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潘晴│建立展览部门与公教部门的合作机制

文:潘晴    图:潘晴    时间: 2016.3.27

近年来,国际上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公共教育理念已经从以艺术作品为中心逐渐转向以观众和社区为中心。博物馆和美术馆不再是仅仅珍藏和展示艺术作品的肃穆殿堂,更是为公众提供高品质文化活动的娱乐园区。以观众为本的公共教育理念已经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全民美术教育也成为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这样的理念是否能在中国植根,还需要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经验积累,并对展览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探索、尝试、改进和提高。本文将从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出发,提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忽略的一个操作环节,就是展览部门(由于行政组织结构不同,展览的策划、展陈、设计和搭建在不同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为了方便讨论,在此统称展览部门)与公共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

在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展览部门与公共教育部门都是人数众多的大型部门,因此有各自独立的工作任务和规划,但两个部门服务公众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日常工作上也有很多重合。近年来,不少展览虽然学术水平很高,却没有得到观众广泛的共鸣,就是因为展览的目的没有有效地呈现给观众。展览应该如何呈现、如何使内容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如何与观众产生共鸣,这要靠展览部门与公共教育部门两个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而在日常工作中,展览与公教两个部门往往忙于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忽略了沟通与合作的必要性,造成了展览内容与观众需求之间的错位。本文旨在强调建立展览部门与公教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从而将展览内容与观众需求更有效的结合,带给观众最佳的视觉与审美享受。

建立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公信力

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正在从传统的、单一的展览馆模式,向现代的、以观众休闲和美育为本的多元模式转型。如果,观众来到博物馆、美术馆仅仅是因为仰慕名家名作,而非通过专家诠释作品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以获取精神上的愉悦,那么,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作用就仅仅停留在陈列上,无法起到对公众的美育作用。因此,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公信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建立了与观众的信任和尊重关系之后,博物馆和美术馆对于观众的美育才能发挥作用。法国蓬皮杜中心现代美术馆原馆长Pontus Hulté曾这样说:“美术馆馆长的职责不仅仅是做好展览,更要培养一个对美术馆备感信任的观众群。大家来看展览不仅仅因为仰慕劳森伯格(战后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的名声,而是相信美术馆会展出令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获取这种信任是关键。美术馆只有获取了观众的信任才能推荐和宣传艺术家,比如我们第一次展劳森伯格时,他只是四位美国年轻艺术家群展中的一员,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但观众还是来看展览了。”可见,获取观众的信任就是实现博物馆和美术馆转型的第一步。这不仅仅取决于展览本身的质量和水平,也取决于他们在参观时的现场感受。只有当博物馆和美术馆在展览各个环节体现出以观众为本的用意,做好为观众的服务等各项工作,观众才可能建立对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信任感。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

展览是博物馆和美术馆对公众进行美育的窗口和平台,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是馆内不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展览部门和公共教育部门为例,每个展览的筹划阶段就是两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最佳时期。在展览开幕前的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展览部门应专门与公共教育部门进行一次或多次的沟通会议,就展览的相关内容和活动进行充分交流。在展览开幕前,展览部门的策展人应该为公共教育部门的教员做一次实地导览,详细讲解展览宗旨和希望达到的效果,介绍展览在布局和设计上的独到之处,对展览中最需要关注的明星作品一一点出。公教部门的教员也可以就此机会与展览部门的同事进行充分探讨,提升观众需求与展览效果之间的契合度。

展览中进行展示的文字介绍是非常有限的,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场馆服务人员与观众的互动也很重要。公共教育部门在展览中可以为观众提供灵活生动的现场讲解,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比人和文字之间的交流来得更加直接有效且具有亲和力。观众是形形色色的,他们对展品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的,想给观众满意的答复,需要展览部门为公共教育部门提供除展墙文字之外更多关于展品和作者的信息,让讲解员得以回答各种观众提出的问题。在国内博物馆和美术馆里,讲解员一般是按照固定的标准文本讲解的,很少会有讲解员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自主讲解作品,这主要因为中国的讲解内容多以展品的基本事实为主,比如作者、年代、尺寸、材质、出处等,很少加入讲解员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在国际大型博物馆中,讲解员多有艺术史硕士以上的学位,所以讲解员可以在资料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喜好和感受,也可以挑选着重讲解的作品,有时候还会自行设计外延的动手实践。美国著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的讲解员都是自己准备讲解内容和选择重点讲解作品,所以他们的讲稿都不尽相同。中西方这两种不同的讲解内容是多种人文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也不一定必须遵循国际惯例,但这就导致了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更依赖于展览部门承担全部资料和背景知识的准备工作,以及专家的解读介绍。这就需要展览部门积极主动地为公教部门做好准备工作,随时与公教人员沟通。

展览相关活动的配合

从常规上来说,公共教育部门与展览部门之间最多的合作就在于配合展览的公共教育项目。最常规的展览衍生活动除了讲解之外,还有不同年龄层面的公共教育专场。这些方面公共教育部门有充足的经验,在此不再叙述。但除了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工作以外,公共教育部门还可以参加到更多的学术研究中去。在笔者工作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共教育部门拥有一个专业的影棚和相关摄像设备,也培养了在摄影、剪辑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比如,笔者所在的展览策划部就曾经和公共教育部门合作制作了一系列关于水墨技法方面的纪录片,提名为《中国画笔墨研究讲座》。这套纪录片是为了配合馆内为期五年的大型展览项目《中国绘画史的梳理与重构》。这套讲座邀请著名水墨画家现场演示中国传统笔墨,并用录像的方式记录过程,配合画家现场讲解的录音,最后剪辑成影像资料,作为此展览项目的重要公教素材。这套纪录片由展览策划部门规划,邀请专家并搭建背景,准备材料,但所有的拍摄剪辑都是由公共教育部门来完成。公共教育部门人员拍摄的专业性为纪录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否则展览部门是没有人员来完成这样专业的剪辑工作。

展览的培训和业务培训

国际上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会定期为公共教育部门的人员开设专业讲座,这对于有藏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来说尤为重要。这些讲座会邀请馆内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对藏品进行深入的讲解,也会邀请馆外的专家来做专题演讲。美国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就长期为公共教育部的人员组织了一系列的讲座,并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亚洲艺术学者丰富馆内人员的知识,同时,亚洲艺术博物馆还将这套讲座免费放到网上,供馆外其他从业人员和院校美术史人员学习参考。展览部门或者学术部门可以组织一系列的讲座,与公教人员一起进行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的交流,这对于所有的专业人员都是很有裨益的。

中国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特殊性和挑战

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还在快速发展期,不仅在经验上需要积累,还必须考虑目前国内特殊的情况和挑战。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观众,而是观众太多,以至于在讲解、导览和观众秩序维护等方面为公共教育人员带来了很大挑战。讲解人员如果面对人数众多的团队,为了保证讲解效果就必须使用话筒,这势必影响其他观众的参观体验。耳机式语音导览虽然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语音导览的内容长度受限,设备容易出问题。所以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弥补人员讲解和语音导览方面的不足。故宫博物院武英殿的书画展使用的是独立于展柜之外的数字显示屏,观众可以通过屏幕翻阅更多关于展品的信息。中国国家博物馆用的是二维码技术,就是在展品标签上打上二维码,观众可以通过扫二维码来获得更多的展品信息。这些电子新科技在人力物力上投入更少,有效地补充了展品标签尺寸的局限,让观众获得了更好的参观体验。

以上所述的几点理念,是在展览展期长、准备工作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国内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展览数量大,很多展览的展期非常短,展览部门和公共教育部门没有时间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一般情况下只有大型的、展期时间较长的展览才有时间做充分的公共教育活动,这也是公共教育工作目前面临的不可避免的矛盾。一些博物馆和美术馆现在也在尝试数字化展厅、虚拟展厅或全景美术馆等新媒体来丰富观众的体验,这些新科技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发展前景值得关注。不论是公共教育部门还是展览部门的人员,只要本着为公众服务的宗旨不断尝试探索和总结,就能够在策展和展览服务方面得到不断提高。如果展览部门和公共教育部门之间能更紧密地合作,整合和分享各自的资源,就能够更好地把工作做好,使得博物馆和美术馆真正成为观众喜闻乐见、接受美育教育的艺术乐园。

原载于《美术观察》2016年第2

整理/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