的东西。”(凯文·凯利)[i]。当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所要面临的选择也随之越来越多……在艺术世界里亦是如此,过滤与筛选能让我们更快地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自此,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CAFA ART INFO)特别推出艺术在场栏目,与读者们分享近期不容错过的艺彩纷呈。
01/科技和设计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吗?
1950年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图灵发表了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第一次提出了“机器能思维吗?(Can machines think?)”这样的疑问。2022年末由美国公司OpenAI推出的Chat GPT软件在短短几个月内以席卷之势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围绕着人工智能及科技对人类创造力影响的讨论甚嚣尘上。人工智能对艺术意味着什么?刚刚在中央美术学院落下帷幕的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邀请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和研究者围绕着“超越未见”的主题,就如何将人类的思想智慧赋予到新时代的变革中等议题展开了前所未有地密集并广博的讨论。
“未·未来”论坛
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海报,图|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微信公众号
“生态远见计划-生”展览现场,图|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微信公众号
论坛现场,图|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微信公众号
围绕着设计、变革与教育的理念,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也在其新学期伊始推出了联合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等机构举办的首个国际特展“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本展以涵盖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室内设计、纺织品和首饰设计等诸多门类三百余件德国设计作品为中国的设计理论、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提供参照,充分发挥了设计史研究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 展览海报,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展览现场,图|Sue
02/除了在地性,这些双(三)年展有什么不同?
海报合集
除了“科技与艺术”成为2023年春季艺术界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外,后疫情时代下艺术家群体的反思和艺术市场的未来走向也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济南国际双年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相继落幕,以不同的城市为载体,这些“和而不同”的大型展事为基于不同地域更为广泛的观众带来了更多关于当代艺术的思考和启发。目前还在进行中的首届武汉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第五届湖北漆艺三年展也都是中国双(三)年展特色路径的推动力量。即将开展的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和画廊周北京将分别从北京农展馆和798艺术区再出发,以丰富而多样化的面貌呈现北京的当代艺术生态。
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主办方
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
“和美共生——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 图|新疆美术馆、艺讯网、贺伊飞
济南国际双年展
济南国际双年展 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主办方
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2023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现场 Courtesy Art Basel
2022武汉双年展
2022武汉双年展展览现场,图片致谢武汉美术馆、武汉合美术馆、艾海
第七届广州三年展
“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主办方
第五届湖北漆艺三年展
《风衣》,干漆、黑漆和银朱漆饰面、部分螺钿饰面,图片致谢主办方
《山衣》(大漆、瓦灰、金粉),图片致谢主办方
第十四届光州双年展
第十四届光州双年展,国家馆海报,图片致谢主办方
以“柔弱于水”(Soft and Weak Like Water)为主题,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国际艺术首席策展人Sook-Kyung Lee策划的第十四届光州双年展也在4月拉开帷幕,本届双年展共呈现约80位艺术家的作品。秉承着成为“亚洲威双”的理念,光州双年展在2018年首次引入国家馆板块,2023年共有9个国家设立国家馆展示,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本届光州双年展中国馆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策展,以“竹意心源——来自当代中国的竹子”作为主题,8件作品均以“竹”为原点,多角度展示当代中国艺术家对“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意象和精神的理解和转化。
第十四届光州双年展,中国馆海报,图片致谢主办方
陈军,《风摇墨竹忆潇湘》,绢本水墨,258×84cm,图|中国美术馆
武定宇,《山水可游——风竹》,综合材料,160×395×70cm, 图|中国美术馆
第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未来实验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主题视觉,图片致谢莱斯利·洛克科(Lesley Lokko)
由加纳-苏格兰建筑学者、教育家、小说家莱斯利·洛克科(Lesley Lokko)担任策展人,以“未来实验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为主题,第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于2023年5月20日—11月26日举办,63个国家共同参展,将从非洲大陆出发,探索建筑的可能性。作为被威尼斯双年展董事会选择的首位非洲裔策展人,洛克科也是继2010年妹岛和世、2018年伊冯娜·法瑞尔和雪莉·麦克纳马拉之后第四位被任命的女性策展人。
第18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场地,图片致谢莱斯利·洛克科(Lesley Lokko)
03/国际艺术展的“国际性”体现在哪里?
曾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而推迟的一些展览在2023年之春呈现出了井喷的态势,甚至有些展览还来不及观看或回味,就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撤展了。当然遗憾之外也有惊喜,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初亲访北京红砖美术馆并参加了第十七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展“趣时”,久违的线下国际交流重新开启了。从4月到7月,超过65个项目将在国内20多座城市陆续展开,包括上海西岸美术馆的“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北京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的第二届蔡冠深基金会当代艺术奖获奖艺术家展览 “避难”、杰拉尔·乌菲拉斯“艺术馆的一天”的多地巡展、广州尚榕美术的中法文化之春主题展 “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等等。不仅如此,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迄今为止在亚洲最全面的个展也将于4月底在青岛西海美术馆拉开帷幕。备受期待但推迟了整整一年多的“马蒂斯的马蒂斯”也终于将在今年夏天登陆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第十七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展“趣时”
“趣时”(Bon moment) 海报,图片致谢主办方
陶辉作品在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3
马克龙一行在红砖美术馆参观黄永砯作品《马戏团》
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 “有生之时”(Living Time)
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 “有生之时”(Living Time)展览海报
安东尼·葛姆雷,《串》,铸铁,183x242x48.8cm,2010
安东尼·葛姆雷,《环形》,8毫米耐候钢,195x42.5x25cm, 2019
安东尼·葛姆雷,《茎II》,铸铁,62.7x38.9x59cm,2019
UCCA “马蒂斯的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塔希提岛之窗或塔希提岛II》,布面水粉和蛋彩,238×183cm,1936
亨利·马蒂斯,《两位女孩,黄色裙与苏格兰格纹裙》,布面油彩,61.5×50.2cm,1941
亨利·马蒂斯,《自画像》,布面油彩,65.5×54.3cm,1918
04/艺术收藏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典藏与回顾一直是国内外博物馆和美术馆呈现大型展览的重要主题。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2023年2月首次举办艺术大师约翰尼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的回顾展——展出全球维米尔现存真迹34件中的28件,博物馆专门用十个展厅对画作进行分开展示,并且展厅中不再配以其他作品,为观众提供充足的观赏空间。相隔不久,为纪念巴勃罗·毕加索逝世50周年,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自3月起举办“毕加索庆典:从全新视角看收藏”(Picasso Celebration: The collection in a new light),英国设计师Paul Smith作为本展的艺术指导,通过独特的展厅设计从全新的视角来呈现毕加索博物馆的重要藏品。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也在3月末推出了年度大展“葛饰北斋:启发与影响”(Hokusai: Inspiration and Influence),本展不仅包括葛饰北斋最著名的木版画《神奈川冲浪里》等90余件作品,还同时呈现了超过200件与葛饰北斋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及全球范围内受其影响的艺术家作品。
荷兰国立博物馆 维米尔回顾展
官网海报动图, 图片致谢荷兰国立博物馆
荷兰国立博物馆“维米尔”大展展览现场, 图片致谢荷兰国立博物馆
约翰尼斯·维米尔,《小街》(代尔夫特的房屋),约1658年,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 图片致谢荷兰国立博物馆
毕加索博物馆 “毕加索庆典:从全新视角看收藏”
毕加索博物馆 “毕加索庆典:从全新视角看收藏”展览海报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重新设计展陈,英国设计师保罗·史密斯采用了一面海报墙作为其中一个展厅的背景。
毕加索, 《自画像》,1901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葛饰北斋:启发与影响”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也被称为“巨浪”),出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约1830–1831年, 图片致谢 波士顿美术馆
葛饰北斋,《凯风快晴》(也被称为“红富士”),出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约1830–1831年, 图片致谢波士顿美术馆
葛饰北斋,《大和国吉野市源义经洗马瀑布》,出自“瀑布之旅”系列,约1832年, 图片致谢波士顿美术馆
05/民营美术馆都在干嘛?
国内的民营美术馆也纷纷在2023年初陆续推出新举措。在OCAT馆群十周年之际,由OCAT深圳馆主办的“在林中路上——OCAT十八周年当代艺术典藏展”在OCAT B10新馆呈现。通过对其积淀十八年珍贵藏品的梳理,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包括爱德文·斯瓦克曼(Edwin Zwakman)、戴耘、邓大非、冯峰、方力钧、顾德新等30余位艺术家的30多件/组见证友情、讲述OCAT与艺术家、作品特别故事的重要作品,展览还呈现了近十余年来难得一见的三位极具代表性当代艺术家王广义、张晓刚和方力钧的地铁壁画原作。与此同时,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新馆主馆也将于 2023 年 5 月对公众开放,开幕首展《洄游》将以多位国内外艺术家的多种媒介创作,以穿梭于时空长河的洄游之旅开启美术馆新的征程。
“在林中路上——OCAT十八周年当代艺术典藏展”
“在林中路上——OCAT十八周年当代艺术典藏展”展览海报
黄永砯,《蝙蝠计划》,OCAT深圳馆2005年收藏
林辉华,《钻出牛角尖》,OCAT深圳馆2020年收藏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洄游》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洄游》,展览海报
陈彧君,《亚洲地境——12平方米 No.20110520》,2011年, 布面丙烯, 200x600cm,余德耀基金会收藏
苏伯德·古普塔,《中国蓝调》,2010年,布面油画,38.2x 50.8cm,余德耀基金会收藏,摄影:奥克· 泰勒·史密斯,图片提供|常青画廊、圣吉米那诺、北京、穆琳
邬一名,《盆栽》,2013年,宣纸上水墨,145x180cm,余德耀基金会收藏,图片|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06/几次别离 几多伤感
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春天,我们也面临了几次别离。3月底,拥有着自由的灵魂和跨界精神的知名作曲家、音乐人和艺术家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因疾病离世。正如他在微博上最后的一句分享,“Arts longa, vita brevis./Art is long, life short./艺术千秋,人生朝露。”仅一天之隔,UCCA 创始人之一米莉恩·尤伦斯(Myriam Ullens)在比利时住所外的一辆汽车中遭到致命枪击身亡。UCCA馆长田霏宇对此表示深切哀悼:“我们对她的骤然离世感到震惊与悲痛,这座她和盖伊共同创建并滋养10年的机构,将伴随着她的勇气、风度、创造力与慷慨继续前行。”
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
米莉恩·尤伦斯(Myriam Ullens)
[i] 语出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主编凯文·凯利在2020年10月举办的东钱湖教育论坛上的演讲“凯文·凯利:下一个5000天的12个大趋势”。
文|Sue
图片整理|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