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人们的常识而言,绘画属于美术,美术属于艺术。因此,把儿童绘画看作艺术活动,儿童绘画作品列入美术范围似乎没有异议。但是,有人提出为什么儿童绘画作品不能够成为艺术经典?才气横溢的小画家其后未必能够成为美术家!这一有目共睹的事实仿佛也在告诉人们,儿童绘画虽然受到包括毕加索在内的众多美术大师的高度肯定,却仍然没有登上人类文明的艺术殿堂。这确实让普罗大众感觉有些扑朔迷离、无所适从。社会如对儿童绘画失去正确的判断,将对儿童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儿童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高度重视,美术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而绘画自然是最为常用的表现方式。绘画不仅是学校的课程,也是有条件的城镇地区校外美术机构的追求。不少家长积极送孩子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儿童绘画也是首选。如此“学美术”的热潮让人感到其后的实用、功利动机。绘画对于美的追求因此与艺术错位。学画画等于学美术吗?学美术是否就是学艺术?这类问题在儿童绘画活动中表现得似是而非,确实有讨论的必要。
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儿童绘画的独特价值,辨析儿童美术与艺术教学的关系,以此进入对处于高科技社会、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
貌似美术的教育
我们将绘画、美术、艺术几个词放在一起,视之类同、交错使用,已经成为习惯而“熟视无睹”。即使如本文,这几个词之间也能够相互替换。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考证,“美术”是20世纪初从日本引进的外来词,在欧美国家这个词与“艺术”同义。中国汉字自古就有“艺术”一词,其文字含义非常明确,《后汉书》称:“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订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并注曰:“艺谓书、数、射、御,术谓医、方、卜、筮。”而“美术”一词进入中国则经历了几次“变脸”。它最初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蔡元培、鲁迅等人写下的《美术的起源》、《拟播布美术意见书》等文章都是作这样的表达。但是,随着西方国家“艺术”一词输入,“美术”一词含义也发生变异,一度与“图画”含义等同,至今仍有不少人视美术为绘画,甚至1956年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还称为图画教学大纲。后来,“美术”一词逐渐定位于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将绘画囊括为家族成员之一,尽可能区别于“艺术”一词。由此看来,绘画、美术、艺术这几个词在中国混淆使用有历史渊源,但是同属于一个活动范畴却也没有异议。
再来看儿童绘画是如何进入美术领域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论及的儿童绘画不包括如西班牙毕加索、中国王冕那样的早熟儿童作品,属于传统文化模式标准选择的。本文谈及的儿童绘画是处于各种美术教育环境中、每个儿童都能够参与的绘画活动。这样的儿童绘画在历史上不入艺术的“法眼”,本来就没有进入美术的领域。但现在各种儿童绘画作品的展出和画册出版却与美术领域的其他门类不相上下。事出有因,首先,将儿童绘画与艺术拉上关系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肇始于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发达。当很多心理学家将研究的目光聚集于儿童时,19世纪末的欧美各国出现了儿童研究的热潮,许多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如意大利人里奇出版了《儿童的美术》(1887年),法国学者柳克相继出版了《某一个儿童的描绘》(1913年)和《儿童的绘画》(1927年),后来又有美国学者诺达对儿童绘画的分析、出版了《儿童画的发展过程》。通过这样一场儿童美术研究运动,心理学家对儿童绘画作品中的造型和色彩进行观察、分析,揭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及其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同时,还发现了儿童绘画与人类原始艺术之间的某种联系,甚至能够解释艺术发生学的一些问题。这也许是儿童绘画和美术第一次拉上关系。此后,西方的现代艺术运动强调创新和多元,现代艺术家从儿童艺术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表现对接之处,儿童画最终与艺术大师的作品成为同构物。儿童绘画于是与原始艺术、民间艺术一道,成为了美术的一部分。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还是回到儿童绘画研究本身。
儿童绘画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恐怕没有任何艺术创作具有这样纯正的“原生态”背景。经过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绘画四大概分为涂鸦期、图式期、写实期。每个儿童的绘画活动都会经历这些阶段,虽然每个个体相对时间长短不一,但发展顺序是一致的。从儿童绘画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儿童心智和能力的成长,尽管这此绘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情意表达性,却没有太多的情意差别。正如所有孩了欢笑和哭汉的原因基本相同一样,儿童绘画的可爱之处在于为经成人世界污染的情意宣泄和流露;反之,则是成年人的意识传达工具,像个“小大人”似的学习理智的表达。在这两种儿童绘画状态产生的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两种教育理念。前者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成长,后者是儿童按照成人设定的方式去成长。进而言之,前者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后者的教育是以学科为中心;现代教育较倾向于前者,传统教育更倾向于后者。那些强调情意宣泄的绘画作品,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美术教师的一种取向——以艺术为基础展开教育。这一思想由英国美术批评家、画家、诗人赫伯特·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进行了集中表述。其实,儿童绘画就是对儿童开展教育的一种手段,尽管与美术表现甚至艺术杰作有着许多联系,但它从根本上是一种教育工具。儿童绘画虽然穿上了“美术”这件外衣,成为文明的出发点和文化的起跑线,但在“亚美术”状态下是不可能进入美术史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作品的经典性,其终点是教育,最终作品是儿童本身。
强调艺术的教学
虽然儿童绘画作品难以成为艺术经典,但儿童的绘画过程强调艺术性,甚至必须达到超越一般画家的“纯艺术”,不然就不能够实现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儿童美术教育行内有一句名言:儿童绘画重过程不重结果。看上去和“艺术要重过程不重结果”意思一致。但是,细想一下即明白儿童是无所谓结果的,成人则是要摆脱结果的影响;看上去同样的活动其实是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儿童以其“空杯”心态更加接近艺术状态,强调艺术的教学必须顺从自然、顺势而导,许多儿童美术教师都知道这一点。但怎样做才是艺术的教学呢?人们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犹如人们对于艺术有不同的理解。把艺术视为技法、视为形式、视为创造、视为修养,给学生展示精湛的技巧、经典的作品、丰富的知识……这就是艺术的教学吗?诚然,这一切都与艺术有关,但却不一定是艺术的方法。艺术的教学体现在视觉感知和内心情感的唤醒中,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建构不是固定的模式而应充满体验和感觉,具有随机生成和不可复制的特点。因为,我们是以美术的方式为载体,对儿童的成长施展影响,为了避免成人对儿童心理的粗暴干预,必须强调采用艺术的方法进行教学。
强调以艺术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态度上首先是对于教育对象的尊重。通过儿童最初的绘画表达,可以窥见他们纯真的内心世界,艺术的教学是在此基础上的自我建构,任何非艺术的方式都是强暴的“程序写入”。出自对于艺术状态与儿童心理的尊重,有人提出了儿童美术的“不教而教”。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对待儿童美术的教学态度。但这并不是要儿童美术教师放弃教学,“不教而教”实际上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采用艺术的方法看似不教而实际在教,所谓教学不着痕迹,“润物无声”。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把儿童美术教学本身作为作品来设计和追求,完整体现了教师个人的艺术认识和才华。近年来,我国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儿童美术教师把辅导儿童的绘画称为“教学作品”,把开展的儿童美术活动称为“儿童教育艺术活动”,极为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策划,努力营造艺术教学的情境氛围,可以看出,这些教师对艺术教学的追求。
教学本来非常强调科学的设计,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实现预设的教学效果。但教学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其过程充满生成性和随机性,需要依靠教师的经验、智慧及时处理,成功则称之为教学艺术。艺术的教学应该更强调教学艺术,特别是对儿童绘画之类的活动,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教育对象本身文化心理的建构,让儿童发自内心表达,在教学过程中顺势而导,帮助学生获得艺术的经验和感受。儿童就会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积淀美的感知,建构个体的人性和情操。儿童绘画作品虽然尚在“亚美术”状态,但儿童绘画的过程却具有“纯艺术”的特质。能否真正把握住这种艺术的教学,对美术教师而言确实是巨大的挑战。
儿童绘画的两大价值
进入到儿童绘画世界游弋、思考,浏览眼前丰富、生动的儿童绘画作品,精彩感人的儿童美术教学瞬间在脑海闪现,此时赫然发现对于儿童美术教育而言,有两大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儿童绘画的教育价值是基于儿童成长的心理发现,“原生态”的儿童画是儿童成长道路上的最好伙伴,既是成人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可靠途径,也是儿童进行文化心理建构的自我手段。儿童绘画的艺术价值则来源于教学发现,且不说毕加索广为流传的那句“花了一辈子时间来学习怎样像一个儿童那样去画”的名言,许多美术教师都有类似体会,在工作中开启了对艺术的感悟和认识。不少现代艺术家的身份就是儿童美术教师,中国美协也设立了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这对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美术对于儿童而言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孩子们一拿起画笔就获得了“神圣”权力,可以主宰自己的内心和外部世界。儿童只有在绘画的天地里才是真正的主人,才能够真正感受到作为 “人”的自由。从教育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成长,美术确实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学习。但是,今天的教育强调科学方法,如果只是将儿童绘画纳入美术教学,而不去强调艺术的教学方式,学生也许会逐渐厌恶绘画、远离美术。因此,我们在从事儿童绘画教学时,一定要强调艺术的方法,不然就会在丧失艺术的同时丧失教育,在此,艺术与教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今天是一个价值多元、艺术开放的时代,在“人人都是艺术家”口号的驱动下,将儿童绘画列为美术作品,对其进行心理分析和艺术分析,彰显出儿童绘画的存在价值,很有意义。也许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科学影响胜于艺术影响,教育的强迫性超过诱导性,但这更加突显出儿童绘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无论有没有外来文化的干预,儿童都将与绘画结缘,都将以绘画的方式记录和表现个体的智性和感性的发展。但社会文化如果能够自觉介入,按照教育规律和艺术规律影响儿童,则能够消解当代科学和教育的负面影响,促进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整理/李曼
原载于《美术》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