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靳之林在安塞化子坪的剪纸普查中发现了胡凤莲,在她家多住了几天。靳之林发现她家用的陶罐是汉代的,就问她是从哪里得来的。胡凤莲说她家山上有条古道,古道沿途有很多这样的陶罐。靳之林按照胡凤莲的指点爬到高处,看到了胡凤莲所说的古道,这就是后来他全程考察的“秦直道”。延安到处是沟沟坎坎,有些地方很难走到。靳之林在去化子坪黑泉驿张莲家的路上看到远处隐隐绰绰有石窟,问路边正在劳动的一个老汉是否是石窟,里面有没有雕像,当地把石雕叫做“石娃子”。老汉回答说没有“石娃子”。当靳之林由张莲家回来再次路过这里时,自己沿着沟上去考察,发现确有石窟,而且竟然是在石窟发展史中一直缺少的宋代石窟。
中国的石窟在北宋时期普遍衰落,而独有延安异军突起。北宋范仲淹抗敌西夏开凿的延安石窟是北宋石窟的杰出代表,南宋的雕刻代表是大足石刻。明代时战略中心转移到对抗蒙古,因此榆林的明代石窟很重要。陕北还有迁徙到这里的似先姓的鲜卑匈奴少数民族出资修建的石窟,经查“似先”姓氏祖籍在吉林农安,后来迁徙到陕北。吉林农安就是金代的“黄龙府”。
陕北文化积淀很深,陕北汉画像石,就像剪纸一样以动物为主,动物的造型只保留外轮廓,那种气势和质朴的感觉,达到了美学的最高境界。但是,靳之林原来没有想到陕北有石窟。陕北石窟多数是由当地民间工匠开凿,有些是少数民族工匠开凿,它吸收了剪纸和民间艺术,这些东西是原生态文化的石窟,背光很多与剪纸里的装饰是一样的,衣纹也是一条一条下来的,是陕北老百姓的感情的融合。延安石窟是老百姓、是士兵等民间力量自己拿钱修建的。找到石窟的地方往往附近就有古道,一条古道是一条风格。这与少数民族的定居有关。北魏石窟沿着秦直道,宋代古道附近就是宋代石窟,是与西夏打仗的交通路线。
陕北石窟群从北魏开始直到民国,基本没有断代,其中最美的还是宋代石窟“军州石窟”。主要是防御西夏时北宋士兵捐资所修。范仲淹在北宋时官居大学士,他被委以重任到延安做抗击西夏前线最高统帅。他在延安的两年多的时间开凿了四十多个石窟群。宋军每到一地就修寨建窟,修寨是武力防御,建窟是精神防御。可以说石窟是范仲淹的杰作之一,是范仲淹作为军事家的功绩体现。
为研究延安石窟,靳之林硬是把30卷《宋史》通读了一遍。仔细查找有关北宋与西夏交战的时间和地点,自己据此画出战争地图,终于总结出石窟建造的规律:有战火的地方就有石窟,交战双方箭头相交的地方就是石窟地带。
陕北石窟的菩萨衣服与其他地区石窟不同。陕北石窟的开凿者有家族制的工匠,也有石匠班子。有一个工匠家族活动范围非常广,在山西、陕西,都有活动,后来又到甘肃。第一代在陕西的黄龙活动,第二代扩展到黄陵富县地区,第三代范围更广。根据这个家族的活动范围研究,靳之林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石窟地点。
石窟的造型和陕北汉画像石是一种气质延续下来。装饰纹样有的也跟剪纸纹样非常接近,与其他地方的石窟完全不同。佛的背光图案有“凤凰戏牡丹”,“莲生贵子”等等。特别是在陕西的明代米脂的石窟中最典型。
北魏的云冈石窟传到唐代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再传至陕北石窟。而延安的石窟造型已具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以前,“菩萨如宫娥”,现在是陕北婆姨给下地干活的丈夫送水,这是唐代石窟中没有过的。石窟是从希腊传至印度,到印度后天神就不塑翅膀了,而延安西魏石窟中有带翅膀的飞天。希腊的人体创作很厉害,但中国人很聪明,加上了衣纹,飞天就飞起来了。
几乎是与剪纸展览同时,靳之林在中国美术馆还举办了延安地区石窟艺术展览,宿白先生观看展览后,非常支持靳之林的观点,而且把陕北延安地区的宋代石窟总结为“军州石窟”。展览反响很大,专业媒体给予了充分关注,《美术》杂志刊发了展览的部分图片,《人民日报》发表了靳之林的署名文章,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靳之林编著的《延安石窟》画册,大百科全书通过张同霞向靳之林约稿撰写了《延安石窟》辞条。
1982年,靳之林整理了延安400多个石窟的1000余幅图片,准备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全套图版画册。结果在清样出来时,靳之林又发现了两个新窟,于是要回书稿进行增补,之后交给出版社,不久,靳之林又在榆林地区发现了新的石窟,于是又索回书稿进行增补。直到2004年,靳之林没有再发现新的石窟,书稿才不再调整图版。陕北的石窟因交通闭塞和人为破坏很难拍摄,靳之林这批石窟图版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靳之林发现了延安石窟,填补了石窟史上作为文化高峰期的宋代石窟空白,对中国石窟研究做出了贡献。
岳洁琼
来源:《靳之林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