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绎美术馆盛大启幕,携三大开馆展亮相京津冀

时间: 2024.4.29

新绎美术馆,坐落于位于京津冀区域的中⼼地带——廊坊市丝绸之路⽂化艺术交流中⼼西侧,是一座⾮营利性⽂化艺术机构,以其超过30,000平⽅⽶的建筑面积傲视同侪。新绎美术馆由著名企业家王⽟锁先⽣于2019年创办,是基于新绎控股⽂化使命建⽴的⼀座综合性专业美术馆。秉持着学术⽴馆的原则,新绎美术馆致⼒于通过研究性展览、学术脉络梳理与研究、多类型化的公共教育以及丰富而具有线索的收藏,为观众呈现出多元且深刻的艺术体验。我们志在将新绎美术馆打造成为具有⼴泛国际影响⼒的⽂化艺术交流平台,同时也是公众认知艺术、提⾼审美能⼒的重要学习空间。

在此过程中,为了建⽴美术馆以学术推动艺术创新发展的新范式,美术馆馆在张子康馆长的带领下为公众精心筹备了三大开馆展,分别为“一刻·出入——宋冬、尹秀珍双个展”、“时间的铭刻: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经验和转变”、“新绎·青年艺术年度国际项目: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三个展览从呈现当代艺术中坚力量、梳理当代艺术学术脉络以及扶持当代青年艺术家的角度出发,在坚持学术性和多元性的基础上激活美术馆能量。


宋冬、尹秀珍双个展“一刻·出入”

 “一刻·出入——宋冬、尹秀珍双个展”是两位艺术家根据空间特性而形成的委任展览,由张子康馆长策划。两位艺术家分别在美术馆一楼南北两个厅分别带来了彼此的“个展”,又通过巧妙的布局使展场形成一个相互循环的回路,从一楼贯穿至四楼,展现了艺术家对展览叙事的巧思。宋冬和尹秀珍通过各自独特的创作媒材、语言和艺术风格,在独立与协调两种创作思路中,构成了一种互补、思辨的表达和全新的展览形式。这既是就独立作品所展开的两位艺术家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也是一场在作品与作品之间展开的探索和共同叙事,展示出生命历程的倒叙与回环,形成一场独特的思想实验。

本次展览试图探讨一种“个人展览”的呈现新方式。这既是保持艺术家独立个性的“个展”,又是相互对话、共融,并和观众的参与性产生密切联系的“群展”。宋冬的个展“一刻”与尹秀珍的个展“出入”分别用了他们各自一件作品的标题作为各自展览的总体题目。充分利用美术馆的建筑特点,南北两个大厅分别呈现独立的个展,而中间的中轴线空间一楼至四楼则交替呈现两个人的合作作品和个人作品。在整个展场的布局中把两个个展以“一刻·出入”为主题,形成一个相互循环的回路。

宋冬&尹秀珍展览海报.png展览海报

两位艺术家通过各自独特的创作媒材、语言和艺术风格,在独立与协调两种创作思路中,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观察视角,构成了一种互补、思辨的表达和全新的展览形式。这既是就独立作品所展开的两位艺术家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也是一场在作品与作品之间展开的探索和共同叙事。同时,就展览本身而言,本次展览也在试图对于当下艺术家个展的建构与呈现的新方式进行探讨。

此次展览中,艺术家尹秀珍的一系列创作,更多地展现出了宏观视阈下,对于个体生命经验的微观样态的关切。这是艺术家所关注的议题,也是在展览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接连抛出的引人反思的问题。艺术家尹秀珍直面时代流变与社会现实,从个体生命之间、个体与组织群体之间的彼此映射,到天地人生的相互投射,从群体意识到个体认知,从文明追索到文化事项,呈现出由具象所带来的深刻。

展览现场

在艺术家宋冬的装置作品中,影像穿梭其中,勾连起装置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对日常生活碎片的物质性堆叠、铺陈、重构所建立起的精神性与象征性意义,则为个体的生命经验指涉出更为宏大的议题。时间是这一部分作品的埋线与脉动,在更广阔的坐标中,指向变革之下的剧变与恒久,以及对于宇宙自然、人类族群、家庭亲缘、精神秩序关系的反思与重建……

两位艺术家在通过一系列作品的不断转换中切换着视阈,呈现出外部变革与内在重建的变奏交织,以一场思想实验的方式,展示出生命历程的倒叙与回环。这既是一部个体生命之间彼此人同此心的个人观想录,也是一部属于集体变迁的历史和时代叙事,让我们有机会回望生命的历程,去审视、观察和反思一段经验,一种方式,一习传统,一隅文明,既指认历史,也指向未来,既指向个体,也指涉群体。

展览现场


“时间的铭刻: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经验和转变”

“时间的铭刻: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经验和转变”是一个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作为动态样本而深度考察的展览,由策展人郭小晖策划,展览位于美术馆三楼南北两厅,也将成为美术馆的常设展览。本次展览得到了许多国内重要收藏家的支持,呈现了超7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囊括绘画、摄影、影像、装置等广度门类。在艺术家身份上,既有60后-9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也将视野延展至环球视野中的国际艺术家。展览沿着时间线索分为三个篇章,在30年的时间跨度中,回溯从1990年代至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群体的经验与转变,呈现不同时期代表性中国艺术收藏家的重要作品收藏与理念。

时间的铭刻——当代艺术收藏展海报.png展览海报

沈远,《垂钓巴黎的空气》

刘小东《捉鸡》

陈文骥,《满意》

喻红,《繁衍》

展览共有84名国内及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这些作品均由中国重要收藏家的慷慨惠允,展览面积近2500平米。展览线以三个重要的时间段展开,分别是1990年-2005年:早期收藏与开拓;2006年-2012年:专业体系的发展;2013年至今:全球化视野,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历史的概貌。


“新绎·青年艺术年度国际项目: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在2024年4月29日-7月28日与公众见面的“新绎·青年艺术年度国际项目: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则从青年艺术家群体出发,提名人汇集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深从业者,包括艺术史家及评论家凯伦·史密斯、国际策展人与艺术史家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以及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冯博一,共提名了七位80后青年艺术家参加展览,他们分别为边云翔、廖雯、欧鸣、苏永健、艾玛·斯卡拉菲奥蒂、童文敏、尹昌志。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计划于2024年8月实行,征集计划将于近期公布。

展览位于美术馆四楼北厅。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他们以独到的视角和表达探索艺术的多维性,敏锐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变迁,展现出当代艺术的新面貌。同时,这一展览也是“新绎·青年艺术年度国际项目”中的首个子项目,年度项目包括艺术家提名展、青年策展人计划、艺术驻地等,新绎美术馆希望借此机会,与青年艺术家共同成长,一同打破艺术的界限,推动艺术与社会的交融。

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海报.jpg展览海报

“新绎·青年艺术年度国际项目”面向全球范围内的青年艺术家、策展人等从业者,每年将有序推出“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和“青年策展人计划”两个展览项目。其中,“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将邀请持续活跃在艺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策展人或学者作为提名者,通过他们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严格的学术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挖掘、扶持有潜质的青年艺术家,以呈现当代艺术的前沿面貌和多元视角,展示新生代艺术家多维度的创作样态,激发青年艺术家创作的活力与创意。“青年策展人计划”则针对国际范围内的青年策展人,通过项目征集的方式,在资金和场地上支持获选方案的实施。本计划鼓励青年策展人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围绕当代艺术、理论与社会发展,提出具有当代性和批判意识的实验性议题,以展览的形式对其进行探索,期待在展览策划、实施的过程中帮助青年策展人拓展视野、积累经验,成为艺术领域的未来领袖。除此之外,“新绎·青年艺术年度国际项目”后续也将开展青年艺术家驻地计划,结合本地资源,为青年艺术家们提供创作、交流与探索的空间,鼓励艺术家进行跨文化、跨地域、跨学科的艺术实践与思考。

作为一所强调艺术的实验性、公共性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非营利艺术机构,“新绎·青年艺术年度国际项目”是新绎美术馆致力于培养与支持青年艺术从业者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履行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的体现。作为专业艺术机构,美术馆在坚守学术使命的基础上既要实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要积极参与社会教育和文化建设,为社会培养、扶持更多有文化素养、有创造力的青年艺术人才。

三个开馆展代表了新绎美术馆作为一家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的使命与价值观,多维度、多面相、多角度呈现新绎美术馆对学术性研究的重视与承诺,展示对当代艺术创新的持续关注与推动。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