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型学科的基础教学概念通常有三层含义:一是分布在本科与研究生各个层面、各个年级中间,带有基础性质的教学内容;二是针对各个专业教学而设置的一些基础课程,通常更有专业的特点与针对性。三是一个限制在低年级的基础课程,是各个学院根据自己造型学科培养目标而设计的培养学生艺术基本素质的课程。课程通常具有更宽泛的基础意义。而我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这第三部分内容。
二、欧美艺术院校基础教学的定位及背景
艺术院校的教学包括基础教学总是与该校的自我定位紧密相关。这种定位是各学院在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的自我定位。这些因素通常包括该国家的政治现状、社会发展现状、艺术传统、艺术发展水平及现状,学院的历史、学院对艺术发展规律及艺术教育规律的认知,公众的审美水平及习惯,甚至包括该院校的经费来源等等都作为因素之一影响着学校的定位。
当然欧美院校的自我定位是一个复杂的、有较长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以国家政治现状及艺术现状两个因素为参照系时,我们会意识到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在西欧、北美基本上是同步的过程,虽然具体到艺术发展的某一阶段和某一国家时有进程和风格上的不同步,但西方的艺术传统是整体统一的,所有的西方国家也都以这一传统作为自己的传统,国家和民族差异带来的艺术风格、气质的差异由于西方的一体化进程而统一到大的西方当代艺术形态之中了。因此,我们看到的西方艺术教学包括基础教学在大的培养目标和形态上呈现趋同的整体面貌: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强调探索,质疑和进行风险尝试,基础课程设置不以画种为划分,而是通常涵盖平面、立体、空间造型、新媒体、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等诸方面,这与他们充满探索及其丰富多样的当代艺术形态是吻合的,与他们对艺术、对基础的认知是吻合的,也是他们对西方当代艺术做出的自然和必然的反映。当然也与他们的国家政治形态、艺术发展现状紧密相关。
当以艺术传统作为参照因素时,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欧美艺术院校的基础教学已经很少有传统形态的基础教学内容了,与传统沾边的也仅限于素描、人体结构和雕塑这类课程了。这在我们看来的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但是当我们了解他们的当代艺术创作核心观念是创造、创新时,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他们不是停留在传统中打转,而是在颠覆中创新。这既是他们的艺术哲学又是他们更广义的艺术传统。那么他们狭义的艺术传统如具象写实是否已消失了呢?根据我的观察显然不是这样的:由于他们有完善的博物馆体系,以及公众多样性的审美需求的存在,虽然绝大多数艺术学院中已不再教授以具象写实为标志的传统艺术,他们的艺术学生和艺术家完全可以以博物馆为依托进行卓有成效的自学,这一点在大卫•霍克尼和弗洛伊德等西方艺术家身上表现的是很清楚的。另外在他们的当代艺术体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进行传统艺术形态创作的艺术家群和受众群,比如在英国就有在国家肖像画廊定期举行的全英肖像画大奖赛,观众人流如织,那些写实形态的肖像画技巧与水平仍相当高。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们的艺术传统并未死亡,而是以另外的形式存在于非主流艺术形态之外。当然艺术院校也并非完全的摒弃传统,而是有选择的选取并加以利用。他们虽然很珍视自己的传统但并不留恋于此,他们以自己的传统为当下艺术发展的参照系,不断进行创新与颠覆,这也是西方对待艺术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决定的。
三、欧美艺术院校基础教育的基本特点
欧美艺术院校基础教学的总体特点是建立在创造性培养和跨专业基础上的宽基础。
大的趋势是从平面走向空间,从微观走向宏观。这个时代的所有新技术手段在他们教学中均有或多或少的体现。
欧洲与美国还存在一些不同特征,美国的基础教学更前瞻,更与市场结合,更符合教育产业化、普及化的趋势。
而欧洲的院校相对更加符合传统的精英式教育的特点。以柏林艺大和巴黎美院为代表的欧洲美院整个节奏更缓慢、更自由,与美国院校目标明确的教育特征有明显不同。英国的美院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
四、为把目前欧美艺术学院中造型类基础教学类型及产生背景介绍清楚,特意选取以下一些典型院校的基础教学类型加以分析:宽基础类型: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特殊类型: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基础类型:德国柏林艺大;非专设基础类型:法国巴黎美院。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作为宽基础类型的代表,罗德岛的课程结构是:1、基础课程的设置包括三方面内容:素描、设计、空间动态。2、一年级学生被分入20个人的班级中,参加三个工作室的训练。考核要求:每一个项目结束后,会对学生进行评议,从而可以和学生讨论他们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过程,反思学生作品具体化理念以及情感的能力。概括说就是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期间开始对学生进行评定,未达标者可向学术委员会申诉,如仍不过将被遣退,如要再进则必须重新进入入学考试。一年级选完必修三门课后期末评定。通常一年级通过率为95%。而最终毕业率为90%基础部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的独立意识。强调探索、质疑和进行风险尝试。
罗德岛设计学院基础课的显著特点即为跨全部专业的设置,他们有一个平行于艺术、设计、建筑几大学院的一个大的基础部,所有的一年级新生要在基础部中渡过他们的第一学年,课程的设置也是跨所有这些专业的。这种“全跨”的基础概念显然基于一种对基础的开放性理解而做出的选择。这与他们的“最高优先计划”是直接相关的,即提高教育模式——通过艺术与设计两个系统的接触,通过在关键制作、思维及创新方面身临其境的学习实践来追求教学和教育的卓越品质,他们鼓励学生自我突破——利用新方式去学习、观察和思考,重新定义问题,并批判传统方法,激励学生创作出拥有强烈自我风格的创新作品。在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到罗德岛的设计学院把跨学科的教育理念直接延伸到了一年级的基础教学中,这与罗德岛设计学院自1877年成立起一贯坚持的使命紧密相关,即教育公众理解“艺术和设计”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协同发展,以满足其理解的21世纪全球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作为特殊类型基础教育典型的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基础课程宽度因人而异的可变性和其所谓的“诊断性学习”两个方面。另外它的课程由于全英国大学本科阶段只有三年,所以基础课是放在其预科阶段的,并不在其正式的本科范畴内。除此之外他们与美国罗德岛有很大的共性。它的基础课的基本情况如下:课时:艺术与设计预科文凭课程要持续32个星期,且实行全日制共一年,并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由数个单元组成,且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学分值。单元是课程的基本构建块,包括教学时间、自主学习、资源获取和评估。每部分由40个学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三个阶段和40个学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各自包括4个阶段和40个学分。学生必须顺利完成第1部分的各单元,才能继续第2部分。为了进行第三部分,学生应该成功完成之前的所有单元。为了得到基础文凭,学生应该总共获得120个学分。这意味着为了获得基础文凭,学生应该完成课程所有项目。
基础的宽度:分为时装,美术,设计,表演等专业。25%已定专业的学生就按分专业上课,75%未分专业的学生会把所有专业摸一遍,学院特别提供“诊断性学习”机会以引导学生最终选择理想的课程领域。该预科课程包括5个课程领域:艺术、表演设计与实践、三维设计与建筑、时装与织物、平面与传播设计。招生由基础部负责,一年后的分系由基础部负责。
圣马丁的基础课程设置在框架上无疑与美国是相似的。这与其英国学院的背景有关,而英国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使得英国的学院设置和大形态上相对欧洲其它院校有很大不同,同时针对美国院校的体制又作了某种程度的修正。这显然又是一个国家政治与文化传统因素影响学院教学形态的案例之一。
柏林艺术大学:作为典型的“专业基础”类型的柏林艺术大学相比英美的美术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显然要保守一些,并没有很强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而是按照美术、建筑、设计几大专业的划分设计各自不同的基础课程,其美术专业的课程结构包括绘画、雕塑、新媒体三部分,学生要通过在基础部的学习,完成自己阶段性的作品,作一个展览,并对其进行阐述,由其他导师组成的评审团来决定学生的合格与否。在作为基础的一年中,艺术常识、历史、美学和哲学的学习作为艺术实践的补充课程来设置。柏林艺大的造型艺术基础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熟悉艺术表达手段并为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艺术家作准备。他们认为艺术不能教,不能传递一种科学的方法。因此,其教学的基础是艺术实践。在柏林艺大,他们基础教学的相对专业化源自他们对艺术家“高、深、难”(校长语)的培养目标。他们认为艺术家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另外,由于德国的大学经费完全由国家负担,因此其教学状态与英美那些靠收学费的院校相比呈现出相当大的弹性与宽容度,他们的培养目标除了领域内的成功人士外,能以各自的方式实践艺术即可以了。学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学生发展很自由,约束性不强。
巴黎美院:无专设基础类型的学院是巴黎美院,它既没有基础部的设置,也没有预科或是基础年的明确概念,他们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基础,把整个本科阶段作为大基础概念。他们只有两门基本必修课:素描与人体结构作为基础课程,并要求在二年级期末修完,另外还包括反思的手段——理论课的设置:包括电影、艺术评论、艺术总史、建筑史、20世纪艺术史、当代艺术史、美院收藏史、美学、艺术精神分析法、摄影史、现代及当代艺术理论、超媒体思维等。每年都会有些变化以把握时代脉搏。技术课程:巴黎美院开设了很多技术性课程,并配以相应的技术工作室和基地,让学生以需择学。其中主要有:作品分析、城市与建筑、高级素描、壁画、版画、信息制版、石版、泥塑、高级人体结构、镶嵌画、翻模、舞台设计、丝版、声音处理、绘画技术、雕塑技术、影像技术及玻璃彩绘。大多数技术课程都以短期培训的模式开设,学生到相应的工作室学习。
巴黎美院基础课程的如此设置与其办学理念是一致的:即“宽容”与“开放性”体现在今天巴黎美院教学的各个层面,在这办学理念之下,巴黎美院的课程设置明显体现出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上。不仅是传统概念上的造型语言与新媒介的造型语言的研究与融合,还包括文学、舞蹈、音乐、影视、信息等边缘学科的融合。
五、各种不同类型的基础教学设置带来的不同教学效果及目标的比较
基础教学设置包括教学实施全过程的每一环节,其主要环节包括:(一)基础课程的设置宽度及内容;(二)考核的手段;(三)学生入学时的专业身份;(四)基础课结束后如何去各系或工作室。
基础课程的设置宽度及内容直接反映学院的办学理念,相对的看,英美的院校往往倾向于跨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这与他们强调艺术与设计两个系统的接触,以及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协同发展,以满足其理解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关,采用跨专业基础教学模式通常鼓励学生的自我突破——利用新方式去学习、观察和思考,重新定义问题并批判传统方法,激励学生创作中的强烈自我风格的创新。相对而言欧洲大陆的学院往往相对保守一些,这与他们的教育培养目标不那么强调颠覆性的创新有关,因此他们的基础课程更多的直接针对当下的西方当代艺术形态:绘画、雕塑、新媒体及当代艺术理论课程。此两种基础教学形态是“高、深、难”的专业基础教学类型与跨学科、跨专业、宽基础教学类型的比较,也是在既有艺术类型上的深化发展与力图打破现有艺术形态的颠覆性的创新这两个大的教学培养目标之间的比较。简而言之,“高、深、难”的专业基础教学难免创造力不足,而跨学科的宽基础教学难免创造性十足而唯缺“专”、“精”。
在考核方式上分为纯学分型、学分+展览型,作品+阐述+评审型。欧美院校的大趋势是学分制的全面普及,其中英美是实行学分制较早的国家,他们的学分制实践较为彻底。实现彻底学分制的优势在于学院可以把被认为相关的课程分组打包后交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选,如可分为必修基础学分,技术学分和理论学分(详见前述巴黎美院介绍)。在体现学院教学理念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当然由于学生自由选择的原因,学分制的实现会带来专业教员的工作压力,这是一种竞争的态势。根据观察和一些当地华人学生的介绍,总体来看,西方艺术院校特别是欧洲大陆对学生的考核还是比较宽容或者是较松的,这与他们看待艺术教育的观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学生总人数较少、竞争不强有关。英美的院校则相对较严格。这与英、美好的艺术院校大多为私立有关,学生的毕业质量和去向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源,因此他们面对自己的教学面貌和态势带有强烈的紧迫感。
学生在进入基础部时是否已有专业(系、工作室)的身份是学院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英美的大部分院校通常学生在入基础部时是没有专业身份的,这有利于充分利用基础部教学内容的宽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全面艺术素质,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自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将来从事的专业。从大的方面来看是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也符合基础部(教学)这一设置的初衷。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进入艺术院校前对自我的了解与定位是明显不足的,对其所在学院各专业、系、工作室专业特点的了解也是不够的。因此,不带身份地进入基础部学习明显有助于其正确全面地选择将来的专业方向。
英美的大多数有基础部设置的院校里,学生在基础部之后的去向选择形式上有如下几种: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由学生与各工作室(专业)双向选择或结合学生意愿由基础部给出“诊断性”意见。其中作为一个较极端的例子是英国的中央圣马丁的基础部对学生一年(预科)后的专业选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他们根据学生在一年中的学习情况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给予选报专业的意见,即所谓“诊断性学习”。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专业学习的方向。
结语:以上是对欧美艺术院校美术专业一年级基础教学情况的一些介绍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趋势:无论欧洲还是美国的院校在如何构建基础教学课程的问题上有跨专业领域的趋势。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已成为他们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依托。他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已不局限于造型艺术家的范畴。西方(欧洲)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探索各艺术门类的结合(跨界),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为主要方向,他们更重视摸索艺术边界的扩张。但是一些对传统的继承以及技术性的训练更多的是在艺术创作对技术需求产生之后的一种有针对性的自学状态。而这种自学是得到欧洲(西方)极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群的有力支撑的。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或者中央美院这种偏重技术性训练的教育体系仍有它存在的价值,这是我们的历史和现状决定的,但是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各相关学科媒介的跨界、对艺术边界形态的摸索无疑也是我们的薄弱之处。因此我们的造型基础教学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出适当调整。
(造型基础还应该涵盖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部分、对现当代西方艺术的理论认识以及对多种媒介的认知。国情不同造成的艺术教育的形态不同,相对中国更注重技术训练的艺术教育来说,西方(欧洲)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探索各艺术门类的结合(跨界),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为主要方向,他们更重视摸索艺术边界的扩张。但是一些对传统的继承以及技术性的训练更多的是在艺术创作对技术需求产生之后的一种有针对性的自学状态。而这种自学是得到欧洲(西方)极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群的有力支撑的,这一点可以从英国伦敦肖像画廊正在展出的全英肖像大奖赛展览中看出,该展览都是一些传统形态的肖像画,与西方的主流艺术形态,包括艺术院校中的艺术教育形态相去甚远,但它的技术水平不低,参观的观众人数众多。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油画传统和技艺性的训练并未完全消失,而只是存在于非主流和另一个仍具活力的市场之中而已。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或者中央美院这种偏重技术性训练的教育体系仍有它存在的价值,这是我们的历史和现状决定的,但是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各相关学科媒介的跨界、对艺术边界形态的摸索无疑也是我们的薄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