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常利先生是著名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闻名于画坛,其创作的《大庆人》、《秋收起义》、《转战太行》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名作。几十年来,他沉潜往复,孜孜求索,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此次他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历程的回顾,也是对他艺术成就的梳理与总结,还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资文本。纵览他六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马先生的创作与时代同行,以自然为基础,以生活作源泉,具有典型的时代风貌和艺术特点。
马常利先生一生的创作都沿着写实绘画的道路前行,这与他早年的学习密不可分。他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留校任教,作为早期受到苏联美术影响的画家,他在1961年作为研究生在由留苏专家主持教学的油画研究班继续深造。众所周知,五十年代,在绘画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1954年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受邀来中国举办油画训练班,这一举动对中国油画当时乃至整个发展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此后的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确立了“三室一班”的教学体制,三个工作室分别是指吴作人工作室、罗工柳工作室和董希文工作室,“一班”是指一个由留苏专家罗工柳主持教学的研究生培训班。马常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接受的艺术熏染和蒙养,同时与他在研究班学习的还有闻立鹏、钟涵等油画家,这一批油画家经过苏联模式下的美术教育训练了很强的写实造型能力,并以卓越的绘画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画家的典型代表。
20世纪50-60年代,大型主题性创作是画坛创作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下,很多画家的个性风格被集体创作和时代共性所取代。但是马常利先生没有一味地迎合当时画坛的风气,他以自己对生活真切的感受作画,使艺术达到自我情感与历史与时代的统一,在新中国油画不断发生变化的时期内始终坚守着自然雅致,质朴无华的画面基调,传达给观者如诗意般美的感受。1959年马常利创作的《幸福之路》和1963年创作的《高原青春》是他早年的代表作,在今天看来,依旧是富有精神性的作品,画中人物造型极为准确,写实的画风基础上又展现出抒情意味,在流畅的画面韵律下抒发着画家自己对于自然、生活和人的体悟。除此之外,马常利在1965年创作的《大庆人》是他艺术生涯中又一幅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将人物安排在风雪交加的油田上,将大庆人刻画得犹如英雄般屹立于画面中央,《大庆人》与其说是新时代工人的写照,不如说更像是一首赞美平凡英雄的宏伟史诗。这些画在今天读来仍然有一种震慑人心的艺术张力,他注重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在画中,不仅仅局限于人体结构的解剖透视,而是运用线和笔触的虚实来增强人物表现力,并在色彩上偏向抒情性和装饰性的统一,画面呈现流畅轻快的氛围,极具个人特质。马常利先生的这些作品也因此在中国当代油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位。
马常利先生的成功还在于他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和绘画风格,既不是一味临摹,也不是只重形式、纯粹表现,而是从生活中获取创作激情、升华艺术感悟,融情于景、于物,以情绘画。马常利先生的主题人物画既不虚张声势、也不概念化,如邵大箴先生语:“是完全按照自己的个性和从生活中获得的感受作画的。”无论是已成经典的表现英雄主义气概的《大庆人》,还是别有风味洋溢着乐观情感的《高原青春》,这些人物色彩单纯明亮,形象生动且颇具人情味。
也许是因为他个人秉性中带有诗意的情怀,马先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开始转向风景画的创作,并在后期臻于成熟。作为公认的“色彩的诗人和歌手”,他将风景画看做是画家的“心灵之歌”、是“无言的诗”。他对于风景画的专注来源于对自然的敬仰,更进一步的将自己充沛的感情投注于画面之中,并始终坚信优秀的风景画对人性情的陶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常利先生在面对自然时并非将精力集中在名山大川间,而是将视点放置于平凡的场景,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喜欢从平凡中发现美,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更为贴近,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记得有一次在乡村写景,村民路过说:‘咱这乡下有什么可画的!’但当他们下工回来,看到即将完成的画面后,称赞道:‘原来咱们这里也很好看’。这说明经过画家对景物的选择、提炼、取舍,融入个人的情感后,生动地再现了对象,画面有了生命,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就如同马常利个人本身,性情中带着温情、朴实和真诚,他更愿意将自然中不险峻,不咄咄逼人的生活场景表现在画面里,以自我感受为出发点达到人与物、自然与生活的契合。他1992年创作的《高原牧歌》以及在不同时段以高原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如《草原情日》、《雪原》、《高原牧场》等,都是他在高原写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他不拘泥于画面主体形体结构的刻画和构图的程式化表现,巧妙安排画面的主体与空白,构思极具趣味性的画面结构,并以丰富而又和谐的色调营造轻松愉悦的画面气氛,将一种音乐的流动感和诗意的美注入画中。
说马常利先生的创作以生活为源泉,重要的是指他对写生的重视。几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山区平原,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自1960年起远赴青海、西藏高原、大庆油田,1970年代又至新疆、深入太行山腹地,除此之外也在北京郊区、河北、山西、河南等多地写生创作,1980年至1990年又多次到南方写生,还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创作以东南亚景色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多年的写生让他对自然与艺术的结合有着更深切的思考,他说:“写生貌似记录形象,更重要是记录艺术家当时的内心感受。由于感受的参与,直面对象的写生,成了移情的过程,成了直接物我交融的体验。”那些重峦叠嶂的山峰,一望无垠的绿原,亦或是烟雨空的雨巷,枯叶凋落的荷塘,都是马常利艺术主体与客体相结合而物化的结果,笔笔都是他情怀、个性、修养的表达,而这也正是打动观者的重要因素。
闻立鹏在《大自然的赞歌》中这样评价马常利:“凭着艺术家一颗诚挚的心,凭着对生活的高度激情和纯熟的技艺,他把许多貌似寻常的景物摄入脑海,加工、提纯、化合,注入自己的心血,融入情怀,构成诗境,组成音乐的旋律,转化成一幅幅优美质朴的视觉画面。”对于今天的中国油画,在吸收了更多西方流派的语言后变得更为繁多冗杂,我们似乎更应该站在整个中国油画史的立场发现真实情感的注入与中国传统写意式抒情的失缺,在马常利的油画中我们也许更应该反观当下画坛,他朴实含蓄的笔触下延承着对于诗意和神韵的表达,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更多对于艺术的启示。
更为重要的是,马常利的画品一如人品,才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有言:“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在众多关于马常利艺术的评论和研究中,无不提到其温和的性情,真实坦诚的品格。他真诚面对生活,艺术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情与意,构建别样的绘画诗境。
马常利先生作品展及其捐赠为我们理解德艺双馨找到了最好的解读。
——本文为《感悟诗境——20 世纪中国油画名家马常利》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