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0日,“王华祥版画展”在悠扬合唱和提琴演奏中于爱慕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北京爱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爱慕美术馆承办,策展人由深圳大学教授、《中国版画》执行副主编隋丞担任,共展出《贵州人》系列、《近距离》系列等经典版画作品40余幅。这也是去年“三条命”个展以来的又一重要展览,与去年关注的油画、装置不同,此次展览聚焦王华祥早年的版画创作。众多艺术家、收藏家、批评家、企业家参加了此次展览开幕式。
王华祥是中国艺术界的特立独行者,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二十六岁创作了木版画《贵州人系列》获全国美展金奖;二十八岁创作了《近距离系列》导致了艺术潮流的转向,是“新生代”代表人物;三十一岁出版《将错就错》,三十四岁创立“一幅肖像的32种刻法”;四十一岁出版了系列教学著作构建了反向教学体系,补充了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缺失的现代主义教学环节,搅动了常规和单一的学院教学体系。他还创立了飞地艺术坊,帮助艺术青年实践艺术理想,帮助成熟画家实现突破获得“重生”。他把油画与波普结合,雕塑与装置重组,扩大了艺术的语义,直指艺术与现实存在的弊端,实现他的艺术普世价值的理想。他的每一次“发声”与“行动”都对中国艺术及艺术教育产生“搅动”与“震荡”。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早在1980年代就这样评价王华祥的艺术:在艺术上的造诣是有启发性的,他对版画语言创造性探索足值赞叹。他的作品突破了人们常识中的版画技巧界限,版刻中的随意性、随机性、多样性和某些无序性形成了版画语言在视觉上的强烈度,撑持起作品饱满的艺术分量。他的作品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在当代画坛是一种艺术质量上的刷新,是一种学术价值上的填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也在展览开幕式上再提王华祥的“将错就错”,90年代刚提出之时,在美术教育界掀起轩然大波,但邵大箴是极其赞同这一提法的,艺术创作一方面需要遵循规范,另一方面也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发挥个性,将差异处放大,这种差异就是一种“错”。董希文曾讲过一个学生最差的地方就是他将来发展的最大空间,这与王华祥的“将错就错”也是相契合的。
此次展览聚焦王华祥的版画创作,展出作品包含有《贵州人》系列、《近距离》系列、《人类》系列、《风筝》系列、《寓言》系列、《城市幽灵》系列、《油画复制-文化波普》系列等,基本涵盖王华祥所有版画作品,通过此展览也勾勒出王华祥的版画创作历程。《贵州人》系列作品是王华祥的成名之作,也是他与现实对话的开始,在作品中他明确表示了作为贵州人的地域身份、情感经验及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它实现了版画艺术语言拓展,为版画家族增添了新的生命。《近距离》系列则以极为逼真的写实绘画来关照身边事物,导致了艺术潮流的转向,王华祥将目光聚集在生活在他身边的艺术家、朋友,以最写实的方式关注身边的中国现实。相比《贵州人》系列,《近距离》在技术层面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他减少刀法的变化,通过单复的重叠方法使刀法的单线变得丰富厚重,令人物具有版画史上未曾有过的立体厚重感;其用色减少却增加色彩的丰富感,使造型和色彩、印痕有机结合,创立了一种新的版画语言。中央美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首次使用“近距离”这个概念,并和他后来命名的另一个概念“新生代艺术”联结起来,互为表里。
这是王华祥版画难得的一次集中亮相,王华祥在展览致辞中也感谢此次展览让20多年来沉睡在库房里的早期版画重新绽放新生命。他同时也提到这些年来有点远离版画创作,但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他一直想从版画开始、走出版画,从艺术开始、走出艺术,同时也希望艺术通过企业、收藏能成为当代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5月20日。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