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王月琴:宇宙新视野——刘国松挑战中国水墨画

时间: 2011.6.19

二十世纪晚期,台湾对现代中国绘画的贡献,正如同台湾在中国经济发展上所扮演的角色一样,并未受到重视。早于七十年代,固步自封的中国正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台北遂成为当时中国绘画发展的核心,其中以改革现代中国水墨画而享誉国际的大师,就是刘国松。

大英博物馆在艺术家刘国松与伦敦Michael Goedhuis Gallery的支持下,得以收藏刘国松于1970年的创作“日月浮沉”。这幅画的典藏对于大英博物馆而言意义重大,不但将馆内中国传统画与中国现代画的收藏连接起来,同时意味着中国现代水墨画的创新与脉络归功于台湾。

1895年马关条约后,台湾受日本统治50年。当时台湾美术教育以日本胶彩以及西方油画为主流。1949年国民党自大陆撤军,不但带领一群知识菁英渡海来台,同时运送一批故宫文物来到台湾,成为中国文化的守护者。当时从大陆到台湾定居的水墨画家溥心畬(1896-1963)、黄君璧(1898-1991)等人活跃于画坛,1987年台湾解严后,保存传统文化价值被视为与共产主义抗衡的力量,这股源自于五十、六十年代的保守风气,使得当时亟欲创新的艺术青年纷纷出国深造。

刘国松出生于安徽省蚌埠,父亲与姊姊在抗日战争中丧生,1949年十七岁的刘国松跟随南京遗族学校来到台湾,与留在大陆的母亲分散两地,两年后刘国松自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与其他几位艺术家创立五月画会,1957年台北首展之后,刘国松遂成为五月画会的精神代表兼发言人,并率先以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技巧与形式,为传统中国水墨另辟蹊径。在当时台湾保守的政治气氛下,当权派担心五月画会及相关艺术潮流对传统价值带来负面影响,刘国松因此屡遭挞伐,并被批判为「替共产主义开路的破坏性艺术」。

受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薰陶,有感于1969年阿波罗登陆月球所带来的启发,刘国松开创一系列抽象意味的「太空画」,以宇宙宏观挑战现代艺术的视觉极限。这幅“日月浮沉”以彩墨创作于宣纸上,由三道程序拼贴绘制而成。先以染蓝的色纸衬垫于白色宣纸下,透出大面淡蓝的底色;再以剪裁后的圆形贴于白色宣纸背后表现日、月之形;最后以写意的中国草书勾勒壮丽山峰,大笔挥洒虚无中的力道与动感,成就气宇非凡的意境。画中,刘国松以深蓝妆点墨色,突显轮廓的空间感,他所独创的「抽筋剥皮皴」技法,撕去纸筋留下与墨色对照的白线,日、月之形如冰河映照下的宇宙之光,建构式的几何构图强调书法线条的气势与神韵,以龙蟠虎踞、龙吟虎啸的象征性,寓意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隐含道家阴阳哲理及宇宙观。

自六十年代开始,刘国松在香港、欧洲、美国各地展出屡获赞赏,从此成为台湾艺术界最受重视的艺术家。1983年刘国松首次受邀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个展,佳评如潮,并于各大城市巡回展出。中国着名艺术史学家李铸晋回忆刘国松于八十年代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演讲,当时的艺术家吴冠中(1919-2010)拉着刘国松的手说:「我们有共同的语言了!」刘国松为中国画的现代化开创新机,他的贡献无庸置疑,他对中国画的影响无远弗届。

王月琴  名山艺术 馆长

翻译自大英博物馆杂志69期 春/夏刊 2011 
British Museum Magazine, Number 69, Spring/summer 2011
A new vision of the universe-investigates how Taiwanese artist Liu Kuo-sung challenges Chiese in painting  by Clarissa von Sp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