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至25日,首届北京影像艺术博览会(简称“JINGPHOTO”)将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和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举行。届时JINGPHOTO将携手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间,在北京798艺术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国际摄影季,带来一场汇聚中外重要影像艺术家的视觉盛宴。
5月24日,首届JINGPHOTO北京影像艺术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报告厅内举办。参展画廊代表、影像艺术界的专家与学者、收藏家与媒体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JINGPHOTO创始人金酉鸣、郭钧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JINGPHOTO的基本情况。作为嘉宾代表,新氧艺画廊O2art创始人蔡文娟、中贸圣佳国际拍卖行影像艺术部负责人牛婕、策展人冯兮和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副馆长谭维为即将举办的JINGPHOTO致辞。
“摄影季的回归与当代影像的实践”对谈现场,左起:谢慕,牛婕,戴显婧,海杰,金酉鸣
发布会期间,中贸圣佳国际拍卖行影像艺术部负责人牛婕,策展人、影像批评家海杰,艺术家、摄影师、纪录片导演戴显婧和JINGPHOTO北京影像艺术博览会创始人金酉鸣以“摄影季的回归与当代影像的实践”为主题展开热切讨论。由于不同的文化生态与消费习惯,与南方市场相比,北方的影像收藏市场还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填补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影像艺术博览会的空白,是首届JINGPHOTO北京影像艺术博览会举办的愿景。
作为北京地区首个专注于当代影像的艺博会,横空出世的JINGPHOTO集合“画廊单元”“特别邀请展”“论坛单元”“出版单元”四个板块,汇聚来自全球16个城市,近50家画廊、机构参展,带来摄影、影像、数字艺术等不同媒介的数百位中外摄影艺术家的力作。
“无论蜿蜒曲折,我们终将合流相汇”,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间
由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作为学术支持,ArtPro作为独家战略合作艺术平台,在JINGPHOTO“论坛单元”举办的学术论坛,邀请学者、美术馆馆长、艺术家、摄影艺术家、藏家、市场人士等,从实践、收藏、出版、教育四个维度,再度激活影像艺术学术讨论的热度,助力其生态发展。
【研讨主题一:摄影艺术中的实践】
话题1 《从画笔到相机:图像的自为和变动》
摄影的出现是人类视觉艺术史上的关键节点,之前被称为“前图像时代”,之后则是“图像时代”。图像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动摇古典时期对“图”的认识,拓展了人类的视觉经验和表达。从画笔到相机,不仅反映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传统艺术的颠覆,也引发了哲学、艺术与文化上的“图像转向”。“图像转向”的背后是深刻的观念变迁,及摄影技术独特的媒介属性。相机镜头的背后是重新审视美的眼睛;照片定格的瞬间是一种自主性选择和特定意义的赋予;而观看则为图像中介赋予了一种“感受性”的特权,使观看与生产共同构成视觉的整体。图像作为一种中介,一种文化的承载,在如今文化语境和审美范式的变革中、在当代生活的奇幻图景中,又将如何“自为”与“自变”?摄影又将如何在新媒介、新技术的推动下显示其持久更新的动力,在图像泛滥、快速复制和流转的时代突出重围?这不仅是以摄影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面临的诘问,也是所有身处当代的艺术家们需要回应的时代之变。
话题2 《新锐与突围:中国影像艺术新观察》
伴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变革而成长,在图像语境冗杂的当下,新世代的摄影实践者和理论学者如何在“后摄影时代”进行新一轮的突围?我们看到,很多青年摄影师继续在探索“摄影之为摄影”的影像本体话语,思索观看的对照关系,考察再现的图像逻辑,试图把握其间尚未被明晰的思辨性力量。与此同时,跨媒介、跨学科的影像实验纷至沓来,青年艺术家们将摄影作为省思之方法,不仅在重新审视艺术与技术的边界,也在追问今时今日的时代与社会。
【研讨主题二:摄影与影像艺术中的收藏】
摄影作品收藏在国外已经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品收藏形式,摄影作品的收藏者也开始增多。每一个城市都有很多不同的照片收藏,其中部分是机构性质的,另一部分则是个人的。在西方,许多著名的艺术博物馆、美术馆都设立专门的摄影艺术的展示空间和研究部门。同其他艺术门类及国外红火的摄影拍卖收藏市场相比,中国摄影作品市场发展相对较晚,国内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作品拍卖以及收藏现象似乎还处于萌芽状态并慢慢发展起来。JINGPHOTO希望邀请在北京的部分影像艺术藏家、美术馆和基金会等收藏机构、摄影艺术一二级市场从业人员,从多方位多角度一起探索国内摄影作品的收藏现状和未来。
话题1《收藏与定位:藏家与摄影艺术》
话题2 《发展与未来:中国影像艺术品的市场生态》
话题3 《建构学术:美术馆里的摄影展览、研究及收藏》
【研讨主题三:摄影艺术的书写与出版】
话题1 《困境与机遇:摄影出版的现状与未来》
在数字传播技术飞速迭代及元宇宙等新概念兴起的大背景下,媒介正以前所未有的演变速度刷新人们对信息的捕捉和处理途径,尽管摄影出版保有一条区别于其他类型、较独立的自有体系,但仍将不可避免地深度参与这一时代进程。在技术撬动群体认知的当下,摄影出版如何做到独善其身?又该如何构建起摄影师与读者之间的对话通道,在貌似“去边界”“实时化”的流量市场中挣得一席之地,并守住专业性与艺术纯粹?中国的摄影出版如何在构建图像历史系统的同时持续反哺现实、拓宽大众视野,并提升国际影响力?针对这些问题,摄影界与出版界的资深人士将在本次研讨会上进行深入探讨。
话题2 《重思摄影:本土摄影的研究与摄影史书写》
自1839年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的技术与理念在过去的两百年间经历了诸多发展。随着新媒体与图像时代的来临,有必要对摄影这一日常化的“旧媒介”做新的梳理。如今,摄影研究与摄影史书写有着怎样的角度与面向?有哪些关键问题值得关注?更重要的是,中国本土的摄影史如何建立自身的叙述,如何与当下产生共鸣?本次研讨会将聚集摄影领域的研究者,揭示学术方面的新动向。
【研讨主题四:摄影艺术教育】
话题1 《技术与理念:新媒体时代的摄影教育》
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它的到来,给摄影技术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摄影艺术教育也面临着新办学理念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碰撞与交锋。当今社会新媒体迅速发展,移动终端一日千里,然而高校的摄影艺术类教师大部分精于理论研究,对于当代艺术世界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不能做出及时反映。论坛探讨将围绕高校的摄影教育展开,就影像这门语言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解决当下困境的思路。
【摄影四十年 专题论坛】
“摄影四十年”是北京大学现代艺术档案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它一方面延续了“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一直以来所采取的档案工作方法,同时针对性地就摄影这一媒介提出问题。“摄影四十年”希望去集中探讨和呈现的,是摄影这一媒介对中国、对全人类的整体历史与精神所构成的重要变动,并由此去理解和关照人性的整体。摄影是机械摄制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技术革命所产生的技术媒介,其从产生起就包含对人性本身的反思、怀疑甚至是拒斥。在这一张力之下,展览想提出的问题是:摄影的观念与实践是如何让“人之为人”的价值和精神发生改变的?而我们将如何去刻画和应对这些改变?
【晨光:光社和那个摄影时代 专题论坛】
1923年的12月20日,北京业余摄影家结社成立了一个名为“艺术写真研究会”的摄影小组,次年6月改名为“北京光社”,并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经过官方立案批准、有组织章程、定期举办展览、有“身份”的社会艺术团体。这意味着摄影将从照相行业中分离出,并以艺术之名独立于中国学术之堂。光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摄影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发端于业余摄影家群体,它于20世纪20年代之初首先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举起摄影艺术的旗帜,并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走在了中国艺术摄影发展的最前列,开创了艺术传播的大众时代。
【画廊单元精选作品】
贝尔纳·弗孔《悠长假期》 明胶银盐 56×51cm 由五月公园画廊提供
陈卓《荒蛮故事系列-室内山》 2019年 由Special edition Project by JIAZAZHI提供
池海波《上海临港的海之二》 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 100X80cm 2020.2. 由壹空间艺术画廊提供
大卫·道格拉斯·邓肯《毕加索的女儿》 1959 由Meet Camera提供
郭学群《镜花》 银盐纸基(艺术微喷复制) 24.8×20cm 1927 出版:《北平光社年鉴第一集》,1928年。 由中贸圣佳提供
黄晓亮《三个青年 #20201022》 由M97提供
杰里·尤斯曼《无题》 银盐 23×31cm 1972年 由宝龙画廊提供
李舜《格物致知—南屏晚钟》 摄影/收藏级手工宣纸艺术微喷 80x105cm 8+1AP 2022年 由HART GALLERY提供
骆伯年《夕阳下》 明胶卤化银 50.8×61cm 1930年代 由伯年艺术空间提供
森山大道《巴黎》 1988年 由三影堂+3画廊提供
孙海霆《进化-2》 收藏级微喷摄影 90×120cm 德国哈内姆勒无酸美术纸 2020年 由一时画廊提供
唐晶《过度系列-中医学院》 艺术微喷+木框装裱 125x110cm 2017年 由无糖画廊提供
王兵《父与子-09》 8+2AP 100x136cm 2014年 由西画廊提供
Edward Weston《Henry Cowell,Composer》 Vintage palladium print 24.5x19cm 1922年 存世为数不多的原作孤品 由时光空间画廊提供
【特别邀请展重点作品】
计洲《地图10》,由马刺画廊提供
李舜《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实之外,别无其他 5~6》,由今格空间提供
李维伊《妻子们》,由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王国锋《无题 No.18》,由今格空间提供
王宁德《无名 No.31》,由東画廊提供
编|艺讯网
图文资料致谢主办方
【关于展览】
首届JINGPHOTO北京影像艺术博览会
时间:6月22日至23日(VIP预览日)、6月24日至25日(公众开放日)
地点: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
国外重要摄影艺术家:贝尔纳·弗孔、森山大道、爱德华·韦斯顿、约瑟夫·卡什、杰瑞·尤斯曼、吕西安·克莱格、大卫·道格拉斯·邓肯等。
中国重要摄影艺术家:黄晓亮、王兵、丛峰、李舜、骆伯年、张左、王智、邵大浪、叶文龙、骆丹、林舒、陈卓、编号223、史阳琨、李安琪、刘国强、刘思麟、孙海霆、唐乙、张巍、唐晶、曲扬毅、李刚等。
学术顾问委员会:
主席:王庆松(当代艺术家)
成员(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蔡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摄影中心主任)、陈抱阳(当代艺术家)、陈维(当代艺术家)、董钧(艺术家、西安美术学院摄影系副主任)、郭鹤天(收藏家、策展人)、海杰(策展人、影像批评家)、李昕頔(木木美术馆策展人)、刘鼎(策展人、艺术家)、牛婕(中贸圣佳拍卖影像艺术部负责人)、沈宸(空白空间策展人)、师若(艺术家)、宋涛(艺术家、YUAN MUSEUM创始人)、苏文祥(泰康空间策展人)、谭维(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 副馆长)、王珺(收藏家、光社创始人)、言由(假杂志创始人)、杨西(艺术史博士、策展人)、尤洋(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