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有一座别具特色的失恋博物馆,这是全球唯一以失恋为主题的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爱情“遗物”,既有玩偶、钟表、钱币和信件,也有头发、衣服、地图、斧头和熨斗。每件藏品都曾见证一段已然破裂的情感,讲述着一段爱与痛的故事。每一个经历过失恋的人,都一定会在这里产生共鸣
“向我们捐赠爱情的遗物,将爱的回忆珍藏在这里,然后继续前行。”这是失恋博物馆鼓励人们走出失恋阴影的方式。这一创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认同。失恋博物馆自从2006年在一个改装后的集装箱里首次亮相之后,就开始了在世界各地的巡回展出。到目前为止,失恋博物馆已应邀在17个国家的27个城市举办过展览,观众人数超过50万。2010年,失恋博物馆在萨格勒布上城有了固定展馆,在3年内,超过13万人到此参观。2011年,失恋博物馆获得欧洲最佳博物馆提名,并最终赢得欧洲最佳创意博物馆奖。2012年,失恋博物馆被列为萨格勒布市第三个值得参观的地方。目前全球已有近30家知名媒体对它进行了报道。
一座“有故事”的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触目皆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衣服、鞋帽、自行车、毛绒玩具、假发、地图等等,似乎看不出有多少特别。不过,一旦你仔细阅读每件展品旁边的文字说明,就会被讲述的故事和表达的情感打动。这些描述或只言片语,或长达千字;或悲叹,或愤怒,或自嘲。他们一起构成了博物馆的灵魂,把博物馆化为了一个个情真意切的男女故事,引着观众进到了一个个激荡起伏的情感世界。
一件蓝色的雪纺上衣旁的说明这样写道:“1995年在一起,1999年结婚,2007年分开,爱尔兰。在一个干燥、充满活力的2007年11月的一天,我的丈夫带我出去吃午饭,我穿着这件上衣。餐厅非常温馨,围坐着一家家享受慵懒午餐的人。我刚高兴地点完菜,我的丈夫就平静地告诉我,六个星期后,他将会离去。一切来得太突然,我静静地坐着,只有止不住的泪珠不断流下来,滴落在这件雪纺上衣上。……”
小狗项圈灯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德国柏林的爱情经历:“我们结婚13年了,一起住在国外,后来我们之间的爱慢慢变得不如友情。为了不再痛苦,我决心离开,告诉她这是我做过的最艰难的事情。我回到自己的故国,她带走了我们的小狗。后来她寄给我一个包裹,里面都是些伴着我们当年爱的记忆的小物件。这个小狗项圈灯一直陪着我两年了。现在她也有了新的生活,我却还在迷茫和孤独中寻找。可以的话,请把这个小灯打开,挂起来,也许它能证明我的心还在跳动。”
几个航空清洁袋的故事则表达了失恋时的手足无措及自我振作:“这些航空清洁袋是我们异地恋的纪念品……我可能还保留了航空安全指南,它告诉我飞机解体时应该怎么做。但我从来没看过世上有哪一种指南能告诉我,当一段感情瓦解时,应该怎么做。幸好,我还有这些清洁袋。”
也有令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一瓶私处沐浴露旁的说明文字写道:“我们之间结束了,我妈现在用这个清洗窗户,效果特别好!”
在一面损坏了的汽车后视镜旁,写着这样的故事:“有一天晚上,他的车停在了‘别人’家门口。他这次疏忽大意的代价是一面汽车后视镜,雨刷也未能幸免于难。第二天,他回到家,给我编了个经不起琢磨的故事,说一帮坏小子扯掉了他的汽车后视镜,还弄弯了雨刷……我们的关系走到了末途。”
一封13岁男孩在战时写的情书,讲述了一段在逃难路上来不及表白的童真之爱,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深的思念和遗憾:“1992年,我跟随护卫队逃离战火中的萨拉热窝,在路上,我们被当做人质扣留。艾尔玛的车就在旁边。她太美了,我一下子爱上了她。我带着孩子的诚实,在这封信里向她表白。三天后,我们突然被释放了。艾尔玛的车消失在了视野外,我还没来得及把这封信交到她手中。”
在失恋博物馆的藏品中,目前来自中国的虽然还不多,但也不乏动人的故事。曾经有一对天文学界情侣都是北京人,女孩26岁生日那天,男孩送给她一张恒星的光谱图,这是猎户座中的一颗恒星,离地球26光年。他写道:
在你出生的那一刻,有一束光芒从这颗恒星出发
它穿越漫无边际的星际空间,穿过数不尽的尘埃和星云,
经过26光年的旅程来到这里。
你从那一刻起,也经过漫长岁月的旅程来到这里。
你和你的星光在这里相遇,
我和你也在这里相遇。
女孩在注释中说:“尽管我们现在分手了,但我每次仰望猎户星座,都会有甜蜜的回忆涌上心头。”
愈合伤痛,爱存心底
来失恋博物馆参观的,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年轻的情侣,大多数都沉浸在藏品的故事中,神色凝重,偶尔也发出轻笑。68岁的莎拉来自美国俄亥俄州,当记者问起她的感受时,她说:“我想起了一幕幕往事,我也经历过失败的感情……”说着,泪水涌来,竟说不下去了。
这几件衣物的捐赠者分别来自克罗地亚、美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埃及和南非,表达了不同地域的人经历了同样的失恋之痛。
正是恋爱中这种令人难以割舍的回忆,让一对恋人在分手时萌生了创建失恋博物馆的念头。克罗地亚制片人欧琳卡·维什蒂查和画家德拉仁·格鲁比西奇曾经相爱了4年,分手时,他们和许多人一样,对如何处理两人的爱情信物犯了难。他们不愿意扔掉这些见证了以往美好时光的东西。欧琳卡说:“我们不想忘掉过去,每一个走进过我们生活的人,都是我们人生的组成部分。对这份珍贵的感情遗产,我们一定要收藏好。”
但收藏在什么地方合适呢?要是能放在博物馆里就好了。于是,俩人就有了创办失恋博物馆的想法。他们希望这个博物馆能通过收藏和展出曾经的爱情信物,帮助人们保存爱的记忆。同时,这也是一座“有故事”的博物馆,每位藏品捐赠者都要写下自己的爱情故事。在讲述中,伤痛也许会慢慢愈合,爱的回忆则留存心底。观众则会从这些藏品及其包含的故事中找到共鸣。
欧琳卡和德拉仁相信,每个人,无论拥有怎样的经历和文化、社会、政治以及经济背景,只要经历过失恋,就能明白那种怀疑、煎熬,就能体会那种情绪的起起落落。“看到那些和你有着相似经历的人都走出来了,你也会学着接受、放下,并珍藏这些回忆,继续前行。”欧琳卡说。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开始了失恋博物馆在世界各地的巡回展览。每到一座城市,他们都会收集和展出当地的展品。随着展览次数的增加,失恋博物馆的藏品越来越丰富,而且慢慢地显现出一些有意思的地域特点。
跨越个体和文化的界
在科技发达的新加坡,他们搜集来的很多是MP3播放器、相机等数码产品。同样在新加坡,他们还收到了一只泰迪熊,那是一个中国女孩儿和一个马来西亚男孩儿的爱情信物,由于双方家庭的反对,他们分手了。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大量展品都没有什么新意,多是报纸、电影海报及沙漏等,但他们见证了经济驱动下的移民潮曾使无数情侣分手、家庭破裂。在旧金山,一只竹编小鹿讲述了一段悲惨的故事——一个美国士兵从伊拉克战场回来后患上了创伤后压力性精神障碍,因为女友提出分手,他的病情雪上加霜,最后失控,在车祸中丧生。
从克罗地亚和波黑等前南斯拉夫国家搜集到的许多展品更是带有战争留下的痛苦烙印。一位在克罗地亚独立战争中负伤的军人捐赠了一截膝关节以下的假肢,他在说明中写道:“1992年春,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在这里的一家医院,我遇到了年轻漂亮的她,那时的她很有抱负,是国防部的社会服务人员,她帮助我找到了一些做假肢的材料,我的爱意油然而生。遗憾的是,我们的爱没有这假肢长久,它的材料确实是很坚固!”
德拉仁说,故事的叙述虽然个人化,但故事本身及其时空背景已超出了两个人之间纯粹的情感体验。每到一地展览,都会深受当地文化及历史背景的影响,都能显示出一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马尼拉的人们可能读不懂来自萨拉热窝的展品背后战火纷飞的历史叙事,但爱、痛苦及失望等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最终会帮助人们跨越自身文化及知识的界限,甚至超越偏见。
正如失恋博物馆荣获2011年“欧洲最佳创意博物馆”时评审委员会所说:“失恋博物馆所引发的讨论和思考不仅仅在于人类感情关系的脆弱,而且在于每一个故事中所蕴含的政治、社会及文化情景。在这里,观众得以理解不同文化特有的历史及社会问题,捐赠者也获得了情感宣泄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