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雷圭元:略谈中国图案中书法所起的装饰作用

文:雷圭元    图:雷圭元    时间: 2014.1.9

装饰图案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往往不依人们的意志,而出现了“不腔而走”的时代风尚。这种风尚形成了一种拦也拦不住,挡也挡不了的,所谓“潮流”,真是令人惊异不止。

我说的是从唐代花团锦簇、富贵气十足的装饰风格,一变而出现宋代粗矿的蓝印花布、豪放的磁州窑、耀卅窑,舍弃了所谓“宫样”,或者说是“闺阁气”真像潮涌一样地出现了像颜体、苏体,米体、黄体那样的笔致雄健、具有大家风度的“黑花”。像八大山人一样的明代青花磁器,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几乎是风行到全世界。这是中国装饰图案,从“唐凤”享有世界盛名之后,又一次从民间艺人手中创造了蜚声中外的优良传统。

中国装饰图案讲究用笔、用墨,讲究自由潇洒的笔致。从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手绘彩陶起,已经是非常出色,非常熟练的了。这是中国图案的优秀传统。经过汉魏六朝,一直是民间图案的一个特色。到了宋、元、明、清,由于书家辈出、留在民间庙宇中的碑刻,匾额也在这一时代最为流行,书法深深地给民间艺人很大的启发。于是在宋代创造了手画、手书的各种民间瓷器。我们看到过民间酒坛上用黑袖写上一个大“酒”字,或大“香”字,或者在大盘上,像书法一样画了一条笔致流利而生动的大鱼,也经常看到在茶具上写上“一片冰心”或“八大山人”的字样。足见工艺美术品不仅讲求实用又必须是美气,除了形式美之外,还要求有一种艺术的魅力。这种艺术的魅力又必须和当代的人民生活息息相通,但又决不是庸俗的,怪诞的,而是高尚的,典雅的、也就是说能代表当时的民族风格、民族气魄的。当明清两代,凡是当时在民间流行的、家喻户晓的、有民族骨气的人物所流传在民间的片言只话,一笔一墨,都认为给生活有一种启发,或者是作为兴奋剂,或者是作为清凉剂在民间流行开来,传插开来。很明显的,属于佛教的那些内容的图案被活生生的现实生活题材所代替之后,于是出现了发人深省的像八大,石涛等明代遗民的笔墨作为青花瓷器的一代风尚,在元声之中引起广大人民的爱祖国的情绪。这很足以说明工艺美术品不仅要讲美,而且要讲“真”,要真正代表一个民族的高贵品质。当我们看到茶具上写着“一片冰心”的时候,我们想到当时人民心中的深藏着的亡国之痛,北方已经陷入了异族之手。自然联想到“洛阳亲友如相向,一片冰心在玉壶”忧郁而愤怒的心情。在历史上宋、元、明、清的民间图案风格,都是简朴素静、不讲究花团锦簇,而是像书家一样,用笔墨来抒发感情。

记得我小时候在家中见到上面提到这些作品之外,还经常在茶馆中见到青花瓷器中,有画“独钓图”的。现在想起来那是引用柳宗元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在当时外侮频仍,朝中无人、国难当头,在“莫谈国事”的当时茶馆中的茶壶上,写着“八大山人”,“一片冰心”和画着寒江独钩的装饰,现在想起来还能引起深思。这些当时民间艺人中创造的装饰团案,回忆起来颇有意义的笔墨和词句,在民间工艺美术品中是很多的,而且能为广大群众所欣赏和喜爱,如不画带土的露根的兰花,也是当时怀念祖国之情的一例。

平时,我在走路中,捡些瓷器碎片,发现不少民间青花能手,用笔用墨非常美妙。现在就缺少这些笔情墨趣的图案。我认为可惜,因此想起在图案教学中是不是应补上“书法”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