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卢沉:创作和创造才能的培养

时间: 2014.4.30

创作不太好谈,不象基础训练,有客观参照物,创作是从无到有,非常个性化的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我们美术学院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创作教材,老师凭一种经验来辅导创作。创作能不能教,都有不同的看法。专业技法、基础知识是可以教的。至于创作,则是个人综合能力的发挥。教员们的意见往往彼此有出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遇到矛盾时还得学生自己拿主意。

有没有明确的创作意图,是创作成败的关键。你想画什么?想表现什么?这种意图来源于生活感受。创作应该有感而发,有一种感受想表达,有话要说,不吐不快。有的同学的画不大象创作,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创作意图这个核心。

创作意图就是一种构思。必须先有构思,从生活的感受提炼成一种创作构思,然后再动手构图。有的意图一张画就能表现,有的创作意图适于搞组画,有的意图比较抒情,有的意图重叙事和描写。

构图要求,简单点说就是多样统一的问题,这是绘画的基本规律。无论是具体的形象、抽象的色块、水墨肌理,在画面上要有秩序的安排。先看见什么,后看见什么,根据视觉原理来安排,引导人按你的设计顺序来欣赏。这种秩序应该是有节奏、有韵律的,不能脱节。运用对比是艺术的重要手段,对比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但是,在画面上,你强调某一种东西,同时也要注意整体的协调。一个人的艺术才能,主要表现在对整体的把握上。整体的处理,首先是总的画面结构。制作时要反复推敲,充分发挥专业工具的特殊性能。可以借鉴其他画种技法,但要考虑画面的谐调,使之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避免生硬的拼凑。

过去我们搞主题性绘画,考虑的是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分清画面物象的远近主次。现代创作比较多样,从描写客观世界转向构成的越来越多。在画面上不只是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是图和底的关系。图和底的观念,不强调某一个局部突出,而是认为画面每一个部分都同样重要。色块也好,线条也好,形象也好,融合在一幅画面上。这种画一般比较注意整个画面结构的表现力,比较注重形式美感,与过去常见的主题性绘画不一样。所以,创作时就得明确是哪一种思路,哪一种观念。思路不一样,产生的作品必然也不一样。

中国画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多元化,不同艺术观念指导下作品风格多种多样,怎么画的都有,不只是单一的强调笔墨、强调用线,也有强调块面结合的,也有致力于色彩语言和水墨相结合的。有具象写实的,也有抽象、幻想的。现代艺术之间的互相影响,已成为普遍现象。有些界限已不那么清楚。

什么是中国画的特点?如果在80年代以前,这个问题比较好办,中国画就是那么一种样式。现在就很难找出一个单一的标准。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意图,借鉴别的画种,作出格的尝试,应该是允许的,无可非议。构图的完整性是相对的,有时,一张作品可以切成好几张,相对都是完整的,如李可染的画,一些局部放大的对比更吸引人,也很完整。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验,作品的局部印制出来很好看,反觉得整张画显得罗嗦,许多地方是多余的。也许局部化的东西象版画构图,但不等于不完整。

什么是中国画?没有绝对的标准,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就人物画来看,近百年变化比较大,任伯年以前比较传统,任伯年以后有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这些老先生,他们的画融合中西,与以前很不一样。有的人,当时不承认他是中国画,现在都成为民族传统的一部分。这就是中国画的合理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不能有太具体的框框。但要抓住本质,要落实到工具材料性能的发挥上。怎么画,应该由学生自己选择。
创作是以个性为基础的创造性劳动。要注重创造才能的发挥,应该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独特表现。创作中要有前所未有的东西,并不是来玄的,来虚的,故意吓人。

作为一个毕业班,创作成绩不理想,与学习过程有关。四年没画几次创作,实践太少。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才能提高创作质量。

创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你的知识修养、技巧、基本功及艺术素质,还有品味的高低,都会在创作里体现出来。

过去对创作教学不够重视,偏重于写生基本功的训练,忽视创造才能的培养。学生上课时忙于把对象画下来,思考比较少,训练用笔墨把对象画准、画象,这种能力还不等于创作能力。有的学生,习作画得很好,离开模特儿不会画画。一个全面的造型能力应包括艺术想象、创作能力。而创造能力从哪儿培养呢?没有这样的课程。

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全面的造型能力,需要从两个方面配合。一是改革教学,二是加强主动钻研精神。我们的教学应该着眼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一切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关于教学改革,我有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创造才能的培养应该渗透到基础教学中去。

写生、临摹、传统技法的学习都应该改进教学要求,要加上分析研究、发挥艺术想象力、培养创造才能的因素。任何基础教学都不能只停留在画准画象上。

我不反对素描功夫,写生能力要过硬。但是过分迷信这种基本功,把写生训练等同于造型基础,这是不对的。从一年级开始,造型基础课中就要融入创造性的内容。写生中把自然形态转变为艺术形态,这本身就是创造性劳动。仅用写实的标准来衡量造型能力的高低,是不可取的。

一个学生,四年毕业,一晃就过去,时间有限,要合理调配。过去,国画系分门别类的技法学习,临摹课占的比重太大,应该精简、改进。挤出的时间用来增设培养艺术想象力、创造才能的新课。

临摹,是学习、研究传统的手段,它本身并不是目的。临摹时要立足于吸收,为创造而吸收,而不是简单的描摹。我过去上学时临过一幅《朱云折槛图》,完全是复制式的临摹,用了四个月,等于一个学期。现在看来没有必要。我认为临摹时不要求全求大,可以临局部,不要照猫画虎,要重在分析研究,重在规律性知识的研究和掌握,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口上。

中国画历来特别强调继承传统。当然要研究传统,但不应停留在临摹上。我们的传统浩如烟海,一辈子也学不完。所以要有选择地学,把最最重要的抽出来,要抓住核心,才能事半功倍。

中国传统绘画最大的特点是讲究笔墨。究竟“笔墨是什么”?日本画家加山又造来中国讲学时曾问过这个问题,当时在场的人无人回答,似乎一二句话说不清楚。笔墨作为中国画的表现手段,山水、花鸟、人物技法各不相同,山水有各种皴法,人物有十八描,但有一个共同的艺术品味就是讲究书法入画,推崇用笔的书法趣味。讲究“画到高度是写”,画画时要象写字一样,这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现象,是西方绘画所没有的特殊要求,也成了一般西方人欣赏不了中国画的原因之一。

正是在书法这个充满构成美和形式美的艺术宝库,我们可以通过它进入民族造型艺术的核心,深入品味民族传统的精华,提高对笔墨技巧鉴赏的敏感性。书法修养(包括篆刻),这是中国画家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我认为,精简分门别类的技法学习,减少复制式的临摹,加强学习书法的内容,可以直探民族传统艺术的堂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艺术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缺乏艺术想象力的学生能搞好创作。必须把想象力的训练作为造型基础来抓。想象力的训练除了在写生临摹课里加上发挥想象力的因素,还可以通过看书、读画册、随手记下你的感受,或者有目的地翻资料找参考,作各种想象造型练习。

小品练习是培养创造才能的好办法,小品练习应该经常化,每天画一小方块,篇幅小,便于反复推敲,研究试探,有这样的底子,画得多了,到搞大一点的创作时就不会太吃力。每天画一小块,这是石鲁对业余学画、向他请教的人提出的要求,我们也可以这样要求自己,养成每天练笔的习惯。这就是创作,不要把创作看得太神秘,九朽一罢,学究式的构思、构图、放大制作是创作,面对一张白纸,即兴挥毫,也是创作,而且是更经常的创作方式。

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目的相适应,应该在基础教学中开设形式分析和构成训练课。10年前,我在中国画系开设水墨构成课,曾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至今还有外地艺术院校的教师问我要“水墨构成”的教学资料,准备在教学中运用。形式分析是运用平面构成的原理来读画。分析研究经典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方式和创作手法,要善于透过具象的画面作抽象的形式思考。用自己的眼光重新认识传统,从造型、构成的角度解剖作品,吸取营养。构成训练不仅是为了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和培养设计才能,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打破单一的模拟自然的造型意识,加强创造意识。

现代艺术教育把构成训练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课,自30年代包浩斯始创以来,三种构成(平面、立体、色彩)早已风靡全球,不仅为培养工艺设计人才,也为造就任何视觉造型艺术家所必须。有人把构成课等同于提倡搞抽象艺术,这不仅是严重的误解,也是对现代艺术教育的无知。

我希望中国画系早日恢复形式分析和构成课教学。形式分析、水墨构成可以和水墨技法、小品练习结合起来。有机联系、统筹安排,把它作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年级就开始。

学习不能靠、不能等,必须加强主动钻研精神,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要学的东西太多,仅靠上课时间是不够用的。如小品练习,现在是单元制,不可能天天有小品课。作品分析,大量的要靠课外自己去进行。教学现状不尽人意,不见得能很快改变。譬如没有形式分析、构成课,还有人反对开这门课,怎么办?只有自己主动钻研。即使教学安排十分理想,客观条件好,学习好坏,关键还在自己。

美术学院地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才集中,学术气氛浓厚,这个环境是难得的。要充分利用学院的人文条件、艺术环境,不只是手勤,要多动脑子,敞开吸收渠道,有空到别的系转转,看他们是怎么搞基础教学和创作的,可以比较异同,取长补短。

图书馆是一个宝库。靠老师教的一点技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主动去看画册,翻查资料来研究艺术发展的历史。纵向的研究,横向的研究,包括我们的现状,都应该研究。不仅研究我们自己的传统,还要了解研究西方艺术的历史和现状。这种全面修养作为一个现代艺术家是必须的。搞中国画的人不能孤陋寡闻。只有这样,不仅熟悉传统,而且了解西方我们才不会偏颇,才能把我们的眼光放在一个准确的位置。

中国有句老话,“欲铸先溶”,我们现在学习研究,就是做溶的工作。溶的材料多了,才能成大器。我们的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正处在一个转型期,过去的标准是比较单一的,就是按照传统的标准。现代的中国是艺术多元化的,这个多元,不只是风格技巧的多元,而且是艺术观念的多元。许多中国画家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有意识地把西方艺术的造型语言、表现技巧融入传统工具里,笔墨第一的传统标准正让位于整体艺术语言的创造。从单一的传统标准转化为多元,这是有利于艺术发展的好事。有本事,各显神通,多元的现状,不能以单一的标准衡量,要有宽容精神,有点出格离谱的事,也在所难免。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历史会作出公允的结论。

现在正是世纪之交。在西方19世纪末,也是艺术大变革的时候。中国好象晚了100年,艺术大变,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艺术从未出现过象今天这样空前规模的大变革,有幸遇上这样的时代,千载难逢。象我们年纪比较大的中老年画家,一般在改革开放前都已定型,一下子突然开放,难免有时代的局限,相对来说,年轻人就好一点,艺术正在起步,可塑性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明确自己的艺术理想,有所追求,在新的艺术转折时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卢沉先生在中国画系举办的“创作教学”讲座上的发言,李洋根据金瑞笔记、讲座录音整理、缩编,经作者删定)

载于美术研究1997年第2期总第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