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和民间剪纸及乡村社区的关联,可以追溯至延安鲁艺时期。从那时开始的民间采风已成为学院一个常态化的教学传统。大学对多民族乡村社区的关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的基础。围绕着正在开展的文化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我们将陆续推出中心田野教学中的调查个案和采风文章。倡导对乡村社区非遗传承现状的文化关注和田野实践,是我们的教学传统,也是我们坚持向民间学习致敬的学术价值观。
一、选题缘起与个案的选择
教科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2001年在中国境内开展以来,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5月在国内率先成立了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即承担了教育部“中国民间剪纸向教科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项目(2002—2005)。在社会化的非遗申报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对应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观、有本土针对性的“活态文化”概念(2003年)。本选题即是以“活态文化”概念实践的民间剪纸类个案调查。
2001年中国民间剪纸申遗普查工作中,我们发现了河北省邢台市东部乡村的彩色套贴剪纸(平面与立体),这些剪纸形式独特,常用于一年中乡村各类信仰习俗活动,表现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剪纸使用功能。这些剪纸的制作者以乡村妇女为主体,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她们把制作剪纸称为“做功”。妇女以“做功”方式自发地参与着村社传统中各类信仰祭祀活动,当地人称“花花好”。如何去认识这些类型独特,习俗使用广泛,以乡村妇女为主体的民间艺术传统,我们选择了把民间艺术类型还原到生活事实的方法,进入事实发生的村社生活形态中去调查。“花花好”“做功”的剪纸民俗使用很广泛,我们选取了最具当地特色和信仰文化内涵重要的事项作为研究重点。
邢台市东部乡村是东汉太平道的发源地,也是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丰富活跃的地区。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地区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重要而又规模大、时段长的祭祀活动—“春分打醮”与“立夏祭冰神”,这两个祭祀活动在文化空间及民众参与方面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剪纸作为祭祀文化空间实现的重要手段;剪纸制作群体的乡村妇女是活动的重要参与群体;剪纸的制作及焚烧是人与神沟通敬祭的重要方式。作为民间剪纸还原的生活事实,我们对这两个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重要民俗活动开始了追踪式调查。“立夏祭冰神”的个案调查即是初期成果之一。此个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集自然、农业、节日、信仰、艺术、以及村社组织与村民参与等多因素共生互存的“活态文化”形态。我们从中不仅可以观察、发现民间艺术在乡村生活中的文化存在,也可以从中感悟到村社文化在当下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农村活态的村社文化传统中,还有很多本源的东西我们没有发现,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遗存在乡村中的文化遗产,也是本土文化精神(文化基因)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案选择的意义:选择河北省平乡县寻召乡后张范村的“立夏祭冰神”习俗,一是作为村社文化与自然灾害相对应的个案研究意义;二是民间剪纸在村社信仰中的活态使用;三是作为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节日(祭日)体现的地方文化信仰与文化方式的独特性。
二、相关概念及方言解释[1]
1、活态文化
文化从广义讲泛指人类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精神与物质生产的总合,人类文化中包含着不同国家或民族地区产生的各种文明形态。狭义的文化指某一民族或社群认同的以信仰为核心价值的社会和生活传统。
活态文化的概念即是指一定自然生态中具有民族性和地域信仰传统内涵的社会生活形态和区域生存实体。在这里“活态”的概念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从某个民族外部看,这是目前存活的文化形态;二是从这个民族内部看,这是一个文化内在核心精神信仰价值体系仍然存活着的文化传统。
“活态文化”概念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价值内涵的汉语语境表述,同时也是为了符合中国非物质文化存在的社会事实而提出的。由于中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类型多样丰富、村庄与人口众多的原因,中国乡村以人为本、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许多非物质文化不会都成为濒危性遗产。许多乡村具有文化核心意义的信仰传统仍然会以活态文化的方式传承发展下去。因此,目前中国多民族乡村的村社为依托的活态文化,呈现出延续性、流变性和濒危性多种因素特征。
“活态文化”概念的提出,也是针对中国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文明状况提出的。以汉字为核心形成的书写传统,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汉字成为中华文明持久性的核心因素之一。汉字为中心的书写传统,基本以儒教文明的文化信仰价值观为主流(其他的文明还有藏传佛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但不占主流)。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渔猎文明、草原文明、农耕文明等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文化期,其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许多非文字方式、口传身授传承的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都是作为主流文化的儒教文明所不能包含取代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事实以儒教文明去表述,是不符合历史与现实社会事实的。在文化的时间史上,中华民族以世代劳动人民传承的活态文化传统,其历史同样是悠久而漫长的。那些仍存活绵延在中国不同民族乡村中的多样性文化传统,并没有形成独立统一的文明形态,这些文化传统生存依附的村社文化,基本延续了几千年农耕文化的模式和性质。因此,以活态文化表述这些以村社(村寨)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传统更符合历史和现实的文化事实,这也是被长期忽视的中华文明持久性因素之一。
2、村社
村社的含义有两个,一是指传统意义的自然村落;二是指中国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内的最基层的行政村。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有近380万个自然村,集中为60万个行政村。约2亿多小农户,9亿农民,约占中国总人口的70%。村社是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传统)传承的最具普遍意义的社会最小单元,也是最基本的有文化模式意义的文化承载实体,村社文化形态即是乡村农民的生存生活形态。中国农耕文明历史发展中,村社文化持久顽强地承载了不同民族文化多样性传统,今天是不同民族的村社文化在守护着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态现实,不同民族的农民群体是文化传承的主体。
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城市与村落是两种最具普遍性的聚落文化,两者都是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承载实体。城市与村落互为关联依存,但各自功能不同,城市与乡村保留着各自发展的文化方式。
以村落形成的村社文化,在漫长的农耕社会具有其合理的生存需求意义和必然性,村社文化不仅传承延续着族群的文化信仰传统和生存文化方式,体现了本民族文化的初始特征和本原文化基因。村社也遗存着族群古老的文化记忆,积淀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村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不可忽视的社会实践单元。
3、龙神会
“龙神会”是后张范村村民自发成立的村社组织,目的专为完成每年的“立夏祭冰神”习俗活动。
4、花花好
河北邢台东部乡村对村社传统中多神的俗信行为,方言称之为“花花好”。“花花好”在当地方言中有“掺合好”的意思,表示“啥都有了”。“花花好”是一种俗信行为,并不是宗教。“花花好”对道、佛及相关的地方诸神都信,但不归依某一宗教。“花花好”以乡村中老年妇女为信仰主体,男性很少参与,年轻女性也很少参与。当地人又称“花花好”为“善男信女好”,“老妈妈好”、“花花好”的信仰行为主要包括念经、行好、做功等方式,多为中老年妇女自发组织的村社民俗信仰祭祀活动。
5、做功
河北邢台东部乡村“花花好”俗信活动中,妇女们把制作敬神用的剪纸称之为“做功”,会“做功”的人村里叫能人。剪纸叫“功”,功叫花草,剪纸又叫“花草功”。“功”是送给神的礼,民间认为只有香花供养佛。因此,村社所有民俗信仰活动中妇女们都会以“做功”的方式,铰制各类彩色套贴剪纸祭祀焚烧。妇女们根据村社一年中不同时间的节日祭祀内容,“做功”又分“全功”、“大、小功”和“一坛功”,各“功”之间剪纸的类型繁简有别。
6、行好
河北邢台东部乡村把村社中俗信祭祀行为称之为“行好”。方言称,信佛的“行好”叫“花花好”。“行好”多为中老年妇女参与,目的为家里求平安,男性不参与。
7、冷子
平乡县方言中对冰雹的称谓。
8、祭冰
后张范村民对“立夏祭冰神”的简称,也可称为“祭冷冰”或“祭冷神”。
三、方法与目的
1、方法
活态文化强调以生活事实调查为主体,以文化传承人、地方知识及生活经验解释为活的文本。在村社习俗活动事实的调查中,以参与式动态跟踪和口述调查结合的方法,发掘文化活的形式(仪式)及其过程,发掘传承人及生活当事人对事实的经验解释,注重“文化空间”中核心信仰主题的地方性知识调查。
以村社为文化传承基本实体的事实调查,是民间美术研究的重要方法。民间美术类型的个案调查,必须还原到具体的生活事实中认知其存在的状态和活的文化解释。要注重代表传承人和当事人的专访调查和个案研究,发掘传承人的口传文化记忆、民间艺术手工制作方法以及纹饰图像谱系及其来源等相关内容。
2、目的
活态文化研究,强调民间艺术类型的研究还原生活事实的基本原则,强调以活的文化事实和传承人(群体)为研究主体的学术价值观。调查与研究着眼于具体地域的生活事实。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以村社为代表的乡村活态文化呈现出延续性、流变性、濒危性等不同的文化现状及趋势。因此,活态文化研究也成为文化传承、遗产保护、文化发展等社会实践最直接的认知基础。
活态文化研究,目的在于发掘蕴含在具体地域生活中的经验解释和民众认同的文化信仰内涵,发现活的隐喻及其叙事方式。发现推动地方活态文化传统的“情感内驱力”,以及以信仰文化为核心的生存价值观与村社文化方式,并以此研究文化传承的相关问题与保护抢救的实践对策。
四、文献与相关学术背景
1、文献
立夏:岁时节气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古代黄河流域与立夏相应的物候现象为“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见(农桑通诀))。我国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这时农作物生长渐旺,田间管理日益繁忙。农谚:“立夏三朝遍地锄。”民间以立夏日之阴晴,占一年之丰歉,如无雨,认为将主干旱,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之谚。[2]
立夏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时间在夏历四月间(阳历5月6日前后)。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夏,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见《礼记•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骑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至宋时礼节更繁,除迎夏外,还要祀南岳衡山于衡州,祀南岳会稽山于越州,祀南海于广州,祀江渎于成都。到明代始有尝新风俗......到清代,风俗内容更加丰富,有祭神、尝新、馈节、称人、烹新茶等风俗......部分少数民族亦过立夏节,但活动内容各有特色。[3]
《双林镇志》(三十二卷•民国六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记载:“‘立夏’,以芽谷饼‘祀社’及土地。引火酒,啜新茶,食樱桃、青蚕豆。十四日为‘吕祖诞’。群集斗姥阁拈香许忏,扶鸾请仙,问病求方,剪万年青叶弃街心。‘小满’动三车(油车、水车、丝车也)。”[4]
《嵊县志》(三十二卷•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记载:“‘立夏’煮红豆饭,烧笋不断,谓之‘健脚笋’。妇女亦果品祀马头娘”[5]
《洛川县志》(二十六卷•民国三十三年泰华印刷厂铅印本)记载:“四月夏,二麦登场,荐新(农民于夏收完毕,以新麦蒸馍,供祀诸神,盖亦报赛之意)。四日,祭雷神(各乡设雷神位,宰猪致祭,烧香表,鸣锣鼓,放鞭炮。祭毕,将猪头埋于村郊西北方土中,谓可免除雹灾也。猪肉则按户分食之)。”[6]
《平乡县志》第二十五篇第二章第七节迷信、陋习、流弊记载:“祭冷冰,旧时,农民惮于冰雹之害,遂于每年立夏节之日,用面捏猪、羊、鱼等供品在村外设祭,并烧香化纸、伴有社火吹歌等文娱活动希冀取悦雹神,以求开恩免灾。其活动最隆重者首推县西北之后张范村,每年购买生猪、生羊、火头鱼(乌鱼)。祭祀毕挖坑埋掉,邀集多班社火现场赛会,其火爆程度不逊过年、闹元宵,至今沿袭不衰。”[7]
2、相关学术背景
围绕平乡县“立夏祭冰神”习俗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目前收集到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民间宗教和巨鹿道教音乐方面。
民间宗教方面的研究有濮文起的《明清时期华北民间宗教论纲》(载《史学月刊》1998年第6期),此论文论述地区为华北地区,且属于文献整理性质,缺乏具体地区的田野考察和事实研究。
相对民间宗教的研究,道教音乐方面的研究采用了具体地域的田野考察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有:
1981年,河北省巨鹿县文化馆馆长潘忠禄开始了对巨鹿道教音乐的收集、挖掘和整理,在国内发表了巨鹿道教音乐的研究文章:《道教音乐》(载《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河北卷》1987年2月版第1237—1257页);《巨鹿道教音乐》(载《中国音乐》1990年第2期第17—20页);《巨鹿道教音乐班打醮科仪音乐》(载《国际音乐交流》1996年第3期第72—73页。)
潘忠禄揭示了巨鹿道教斋醮法事科仪音乐的基本特征,并对部分吹打曲和经韵进行了记谱和整理。通过潘忠禄的对外介绍,引起了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们对巨鹿道教音乐的重视。
1995年,中央电视台“音乐桥”栏目主持人刘璐率队到巨鹿县录制道教音乐,并以《巨鹿道教音乐》为题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音乐桥”栏目中进行了介绍。
1995年、1996年,中央音乐学员博士生导师袁静芳教授曾两次赴巨鹿、平乡等县进行专题调研,撰写了《河北巨鹿道教法事音乐》一书,1998年2月由(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该书侧重于巨鹿道教斋醮教法事科仪程式及音乐的整理与研究,并收录了河北省安平县的道教音乐曲谱(杨元亨演奏)。
2003年袁静芳的学生于立柱到巨鹿、平乡等县考察道教音乐,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考察与研究》。
五、平乡县相关背景
1、平乡县历史文化背景
商纣王在境内王固一带筑沙丘苑台;周成王封周公四子为邢侯,县域属邢;秦灭赵,本县属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于今平乡镇置钜鹿郡、钜鹿县;前210年秦始皇崩于沙丘宫平台(今县境王固);东汉末年,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张角(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在河北巨鹿创立“太平道”教,自称“大贤良师”,与其弟张宝、张梁在民间传教治病,秘密进行组织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兖、豫、荆、扬等州的大部分地区;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魏分赵郡之平乡、柏仁等六县置南钜鹿郡;唐武德元年设立封州,治、领平乡县。明洪武元年设北平布政司,平乡县属之;清代,平乡县属顺德府;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平乡县红军游击队被直南特委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平汉线游击总队;民国二十七年四月,平乡县人民抗日政府在乞村成立;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为配合八路军解放邢台,平乡县组成支前大队开赴邢台前线;1949年10月,平乡县政府改为平乡县人民政府。[8]
2、平乡县地理位置
平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冀南平原南部,在东经114°52′至115°07′、北纬36°57′至37°10′,东西宽23.4公里,南北长25公里,总面积406平方公里。平乡一带,很早就被封建军事家视为“一方要冲”。为历代兵家所必争,著名的秦末巨鹿大战就发生在今平乡镇南一带。[9]
3、平乡县气候
平乡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区,大陆性季风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夏季(6—8月),天气炎热,降雨集中,间有大风、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天气,季降水量352.6毫米,占年度降雨量的68.8%,尤以7月下旬8月上旬最为集中。[10]
4、平乡县“立夏祭冰神”习俗相关村庄概况[11]
后张范:位于寻召乡政府驻地西北13公里处。全村3154亩耕地,人口1574人,红薯、大葱为本村土特产品,远销邢台、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工副业以运输、建材、轧胶等为主,现有砖场一家,平带、三角等厂七家。该村是著名抗日将领马仁兴的故乡。
前张范:位于寻召乡政府驻地西北13公里处。全村1119亩耕地,人口608人。工副业以手工翻砂、粉条制作、机械加工为主。主要加工生产摩托车、三轮车配件。
张闫庄:位于寻召乡政府驻地西北12.1公里处。全村1932亩耕地,人口821人。本地适宜红薯生长,人均种植近一亩,每年收获季节,直接销往邢台西部山区,收入可观。工副业有电子元件、纸盒加工和汽车运输。明永乐二年(1404),阎德成一家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史称阎庄。1981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为区别重名村,改称张闫庄。
前、后张范原为一村,该村建村较早。据传,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大臣张劭、范式告老还乡路经此地。饭后,一个回河南,一个回山东,各归故里,后来人们取“张范”二字定为村名,以示纪念。后来村子扩大,分前后街,并各自成村,称前街为前张范,后街为后张范。
六、村社文化调查 •后张范村的“立夏祭冰神”
(一)习俗的由来
后张范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们也说不清“立夏祭冰神”习俗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村上的家庙家谱中,老人们记事起在村中见过的各类石碑中,也没听说过有关于立夏祭冰习俗的记载。村上的小学老师闫春印(60岁,本村道士,也是“立夏祭冰神”活动中的“礼宾”)说:“据说祭冷神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从前,老是冰灾,这里有个道士出去化缘了,走到北边还是西北边记不清了,人家那里没下过冰雹,没打伤过人,原来是人家立夏日前三后四忌口,不吃荤。回来开会给大家说说,大家跟着做了。祭完以后也不伤庄稼,还是能收成。”村上的老支书马寅申(78岁,做过会首)说:“以前当过村支书的梁元书,如果现在还活着,一百挂零了,他是道士,家里祖传,当过会首。别人说他的大爷是个道士,从北边巨鹿那边引过来的。任县的安上(西北方向)是从这学走的。”闫宗华(本村道士,43岁)说:“本村梁、闫、康、马都是从外迁来,张姓是老土民,立夏从张姓开始,张姓曾经迁出本村,后来回来开始立夏祭冰的,历史大概有二百六七十年”(以上为他听老人说的)。后张范村有实施“立夏祭冰神”习俗活动的专门组织“龙神会”。“龙神会”是农民自发的民间组织,会里保存着1987年12月28日的手抄本《龙神会》,上面记录着活动仪式相关的文字内容,其首页写着:
谨敬立夏祭冰神之事,在我村已经有了悠久历史传统。自从外出得到立夏祭冰的办法以来,我们前后张范等村都非常重视,广大农民群众亦有较高的信仰。据前辈老人传说,自施行了立夏祭冰之法,尚未受到冰雹重灾,偶有雹灾,亦不为其大害。农民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对于立夏也特别拥护,全村群众都贡献以备立夏费用。
今将全村群众所献物品数量敬列于后。
有的老人说这个手抄本上记载着活动开始的时间,说是从明代万历年开始的,当届会首,村长梁志坤(54岁)给我们拿来了手抄本,他帮我们找到了第七页“礼宾”念的经文:
第七页.
维 用红纸写加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 月 时会首△△△
谨以牲畜数事致祭于
龙神雹神之驾前曰,呜呼天荒流行,何国茂有冰雹,世所不免矣,然亦视其风俗人情之善恶耳,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之百殃,其礼固有不爽者,在昔有明万历年间,上帝玉敕章邱有冰雹之变,而王公筠苍,因竭天师得而知之,以为接坏切,哀求乞免,而伊时冰雹多降山谷,禾稼无率,此天道福善祸淫之一证也。敝村张范诸人民,维无大善之可褒,而道理之行,背天之事绝不敢作,此皇天后土之明鉴也,今值立夏之辰,尊神以降临,矢朴诚以致敬,其风雨之有情有时,乞冰雹之无患,谨具乌鸡一支、黑鱼一条、猪一个、桑柴百斤致祭尊神之驾前,敬表寸心,永生弗忘,神其享之来格来赏尚饗。
手抄的经文讲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有关乞神免降冰灾的传说,[12]识字的会首们也知道这不是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开始的时间,但村上年龄大的农民都相信这是很早的老辈传下来的。村社的习俗很多是通过口传方式沿袭下来的。尤其是近三十多年,虽然这些习俗活动内容仍然保留着许多文字的记载。但人们不清楚,也不太关心文字的真实内涵和意义了。实际上文字的文本已变为一种活的口头语言,在村社中代代相传。手抄本上的文字其重要的意义在于支撑着会首们对仪式的记忆并以此完成仪式。村民是通过活态的民俗所表现的口传主题,去完成每年文化信仰的认同和行为参与。手抄本的“龙神会”记录着仪式需要的祭词,正文部分均为文言文,说明部分为白话文。现在会首中很少人认识祭词,道士中只有一两个人能认识(69岁的道士闫永斌很熟悉本村祭祀的手抄文本),村民们大部分都不认识,礼宾的主祭者能读祭词,常年做礼宾的闫春印(60岁,道士,本村小学老师)比较熟悉祭词的内容。村民们只知道立夏这天要祭冷神,目的就是让龙王神别下雹子、保丰收。
(二)龙神会
“龙神会”是以后张范村为主的三个自然村(前张范、闫庄)村民自发性的村社组织。“龙神会”不是宗教组织,其目的专为传承实施每年的“立夏祭冰神”习俗活动而设。因“立夏祭冰神”以祭祀108位龙王为主,故称“龙神会”。“龙神会”体现了村社文化传统中原始的“平均主义”思想,“龙神会”每年一届会首,所有村民都有资格轮流作会首,每届会有二十几户人家做会首。每户除18岁以下年轻人,不分男女选二、三个代表去作当届会首。每届会首完成“立夏祭冰神”活动后,即把相关帐目及活动使用物品转交下届会首。
当地俗谚说:“雹打一条线,旧道年年串“,意思是说,冰雹下的线路经常是固定的,因而受灾的区域也是固定的。每年的”立夏祭冰神“习俗活动虽然在后张范村举办,但紧邻的前张范村、闫庄也会是冰雹的共同受灾区,因此,“龙神会”的会首轮流制是以三个村的总户数来排序的。这是一个村社信仰传统对应于地域性自然灾害影响所形成的习俗个案。以平原小农户个体种植生产方式为主要生存依托的村社经济,每户人家都企盼通过立夏日祭祀活动免除冰雹之灾,以保丰年。后张范村、前张范村、闫庄三个自然村共有13个生产队,其中后张范村六个生产队,三百多户,一千七百口人;闫庄四个生产队,二百多户,一千二百口人;前张范村近二百户,八百来口人。按照“龙神会”所涉及的三个相连的自然村(后张范村、前张范村、闫庄)的总户数计算,每户十五年可轮做一次会首。如果老一辈人去世,年轻一辈结婚单独立户,可以年轻一辈换去上辈故去者。每届会首当中由大家推荐2-3个主管,负责召集其他会首以及组织落实全部活动的具体事项。[13]
今年的会首,后张范村21户,闫庄7户,前张范村7户。“立夏祭冰神”活动主要是后张范村的会首在忙事,其他两个村的会首不用来,如果有事就叫他们过来帮忙。
每届“龙神会” “立夏祭冰神”习俗活动的事项包括:①交接上一届会首传递下来的账目、物品、商量当届活动安排;②立夏前三天,张贴活动禁忌“告示”,下帖请文、武“喜好”、道士班、到各村收“上油钱”;③搭神棚及完成全部活动相关事项;④整理好账目、物品等转交下一届会首。
“龙神会”实施完成每届祭祀活动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村民的“上油钱”。会首们在本村各户收“上油钱”,外村的也会交,一般每户十元左右。家境好的,做生意的会多交些,有交几百元的。以我们今年的调查,这届会首收的“上油钱”在1万元左右。这些钱的支出内容包括:①买供品及活动所需物品; ②给文武喜好的报酬; ③给道士、歌舞班的报酬;④设食堂负责活动请来的各类班子(也给这些班子提供住宿)和来上供的外村人吃饭。[14]
(三)村民在祭冰习俗中的角色
会首:会首为本村村民,当任者以“龙神会”每届轮流的排序而定。会首是习俗活动的组织者(不必具备宗教信仰),只负责具体事务实施。
礼宾:每届活动会请四位礼宾负责主持祭祀仪式的完成。礼宾从村民中选出,老辈的礼宾必须是秀才,在村中德高望重。现在的礼宾要选有文化的人,四位礼宾中有一位主祭者,负责念祭文和主祭。
花花好:当地村民把信佛“行好”的行为称作“花花好”。“花花好”以乡村妇女为主,主要是中老年妇女。当地妇女“花花好” 的活动以念经、上香、做功(制作敬神的剪纸)为主。“花花好”不是正式宗教,只是乡村妇女为主体的多神俗信活动。“花花好”妇女也是祭冰活动的参与主体。
村民:所有村民都可以自愿来参与、观看“立夏祭冰神”活动。但 “龙神会” 要求村民在活动前三天、后四天要忌葱、姜、蒜、韭菜,要吃素,以示对神灵的恭敬。外村村民在祭冰活动期间不许来本村售卖忌物。
道士班:今年的道士班由本村和外请的道士组成,共十三人(祭日当天请又来一位坤道),负责“立夏祭冰神”习俗活动的转供、念经,以及完成各个仪式过程中的环节。这些道士全是农民,有家传的,也有拜师学的,大都是在各县道教协会注册的道士。道士们用的乐器有笙、管、笛子、铙、钹、铛、木鱼、铃子。曲谱为工尺谱,有两个调,C调、G调。常用的道士音乐曲牌以“五六五”为最多,其它的还有“小花园”、“扬州开门”、“大开门”、“小开门”等。平乡是古代钜鹿古城的所在地,东汉的太平道就发生流传在这一带,民间传说张角就是张范人。至今平乡、广宗、巨鹿等县一带的农村仍流传道教信仰及农民当道士的习俗。农村里的道士,平时是农民务农或打工。每年冬春两季有老人去世、春天里“打醮”,届时作为道士参加活动。一是满足民俗信仰的需要,同时也可增加经济收入。全县共有道士一千多人,后张范村现有道士七人。
文“喜好”、武“喜好”:村民把习俗活动中从外村请来的秧歌队成为“喜好”。文“喜好”指秧歌、旱船等歌舞类表演,武“喜好”指武术、杂技表演。
鼓乐团:鼓乐团是一种现代军乐队式的表演,是城市化影响的结果。鼓乐团多着军服,以“铜鼓、洋号”演奏现代流行歌曲。乡村鼓乐团都是农民的业余组织,常参与村社的习俗活动,以此增加经济收入。
吹唱班:乡村业余吹唱班就是传统的农民鼓乐吹手,常用的乐器有唢呐、笙、鼓、钹、铙等。吹唱班常参与乡村的红白喜事和村社习俗活动,以此收费增加收入。吹唱班也可以根据需要演唱一些地方戏片段。
“群英艺术团”:该团是邻县(南和县)农村青年人组织的业余表演团队,主要表演现代歌舞、杂技、魔术等。他们主要在农村的庙会、“打醮”等村社祭祀活动中演出,偶尔也被县城的人请去演出,主要是配合商业性的促销活动。传统习俗活动中无此类演出,主要是为迎合农村年轻人需要(吸引他们参与活动来“上油钱”)。近十多年开始流行,该团也是营利性民间艺术团。
城市返乡者:离开村庄在附近城市定居工作的人,同样重视家乡的“立夏祭冰神”习俗。在当地人的俗信价值观中,“立夏祭冰神”不是全民节日,是本村独有的祭祀活动,因此对本村人很重要,许多人春节不回来此时会专程赶回来参加活动。
(四)后张范村“立夏祭冰神”的仪式过程[15]
1、准备阶段
5月3日:
贴“前三后四”的通告和标语。
“立夏祭冰神”活动,时辰不是固定的,以每年具体的立夏之日为祭日(阳历5月6日前后),主祭以108位龙王为主的诸神,祈求诸神免除冰雹灾害。届时“龙神会”在祭冰活动日前三天会在村内张贴通知,“龙神会”手抄本上记载的通知内容为:
通知
△月△日立夏祭龙神前三后四七日斋戒,
葱蒜韭菜五荤等物一律不食用,
请四方售货者,免在我□售卖,
君子自重。 自△日起
神棚内的门联:
2005年:至意恭迓东南雨,虔心静候西北风。
祝立夏祭冰神民心所愿,国与民谁不愿五谷丰登。
2009年:立夏祭冰民心愿,人人俱盼五谷丰。
一声雷遍洒霜雨,几片云广施和风。
5月4日:
(1)搭棚;打扫闫家家庙;在梁家家庙砌炉灶:
男人们搭棚、摆院子和街上的供桌;请龙轿;准备贡品黑猪、乌鸡、火头鱼等。女人们打扫安放神位和升供的屋子、摆供桌。
(2)请神像和“功”;请龙神(108位龙王的神楼):
从各家或庙里请来神像上墙(屋内正中设神楼,左为八仙、寿星神像图,右为全神像图,院子当中为风行雨师图,街对面设火神像图);“花花好”们把做好的“功”和神楼从各家请来,按功能分别摆放;安放香炉、摆放供品。
(3)道士、“花花好”和会首请河海龙王仪式:
下午约16:50左右,一位会首引领道士、“花花好”,抬龙轿(里面有河海龙王的牌位)到村西路口请神处,红衣大法师诵经和表,烧表文和烧纸后,转轿回神棚。
(4)道士回神棚请神开经;
(5)晚上20点,“群英艺术团”在神棚附近主街搭台演出,“吹唱班”在神棚内吹奏演唱地方戏片段。
2、5月5日立夏日的祭祀活动
(1)取水仪式:
会首捧托盘引领道士、“花花好” ,抬龙轿,到选定的取水人家井中取水请井泉龙王;红衣大法师在井边念表,用酒祭井泉龙王;烧表和烧纸;总会首用大口瓶(上系红绳)自井中取水,仪式结束回神棚。
(2)道士请神接地仪式:
到神棚后,大法师请神开经,把取来的井水放入杯中,由道士送至各龙王神位;随后大法师用杨柳枝蘸杯子里的井水净沙坛场(即用柳枝蘸水扬洒坛场周围和里屋各处)。
(3)道士上发文:
大法师上发文,上表东岳大帝。
(4)转供、升供;
(5)“喜好”敬神:
早上9:30左右第一队“喜好”小庄秧歌队进村,接下来进村的是前安子村秧歌队(秧歌、旱船)、后张范村的娱乐健体文艺队等共八九个村的文武“喜好” 队。各村“喜好”以村为单位集体上油钱转供 、升供。
(6)上午10:00,“群英艺术团”在昨晚同一地点演出
(7)沿街:
大约上午10:30以后开始沿街,即“喜好”开道,后面分别跟着一位坤道(女道士)、吹唱团、“花花好”、会首抬龙轿从神棚出发西行,经过本村、闫庄和前张范村,回神棚。路上遇到有摆供的人家,队伍停下来,由道士、吹唱团为其升供,升供后各家把准备好的烧供(元宝,烧纸,香等)给专门的会首放进麻袋中带回神棚(用于村西路祭时的烧供)。
(8)村西路祭:
下午至村西北路口火祭烧“三黑”,今年立夏日的时辰为16:50,之前会首们和“花花好”集体携神楼、祭品和“功”到村西北祭祀地点,在搭好的神棚中安置。道士和礼宾完成祭祀仪式,待立夏时辰16:50在祭祀坑焚烧活猪、鸡、鱼及供品;在坑边烧“功”、神楼及烧纸等,祭祀结束。
三天后由“花花好”在坑中烧掉预留的“一坛功”,然后把坑填平,立夏祭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