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11年杨福音中国画展研讨会纪要

时间: 2011.1.1

2011年7月22日下午三点,“杨福音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市恭王府举行。研讨会由著名美术史家、理论家、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先生主持,与会的理论家、批评家以及美术界学者有薛永年、易英、徐虹、贾方舟、李人毅、尚辉、宛少君、杭春晓、刘礼宾、盛葳、梅墨生、朱中原以及艺术家杨福音先生。

研讨会上,梅墨生首先发言,他对于杨福音先生真诚、执着与单纯的人品,与大气、流畅、融汇古今的艺术风格表达了由衷的钦佩,希望杨先生的艺术在继承前人风格与结合现代元素的基础上,走向更为深厚与丰富的面貌。

贾方舟认为,杨先生这种简约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中早已有之,如梁恺、八大山人等,同时又可归入今天崇尚古典、文人气息浓厚的新文人画群体之中。具体到绘画创作中,杨先生不仅在用纸用笔的材料上均颇为考究,更借鉴了新日本画的某些特点,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纯净的、与纷繁都市相隔离的艺术风格。

徐虹女士则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绘画,其实始终未曾中断,而是以一种新的情感与精神,面对新的时代问题,而去唤醒在历史中湮没的旧的艺术样式,形成一种原本为我们所熟悉的艺术样式陌生化的别样效果。无论是八大山人,还是林风眠,再到杨福音先生,都在运用一种新的情感将传统艺术激活的手法,这种手法到了今天,更是对于全球化语境下人心如何求得安静的探索。

杭春晓回溯历史,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画的装饰化倾向,认为杨先生不甘于简单的装饰趣味,而是多种风格相杂糅,先后吸取了马蒂斯、八大、林风眠、常玉乃至日本画的多种特色,形成了自我的风貌。但是这种吸取的背后也存在着问题,即如何在采纳新的语言因素的同时,又不损害中国花鸟画特有的既灵动又沉稳的特点,是我们今天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宛少军认为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完备,更加彰显了杨先生在当代创新的困难与可贵。这种创新表现在:近于抽象的探索,对于传统审美意趣的保留等。他指出杨先生的这种抽象,不是来源于客观的物象,而是从前人的图式中提炼出抽象的形式,由此形成了源自古人又不同于古人的独特面貌,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问题提供了借鉴。

李人毅则侧重于从为人与品格的角度,结合杨先生外表平静、内心火热的性格,以“诗意丹青”四字概括了其艺术与人生。朱中原同意李人毅的说法,指出杨先生“画如其人”,并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高度重新审视了杨先生的作品。尚杨同样以“不熟悉的四零后”阐述了杨先生艺术上不拘一格、不按常理出牌的特点与个性。

薛永年先生以“变易、不易、简易”三词描绘了杨先生艺术的全貌,即一种“静静地在动”,淡墨清玄而又互相融汇的境界。同时指出,杨福音的三种创作类型:人物、山水与花鸟,在风格上还没有完全统一。在这里,薛先生引用八大山人的例子,提出一种认为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始于八大、石涛的观点,建议杨先生如果能在这方面深入研究,有助于实现三种类型的高度统一。

而在盛葳看来,中国的传统文人画就今天而言,士大夫的阶级已经不复存在,留存至今的更多只是技法的层面,因而逐渐演变成一种学院派的艺术形式,却导致了某种精神的缺失。但是从杨先生的画作来看,他能够重拾文人画的精神,在现代生活之中追求人的自由,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易英老师结合了自己对杨先生的了解,认为杨福音本人并不崇尚西方,而是相当传统与世俗。在这里易老师援引自己考察中国传统民居的收获,将民居几千年在形制上一成不变、在与外界的互动关系中顺其自然的特点,转换到对于杨先生绘画的理解上,即杨先生其实并没有刻意学习、模仿马蒂斯或林风眠,而是在一种自然的创作条件与环境中,不经意间完成的结果。这一点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杨福音的艺术,更让我们警惕西方现代艺术的框架对于理解中国艺术的局限与约束。

刘礼宾老师的发言,同样表达了对于理解艺术家困难的感慨。他站在20世纪中国画转型的高度,认为古今对比之下,不仅仅存在着艺术风格上的断裂,更重要的是人的断裂与传统文化的断裂。杨福音先生意识到了这种断裂,表现在他的艺术中,便是致力于不断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

至此,邵大箴先生对于诸位的发言做了一一总结,在大家对于杨福音艺术不同理解的基础之上,指出从各个角度与理念出发来理解艺术,虽然难免有偏差,但却同样具有意义。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出来,便已属于公众、属于社会,对于艺术的不同理解,恰恰增添、丰富了艺术的魅力与内涵。

最后,邵大箴先生请艺术家本人杨福音先生,对在座的理论家、批评家的观点作出回应,并畅谈自己的感想。杨先生首先对于徐虹女士所指出的“熟悉形式的陌生化”、贾方舟的“日本画的影响”、杭春晓的“风格杂糅”等观点,表达了由衷地赞同,继而结合薛永年、易英等先生的建议,谈到中国画发展至今的继承与发扬等问题,流露出作为一位画家与老人的真性情,和对艺术的深深热爱。

中央美院艺讯网: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