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提出像保护生态一样搞民俗保护区,让住在里面的人,小孩戴老虎帽穿老虎鞋,老头穿老棉袄,不看电视看皮影。还有的村子一村的农民不种地,以剪纸为主业,秧歌队随时整装待发,完全成了旅游产业的附属品。在各地的文化节上,民俗也是按导演们的要求展示着…… 这些表面化的做法似乎是在吆喝着“保护”民俗,其实恰恰是在给传统文化“毁容”。传统不是一件“百宝衣”,可以遮掩现代社会中一切浮躁;传统也不是仅供现代人用来装饰或凭吊的花瓶。传统根植于生活土壤,是源远流长、应时而动的“活水”。
在中国民间,会剪纸、绣花的巧手们都有一肚子民间文化的学问,这些学问不是得自学堂,却传承着千秋万代的智慧。然而一些东西在日渐消失,一些东西却又似乎在不断重现,这就是历史的奇诡之处。民俗大都是和生活方式,和生活的物质内容相对应的,生活方式变了,很多民俗自然就会消失。我们不能抱怨也无法拦住一些民俗的淡化、消失。当城里人住着高楼开着汽车,凭什么还要让农村保持着什么“原生态”?比如城里人用玻璃窗,敞亮干净,就不应该还要求农村的人用窗格子窗户纸。没有窗户格子,你还在哪里贴窗花?
所谓民间风俗,不能不考虑到时代性、时尚性。当土地都不在了,山花怎会依然芬芳?可以说,作为文化遗产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我们更多的是在感情上挽留它,不可能在今天的生活中如实地再现。民间艺术最好进博物馆,这是一种最好的保护。这个博物馆是一个大的概念,它不是一间房子,也不是一个民俗村,而是现代社会留给传统文化的一个宽敞的位置。在这个大的博物馆里,被保存起来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库。我们真正要面对的还是今天的生活。今天我们在创造生活、建设新文化时,传统是我们提取基因、提取元素的仓库。
(原载2007年07月17日 人民日报 ,李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