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6日,今日美术馆,“从纽约到北京”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画展开幕。在此之前,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也一起举办过展览。时间:2007年4月28日,地点:北京798Tra画廊,《纽约三人行》画展。这是他们在国内一起举办的第二个展览,可见他们三个之间关系的密切。
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在上世纪90年代是彼此的“人证”,而他们的“证人”是纽约。此次画展主要展出三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旅居纽约时期的画作以及回北京后的新作。
他们三人都曾在纽约大街为路人画像挣钱,以圆画梦。陈丹青说,三人在纽约期间分别作画,并互相叫好。别人喜欢与否毫不在意,这成为他们最大的快乐。“1998年,可鲁、大冯开车带着我驶向华盛顿,一路放听摇滚或王菲。三人还轮流彻夜排队,等候买票进入一项来自阿姆斯特丹的特展《凡高最后的岁月》。曙光照亮排队的群众,我们每人一杯咖啡。黄昏返回纽约,出城前在唐人街买了一份广东烤肉,归途车中各自手取喷香的熟食。”那时,陈丹青和可鲁已望见五十之年,大冯将近不惑。
近年来,三人相继回国,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从纽约到北京,两座不同性格的城市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陈丹青自己所说的:“早先我们有幸在纽约开眼界,如今有幸在北京开眼界。听从自己的感觉与内心,是这两座纷乱而伟大的城市赐于我们的教益。”纽约和北京是他们三个人生活的中心,在他们的作品也集中表达了这两座大城市在他们身上所打下的烙印。
三人的画展能在一起展览,陈丹青感到异常兴奋,因为三个人完全属于不同的风格。马可鲁画风为抽象派和后现代主义,冯良鸿则注重涂鸦与符号之间的互动,这和陈丹青传统的西欧写实手法完全不同。
“从纽约到北京”作是对他们绘画历程一个阶段性总结,借以记忆旅居美国和归来北京的这段难忘的岁月。陈丹青说,20多年前,我们从这里远去异域,现在带着纽约的风尘,回到北京。陈丹青三人演绎了一出中国版《在路上》,并借此次画展,来寻找曾经“无名画会”时期的独立、干净和纯粹。马可鲁极力摆脱早期抽象现实主义,向极简主义过渡,一直在做减法;冯良鸿的作品多为实验艺术,游戏的心态延续至今;陈丹青的画作渗透着他对社会性和比较文化的思考,他的《无名组画一与二》都给观众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作品的力量使我们经得住时光的考验。”马可鲁说。
记者 周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