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画种类很多,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各高所长,在表现方法上还分工笔、写意、双钩、没骨等。
过去二、三百年来,无论山水、花鸟等,传授方法主要是临摹老师的画,即使创作也只是参照画谱或临摹古人笔墨,很少注重在现实中观察和向自然学习。现在的中国画教学,启发学生认识到造型艺术必须从生活现实中来,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原则,在实践的条件方面,比过去也强多了。
我早年也曾经接受过一段这样依样画葫芦的教学。后来进入北平艺专西画系。三年后,又有机会到南京中大艺术系旁听,在徐悲鸿指导下,进修过素描油画,受益不浅。那时我对美术的爱好是多方面的,在有机会到欧洲去过的一段学习过程中,曾接触过木刻、油画、雕塑、粉笔、水彩等,各种工具方法都试探了一下。
解放后我在中央美术学院任课,开始是教油画,由于教学需要,专攻水彩,组织过一个教研组,当时前后参加的有司徒乔、李可染、李斛、宗其香、戴泽、梁玉龙等,边面边教。
西洋水彩画是用水彩颜色通过明晴对比的表现方法来塑造形象,讲究色彩的层次、虚实、冷热变化,对实物写生。用的工具、纸张、技巧、方法都另有一套,作为运用色彩锻炼写实是很好的基本功之一。但缺陷是表现不出民族传统的风格,也不宜于画大幅作品,在创作上较受限制。
在六十年代初期,我被分到中国画系的花鸟科,课程重点放在花•卉写生上。这时,我就想把水彰的一些经验方法运用到中国画的花卉里。画水彩画用的工具、纸张要求都与中国画不同。我开始练习时,先用高丽室或半熟性宣纸代替水彰画纸,完全按照水彩画要求,用明晴对比方法画瓶花,直接对景写生,略加背景衬托。后来,又进一步用皮纸对照写生,要求色彩明快,有所取舍,加上传统绘画的用笔。这就要考虑成熟,落笔肯定明确,力求简练,减弱明暗对比,还要有层次,不依靠背景衬色来突出主题部份。在画枝叶时,加入中国画颜色花青、赭石、墨等。如画白花或花瓶时,就用淡线勾而不强调用色彩衬托来塑造形象。这时期画的多半还是瓶花写生,同时也运用这种方法,对花直接用色彩写生,求得色调鲜明准确。
在1961至62年间,我有机会两次去东北大、小兴安岭。那一段时间,正是夏秋季节,林区的建设,兴安岭的山花及东北大片的黑土地,满回野的红高梁、黄麦田,给我留下了至今不能磨灭的印象。成片成片的各色野山花,金黄的山丹,深红的丽春,淡黄的董花,深兰的紫莺,紫白的桔梗……等等,色彩丰富绚丽。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各色各样奇形异状的小花朵,其中有许多就是名贵的药材,它们点缀在丛山密林之中,加上层层的白桦林,可爱的小鹿,潺潺的溪流,十分惹人喜爱。在森林小火车驶过时,一群群五色缤纷的蝴蝶飞舞车旁,这景象太引人入胜了。当时我画了一些风景写生,也收集了多种山花素材,有些至今还保留着。
除了向自然界学习外,也要多着各家的作品。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人,他们的作品没有不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凡有关风景花卉的题材、我都喜欢翻阅借鉴,启发自己去创新。
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将近十年我没有接触画笔。1973年,我有机会出去写生,到了湖南。那时正值杜鹃盛开季节,满山红、黄、粉、白,美丽非凡,给我印象很深。这阶段我创作过《山花烂馒》(韶山杜鹃及东北林区山花)、《欣欣向荣》(扶桑)、《舞翩翩》(紫莺)、《万紫千红》(绣球)、《桦林双鹿》、《香山秋意》等等,真中有些素材还是十年前收集的。
先J要“师造化”才能“夺天工”,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我在收集素材时,就是遵循这个原则去做的。首先是选择我喜爱而又入画的花朵。画前要仔细观察,了解它的生长规律。我觉得复瓣的花朵不如单瓣的更有表现力。在勾划时(铅笔或毛笔),脑中先要布个整体认识,尽量勾划得细致些。选择姿态美好的角度,一朵花的正、仰、侧、背面都勾划出来.叶、茎形态也同时要写生记录下来,色彩写生也记录一些。多收集这类丰富的素材,对创作花卉画很有帮助。每种花有它各自的性格、特点、姿态及色彩,有浓烈的、淡雅的,有偏热调子的,有偏冷色调的等等。要善于感觉,发现它,表现它,画出来也要能使人得到美的感受,这就是引人入胜。不能千篇一律,平板呆滞,没有调子,不分主次,表现不出性格、特点,那是不成功的。因此,在选择对象时,就要观察哪些是入画的,同时考虑用什么方法表现它。对客观现实应该是忠实的,但要有所选择取舍。在勾铅笔画稿时,就要考虑如何调配色彩来表现出它独具的质感,动人的色泽等等。色调是颜色调出来的,就象音调是不同的音组成旋律一样。
近年来我创作花卉画的过程,一般是先将收集的素材资料整理出来,选出色彩谐调的花朵姿态时,把画纸蒙在稿上,这样画出来的花朵结构严谨。(如果大幅的画,再用色彩作些小草图,看总的色调是否和谐。)落笔前要心中有数,就可少出废品。色彩的变化应是微妙细腻的。一笔中有浓淡,看来有变化,但也要按整体的要求来运用,如笔笔如此,朵朵如此,就会使画面花乱,破坏了整体,反而失去大效果。因此,在色彩调配时,要注意远近、虚实。如近处花朵枝叶要画得大些,浓深些,远的就要画得虚谈些。画枝叶可酌意增减,看画面需要,求得虚实平衡,有所夸张,有所剪裁。画的过程中,要不时钉在画板上,摆在适当的距离,看看效果再考虑有所增减、修改。
本文原载于《美术研究》198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