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现场|“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的文化自觉

时间: 2023.11.7

海报-首.jpg2023年10月28日,“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于亚洲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王正一担任策展人,展出了十位艺术家曹欧、丁科、董亚媛、李文翔、李莹、邵蓓艳、尚友录、张冠一、张茜、周志奋共计五十余件水印木刻作品。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陈琦与亚洲艺术中心携手发起,于2019年末首次启动,在2021年以“第四代”和2022年以“弥散的边界”为主题的探讨之后,2023年的“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年度展”回归于水印木刻的艺术本体,以“流动的本源”(The Flowing Origin)为主题探讨水印木刻本体演进问题,进一步讨论从“本体自觉”通向“文化自觉”的路径。1.JPG

2.JPG

3.JPG

“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展览现场

 

一、习承与本源:构建中国水印木刻生态体系


“从某种角度上说,水印木刻绝非是单纯的技术版种,而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外化。水印木刻对在国际版画界中展现中国版画的艺术形象、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水印木刻的推广与传播工作,我把它当作自己教学和创作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我知道这是一项漫长而又艰辛的工作,水印木刻创作及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且进程缓慢,很难快速取得实质性成果。”

—— 陈琦《我为什么要发起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印痕、浓淡、堆叠、复刻、再生,当水印木刻悠长的脉络及繁复的技术与青年一代的艺术观、文化思考相融,不断更新的语言实验与边界拓展,形成了中国当代水印木刻的独有价值与持续活力。在当下,中国青年水印木刻创作在习承着文化传统内涵及精神气质的同时,亦在不断回望与内视其“本源”核心,以期更自觉地探讨当代文化语境中艺术本体的存续、重构、再演绎及可能性等议题。

4.JPG

5.JPG

“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展览现场

作为一种依托制作技艺的创作形式,水印木刻创作在画面之下暗隐着木刻的痕迹,水色的浓淡浸染,平、凹、凸等制版工艺,以及拼贴、叠加、渲染的创新性融入。不破不立,本次展览的参展青年艺术家通过不断地探索水印木刻技法、媒介的多样性,在汲取传统养分的同时,解构着固化的形式语言,使得一种年轻态的艺术创造力与生命力跃然纸上。

6.JPG

7.JPG“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展览现场

水与色、实与虚、点与面、思与辩.....随着青年艺术力量的培养与涌现,中国水印木刻的创作实践、语言探索及理论研究随之深化,日渐形成更为多元化的审美范式与视觉体系。其中,”水印木刻的本源最终概括为一种流动的状态,一个本体的锚点以及时代要求与艺术家心性共同作用下的交叠结构(摘自策展人前言)。

那么以如此的本源之心,中国水印木刻如何能真正地实现从“本体的自觉”通向“文化的自觉”?这是本次展览尝试回答的疑问。在展览策展人王正一看来,“本体的自觉”在于青年艺术家从个体出发,基于自身的文化背景与理解主动地去挖掘艺术语言的力量。同时以水印木刻传统为滋养,从厘清语言、画面、形式及观念建构出发,形成一整套自有的创作体系,从而进一步拓展与形成“文化的自觉”。

8.JPG

9.JPG

10.JPG

“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开幕之际,主办方同期发布了“巨川雅集·中国水印版画典藏计划”,该项目由陈琦教授与建筑师、设计师王庚飞先生共同发起设立专项基金,长期致力于水印版画文献及作品的公益性收藏。作为国内首个以公益和研究为目的水印版画收藏项目,旨在完善中国水印版画的收藏体系,它将与“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一道构建水印版画发展的生态体系。


二、本体与自觉:水印木刻的现代性转化


“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鲁迅《北平笺谱》序言),中国水印木刻历史隽永,起源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发源于手工雕版印刷和饾版套色技艺。明代末期,随着水印套色版画的兴起,最初称为“绣像”、“全图”、“画谱”、“叶子”等,被逐渐广泛应用于书籍、字帖、画册等制作领域。历经岁月变迁,水印木刻版画逐渐发展成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已达臻善致美的境界。随着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时代背景,也为中国水印木刻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此外,展览项目、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体系的日益完善,为水印木刻的保护传承与迭代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军先生在开幕致辞时谈及,中国版画能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水印木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青年一代艺术家的持续投入与创作,能使水印木刻有更为新颖的面貌。

11.JPG

12.JPG

13.JPG

“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展览现场

中国水印木刻如何汲取传统?如何进行当代转化?如何建构语言的独特性?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亦是如此。中国水印木刻要面向当代与国际,需要持续吸收多元的文化养料,确立艺术家的文化身份,进行更具社会性的深刻思考。

同时,通过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亦可见在不同代际文化、成长背景、教育体系之下,青年艺术家的思维及创意已具有了非常明显的自觉意识,一种古今相融、东西互鉴的特质,延展出了由内而外生发的探索力与先锋性。展览开幕式上,故宫博物馆研究员翁连溪先生谈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木版水印材料也在不断更新,这也为艺术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14.JPG

15.JPG

16.JPG

“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之前,诸位学者在亚洲艺术中心召开了小型研讨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捷结合自己带领学生在山西古建考察时的经历,从在景点所看到的诸多文物印章展开,谈到了版画技术的重要性。无论是文化的传承发展,还是文明的交流互鉴都应传承不能被取代的那部分,而版画的技术恰是如此。在版画艺术的实践中,一个小小的工具答疑,技术上的突破,抑或某种技术秘笈都可能会带来版画创作上划时代的变革,并由此解开历史的疑团。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一工作室主任黄洋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教学与个人创作,他接续董捷老师的“技术思维”的话题,谈到版画的历史以及古代版画的图像形式对于今天的艺术行动所带来的思考。他认为从古代传统版画的内容样式来看,体现的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目录式的结构,而百科全书学派作为一种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也影响到分类学、博物学及博物馆的形态。黄洋认为这是一种认知的结构,代表了视觉艺术对世界的认知,这种形态对于当代版画家的创作、版画的传播以及人的阅读行为无疑会产生新的启示,由此形成抬头观赏与低头浏览的版画史。


三、技艺与时代:以痕迹凝固时间及思索


自2021年首届伊始,“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已成功举办三届,第一回展览“第四代:图像与媒介”,以拥有艺术实践与教育者双重身份的艺术家为切入,聚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群体的创作思考。第二回展览“弥散的边界”将水印木刻放置于当代史、全球史乃至个人史的庞大语系中,以期从技术、媒介、精神等角度探究其价值内核。

17.png曹欧 , 《戏山水-解构》 ,60x45cm ,水印木刻 ,201918.png丁科,《南柯梦 遽如许》,140x85cm,水印木刻 ,2023

19.jpeg董亚媛,《音的实验-筚篥》 , 40x70cm ,水印木刻 , 2016

20.png李文翔, 《知识树》,图心121x87.2cm,图纸138x99.4cm ,水印木刻,2023

本届第三回展览以“流动的本源”为题,回归于创作者的初心与自觉,可见以水印木刻为媒,艺术家的生命力与主体意识贯穿其中,以痕迹凝固着各自对时间的感悟与艺术思索。其中,参展的艺术家年龄段涵盖70至90后,跨越三十多年的时间,来自央美、国美、广美、南艺等艺术院校,呈现出了青年艺术家们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与视野下,对实现艺术本体语言塑造的探索。中国美术学院方利民教授参与了历届“中国青年水印版画计划”,他认为展览渐入佳境,从作品中已经可以感受到多年努力所获得的全新成果。

与此同时,青年一代艺术家已不再拘泥于传统、技术与媒介,而是不断地扩展着水印木刻语言的边界与认知路径。“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由陈琦教授发起设立并资助实施,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为支持单位,基金会副秘书长王静女士在开幕发言中谈及:本项目设立四年以来,有一大批的青年艺术家从中受益,持续扶持着中国水印木刻的青年人才成长,同时推动着中国水印版画的艺术发展。中央美术学院黄洋副教授致辞中认为:本次展览已经远远超过了常规版画给人的印象,艺术语言形式鲜明,同时也包含着现实主义的关切视角,呈现了非常丰富的面貌。

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啸非从展览的题目“流动的本源”里的“本源”的概念开始追溯,从媒介的角度以及中西方艺术的差异性切入,谈及版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特定历史时期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版的秘密以及版画的核心则来自版与版印制之间的变数,于精密计划之外所生发出的偶然性。这便是版画的基因。水印版画缘何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法获得一种伦理及存在价值?当我们谈及水印版画,其实是在谈传统文化以及东方文化的根性。作为一种东方的水性媒材,它不像西方材料那样强调对视觉与空间的征服,而是更像一种私人的观看与内敛的欣赏,这是来自东西方文明滋养的差异。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解丹在她的发言中,从谱系学的角度追溯了水印木刻的本源,从时间轴、大众需求、空间传播、物质材料、题材等纬度,抽丝剥茧地讲述和编织了一个关于水印版画历史的网络。版画在古代便是今天的新媒体,不断融入当时新的观念、新的形态和新的载体,成为一种可承载的艺术生产方式。回到展览策划提出的问题:如何才能重构一种从本体自觉通向文化自觉的路径?解丹认为,水印木刻本源在历史当中的图像生存与图像拓展方式,便给予了我们以图像介入当代生活语境的诸多启发。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1月19日。

21.png李莹 ,《词语之花》, 115x176.5cm , 水印木刻,2021

22.jpeg邵蓓艳 , 《南方的山(六)》,60x90cm ,水印木刻 ,201823.png张冠一 ,《被抛境况之四》,68×66cm,  水印木刻 ,2023

24.jpeg

张茜 ,《原野》 ,475x130cm,水印木刻 ,2023

25.jpeg

周志奋 ,《无英雄时代II 》,图心83×119cm, 图纸98.5×131.7cm ,水印木刻 ,2023


54711699416070_.pic.jpg尚友录, 《22-2-3.6》,水印木刻 ,53.5x70cm 2022

莅临开幕现场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军,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中央美术学院宣传部部长徐新立、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吉荣、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方利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董捷、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黄洋、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啸非、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刘彤彬、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解丹、四川美术馆策展部主任冯石、独立策展人段少锋、荣宝斋非遗研究院院长江书鹏、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程国亮、澜景科技董事长李林、建筑师、设计师王庚飞、亚洲艺术中心总经理李宜霖。

26.png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军

27.png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琦28.png故宫博物馆研究员翁连溪

29.png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静

30.png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方利民

31.png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黄洋

32.png

建筑师、设计师王庚飞

33.png参展艺术家周志奋

34.png

策展人王正一

35.png开幕式嘉宾合影

36.jpg

37.pic.jpg

38.pic.jpg

39.jpg

40.jpg

41.jpg

42.pic.jpg

43.jpg

44.jpg


策展人及艺术家简介

001.png策展人 王正一

艺术学博士,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版画及其教育、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广泛的策展实践和创作实践,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关于艺术家

002.jpeg曹欧,1987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重要个展:“高山流水”(VFM艺术中心,苏州,2022),“梦幻之地”(2020project,广州,2021),“熵在绝对零度时消失”(浙江美术馆,杭州,2020)

003.png

丁科,1997年出生于河南省鹿邑县。201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于鲁迅美术学院任水印版画教学工作。

重要展览:“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3),“版画系教学研究展巡展”(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景德镇;厦门鼓浪屿美术馆,厦门,2021),“全国版画教学年会展”(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021)

004.jpeg

董亚媛,1987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2022年至今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版画系,讲师。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与北京。

重要个展:“大成若缺——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中央美术学院博雅展厅,北京,2021),“临时逻辑:朔望——董亚媛个案研究”(朗空美术馆,北京,2021),“扇外山——董亚媛个展”(水墨轩,北京,2016)

005.png李文翔,1994年出生于中国台北,2017年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系获艺术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在读博士。

重要展览:“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3),“上下文—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悦美术馆,北京,2020),“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研究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9”,“百人之舟”(松山烟厂,台北,2016),“光暗”(南海艺廊,台北,2015),“博”(黑咖啡厅,2014),“台湾艺术大学师生美展”(台北,2013)

006.png李莹,1984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版画研究生专业。江苏省美术馆·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现工作生活于南京 。

重要个展:“溯溪——李莹个人艺术项目”(南京WMT ART Lab,南京,2023),“盈盈——李莹个展”(上海Art Labor画廊,上海,2023),“步履不停——李莹、王勇双个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2022),“星星——李莹个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8),“三拾三——李莹个展”(南京问象艺术空间,南京,2017),“高楼计划‘第二个盒子’——李莹个展”(南京犀牛角艺术空间,南京,2017)

007.jpeg

尚友录,1990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201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202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2023年至今任教于内蒙古艺术学院影视戏剧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呼和浩特。

重要展览:“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3),“蔚然生长——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23),“水木菁华”第二届亦雅·中国现代水印版画作品展”(岭南会展览馆,广州,2023),“巨川雅集·中国水印木刻版画邀请展”(深圳大学美术馆,深圳,2023),“明日的版画——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第四届双年展”(昆明市博物馆,昆明,2022),“青年精神——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湖北美术馆,武汉,2021)

008.png邵蓓艳,1974年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硕士研究生,2001年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版画家协会理事。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重要展览:“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 2023年度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3),"第二十四届全国版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2021),"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9),“‘水印千年’启动展之‘湖山盛概’”(浙江美术馆,杭州,2017),"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14),"第二十届全国版画展"(黑龙江省美术馆,哈尔滨,2013),"第十九届全国版画展"(浙江美术馆,杭州,2010),"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2009),"第11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浙江展览馆,杭州,2004),"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合肥,2002),"第十五届全国版画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00),"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内蒙古美术馆,呼和浩特,1999)

009.png

张冠一,1999年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202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一工作室,2023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一工作室,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重要展览:"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3),"青山行不尽2——第二届唐诗之路艺术展"(浙江美术馆,杭州,2022),"浙江省版画展览"(浙江展览馆,杭州,2022),"Inter-Youth 国际青年绘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8)

010.jpeg

张茜,1996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油画系,202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重庆。

重要展览:"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3年度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3),"第四届‘礼物’提名奖"(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2023),"开放的六月毕业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2023),"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第四届双年展"(云南艺术学院,昆明,2022),"‘天赋 · 匠心’第四届齐白石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展览"(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馆,湘潭,2022),"第二届‘足迹三峡’重庆市美术作品展"(瞳彩美术馆,重庆,2022),"第四届重庆市版画作品展"(重庆当代美术馆,重庆,2022),“‘平山郁夫の世界に触れ、日中友好を願う’绘画展览"(日本,2022)

011.png

周志奋,1986年出生于广东省雷州市。200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2023年毕业于吞武里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19年至今任教于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工作生活于广州、肇庆。

重要个展:"无野清风——周志奋油画作品展"(燃灯山房,佛山,2016), "以梦为马——周志奋版画作品展"(联合书店,广州,2015)

文编|余娅

相关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展览信息:

海报-尾.jpg

流动的本源——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 2023年度展

艺术家 : (按艺术家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曹欧 、丁科 、董亚媛 、李文翔 、李莹 、邵蓓艳 、尚友录、张冠一 、张茜 、周志奋

出品人 : 陈琦、李宜霖

学术顾问:齐凤阁、苏新平 、曹意强

学术委员会: 方利民、盛葳、刘礼宾、魏祥奇、冯石

策展人 :王正一

学术秘书:祝拓、杨彦川

展览统筹 : 徐浩洋 、王芊懿 、张子勰、武艺、祁子怡

视觉设计 : 孙闻溪

支持 :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巨川雅集水印版画典藏计划

展期: 2023.10.28 (Sat) - 11.29 (Sun)

地点 :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周一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