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综述|跬步与徘徊: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以隋建国雕塑创作为缘起

时间: 2025.1.14

2024年12月23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9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解读中国当代雕塑的‘跬步与徘徊’”研讨会在中央美院举办。此次研讨会以隋建国回顾展“跬步与徘徊”为缘起,将艺术家的50年创作生涯作为研究案例和分析标本,解读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态势;并通过多维度的学术探讨,揭示其作品蕴含的艺术价值、创作理念,进而推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研讨会开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新平教授和雕塑系主任张伟教授分别致辞,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对隋建国的艺术历程及其影响进行了回顾,并对本次研讨会的意义予以不同层面的深刻阐释。发起人隋建国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各方支持的诚挚感谢。他强调,本次研讨会纳入雕塑学科90年的大框架内,体现了学校、学术委员会,雕塑专业,与创作者个人之间的有机互动与深度关联。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新平致辞.jpg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新平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致辞.jpg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致辞

在上午的主题发言环节,专家学者从不同学术视角出发,对中国当代雕塑展开深入剖析。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高名潞,以多角度的批评视野,将隋建国的创作个案放在中国20世纪以来以艺术关怀和文化时间为经纬的现代行叙事中解析其坐标、方位和价值。他提倡在历史、在地和全球的大语境中进行艺术家个体与创作个案的分析与书写,以此为基础探寻和思考中国现当代艺术自身的独特逻辑与核心命题,将之总结为“文化”、“时间”、“具身体认”三组内在关联的关键词,并简要回顾了这三条线索在中国现当代艺术进程中的缠绕与显现。

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高名潞发言.jpg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高名潞发言

随后发言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顾丞峰先生将隋建国定位为中国现代艺术向当代艺术过渡进程中标志性的重要艺术家。他系统总结了隋建国创作的四个关键取向:“禁锢与挣脱的咒念”、“符号与观念的冲击”、“运动与张力的位移”和“时空与生命的体验”。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顾丞峰发言.jpg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顾丞峰发言

同济大学哲学系的余明锋副教授以实体的雕塑如何塑造虚空这一“悖论”为切入点,详细梳理了现代雕塑中虚空的三种呈现与表达方式:通过与贾科梅蒂和怀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的对比,强调隋建国塑造的并非静态的固定空间,不是任何具体的存在者,而是一个处于动态生成过程中的存在论事件。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余明锋发言.jpg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余明锋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谢波副教授则以观看者视角为切入点,从时间维度对此次展览进行了富有诗意的解读。提出时间是承载生命经验的复杂框架,具有递归性的特征,这一特性深刻影响着艺术作品的创作、诠释与意义生成。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谢波发言.jpg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谢波发言

上午研讨的主持与评议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尹吉男先生进行总结时强调,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社会主义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尤为深远。这些因素在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中汇聚成独特的文化能量,使其作品呈现出与西方艺术家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与价值取向。他着重指出,深入研究中国现代艺术史需要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避免简单化、片面化的解读方式,警惕当代流行的解释模式掩盖历史的真实面貌与内在逻辑。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尹吉男评议.jpg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尹吉男评议

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贺婧认为,比较贾科梅蒂的作品《不可见之物》,隋建国2008年创作具有现象学转向意义。她以梅洛庞蒂的现象学视阈和德勒兹的生命主义为参照,指出隋建国的雕塑创作实际上是一种共在的生成,艺术家试图遮蔽视觉、回归到原初生命经验,唤起对不可见时间和生命存在的探问。

批评家、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贺婧发言.jpg批评家、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贺婧发言

研究者、写作者聂小依的发言讨论了展览中的空间与作品互动,她以隋建国的作品《马克思在中国》参加《艺术长征》为例,讲述隋建国作品的展览经历,引发对雕塑在特定空间中与观众互动、作品思想性以及艺术与社会现实关系的思考。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沙鑫认为隋建国的创作方式是一种与世界相处和自我疗愈的方式,体现为通过重复性行为和痕迹,如捏握作品,接近原初的“忘言”状态,反映了他与社会、艺术相处的路径探索。

研究者、策展人苏伟尝试通过艺术家个案和长时段线索研究,如“历史实践”或“行动主义式的历史研究”来描绘历史。他提出把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历史,尤其是1949年以后的历史放在美术史的整体当中去考量,理解雕塑的语言、个性与去个性化倾向。

策展人王欢以民间塑像的文化意义为议题进行发言,分享中国现代民间塑像案例,体现了民间创作冲动与生命底色的关系。尽管不符合主流审美,但具有文化研究价值,引发对艺术标准、文化多样性和社会结构关系的思考。

策展人、研究者杨天歌以雕塑的跨媒介性与开放性为题展开讨论:他认为雕塑具有开放性,与社会文化土壤相关,在中国历史中总与更广阔的文化现实和社会现实产生关系,具有跨媒介性,跨越单一媒介向度。同时社会文化语境为艺术创作提供条件和背景,引发对雕塑与社会文化语境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

批评家、策展人、北京大学在读博士杨天歌发言.jpg批评家、策展人、北京大学在读博士杨天歌发言

策展人张营营讨论了隋建国作品的中国风格。还探讨了雕塑的内部空间与边界各种形态体现,包括动态、液态、气体、透明无形等,引发对雕塑本质特征和边界的深入探讨。

研讨会最后,下午的主持评议人李佳对进行了总结与提问。李佳认为当代艺术史叙述受时间体验和意识影响,如隋建国创作体现不同时间杂糅,反映当下不同地区、主体文化时间相互作用的处境。同时,研究者和批评家自身的生命经验、历史意识、位置性(positionality)也会影响到对于历史事实的理解和书写,今天的研究者需要寻找合适参照系和框架理解当下。

研讨会现场 (2).jpg“解读中国当代雕塑的‘跬步与徘徊’”研讨会现场

隋建国最后对自己的徘徊与轮回式的创作历程进行分享:早年受寻根文学影响关注庄禅思想,试图寻找中国现代雕塑之路,后到中央美院学习写实雕塑,同时进行现代材料研究。而后,艺术观念发生转变,创作《地罣》等一系列作品。在日本访学期间,被同行问及为何不做写实雕塑后,开始思考并尝试解构写实手法,由此产生了《中山装》等系列作品,再到受贾科梅蒂启发对虚空等问题的思考,经历了从传统雕塑到观念雕塑的转变,不断挑战和颠覆自己对雕塑的理解,展现了基于创作实践的不断演进和突破。

综上所述,本次研讨会通过嘉宾的深入发言和热烈讨论,对隋建国的艺术创作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为中国当代雕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个人创作样本、思想资源和研究视角,也为雕塑艺术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方向,对推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