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荐展丨旅途与素描:艺术家为何背井离乡?

时间: 2020.3.17

640.gif

在旅行成为大众消遣之前,16至19世纪的欧洲艺术家们已然采取了“在路上”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无论旅途长短远近,暂时栖居还是扎根异地,艺术家们在途中见识到不同的技法、风格、材料、形象,并将自己的知识和故乡的绘画传统带去所到之处,不仅促进了艺术家创作的成熟,也对当时艺术的跨地域间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素描作为旅途中的艺术家们尤为青睐的媒介,其材料轻便简单的特点可以满足艺术家随时记录旅途所见的需求。通过创作时集中而细致的观察,艺术家感知环境并在笔下保留最为珍贵的内容和细节。

艺术家为何背井离乡?他们如何用素描记录旅程?个体的流动又如何影响他们的绘画技术?2020年2月11日,于洛杉矶盖蒂中心开幕的展览《艺术家在路上:旅途与素描》[注:自2020年3月14日起,盖蒂中心暂停对公众开放,以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扩散风险,恢复开馆时间待定。],从16世纪至19世纪的馆藏中精选了弗拉戈纳尔、鲁本斯、菲斯利、梵高、高更等三十余位欧洲大师在旅途中创作的素描作品,试图用四个主题——“背井离乡”(Leaving Home)、“相遇:土地”(Encounters: The Land)、“相遇:人”(Encounters: People)以及“相遇:艺术”(Encounters: Arts),探究旅行对于艺术家的影响,同时引发我们对于旅途与艺术关系的思考。

 展览现场 拍摄:朱莉..png

   展览现场 拍摄:朱莉.1.png

展览现场 拍摄:朱莉.2.png

展览现场 拍摄:朱莉.jpg

展览现场 拍摄:朱莉

 01   “背井离乡”

艺术家们踏上旅途的理由林林总总。有些人选择主动离开故土精进技艺、寻求工作机会,有些人满怀好奇探寻远方的神秘土地,而有些则为了逃离苦难与惩罚不得不选择离开。展览开篇以“背井离乡”为主题,展示了艺术家离开家乡对艺术的探索。很多世纪以来,罗马都是艺术家的梦想之地,这里古建筑随处可见,现代艺术也极为繁盛,为志在扩展知识磨砺技能的艺术家提供了理想的学堂。

 1.jpg

《帝宫废墟,罗马》(Ruins of an Imperial Palace, Rome),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粉笔,33.5 × 47.6 cm,1759年,图片来源:盖蒂中心

洛可可艺术代表人物让-霍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Honoré Fragonard,1732 - 1806)在青年时代受到路易十五首席宫廷画师弗朗索瓦·布歇(François Boucher)的赏识与推荐,并依靠作品《耶罗波安崇拜伊都里斯》获得了去罗马法兰西学院(l'Académie de France à Rome)进修绘画的奖金。进修期间,他常在户外遗迹写生,在一幅表现帕拉蒂尼山东北角的粉笔风景画《帝宫废墟,罗马》中,弗拉戈纳尔协调耸立的宫殿角、炫目的阳光、高耸的柏树,刻画了富有视觉冲击的风景,为庞大而古老的建筑遗迹注入了生命力。弗拉戈纳尔对于粉笔熟练而轻巧的使用,使得画面最深的阴影区域也可见纸面。他控制着纸张的暴露,在阴影笔触中不断变化方向和手法,阳光、阴影和纹理的处理中可见功力,这也成为他后期艺术创作的坚实基础。

 2.jpg

《塔代奥在西斯廷教堂描摹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Taddeo in the Sistine Chapel Drawing Michelangelo's Last Judgment),费德里科·祖卡里,墨水、水墨、粉笔,41.9 × 17.7 cm,约1595年,图片来源:盖蒂中心

费德里科·祖卡里(Federico Zuccaro,1541 - 1609)于1550年离开家乡来到罗马,跟随在这里已经小有名气的的哥哥塔代奥·祖卡里(Taddeo Zuccari)学习绘画。在此次展出的作品《塔代奥在西斯廷教堂描摹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中,费德里科描绘了哥哥塔代奥向前辈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学习的场景,其全身贯注甚至略显紧张的姿态尤为动人。兄弟二人后联手为佛罗伦萨大教堂绘制了天顶壁画《最后的审判》,被视为是对米开朗基罗的致敬与对话。

 02   “ 相遇:土地”

新环境带来的刺激促使艺术家们描绘身边的自然景色、城市环境、甚至一草一木。其中一些作品完成度较高,而另一些则如同艺术家的回忆录,为之后的大型油画作品做铺垫。这种情形下的艺术家们偏爱干性媒介,如粉笔、钢笔、铅笔,因为它们轻便而无需繁杂的准备,而水彩特别适合描绘瞬息万变的天气和光影。从十八世纪开始,艺术材料供应商适应画家的需求,开始制作容纳工具和材料的便携画箱,使得艺术家们从工作室来到自然以及城市之中进行创作。展览第二部分以“相遇:土地”为主题,汇集了爱德华·里尔(Edward Lear)、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罗兰·萨委瑞(Roelandt Savery)等大师的风景素描。

 12.jpg

《佩特拉古城,1858年4月14日》,爱德华·里尔,1858年

 13.jpg

《风景》,安东尼·范戴克,约1640年

 14.jpg

《亚尔城:从麦田观望》,文森特·梵高,1888年

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1604/1605? - 1682)的早年经历仍有争议。在颇受近代学者认同的版本中,洛兰凭借制作糕点的技艺来罗马闯荡并被画家阿戈斯蒂诺·塔西(Agostino Tassi)雇佣为厨师,巧合之下随塔西学习绘画并声名鹊起。飘泊于罗马期间,风景秀丽的郊外小镇蒂沃利吸引着克劳德走出画室在户外创作,蒂沃利也成为克劳德最喜爱表现的主题之一。他专注于小镇景观,并从自然界中直接汲取构图,他的三十余幅表现小镇的作品被博物馆以及私人所收藏,此次展出的《蒂沃利景色》,用半透明而富有光泽的水墨表现光影,山林的轮廓在充沛的阳光映衬下得到显现,可见艺术家扎实的写生功底。

 3.jpg

《蒂沃利景色》(View of Tivoli),克洛德·洛兰,水墨、粉笔,21.3 × 31 cm,1640年,图片来源:盖蒂中心

《坐着的人》是弗兰德斯艺术家罗兰·萨委瑞(Roelandt Savery,1576 - 1639)旅居奥地利期间一系列主题和风格相似的创作中的一幅。作品中一个大衣包裹的大胡子老人蹲在地上,带钩而短促的阴影线条勾勒出老人的姿态和身形,头上帽子盖住额头,被包扎的右脚边另外放着一顶宽檐帽,另一只脚藏在其后——这是一幅生动的乞讨形象。作品中艺术家留下的“naer het leven”一词,意即场景直接取自生活而非想象,其他字符是艺术家标注的画面色彩,因为此时的写生除了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还可以是油画创作的前期筹备手段。在16世纪绝大多数画家都在工作室中创作的大环境下,写生为油画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4.jpg

  《坐着的人》(Seated Man),罗兰·萨委瑞,墨水,15.4 × 17.6 cm,约1606–1608/1609年,图片来源:盖蒂中心

 03   “相遇:人” 

旅途中的艺术家用绘画来纪念相遇。从保罗·高更(Paul Gaugin)的大溪地旅居,到让-里昂·杰罗姆(Jean-Léon Gérôme)的埃及奇遇,展览第三部分以“相遇:人”这一主题,呈现了多幅表现非西方世界的素描作品,记录了艺术家在旅行途中的真实见闻以及感受。但受经验与视角的限制,艺术家们在表现与本民族不同的人物形象时,往往容易夸大人物的外形特征,聚焦于新奇的服饰等,因此,一些作品也映射出艺术家的好奇与猎奇心态。

 11.jpg

《大溪地女人头像》(Head of a Tahitian Woman),保罗·高更,1892年

在16世纪后期,对科学和探险充满兴趣的艺术赞助人常聘请艺术家绘制精美的彩色插图,来表现异国他乡的植物、动物和人民。艺术家雅各布·利戈齐(Jacopo Ligozzi,1547 - 1627)出生于意大利,而后在奥地利为皇室创作绘画,因其绘制动植物的精湛技巧而受邀回到意大利为美第奇家族服务。展出作品《阿扎波弓箭手与猎豹》,最初可能是艺术家受美迪奇家族委托为一本介绍土耳其服装以及人物的画册所绘。雅各布通过人与动物相同的头部朝向,将两者的关系巧妙绘于纸上,而画面中鲜艳的色彩和金色的点缀凸显了艺术家眼中的异国情调。

 5.jpg

《阿扎波弓箭手与猎豹》(An Azappo Archer with a Cheetah),雅各布·利戈齐,墨水、蛋彩、金,28.1 × 22.2 cm,约1575年,图片来源:盖蒂中心

让-里昂·杰罗姆(Jean-Léon Gérôme,1824 - 1904)是法国学院派的重要人物,宏大的宗教历史题材的创作让他生活无忧并积累了游历东方的资本。1856年他第一次前往埃及,创作了细致入微的《埃及费拉像》。费拉是古埃及文明被基督教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取代以后,仍继续在尼罗河河谷及中东其他地方耕耘,且具有古埃及血統的佃农。这幅人像摒弃了异域题材中常见的华丽与夸张,以近乎写实的手法记录所见,成为艺术家日后表现东方人文油画的基础。

 6.jpg

 《埃及费拉像》(Portrait of an Egyptian Fellah),让-里昂·杰罗姆,粉笔,26.7 × 16.2 cm,约1856年,图片来源:盖蒂中心

 7.jpg

《地毯商人》(The Carpet Merchant),让-里昂·杰罗姆,油画,86 × 68.7 cm,约1887年,图片来源: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

 04   “相遇:艺术”

对于16至19世纪的艺术家来说,旅行是了解不同时期以及地区的艺术品最为直接的方式。艺术家们不仅可以欣赏公共雕塑、油画、壁画等,还常常受邀参观私人府邸的收藏。在艺术品复刻极为稀少的时代,他们通过素描来记录所见及所学。在绘画过程中思考他人的形象、构图、用色,并融会贯通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展览第四部分“相遇:艺术“,展示的素描作品同时也是珍贵史料,其中可见艺术大师们如何借鉴前辈艺术家、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创作。

 8.jpg

《女性习作》(Studies of Women),彼得·保罗·鲁本斯,粉笔,44.9 × 28.9 cm,1628年,图片来源:盖蒂中心

在1628年对西班牙的外事访问中,弗兰德斯艺术家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 - 1640)参观了马德里皇宫,并被悬挂在相邻房间中的三幅提香的画作深深吸引。他很快用粉笔勾勒出捕捉到的一些女性轮廓,并在同一张画纸上将不同作品中的形象混合在一起,留下了此次展出的作品《女性习作》。鲁本斯专注观察头部角度、面部表情,甚至精心编织的发型。他用白色粉笔表现高光,用黑色勾勒体积以及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在同一画面中容纳多重笔触,通过临摹前辈提香的作品,鲁本斯寻求着光线和轮廓,理想的美和力量的表达。

 9.jpg

 《被三个年轻男子谋杀的老人》(An Old Man Murdered by Three Younger Men),约翰·亨利希·菲斯利,墨水、水墨,42.2 × 47.6 cm,1770年代初,图片来源:盖蒂中心

 10.jpg

 尼奥彼得群像(Niobid Group),图片来源:乌菲齐美术馆

艺术家约翰·亨利希·菲斯利(Johann Heinrich Fuseli,1741 - 1825)出生于瑞士,因揭露地方权势的不公而受到报复,不得不流亡他乡。他在英国结识了画家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受其影响而对绘画产生强烈兴趣并踏上了去往意大利的“艺术朝圣之旅”。他绘制于这一时期的作品《被三个年轻男子谋杀的老人》,受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Galleria degli Uffizi)的希腊雕塑尼奥彼得群像的启发,呈现了四个充满动势的人物形象,黑色帘幕与强光的对比营造出一幕具有舞台效果的谋杀场景。艺术家绘画中的戏剧性与冲突性得益于他对于雕塑的思考与借鉴。

 展览现场 拍摄:朱莉.jpg

展览现场 拍摄:朱莉

旅途的意义也许是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无论是与前辈的杰作不期而遇,还是对陌生的自然或城市的惊鸿一瞥,都会成为艺术家的灵感来源,甚至改变他们的创作方式与轨迹。出于不同原因的“背井离乡”以及和土地、人、艺术的未知“相遇”,终究在艺术家的专注度、好奇心与不懈求索中历练为必然的前进。个人的流动与变化牵动着艺术实践的发展,正是那些在路上的艺术家让创造力从小小的一方工作室扩展到更为广阔而瞬息万变的天地,催生了印象主义以及近代美术的流变。

编译丨何雨婷

编辑丨杨钟慧

文章编译自:

盖蒂中心官网

https://www.getty.edu/art/exhibitions/artists_move/

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

https://collections.artsmia.org/art/10361/the-carpet-merchant-jean-leon-gerome

乌菲齐美术馆

https://www.virtualuffizi.com/niobe-room.html

维基百科

展览信息:

艺术家在路上: 旅途与素描 (Artists on the Move: Journeys and Drawings)

2020年2月11日-2020年5月3日(温馨提示:因为新型冠状疫情,展览已关闭,后续展期未知。)

盖蒂中心 (The Getty Center, Los Angeles, U.S.)

 18.jpg

17E45164DE8F07ACEAE31B3C374290A5.png

77DB8D5357067882834C2315761147ED.png

F4BF5BB8CC80C257103BF892B78DE045.png

F540C944DD15090C3B841B775EF60D10.png

F6544D766DF1807D48074F62AF13B6D3.png

展览展出部分作品

(拍摄: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