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破壁——赵岳水墨艺术展”在北京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启幕。本次展览共展出40余幅作品,涵盖了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赵岳从本科阶段至博士期间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展现出赵岳进行艺术探索并致力于破壁的过程,呈现出了鲜活的气息。展览特别邀请了葛玉君、王晓辉担任学术主持,孙大可为策展人。
开幕式现场
嘉宾合影
展览开幕式上,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葛玉君、王晓辉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丘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先后致辞。殷会利、夏荷生、王颖生、王海滨、许向群、陈危冰、徐铭、曹宝泉、高岭、秦嗣德、薛良、汤宇、孙欣、李征、徐秋彬、王琪、蔡万霖、郑山麓、赵文江、岳增光、石古、唐文国、曹心源、贾少波、韩朝、苑呜鑫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本次展览策展人孙大可主持。
关于此次展览的主题,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葛玉君首先阐释道,“破壁”不仅意味着技法方面的多元化尝试,而且指向了由单一专业学科向交叉学科、学科交叉方向的某种转向。更为重要的是,“破壁”代表了艺术家在个体成长、生存体验、学习经历的共时性场域下,对当下水墨画,尤其是水墨人物画创作的一种反思与践行。“破”意味着互通、交融,而“壁”也具有某种重新建构的含义。在葛玉君看来,本次展览是从三个层面对赵岳近些年来艺术探求的一次集中呈现与审思。即:“基于造型功底的‘写实张力’”“探索个人语言的‘交融互渗’”以及“尝试水墨延展的‘先锋试验’”。而这三个方面,首先并非一种递进关联,而恰恰处于某种平行的关系维度;其次,本次展览的重要意义也并非某一方面指向的深度挖掘与追问,而是在更大层面上全方位地展现赵岳学习、创作阶段的所思、所想、所做。葛玉君表示,本次展览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赵岳对于水墨创作,由“词汇”到“章节”再到“文章”的这样一种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过程所带给我们的,恰恰是在新的语境下,在思考人物画未来发展的思索中,如何“破”、如何“立”的一个现实案例。
展览现场
作为赵岳的导师,王晓辉见证了赵岳一路以来的成长,赵岳在中央美术学院从本科到硕士一直到今天,回顾他的学习成长的过程,让王晓辉不禁思考当今中国画教学的相关问题。在王晓辉看来,如何让更新的观念诉求落实到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方略中,即:除去思考与问题的设定以外,对于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当代性转换做出实质性的学理判断,将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落实为一代人个性化的艺术方案与观念重塑,并对已有问题作出独到的判断与解答,是新时代未来中国画艺术教育的看点。水墨已经做了什么,今天如何去做,未来还能怎么做,是一代代水墨人必答的问题。赵岳作为新时代新一代的水墨人,已经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其阶段性实践成果更是让人有了崭新的期待。
丘挺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对展览表示祝贺,丘挺从赵岳的本科毕业创作作品《态》开始谈起,该作品以“手”作为研究与表现的对象,由107幅小尺幅组成,通过艺术家对“手”的梳理,使得我们理解在今天这样一个图像化时代、观念时代,手艺本身的绘画性在当下的价值的意义。丘挺表示,水墨画是一个硬壳、需要硬功夫,代表着东方精神最精微的状态,不管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书法,如何在当下扁平化的时代建构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其中“水墨+”是一个可行性方案。赵岳的展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美好的想象和愿景,期待他在这个展览里不断取得进步。王春辰表示,一位在读的学生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很难得。在他看来,赵岳的作品提出一个“当下青年一代在创作中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王春辰坦言,“虽然之前在学校毕业展多次看过赵岳的作品,但没有这么集中地看,一个年轻人这么有创作劲头,不容易。画家还是要靠作品说话,特别是在这个年代里,在这个年纪里,20多岁或者是30岁左右正是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的时期,不光要吸收中国绘画传统的美学精神,同时视野打开,不要闭门造车,一定要在既取法传统的同时也要广泛吸收现在对于艺术的理解,特别是当下这一代人对事物的感受,这是无法复制的。赵岳实际上还是抓取了这些,每个阶段的探索和实验当中他总是能往前走一步。祝贺赵岳,希望他能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展览开幕式上,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葛玉君、王晓辉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丘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先后致辞。殷会利、夏荷生、王颖生、王海滨、许向群、陈危冰、徐铭、曹宝泉、高岭、秦嗣德、薛良、汤宇、孙欣、李征、徐秋彬、王琪、蔡万霖、郑山麓、赵文江、岳增光、石古、唐文国、曹心源、贾少波、韩朝、苑呜鑫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本次展览策展人孙大可主持。
关于此次展览的主题,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葛玉君首先阐释道,“破壁”不仅意味着技法方面的多元化尝试,而且指向了由单一专业学科向交叉学科、学科交叉方向的某种转向。更为重要的是,“破壁”代表了艺术家在个体成长、生存体验、学习经历的共时性场域下,对当下水墨画,尤其是水墨人物画创作的一种反思与践行。“破”意味着互通、交融,而“壁”也具有某种重新建构的含义。在葛玉君看来,本次展览是从三个层面对赵岳近些年来艺术探求的一次集中呈现与审思。即:“基于造型功底的‘写实张力’”“探索个人语言的‘交融互渗’”以及“尝试水墨延展的‘先锋试验’”。而这三个方面,首先并非一种递进关联,而恰恰处于某种平行的关系维度;其次,本次展览的重要意义也并非某一方面指向的深度挖掘与追问,而是在更大层面上全方位地展现赵岳学习、创作阶段的所思、所想、所做。葛玉君表示,本次展览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赵岳对于水墨创作,由“词汇”到“章节”再到“文章”的这样一种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过程所带给我们的,恰恰是在新的语境下,在思考人物画未来发展的思索中,如何“破”、如何“立”的一个现实案例。
展览现场
作为赵岳的导师,王晓辉见证了赵岳一路以来的成长,赵岳在中央美术学院从本科到硕士一直到今天,回顾他的学习成长的过程,让王晓辉不禁思考当今中国画教学的相关问题。在王晓辉看来,如何让更新的观念诉求落实到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方略中,即:除去思考与问题的设定以外,对于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当代性转换做出实质性的学理判断,将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落实为一代人个性化的艺术方案与观念重塑,并对已有问题作出独到的判断与解答,是新时代未来中国画艺术教育的看点。水墨已经做了什么,今天如何去做,未来还能怎么做,是一代代水墨人必答的问题。赵岳作为新时代新一代的水墨人,已经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其阶段性实践成果更是让人有了崭新的期待。
丘挺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对展览表示祝贺,丘挺从赵岳的本科毕业创作作品《态》开始谈起,该作品以“手”作为研究与表现的对象,由107幅小尺幅组成,通过艺术家对“手”的梳理,使得我们理解在今天这样一个图像化时代、观念时代,手艺本身的绘画性在当下的价值的意义。丘挺表示,水墨画是一个硬壳、需要硬功夫,代表着东方精神最精微的状态,不管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书法,如何在当下扁平化的时代建构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其中“水墨+”是一个可行性方案。赵岳的展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美好的想象和愿景,期待他在这个展览里不断取得进步。王春辰表示,一位在读的学生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很难得。在他看来,赵岳的作品提出一个“当下青年一代在创作中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王春辰坦言,“虽然之前在学校毕业展多次看过赵岳的作品,但没有这么集中地看,一个年轻人这么有创作劲头,不容易。画家还是要靠作品说话,特别是在这个年代里,在这个年纪里,20多岁或者是30岁左右正是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的时期,不光要吸收中国绘画传统的美学精神,同时视野打开,不要闭门造车,一定要在既取法传统的同时也要广泛吸收现在对于艺术的理解,特别是当下这一代人对事物的感受,这是无法复制的。赵岳实际上还是抓取了这些,每个阶段的探索和实验当中他总是能往前走一步。祝贺赵岳,希望他能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座谈会现场
在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孙大可看来,赵岳的作品主要从三个层面体现了“破壁”之意。其一,赵岳的水墨作品尝试破除受程式形式影响下观念桎梏的问题;其二,在形式与观念寻求的平衡点上,将自我观念中的纯粹性提纯,从而打破我与感官世界的界限;其三,现阶段的自我观念无法满足艺术家的创作需求,从而重新进入符合新观念的形式过程当中。孙大可表示,现阶段赵岳正处在“自我观念-重塑形式”的阶段。这也预示着赵岳未来艺术风格的一次转变。此次展览是赵岳一个阶段作品的整体呈现与总结。通过对赵岳作品的梳理,不难发现,其作品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在探索形式与观念的过程中,赵岳不断破壁与重塑的其艺术风格。这需要他具备强大的专注意识与对情感深度挖掘的能力。创作的过程需要他极高的自我认可度与共情能力。此次展览是赵岳学习历程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同样,这也开启了他艺术创作的新阶段。赵岳自述道,本科到硕士,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水墨人物专业,在写实造型、笔墨语言等方面,优质、完备的教学体系令我受益匪浅。在学习过程中,人物画教学所强调、鼓励的多元性、综合性及问题意识,成为激发我持续创作、探索的动力来源。博士在读期间,我在对人的刻画中减弱了塑造成分,尝试将人视作一种液体形态,与水墨等媒材的质感相契合。因此,画面并不过分强调形体塑造,而是在人物浸入水墨并呈现模糊样态时,逐渐消解其身体表面的独立范围和完整界限,从而将不同物象、形体串联在一起。这一过程中隐含着人异化为物的倾向,以及人与人融合的可能性和漫漶不清的暧昧感。通过破除具体化的障蔽,以使物象更贴近主观的想象形态和意象表达,并显现于随机生成的印痕之中。此外,如何将对形式语言的探索融入现实题材的创作,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思考并努力尝试的问题,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如何将水墨写生中的感受性因素带入创作中,以强化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刻性;其二,如何将不同的创作经验转换至主题创作之中,以丰富画面表达的可能性。作为完整的创作个体,打通不同题材、领域的划分,追求画面的质量,而不仅是风格符号,将是我继续努力的方向。本次展览展示的是我本、硕、博期间所绘制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是我阶段性探索的总结,诸如形式语言、内容主题、观念取向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今后作持续探索和深化研究。
展览开幕前还举办了展览同名座谈会。葛玉君、王晓辉以及王颖生、许向群、王春辰、高岭、秦嗣德、丘挺、 薛良、汤宇、孙欣、 李征等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孙大可主持。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25日。
部分展出作品:
赵岳 达里亚布依乡的人们 180cm×165cm 纸本水墨 2022年
赵岳 态 280cm×180cm 纸本水墨 2017年
赵岳 错位Ⅰ 300cm×180cm 纸本水墨 2020年
赵岳 舟Ⅰ 300cm×200cm 纸本水墨 2020年
赵岳 塔Ⅰ 26cm×20cm 纸本综合 2020年
赵岳 塔 Ⅱ 26cm×20cm 纸本综合 2020年
赵岳 剧中人 300cm×200cm 纸本水墨 2020年
赵岳 盒子里的人 26cm×20cm 纸本综合 2020年
赵岳 盒子里的人Ⅱ 26cm×20cm 纸本综合 2020年
赵岳 化 98cm×180cm 纸本水墨 2020年(请横屏观看)
赵岳 融 98cm×180cm 纸本水墨 2021年(请横屏观看)
赵岳 变相 98cm×180cm 纸本水墨 2022年(请横屏观看)
赵岳 相生Ⅱ 180cm×98cm 纸本水墨 2023年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