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加密艺术:一种新的可能性”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如期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重点美术馆第一次举办加密艺术国际展,展出了来自21国家的46位艺术家和艺术家小组的作品共计54件。参展作品形式多样,从摄影、装置、数字艺术、AI人工智能到区块链原生,集中呈现了艺术家如何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去创作和表达,以及他们对社会、生态环境和传统等议题的反思。
意大利代米克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馆长皮尔·吉利奥·兰萨;此次展览的意方策展人理查德·韦恩;意方策展人张远;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庆和;美术馆馆长张子康;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中央美院教授、前任雕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隋建国;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冯梦波;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淑霞;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费俊;此次展览的投影设备支持机构巴可大中华区市场营销负责人吴东亮;宋院南禅茶空间创始人黄建辉等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担任主持人。
意大利代米克艺术博物馆馆长皮尔·朱利奥·兰萨致辞皮尔·朱利奥·兰萨在致辞中表示,加密艺术是一场全新的艺术运动,正在以快速的方式席卷全球。艺术家能够在加密艺术中更充分地表达自我,他们在其中加入2D、3D的元素,以及动态、音乐和人工智能等,让艺术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它并不是取代了传统的各种艺术形式,而是使用一种新技术进行新的创作。加密艺术可以为人们带来新的思考,这就是本次展览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位艺术家来参与的原因。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致辞张子康在致辞中谈到,此次展览是今年央美美术馆开馆后的第一个国际展和科技艺术展。这个展览引发了人们对加密艺术的认识与讨论,当今科技正在加速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正在塑造着新的当代艺术。美术馆始终秉承开放且包容的立场,从表象到本质,探求的是潜藏在新现象、新变化背后的深刻原因。从此次展出的54件作品中,可以看到加密艺术的多样性,继而发现这些艺术家们借助科技手段,对社会、生态、哲学、传统等为一体的思考表达。
本次展览的意方策展人理查德·韦恩致辞理查德·韦恩在致辞中感谢艺术家们和展览团队的支持与付出。此次展览是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场以加密艺术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展览,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创造的能力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呈现一种未来的艺术发展方向。此次展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一种新的技术年代已经到来。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冯梦波致辞
冯梦波在致辞中谈到,在加密艺术出现以后,对于从90年代就开始用数字媒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数字艺术应该怎么样去创作、展示、收藏和保存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很高兴可以看到美术馆呈现像加密艺术这种新兴艺术的展览,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担任主持人
今天,艺术与科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科技不仅从多方面改变了世界,也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随着近两年加密艺术在全球的兴起,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被重新激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
开幕式合影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持续关注当代艺术和文化最前沿的创新发展动态。此次与意大利代米克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这一展览,我们旨在向社会公众和师生群体展示国际加密艺术动态,希望通过展览提出问题、展开对话,探索加密艺术的美学、社会学和技术潜力,深入技术进步为艺术创新带来的可能性,推进科技艺术的发展,促进对艺术与当代技术迭代升级之间的互动关联的思考。
展览将持续至3月24日。
展览前言
我们的经验在这个技术时代已经被深刻地、不可逆转地全方位重组。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的通过电子的手段使人类神经系统的进化超越人体极限的预言无疑得到了证实。这个史无前例的演变过程对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现在已被认知。延续人类表达的一贯性,我们正在见证加密艺术在全球的兴起,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激活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激烈争议。事实上,加密艺术不仅进入了大众的认知,吸引了众多大企业、机构品牌高调入局,加密艺术在久负盛名的艺术博览会巴塞尔,包括全球艺术界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威尼斯双年展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世界级的艺术博物馆已经成为区块链或加密艺术的支持者。加密艺术正在冲击我们当今的艺术世界。秉承CAFAM的使命,展示当代艺术和文化最前沿的创新发展动态,我们与意大利代米克艺术博物馆一起共同举办此次展览,籍以向我们的学生群体和社会公众展示来自国际的加密艺术,探讨和反思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和新的可能性。
纵观西方人文的图像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认识论或者技术的重大变革节点,都伴随着一个显著的、有关艺术作品的性质和能力的标志性转化。创新不仅局限于内容和主题,更主导着媒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附带物流、赞助和市场支助系统的改革,将艺术引入更广泛的文化体系。今天,艺术与时代科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科技不仅从多方面改变了世界,也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当代艺术家尝试将技术融入艺术创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展览现场
加密艺术代表了⼀种典型的、由数码所主导的文化重新调整,是第一个在本质上完全数码化的数字媒体,它不是先前模拟媒体形式的变体以及扩充,它的传播媒介和呈现媒介是一体的,完全依赖于虚拟区块链技术将其安全地悬浮在数字空间中。马歇尔•麦克卢汉所强调的媒介及其效果的完整性整合在加密艺术中呈现属实。加密艺术界定了自己,它无法被关键的传统图像空间或视频装置重新整合或重新挪用。因此,区块链衍生艺术品没有先例,导致其在市场上的快速销售和升值。
加密艺术设置在安全的区块链上,因此其不可能被复制或非法伪造。加密艺术的数码特性是其真实本质,作为一个保密整体,它以一种独特的原始状态存在,而其驱动源编码提供了这种完整性的可能性。加密艺术是一种彻底的新媒体,基于区块链操作,通过所谓的“椭圆数学模型”编码赋予安全和规范化模式,它保障了作品原创者与它的拥有者之间进行安全注册。由于加密艺术的具体形成是在区块链中去进行,区块链的非静态基础使得加密艺术具有其独特和固有的形式结构。从传统的哲学立场来看,正是这种形式结构促使其定义的扩展以及艺术潜力的发挥。加密艺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它的视觉力量远远超过了任何其他媒介。这种力量正是基于其技术的特点,为艺术家提供了更真实的想象深度。
展览现场
展览汇聚了46位艺术家/艺术家小组,分别来自中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爱尔兰、德国、瑞士、比利时、芬兰、土耳其、波兰、荷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古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21个国家,展出作品遍及人文领域:从绘画、雕塑、摄影、装置、数字艺术、Ai人工智能到区块链原生,艺术家创作方法的多样性挑战了分类,并促进了对艺术家身份的重新想象。展览中的艺术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年龄段和经验层,他们不受限于任何特定空间或传统艺术类别。因此,我们看到了该领域的民主化,在新生代年轻艺术家参与制作精彩作品的同时,年长而富有经验和“传统”的艺术家正在尝试激进的创新。
“加密艺术:⼀种新的可能性”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加密艺术展,也是全球范围内学术型美术馆举办的为数不多的区块链艺术展览之一。本展览通过呈现加密艺术中这些引人注目和最具创新的动态,重点探讨数字文化与虚拟空间作为创意和创新孵化器的潜力,以及科技在促进和鼓励当代艺术变革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亦期望展览的重要性能够促进当代艺术和展开对话,更进⼀步激发创造性和创新性思考,来共同发展中央美院的科技艺术新学科、新专业。
展览策展人:王春辰、理查德•韦恩、张远
部分展出作品
嘿,迈克·温科尔曼,图像,2021年,由艺术家提供
尼比鲁·太阳系/火星,隋建国,MP4视频,8分8秒,2023年ENT4,阿列桑德罗·扎尼耶,灯光装置(有机玻璃、发光二极管和3D动画、环境数据的声波),60 x 60 x 90 cm ,2022年
沉浸,玛丽娜·努涅斯,单路视频,2019年
燃烧的怀旧情绪再次袭来,凯文·阿博什,视频MP4(h.264),2160x3840像素RGB,持续时间:20秒(循环),2023年Detritus #25, 亚历山大·法图,2021AB 无限1,安德烈·博纳托,视频,6分钟,2022年
粉红熊,Hackatao ,视频,4秒,2020年
非凡,Six N. Five,视频,36秒,2022年
红灯区,费德里科·克拉皮斯,视频,27秒,2022年
失败者阶层,DotPigeon,视频,30秒,2022年
展览信息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意大利代米克艺术博物馆(米兰)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A展厅
展览时间:2023年3月14日- 3月24日
参展艺术家:
比普尔Beeple (迈克·温科尔曼Mike Winkelmann) (美国USA)
隋建国Sui Jianguo (中国China)
阿列桑德罗·扎尼耶Alessandro Zannier(意大利Italy)
玛丽娜·努涅斯Marina Núñez(西班牙Spain)
凯文·阿博什 Kevin Abosch(爱尔兰Irland)
亚历山大·法图 Vhils (Alexandre Farto)(葡萄牙Portugal)
安德烈·博纳托Andrea Bonaceto ( 意大利Italy)
Hackatao (意大利 Italy) 艺术家二人组DUO artist
Six N. Five (阿根廷Argentina)
罗纳德·昂Ronald Ong (马来西亚Malaysia)
费德里科·克拉皮斯Federico Clapis (意大利 Italy)
DotPigeon ( 意大利Italy)
CB Hoyo ( 古巴Cuba)
安尼贝勒·西科诺尔菲Annibale Siconolfi (意大利Italy)
马可·莫里Marco Mori (德国Germany)
露娜·生田Luna Ikuta (美国USA)
Mad Maraca (土耳其Turkey)
文斯•奥克曼Vexx ( 比利时Belgium)
Toomuchlag (瑞士Switzerland)
亚历克西·普雷方丹Aeforia (加拿大 Canada)
比尔利斯Billelis (英国 UK)
塞萨尔·佩利泽César Pelizer ( 巴西Brazil)
法比奥·詹皮特罗Fabio Giampietro (意大利Italy)
阿米尔·赞德Amir Zand ( 土耳其Turkey)
吉塞佩·洛·斯齐亚沃Giuseppe Lo Schiavo (意大利 Italy)
阿达·索科尔Ada Sokol (波兰 Poland)
安德烈亚斯·伊万Andreas Ivan ( 俄罗斯Russia)
迈克尔·库切 Michael Kutsche (德国 Germany)
NastPlas (西班牙Spain), 艺术二人组(DUO artists)
安德烈亚·钱波Andrea Chiampo(意大利 Italy)
维托里奥·波纳佩斯Vittorio Bonapace (意大利 Italy)
内特·希尔Nate Hill ( 澳大利亚Australia)
乔瓦尼·莫塔Giovanni Motta (意大利 Italy)
安德烈·克列斯比Andrea Crespi (意大利Italy)
瑞卡·尼亚里Reka Nyari (芬兰Finland)
杰西卡·怀斯曼Jessica Wiseman(英国 UK)
Migrating Lines (Anoymous) 迁徙线 (匿名者)
Diewiththemostlikes (美国USA)
泰德·靳Ted Chin (美国USA)
阿德索拉·尤瑟夫Adesola Yusuf (尼日利亚Nigeria)
西蒙·韦扎尼Simone Vezzani ( 意大利Italy)
里卡多·弗诺尼Riccardo Fornoni ( 意大利Italy)
SMACK (荷兰The Netherlands) 艺术家三人组Trio Artists
马里奥·克林格曼Mario Klingemann ( 德国Germany)
焦点工作室Spot Studio (西班牙 Spain)
绿色项目-基律纳实验室GREEN Project - KIRUNA LABS(意大利Italy)
图、文致谢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