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留“物件”,再谈“文化”
网友“若兰勿香”的留言:
"文化遗产"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和应用,其实人们还是非常关心这些“遗产”的,只不过关心的角度和方式不同罢了。有人关心怎末用它们来搞活个人和地方经济,有人关心怎末用它们来做文章,有人关心怎末保护以及它们命运如何,吕老师关心的是这些文化遗产的命运吧?面对这些遗存,我们应该做点什末?
“传统民间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是一个现实问题,不仅民间文化,包括书画、青铜器等等都经历了一个博物馆化的过程。这使物件本身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也失去了很多原有的意义。今年第五期的《读书》上有巫鸿先生一篇文章《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其中有类似观点,即美术作品在流传中功能和形制的变化应当在美术史研究中引起关注。
但是民间文化和书画在博物馆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书画本身就是作为一个独立体来欣赏的,而民间文化是与环境相适应,是“活”的。所以说将民间文化中的一个事物从它生存的环境中抽离出来,它就只是一个物件,不是文化了。
回复:
请注意,不管是“用它们来搞活个人和地方经济”还是“用它们来做文章”都必须有一个前提,这就是这些“遗产”必须有一个存在的事实,特别是那些有形的遗产,因为他们实际上承载着“无形”部分的全部内涵,没有这个存在的事实,当前也许“搞活了经济”、“做了文章”,将来怎么办?因而,我的看法是,可以暂时不急于用它搞经济、写文章,但不可以将他损毁。
“功能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再也不可能用原始的彩陶盆盛装食粮,再不可能用商周青铜器豪饮,我们甚至吃饭不再用青花瓷碗……它们即使只是让今天和将来的人们领略古人生活的质地,也就有了存在的意义。当然我们在它们上面有可能获取的何止这一点?
应该在你所说的“民间文化”前面加上“传统”二字,传统民间文化及它的“物化形式”都是在传统民间习俗的土壤中生成并存活着的,失去了传统的土壤,这些原有的物化形式都会变异甚至绝种,而现在有的地方扶持的所谓“原生态”或“民俗村”事实上正在催化着传统文化的变质。倘若原本的真正“遗产”没有保存下来,将来很有可能导致人们将变质了的这些“现在的文化产品”当成传统来看待,岂不是给传统文化毁容?
传统文化遗产的“物件”从它的土壤或背景中是“抽离”不出来的,它已经和谐着他的土壤或背景成为历史的景观。现代只有“现代文化的土壤”,它将生长出新的文化“生物”,以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传统归根结底是过去的事情,但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以及它所蕴含着的文化“无形”的部分有着充分的被保存下来的理由和条件,而做好的方法就是“博物馆化”。
理由是:首先,既然是“遗产”,却不是让今天的人们所瓜分的,因为它不只属于我们这一辈人,还要交给子孙后代。其次,对传统民间美术文化价值的认识尚待进行,任何急功近利的继承、开发都有可能毁坏传统的“面容”,所以,对大多数已经脆弱的“标本型”种类或项目必须采取暂且“封存”的方式。再者,博物馆是“收藏”,也是研究的专门机构,随着专门人才的培养和相关的设备、技术条件的建设,这份“遗产”会得到应有的照料。
当然,我以前说过,“博物馆化”不是一个房子的概念,它是一种保护的策略与方法。
先留下“物件”,再谈“文化”,什么都不见了,难道要继续那些文化空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