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美术史再出发——第17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出席开幕式。本届年会围绕“美术史再出发”的主题,自筹备开始通过征稿与约稿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学术论文600余篇,最终遴选出来自全国25所高校与文博机构的29位学者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对当前美术史学领域的研究问题、方法、范式的最新思考,对美术史学界既有的成果的总结与反思,对美术史的重大问题的再讨论,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史学术体系“再出发”。
党委书记 高洪
我们在第十七届“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上“再出发”,有着特别的意义。
第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上“再出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在这个伟大的征程中,要书写中华民族最辉煌灿烂的篇章,书写自己的历史。美术史一定会在书写自己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后,再出发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第二,我们在全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下“再出发”。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美术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给了我们研究美术史新的高度、新的视野,我们要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研究世界美术史,面向未来,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再出发取得美术史研究的新成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我们在推动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发展中“再出发”。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美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并不断推陈出新,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形式并不断进行民族化探索,越来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人民高品质生活中,越来越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美术史研究以考古学、图像学为支点,以现代技术为依托,对各种实证材料进行历史阐释,以美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为重要功能,为美育提供可依循的历史叙事。美术史研究一定会在已经拥有深厚人文底蕴和宽阔视野基础上再出发,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和方法,取得新的突破和创新。
“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是全国美术界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是美术史论界同仁交流的重要平台,又有了“再出发”的主题,因此,我们对这次年会充满期待。一是期待有对已有成果再梳理再提炼的新探索和新成果。二是期待有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美术史的重大问题再研究新探索和新突破。三是期待有继承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美术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新尝试和新构想。
人文学院原院长,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 尹吉男
十七年前一群充满远见、热情和活力的各高校美术史学负责人共商年会的举办,让年会变成一个连续的制度。时隔十七年,美术史学年会又回到了“诞生地”中央美术学院,成为一列充满学术活力的“共享高铁”,我们就乘着这趟“共享高铁”“再出发”。
人文学院原院长,澳门大学讲座教授、艺术与设计系主任 李军
在美术史学年会成长为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又回到中央美术学院,是美术史学年会事业在中国的再启程。年轻的学者济济一堂,在学术舞台上切磋学术,让这个事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更加稳健地、有活力地“再出发”。
人文学院院长 黄小峰
美术史直面历史,同样面朝未来。现在已是美术史年会成长的第17年,中国的美术史学科真正有了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学术共同体,许多未知的机遇与挑战都在等待我们去把握和面对。期待本次年会可以酝酿出更开阔的美术史视野和更开放的美术史方法,为中国的美术史学科的研究、教育和当代中国的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探索新的道路与方法。
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 于润生
在人文学院20年的历程中第四度举办美术史年会,这既离不开学界同仁的肯定,也是中央美术学院作为美术史研究高地的证明。这次会议由600余篇来稿、29个发言、8场跨领域的主题讨论组成,整整两天精彩纷呈的思想碰撞翻开了美术史研究新的篇章。
年会合影
会议纪要
11月25日(星期六)
开幕式
致辞:
高洪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尹吉男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原院长,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
李军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原院长,澳门大学讲座教授、艺术与设计系主任
黄小峰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主持:
于润生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
第一场 美术史的“宇宙”
主持: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
评议:王天祥(四川美术学院)、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大学唐宏峰《仁、全景画、共通感:近代中国的宇宙媒介观》围绕全景画在中国的传入,讨论了近代中国的宇宙媒介观念。复旦大学乔泓凯《宇宙的升降:布鲁诺与瓦尔堡1928年的意大利之行》基于瓦尔堡的笔记材料,指出布鲁诺的异教宇宙学与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之间的密切联系。北京电影学院陆骐《肖似生人:从辽庆陵人物壁画再思10世纪后的礼仪空间之变》围绕辽庆陵人物壁画中的“生者形象”,讨论了10世纪后墓葬与石窟中的礼仪空间变革。
第二场 艺术与精神
主持:陈岸瑛(清华大学)
评议:张鹏(中央美术学院)、邢莉莉(天津美术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任平山《克孜尔第123窟图像构成》通过文本与图像比对,识别并解读克孜尔123窟“采花人违王奉佛,得佛授记”图像。南通大学黄璜《造像、榜题与仪式表达: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再研究》结合《大妙经》、《大教王经》等经文,指出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的八大明王造像仪轨的来源。中央美术学院郑伊看《斜倚的绅士肖像:18世纪英国男性与“阴柔气质”》从18世纪英国男性的斜倚肖像的流变出发,讨论18世纪英国社会围绕品味、身份和性别的文化冲突。东南大学赵丹坤《晚明建阳书坊所刊艳情小说及其插图研究》围绕晚明建阳书坊所刊艳情小说及其插图,展现出晚明风月书籍的地域出版体系。
第三场 跨文化的视野
主持:李清泉(山东大学)
评议:曹庆晖(中央美术学院)、胡斌(广州美术学院)
南京大学李牧《阿什坎画派以降艺术创作中的“中餐馆”》梳理了北美中餐馆的发展历史,讨论了“中餐馆”主题艺术创作的动因、内在机制与历史脉络。北京大学董丽慧《从“photography”到“摄影”:近代视觉文化转型中的一条跨文化线索》通过对比西语中“photography”概念史与中文“摄影”概念史,探寻近代视觉文化转型中的跨文化线索。澳门大学李伊晴《20世纪中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一段跨国艺术史》围绕《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工学士、博士藏画集》,探究中印两国艺术交流的历史动因及外交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张艺静《跨文化交互视阈中的“气韵”与“气氛”》围绕“气韵”、“气氛”等概念在海外汉学中的互释、会通与差异,探索其互释的当代价值。
第四场 图像与阐释
主持:贺西林(中央美术学院)
评议:韦宾(陕西师范大学)、杨娜(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大学张柘潭《图像格义:犍陀罗艺术中人身双尾形象的跨文化溯源与阐释》通过图像比对,指出犍陀罗艺术中的人身双尾半神形象可以追溯至底格里斯河的冥界蛇神跨区域崇拜。中央美术学院于润生《弗拉基米尔圣母像的图像行为》分析围绕《弗拉基米尔圣母像》的图像行为,讨论圣像画具有的“复数特性”和“移动特性”。四川师范大学唐波《走向综合:美术史学史视域下唐朝“郑虔三绝”四则文献汇考》结合四则文献和历史背景,推测“郑虔三绝”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三绝”在唐代走向整体合一。南京大学李赵雪《“文人画”绘画史的正统化:战后美国的中国绘画史研究》讨论了“台北故宫”对故宫绘画藏品的正统性之重申与“文人画”概念的革新性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之中国艺术史学界对此的应对。
11月26日(星期日)
第五场 从视觉出发
主持:黄宗贤(四川大学、四川美术学院)
评议:王云(中央美术学院)、范白丁(中国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刘玉雪《古玛雅帕卡尔家族王权的视觉塑造研究》围绕帕卡尔国王从王到神的形象变化,揭示了两代国王如何通过视觉表现,构建帕卡尔家族的神圣王权。北京大学张敏《赫拉克勒斯的“力量”与“失踪的”苹果》基于威廉·考珀的素描稿与成稿之间的差异,讨论了《肌肉解剖图谱》的成书过程。中央美术学院刘晋晋《睡狮形象的西方起源》以跨文化视角结合文与图,探讨了睡狮形象在东西方文化的生成及演变。山东师范大学刘昌奇《作为视觉语言学的视觉心理学:贡布里希图式论新解》围绕语言与图式,纠正了以往学界对《艺术与错觉》的固有印象。
第六场 器、物、像
主持:倪志云(四川美术学院)
评议:陈捷(中央美术学院)、李林(鲁迅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刘騻《杜氏作铭马脚附漆案》分析了杜氏案的纹饰特征,进行图像溯源和器铭考证。复旦大学欧佳《帝后与众生的供养:“大唐皇帝皇后供养”经幢构件供养人图像组合研究》围绕“大唐皇帝皇后供养”经幢构件中供养人的图像组合,指出该构件为造幢记的视觉表现。湖北美术学院耿纪朋《魏文朗造像碑新考》通过分析图像风格、发愿文字和功德主榜题身份,提出《魏文朗造像碑》为佛教化的道教造像碑。中央美术学院王瑀《明梁庄王墓出土鹘捕鹅玉束带发微》围绕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鹘捕鹅玉束带,分析其“春水玉”图像形式的渊源与变迁,明确该束带的造型来源。
第七场 从形式出发
主持:郭雅希(天津美术学院)
评议:唐中磊(西安美术学院)、王浩(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黄小峰《细节与形式:从〈闸口盘车图〉出发》围绕《闸口盘车图》中板瓦和纹身等细节的画法,结合相关图像与文献,指出这幅画的工程制图性质及其官方色彩。北京大学徐紫迪《裙摆上的“污渍”与安格尔的线索:重读〈穆瓦特歇夫人〉》聚焦《穆瓦特歇夫人》的裙摆细节,通过观察安格尔在多幅草图间的改动痕迹,讨论了画家的艺术创作理念。首都师范大学吴江《基本图式:黑格尔的形式主义》从《自然哲学》出发,重新阐释了黑格尔的形式主义思想。
第八场 以作品为中心
主持:刘晨(北京大学)
评议:张长虹(上海大学)、陈晶(湖北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张晨《〈美杜莎〉卡拉瓦乔、历史画与自画像》聚焦卡拉瓦乔的《美杜莎》,以“情动”为路径,串联起卡拉瓦乔艺术谱系中的各种“美杜莎”形象。天津博物馆张伟《清单与画稿:雍正内府〈古玩图〉卷考》考证了现存两卷雍正内府《古玩图》的绘者及其艺术风格,指出《古玩图》与古玩片之间的关系。中央美术学院赵力《开放的结构:〈畅观楼修禊图〉的创制及其影响》围绕《畅观楼修禊图》中修禊时间、地点和题咏等关键信息,讨论了《畅观楼修禊图》的创制背景及其影响。
闭幕式
主持:
黄小峰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第18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年会主办单位致辞:
席卫权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学术总结:
邵亦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吴雪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主任
人文学院 / 文图
宣传部 廖宇 /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