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讲座|刘鼎、卢迎华:重新认识“我们的世界”——从第八届横滨三年展的策展经历谈起

时间: 2023.11.30

58321703570689_.pic.jpg讲座海报

2023年11月30日,2024年第八届横滨三年展的艺术总监刘鼎、卢迎华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宋晓霞教授的邀请,在线上举行了题为《重新认识“我们的世界”——从第八届横滨三年展的策展经历谈起》的演讲,在距离三年展开幕不到半年之际,分享了他们在策划此次三年展的过程中所开展的研究、考察和各项筹备工作。58331703570695_.pic.jpg宋晓霞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由宋晓霞教授主持,她先介绍了艺术家、策展人刘鼎与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的艺术实践与策展经历,并以自己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研究》为引,说明了本次讲座的缘起,回顾了刘鼎与卢迎华在近十年的策展实践,称其目标是以思想史的视野与人文主义的关怀,多角度描摹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2021年底,刘鼎与卢迎华提出以“野草——我们的生活”作为第八届横滨三年展的展览主题,尝试在全球化发展更加复杂的挑战下,展开与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的艺术家同行之间的互动交流。宋教授将他们的工作方法总结为“从当下历史地看”,认为这对我们重新认识与思考当下与未来人与世界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58341703570699_.pic.jpg刘鼎、卢迎华演讲

刘鼎与卢迎华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卢迎华带来的横滨三年展提案经历分享;第二部分是他们对国际性大型双三年展的展览模式进行梳理、反思与重新认识;第三部分由刘鼎分享在策划本次横滨三年展过程中的思考与讨论。截止到讲座之际,横滨三年展的网站上已经更新了80%的参展艺术家名单,完整名单预计会在2024年1月公布。在距离第八届横滨三年展开幕最后一百天左右的节点上,本次讲座恰好成为了对过往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与共同讨论的平台。


一、缘起:横滨三年展的提案经历

2021年12月15号,国内正处于疫情防控的焦灼状态下,刘鼎与卢迎华的邮箱收到了横滨三年展的策展邀请信,在充满不确定与隔离感的氛围中,这封邀请信一方面带来了人心的振奋与鼓舞,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例外状态下的沉思与交流。借此,卢迎华以横滨三年展为例介绍了大型双三年展的工作模式。横滨三年展由其组委会成员推荐潜在的策展人,出具短名单,并再向名单中的成员发出提交展览提案的邀请。为此,刘鼎与卢迎华结合疫情期间的体验与思考,经过前期的研究与准备,在次年1月20日如期给出了一份两页的展览提案《野草:重访生活的哲学》,讨论在停滞时期,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逻辑与组织方式,并认为这是应该做重新思考和重新清理的一个节点。展览的主标题取自鲁迅在20年代写的散文集《野草》,副标题展示了他们希望重新思考今天的生活的诉求。

在提交展览提案后,2022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刘鼎与卢迎华通过zoom线上会议的方式与第八届横滨三年展艺术总监遴选委员会进行面谈,委员会的主席为日本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哲学家浅田彰(Asada Akira),成员既包括艺术家,也包括艺术史家,还有其他国际大型双三年展的策展人与主席。刘鼎与卢迎华在线上面谈后一月余的时间内就收到了委员会的最终决定,由他们来策划第八届横滨三年展。

58351703570704_.pic.jpg

“野草——我们的生活”第八届横滨三年展,横滨美术馆、旧第一银行横滨支行、BankART KAITO,2024.3.15-6.9

横滨三年展由横滨市政府与横滨现代美术馆两个机构共同主办,大多数的工作是由横滨现代美术馆的策展团队和学术团队和刘鼎与卢迎华共同执行。卢迎华回顾了横滨现代美术馆的馆长和策展团队的过往工作,梳理了美术馆方面对疫情之后重启三年展的愿景和期待,这个新愿景建立在疫情影响下的上一届三年展,通过远程布展与交流最终顺利举办的基础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在概念方面,一是向外看,美术馆方面希望让2000年成立以来具有强烈本土性的横滨三年展,能够更多地与国际的、全球的艺术社区产生连接;二是向内看,他们希望能够重访横滨这一港口城市独特的历史与思想资源。在组织方面,美术馆方面也有对于双三年展这一展览形式本身被景观化强烈的不满足感,希望这一届的三年展能有所突破。为此,卢迎华针对双三年展的展览模式进行了历史的梳理,以寻求突破的路径。


二、反思:双三年展模式的历史回溯

虽然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代表的双三年展模式在19世纪末已经出现,但其大规模兴起是在新自由主义经济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卢迎华认为,双三年展不仅生产对当代艺术的认知,还生产了对当代艺术价值判断的评价体系,因此,重新评估双三年展的展览模式背后的思想资源、形成过程与局限性,对于在当下这个重新敞开的世界里策划三年展有着警醒作用。

58361703570709_.pic.jpg展览“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北京中间美术馆,2021

要回溯国际大型双三年展的历史渊源,卢迎华将目光放回20世纪80年代,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与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等人不约而同提出的艺术终结论。实际上,他们所说的是一种单向线性的、现代主义的艺术史观的终结,或者说以往的叙述方式不再适用于当代艺术的创作现场。接着卢迎华进一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丹托对现成品艺术的反思为例讨论当代艺术的缘起,不再崇尚形式至上,对各种边界的反思成为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的机制,不管是艺术史、艺术评论这类认知艺术的方式,还是艺术机构呈现艺术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关于这个话题,刘鼎与卢迎华在2021年曾通过展览《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进行探讨,呈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全球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语境当中对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往关于影响的讨论,一般是以某个区域为原点,逐渐传递到边缘性的区域,产生某些创作形态,然而在这个展览中,刘鼎与卢迎华尝试呈现一种更加平面的互相影响的模式,它不再是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而是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共识性的影响模式,由此突破了传统“中心-边缘”的思考模式,探讨如何更平等地在一个全球互联互动的模式下看待各自具体的文化经验和创作渊源。

以艺术形式演进为基本描述方法的传统叙事模式不再适应全球化的现状,由此带来深刻的认知转变影响了大量机构实践和策展实践的变化,卢迎华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转变。一是汉斯·贝尔廷和彼得·韦贝尔(Peter Weibel)在1989年共同创立的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另一个是1989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展览“大地魔术师”(Les Magiciens de la Terre),前者将新媒体录像艺术作为机构收藏展现,后者对大型展览的形式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转变形成了一种新的展览模式,在某个宽泛的议题下寻找不同文化语境的创作,与该议题发生关联,最终呈现一个万花筒式的全球艺术景观。

58371703570715_.pic.jpg“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现场照片,1992

然而,卢迎华认为这种展览模式是需要被重新评估与思考的。她以巴基斯坦移民艺术家拉希德·阿拉恩(Rasheed Araeen)的策展与艺术实践为例,辨析非欧洲中心主义的叙事模式在呈现多样性的同时,也存在一种地缘身份符号化的危险。缺乏具体语境下的经验挖掘,会沦为形式化的表面平等。卢迎华进一步借用学者汪晖的“去政治化”理论,描述了90年代中国语境里艺术实践显现出来的地缘身份符号化,她以批评家吕澎在1992年发起的“广州双年展”为例,指出吕澎建立了一整套批评家参与艺术市场的机制,在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下,希望把当代艺术带进这个艺术市场,将双年展作为当代艺术合法化的路径。

另外,70年代之后批评理论式微,而在9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兴起的时空条件下,文化产业被推到了前台,随着这一变化,策展课程也在走向学科化,比如阿姆斯特丹当代艺术中心(De Appel)的策展计划(The Curatorial Programme),成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生产环节,策展变成一种文化研究的工作手法。这种社会氛围影响了双三年展的策展方式,很多城市将双三年展作为城市激活的策略,蜻蜓点水式的文化研究主导下的策展模式,塑造了全球艺术的蔚然大观。

58381703570789_.pic.jpg

【美】e-flux journal:《什么是当代艺术?》,陈佩华、苏伟等译,金城出版社,2012年

艺术世界的深刻变化使欧美艺术史家与策展人产生了危机感,并对此进行反思,尝试梳理、定义和历史化全球艺术与89以来的当代艺术。卢迎华例举了大量案例,如贝尔廷的ZKM与全球当代项目,中央圣马丁学院通过展览进行自我历史化的努力,延斯•霍夫曼(Jens Hoffmann)创办的杂志《展览主义者》(The EXHIBITIONIST),以及美国e-flux的《什么是当代艺术?》,在这本书中,卢迎华表达了回到当代的愿景,希望在全球叙事里建立我们自己的叙事,而不应该用书中的十一套叙事来套用不同世界的经验。

由此,卢迎华引出了他们在深圳的OCAT当代艺术空间做的两个展览《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和《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以及借助中间美术馆所做的系列讲座“中国作为问题”,提出“自我实践”的内在机理,回到更内在的创作原点而非地缘身份之类的外在标准。刘鼎与卢迎华的策展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转向,深入到艺术史的内部去重新观看某一个历史时段、某一个体的实践,以个体在这个具体的时空当中创作的脉络来重新思考艺术史的书写,而不是借用已有的概念或理论表述方法,来直接套用不同的历史时空和不同的个人。这样的想法也贯穿了本次横滨三年展的策划当中。

58391703570794_.pic.jpg《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OCAT深圳馆,2011

58401703570798_.pic.jpg

《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OCAT深圳馆,2012年

最后,卢迎华批判了从2022年开始各大双三年展的密集展开给大众带来的疲惫感,并分析这种疲惫感来源于双三年展的景观化、体制化,以及大众对资本的不信任。以威尼斯双年展与巴塞尔博览会的比对为例,双三年展失去了与博览会的区分度,景观式的生产使其缺失了某种历史维度。

58411703570802_.pic.jpg横滨三年展工作办公室,摄于2022年

由此,卢迎华分享了横滨三年展的区域性及其带来的特殊体验。横滨三年展普遍都是采用日本的策展人来策划,直到第七届才开始向全球的策展人发出邀请,但是以往也经常邀请艺术家来策划展览。横滨现代美术馆自从上一届三年展举办后就闭馆进行大型内部整修,所以本次三年展会是在重新开馆的第一次展览,意义非凡。


三、建构:横滨三年展的策展实践

刘鼎总结了卢迎华的演讲,强调其中的共识性,并指出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批评缺乏理论化,引出了三年展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过程,讨论策展实践如何抵御新兴思潮的动态僵化,尤其是疫情对世界带来巨变之后如何利用创作实践,将感觉与现象问题化、理论化。刘鼎分享了他通过全球旅行,进入各个不同语境的艺术家工作室的过程。刘鼎的第一站来到了荷兰,从蒙德里安基金会(Mondriaan Fund)的邀请开始,转移到带有普遍主义的文化语境中给他带来一种重新与世界产生链接的感觉。此后,他一路沿着阿姆斯特丹-米兰-巴黎-东京-奥斯陆-哥本哈根-根特-布鲁塞尔,进行了一个大范围的全球旅行,通过与艺术家面对面的沟通与观察,对世界的变化与自身的位置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具身体验,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大众对双三年展的艺术景观的渴望,与展览对思想资源深入呈现之间的矛盾,以及策展人在面对这一矛盾时的无力感。

58421703570808_.pic.jpg

第八届横滨三年展主要场地:横滨现代美术馆、旧第一银行横滨支行、BankART KAITO

带着这种感悟,刘鼎回到横滨三年展的讨论中,将展览的名字重新修改为《我们的生活》,以贴近东亚的思想、生活与现场。横滨三年展的主要场地有三个,包括横滨现代美术馆、横滨老银行和仓库改造的艺术中心,也包括了横滨最大的商场的公共空间,换言之,这是一个遍布在整个城市的三年展,因此还要考虑城市本身的历史。刘鼎接下来介绍了策展团队的实地调研经历,深刻地意识到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与福岛核灾之后,日本的社会与文艺界产生对过往阵痛经历彻底告别的思想转变,走向一种更具活力的、饱满的艺术状态。

为呈现这种变化,刘鼎在展览中策划了“生活目录”的环节,集结2000年以来东亚思想运动中的重要思想家、理论家、社会实践者等所谓“思想同行者”的文本,进行思想史的梳理,变成平行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呈现被主流社会规约所忽视的实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理论化的成果,在思想层面帮助理解我们所面对的僵化的现实,体现不同社会语境中的共识性。

58431703570845_.pic.jpg

本次展览主视觉参考世界上各种关于“营地”的形态

而后,刘鼎介绍了展览的主视觉概念:营地。策展团队邀请了不同艺术家制造了不同风格的营地,呈现在不同社会危机中动态的生活经验,将“营地”纳入生活的规则中,纳入已有的固定的生活秩序中,作为常态来思考。这一灵感源自鲁迅《野草》的文本,探讨在动荡的现实社会中,如何寻找自我,如何寻找锚点,以及锚点的固定与漂移的问题。最后刘鼎简单预告了横滨三年展的展览内容,共同期待明年3月15日三年展的开幕。


四、回应:观众问答环节

宋晓霞教授对刘鼎与卢迎华的演讲进行分别的总结,并进一步追问他们如何借助鲁迅的《野草》与横滨三年展进行对话。刘鼎与卢迎华回应道,《野草》是他们思想的启发点,以呈现百年来现代性对东亚社会生活的规约,讨论在历史紧急情况里个人的能动性是如何被使用和发展的问题。他们进一步考察了对鲁迅思想产生影响的日本思想家厨川白村的思想,讨论个人如何将社会思想资源内化于自身和外化成作品的方法。另外,他们在展览中也在艺术上进行探索,讨论了艺术创作与思想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强调对艺术家思想动力连接视觉表达的深入考察,在展览语言上探讨思想动力如何形成展览景观。展览语言所以不光是艺术家的创作,也有策展人的创作。也有思想同行者的创作,可以说是重新书写了一部今天的《野草》。

在讲座的听众提问环节,对于“当代艺术系统中个体实践的价值判断”问题,卢迎华强调个体与系统并非互相排斥的关系,个体的认知塑造了系统的行为,系统的边界源自个体无意识的思维惯性。她指出,在这个系统中对边界的来源进行深究,个体就可能在行动与思想上不被系统所钳制,系统本身就是由个体组成,应当更多去探索个体在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以一种灵动的认知在互动中与系统产生对话。

在回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话语逻辑指代”的问题中,刘鼎梳理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文艺座谈会以来的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语汇变化影响了至今的整个思维逻辑结构和对问题判断的结构,背后的思想动力不同形成了艺术判断的不同,如果只着眼于形式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仔细甄别每一次曲折演进的问题化过程,才能理解中国现当代思想史中的重点,理解当下的中国现实,以及中国与全球链接过程中的误差。误差能够体现出不同思想价值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方向与重点,从而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边界与锚点之所在。刘鼎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个幽灵,始终支配和制约我们,只有理解这种支配和制约才能理解今天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的本质。

接下来两个问题讨论“个体主观能动性”以及“当代中国语境下艺术家如何兼顾和保持创作的主体性,思想性和政治性?”刘鼎通过探讨个体与社会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和社会生产能力下的僵化问题进行回应,强调了价值观蔓延可能导致个体僵化的问题,但人类作为容易适应的动物,面对僵化的问题需要反抗,同时人类存在一种超越现有价值观与否定某种价值观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在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中都能展开持续性的探索,最终他呼吁以动态的、超越性的视角来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卢迎华强调回归具体语境,并非将自我从系统中抽离,而是把个体放进具体的复杂坐标系中动态地自我审视,个体的所作所为就是个体的主动性所在。

在创作语言方面,刘鼎回应了“如何权衡形式技术与内容观念、避免沦为匠人或者点子艺术家?”的问题。他先铺垫了观念艺术对当代艺术界的影响以及在中国的现状,给出对年轻艺术家的建议,他认为,拥有独特的思想探索和兴趣是关键。艺术家需要投入时间去发展自己的思想事业,并不断展开探索,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某些议题或某种艺术技法。

最后两个问题回到双三年展的策展模式与展览概念上,刘鼎回应了双三年展景观化的问题,并认为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表达方式里面,要允许其出现世俗化的一面。这一现象对于艺术界的从业人员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如何去甄别文化现象和文化生活的学术价值与世俗意义。对于“个体的人对生活真正的掌控”这一难题,刘鼎以福柯的权力理论为例,指出本次横滨三年展将展示被监控的现实下个体依旧有逃逸的空间,他强调不要把个人与系统分裂开来看,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动态关系,这种复杂性需要深入的具身实践和体会。

本次讲座圆满结束,刘鼎与卢迎华通过分享横滨三年展的策展经历,聚焦艺术创作与思想动力之间关系探讨的实践行动。讲座最后,两位主讲人期待2024年3月15日开幕的横滨三年展,能够与我们的艺术创作与思想实践形成积极的对话。

本次讲座录像请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N41177pQ/?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c0d4901faa8783f34c4fdda60b392a02

延展阅读  

1、《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作者:刘鼎、卢迎华、苏伟,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期:2011年9月。

2、《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作者:刘鼎、卢迎华、苏伟,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日期:2012年5月。

3、《个体经验——1989-2000年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对话与叙述》作者:刘鼎、卢迎华、苏伟,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日期:2013年。

4、访谈︱超越“85新潮”:1980年代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579611。

5、《中国作为问题》第1-5辑,主编:卢迎华,中间美术馆。

6、《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Art History after Modernism),作者:[德]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译者:苏伟,评注:卢迎华,出版社:金城出版社,日期:2014年3月。

撰文|黄心仪

校对|曹立瑶

相关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艺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