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始探索和学习国画?一方面实践;一方面专研理论。学习国画,不能枝枝节节的学,而要全面地学。中国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在几千年中形成一套规律和重点,线与技法和形式上都是浑然一体,非常完整。如京剧一样,有一套完整的程式,例如不可能只学米点,而不学他何如画树、石……,否则如用米点画山,又用别家方法画树、石,就很不协调……
一、谈国画习作问题
除了要学习各家独特的艺术规律外,还要学各家各派的共同规律。而学一家,还要根源到它的形成的源流。(如光学四王,再追到他形成的根源,如何吸收前任的东西,可以追到董巨)。如学习他们如何从传统学习并发展传统的经验,以为我们的创造找到正确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要花很大力气,要多临摹,有人可以学到老,追跟找源追到某家某派,最早形成根源祖先,但在追根究底中,对于某种派别所以出现的原因,多人的看法很不一样。比如有人认为所以出现某种方法是因为画家的天才和大胆的独创,这是片面的。加个帽子是“唯心论”,也有人完全把原因归于生活,这也是片面的,如果艺术只是从生活而来,如果说生活又给你形式,又给你内容,何必去学古人、学遗产、学四王呢?这也是机械论,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我们首先认为艺术是一切艺术源泉,但艺术毕竟是主观的创造天才个性……在艺术中是不可能缺少的,过去多片面,强调生活,但对主观方面——思想感情、天才、个性等谈的很少。我认为一个画家在具备了生活经验和知识之后,在艺术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观作用。因为人不是照相机,不仅要追求生活,也必须追求主观因素,要追求国画的共同规律。
例如国画的共同规律,它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把形式和内容结合?如何把传统与生活结合起来?这都是些很重大的问题,学习多家多派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创造新国画,要完成新国画的创造是长期的任务,过去国画经过了几十年才有几天这样高度完整的形式,新国画是很年轻,但我们一定要尽量学习专研,从多方面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个学国画的同志的任务。要长期不断的向生活、传统学习,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方面研究,而这几个方面不能偏废,不能只强调哪一方面,但在某一学习阶段中可以着重某方面,如一个时期,有条件多画传统的临摹,另一个时期,主要到生活中去。如果只临摹而认为生活无足重视,临摹好了就能画出好画来,那就糟糕了。我们一生都要学习,学习就是奋斗,要奋斗一生,要学习齐老的“衰年变法”的精神,学习要路子宽一些,站得高些,所谓高度没有的高度。
下面我们谈谈生活和艺术思想的锻炼的方法:我过去到外面写生,见到什么画什么,一点都不丢掉,生怕不真实。比例、透视唯恐不对头,搞得很苦,顾了形顾不了笔量,写生得很仔细,回去后凭记忆什么也画不出来,几年以前我在延安画宝塔,我在延河上支着伞,画了好几个小时,一块石头、一个窑洞都如实画出,结果也不像,透视也不对,即使透视画对了,我也不能满足,因为这张写生不能代表我对宝塔的感情。在参加革命之时,走了万水千山到达延安看宝塔时的情感,在打走胡宗南回到延安看到宝塔时的感情。全国解放后重回延安看到宝塔时的感情,在这张画上都看不出来。电影、照片都拍摄过宝塔,但我还是要表现它,因为它生活在我感情中,我找各种表现宝塔的角度,从山下走到山上,从高处看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表现感情的形式。这次我到延安在飞机场上看到一片向日葵,在远处出现宝塔的影子,我找到了,于是又画了第二张宝塔。
我们到生活中去,一方面要研究生活,研究你要表现的对象和它的造型结构,同时还要研究自己,研究自己的感情。如无感情,画的再精也只不过是完成照相机的任务。
在写生时自己要想、要分析、要明确我为什么画这个不画那个?我用什么情绪去画?在了解生活的同时,必须了解自己的感情。如果我没有把自己对宝塔的感情十分理解、十分珍贵而铭记在心,我就不会在飞机场上一下子找到我想抓到的东西。要善于思索,善于动情。在阳光照晒下,人人都会感到昏昏沉沉,可是有人会出现灵感。为什么在人人都觉得荒凉的地方,有人会看到美。为什么在人人都沉睡的深夜,却有人起来巡游?因为在思索,在动情,他可以忘掉一切,画家要对什么都留心,都要想,都要爱。有人问:有人画个荒山有什么意思?我说:如果荒山没有意思那么我们可以不去开辟它,为它劳动流汗了。那么住在这荒山上的人们也都是不幸福的人,要从平凡的东西中发现深情,发现出使人的精神更充实的东西,有的地质工作者到荒山野地工作,初来时觉得很苦,没有地方玩,没有周末晚会,没有一切物质享受,但工作久了,就对这荒凉的地方有了感情,他感到自然的美,感到自然界的生命力,也体会到同志内心真正的友爱……。他感到在这里生活有味道,很幸福,这就是有了精神上的满足使他战胜了物质享受之不足。他再也不去注意这些东西了。
艺术是精神产品,一定要给人精神上的东西,画不能给你吃给你穿,但给观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画家自己精神境界不高是不成的。我们要把对人民有利的情感抒写出来。有人到生活中画画,不是从自己的情感出发,而是从“应画某物”出发,不是自己所激动的东西,一定画不出动人的画来。我们画画一定要表现时代精神。首先是画家自己具有时代精神,但决不可以把时代精神局限于理解为表现某种东西,就有时代精神。有人问我为何不画三门峡水库,而只画了山,为何不画新的洋灰桥,不画延安发电厂?这自然都是新东西,但只画这些才能表现时代精神吗?不见得吧。如果这样理解,就不必要画家的感情了,每个人经历不同,感情就不会一样,有人对这有感情,有人对那有感情,这样艺术家才会有不同。画家一定要研究自己的感情,我在山沟里看到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潭,很爱,不仅是由于它的清凉,给了我生理的快感,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思索,使我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到对人也应如清潭一样,明澈纯洁,我因此对这水潭动了情,好像水潭就是我最爱的朋友,这就是诗意。有了诗意才能画画,我激动得非要画画不可!有了诗意画起来才有味道,有意趣,才能在画上寄托自己的感情。在艺术上一定要取得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不能只看你画了什么,要看你表现了什么感情。要通过习作锻炼思想感情,锻炼表现技巧,而思想感情的锻炼尤为重要,如果你有了感情,你的观察力才会非常敏锐,非常准确,也能很快记住最重要的东西,能抓住自己的灵魂。没有感受的画画,什么都抓不住,在你心里也留不下记忆。
李可染先生总结出的艺术规律“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很有道理的,只有“魂”被你发现了,你才能对表面皮毛的东西大胆的取舍。我画画的方法是现写生、画速写,回来后不看速写自己动手画。因为心中已然有了画,就能在白纸上看到自己要画的东西了,就如同自己亲爱的朋友不在时,心中会出现他的身影一样,但这时在心中出现的影子已经不是客观存在实际的真人,而是抛去了一切表面的东西一样,这时感情才会最饱满,这就是想象的灵感,这才会出现艺术。
客观印象对画家的印象,在创作上是很重要的,但只有印象不行,不深刻,还不能自如的表现,必须要下功夫研究对象,要有很多素材,包括照片,更有深刻的理解。画一朵花就要理解花的生长规律,了解它的结构等等,了解透了把花“吃”下去了,你才能摆脱对象画出来,并通过它传达自己的感情。为了表现艺术家的感情,就必须要改变对象,把对象“变形”。如要求过分写实,就会把艺术给毁坏了,这就是要求把人的宝贵的劳动与两毛钱的照片看齐,你们学五年,学成一部照相机是划不来的。艺术高于照相机,高在于艺术有主观的加工,塑造艺术形象,以自己形象为基础,但不能满足这一个方面——要“变形”。人与桃花是两回事,但诗可以把桃花比做人,如果只是说明桃花如何长,它与梅花在形象的不同,这就不是诗了。画也一定借助其他形象表现自己要画的形象,如“韭菜苗”、“劈斧皴”……如用个字画竹叶。古人可以创造这些技巧,我们也可以根据这方法创造新的造型方法,不能只利用古人的成法,我们学习古人的创造精神,古代画家许多人画过松树,但每人画的都不一样,都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思想感受不同,更不能只用古代的方法来表现。只有熟识对象把对象“吃”进去才能更好的创造,才能有表现的自由。
二、再谈谈形式问题
生活可以给形式风格提供一些因素,但生活并不具备艺术形式。所谓不单纯指笔墨技巧而是包括一切表现对象方法。工笔、写意是形式,但也非我要讲的形式。我的意思是指如何表现具体对象的特殊形式。要求每张画都有不同的形式。我比较熟识“四王”的形式风格。但如果我在北京画的画和在西安、四川画的东西都和“四王”画的一样,那我就是“如法炮制”,就等于没有艺术形式,要是对具体不同对象找到不同形式,这是习作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一张画的思想内容感情具备,就是长期找不到表现形式的事儿是有的,如我画宝塔山就是如此。形式一定要考虑,要使之与你的感受相适应,在形式上也要“有法到无法”。古人有曰:“如以法为之(以成法画画)万张相同,”如以意(不同思想感情)为之,一格万变。“可以这样讲:形式在画上决定一切,因为观众要通过形式看你的内容。如何发现形势?最重要的是要我们的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方法不等于形式,但只有通过表现方法包括(章法、布局、色彩、笔法等)才能表现出形式来。
中国艺术的民族形式与外国形式之不同,也由于表现方法不同,中国人死了穿白,外国人死了穿黑,少数民族讲团结杀鸡为誓,我们是握手,这都是方式,方式之不同。有些中国画技法与外国也相似(某些洋画也勾线,中国石涛的画有些用色也像西画),但表现方法不同,仍不能把中外艺术的特点搞含混。
中国艺术表现方法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中国画最突出的特点,这就等于利用(非公式化),这是很好的方法。他可以把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中国画不论在章法、布局、笔法……等方面都是程式化的并以这些来再造自然,这是中国古代绘画、诗词、戏剧共有特征。只有用了一套完整的“程式化”方法,才能恰当的表现中国画的内容。不可能只用中国笔法外国章法或用外国笔法画中国画,因中国画表现方法的各种因素都是完整而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不能分割的,使人感到非常协调舒服的。画一定要叫观众感到协调、舒服。形式的完整与内容是一致的,这才能使人“一见钟情”。
我们要学国画各家的表现程式(如系指章法),同时要找整个国画的程式规律,我们的创作中有时有很不协调!要克服它就要解决许多问题,花很大的苦功。例如画上山水与人物怎样才能协调,这一定要逐步探索,不断创造形式,使之日渐完整。突破再创造更新的形式,已达到更高的完整。
在形式的创造中不只有“内功”(指画家的高度思想修养,能等于感受不同对象而采用不同表现形式),还要有“外功”(指艺术技巧、笔墨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技巧与形式及内容的结合是很完善的。如倪云林的画,他用疏疏落落的笔墨、章法,表现疏疏落落的景物,并以此来发他的“逸气”(思想感情)。这一整套都非常统一、和谐,才能有感人的艺术效果。
三、最后再谈谈风格问题
有人认为学画时,不要急于讲风格,认为风格是自然形成的。我认为风格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不一定靠自然形成。因为作者的精神面貌各有不同,表现内容也各有不同,这都是产生风格的条件。也要求有风格的表现,不论有意无意,画家总会在自己的画上表现自己风格的。如果说看不到风格,那只是作者用别人的风格或古人的风格代替了自己罢了。有的人一学画就有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当然风格也有好有高有低有坏有粗有精。但我们一定不要压制个性,压制风格形成。
“程式化”中包括一定风格化的要求,但画工笔画的同时可以画出很豪放的健壮的风格,画写意的,也可以画出很细腻的风格。风格不同于手法,不同的画家同样用青绿的手法,画出的山水风格各异。
技巧、笔墨,靠磨练可以学到,但风格要靠自己,不能用古人技巧标准要求今天的画。如多不合古法,就不高,画画时也不能用古人笔墨来装饰自己的画。
中国画要“程式化”但又要打破它,“从有法到无法”,这样才能达到极高的境界——气韵生动!
这画是画了第三阶段,就能更好地表现这个战役的意义,表现“淮海战役”导致了国民党全军覆没必然灭亡的命运,而“辽沈战役”则采取了打攻坚战的场面。
革命历史画不仅仅画个大场面和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表现革命的英雄人物及其思想精神面貌。表现革命的艰苦,前赴后继和悲壮的气概——周扬语,——表现人民的声势,表现党的领导,以此来教育今天的人民(外国博物馆的画往往只是说明事件)。画泸定桥,不单是掉下多少人,而是要表现英雄主义。历史画也要画出中国人民如何为改变他们艰苦的命运而作的斗争,不能把人物画得漂漂亮亮像“演戏”,叫人感觉革命很容易。一定要表现苦难,表现艰苦,又不能只是苦,而要有革命气概,这样才能教育群众,表现历史的低潮,悲剧苦难是必要的,但这些都为了突出革命气概。
在博物馆的画,不同于美术馆的画,它应能使六亿人都能看懂,使六亿人都能受到教育。詹建俊画“农民讲习所”,构思比较含蓄,表现毛主席送别学生去参加斗争,背景有一大树,风很大,以暗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群众看不懂,不欣赏。在色彩处理上也是黑暗低。历史画的主要基调是强烈的,大色块重于细致的变化,在博物馆,要远看引人注目,不能过于细腻。
在历史画中,为何表现体现革命浪漫主义?主要要有革命浪漫主义思想指导。但手法上不适于把不同时间、地点等搞在一起。也不能过于象征,要真实。我的“安源罢工”本来要画上毛主席,这是浪漫,但当时毛并不在,就不宜画上。“艰苦岁月”是历史雕刻,又是浪漫主义的,但不是历史的。在历史画中浪漫主义也要通过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之。
历史画要有气派,平面画大多爱侧面描写,不易出气魄(当然也不尽然)而历史画则非有气魄不成。领导同志看画总是看有气派没有,再衡量高低。怎样才能有气派?我画的“安源”开始也是气派不够大,叶浅予画“北京解放”气魄也不大(虽然是画得好),人画得多不等于气派大,人少气魄不见得小。如瓦斯涅佐夫的“三勇士”,但我们画的都是大事件,只用几个人概括不了。过去总认为人多了、人小了就没形象,而画几个大人可以很好刻画形象。其实所谓形象不能只是人脸,又要包括人的动态。大的构图、色彩造型处理都是一张画的形。
整理:郑丽君
本文原载于中国行政文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