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9日,“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近400件作品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按时间线索全面梳理出罗工柳先生在不同艺术时期为美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展览现场,中央美院艺讯网采访靳尚谊、范迪安、许江、全山石、罗安等嘉宾,从艺术成就、留苏生涯、生活日常等方面追忆罗工柳先生。
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老院长、著名油画艺术家):罗工柳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重要的一位油画家,他的历史画创作已经载入史册,他 的《毛主席在井冈山》等作品中的风景跟中国水墨画相结合,探索中西文化在油画语言上的融合,而且成功塑造了毛主席形象和井冈山的风景。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罗工柳先生的艺术人生和成果都堪称高峰,他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作出了一批今天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作品。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是反应了艺术家所处时代社会发展变革的主流,同时又在艺术语言表现上达到了新的境界。
这个展览叫“创新先驱之路”,着重体现罗工柳先生在人生不同阶段都以非凡的胆略来从事艺术创新。这个创新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紧紧抓住能够表达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这跟他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艺术积累是分不开的;另外一个就是艺术形式语言的创新。罗工柳把民间木板年画和西 方版画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把革命的美术和大众的美术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入新中国,罗工柳着重在两个方面投入精力:一个 是革命历史题材油画的创作,其中,《地道战》可谓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的开山之作;此外,着重考虑中国油画发展问题,他将传统中国画、书法的笔意与油画相 融合,集中探索油画民族风貌和中国美学的品格。这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艺术如何坚守自己的传统,如何把传统和今天的 感受相结合,走好美术的中国道路,这是有启发意义的。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我跟罗工柳先生虽然年龄相距很远,但一点都不陌生,在当年一片文化的荒原上, 罗工柳先生的作品(印刷品)是我们艺术的甘露,是我们的头口奶,今天的同学很难体会这样的学习经历和过程。另外一个原因,我的老师全山石跟罗先生亦师亦 友,在教学中讲了很多罗工柳的东西,所以我们对罗工柳先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他的艺术在中国艺坛上有两个大的影响,一个是革命主题性绘画,我们今天看到很多主题性绘画,这条长河的源头就是由罗工柳 等几位先生开创的。他最早的《地道战》就有一种戏剧性的表现方式,有的人刚刚从地道里爬出来,有的人正爬在梯子上,有的人趴在墙边,这开创了一个很好的风 气。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他留苏的那批绘画,真正把西方油画的一些很好的语言带到了中国,并用他的能力进行中国式的改造。这都是我们称他为艺术巨匠 的重要理由。
全山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与罗工柳一同留学苏联):我是1954年留学苏联的,罗工柳比我晚一点,当时他是研究生。虽然他比我 大,但我们对艺术的很多看法都很一致,所以我们交往的非常好,成为好朋友。他是非常聪明、智慧的画家,西方油画的技法他都能很快的领悟到,而且进步很快。 当时在列宾美术学院他有一个自己的画室,但他经常来我们班画模特,可能每个班他都去画过,回国之前,他还去很多博物馆临摹油画,这些临摹作品在今天的展览 也有展出。
罗安(罗工柳先生家属):虽然我不是学艺术的,但我能看出父亲对待艺术非常用心,比如他研究一个画册, 他不仅看画是怎么画的,比如颜色、构图这些,他还琢磨画中每个人的表情、动作,他为什么会这么画,翻来覆去的想,他也是在这样不停的积累中才产生那么多想 法。在生活上,他是一个乐天派,很喜欢小孩,也很有兴趣跟年轻人说说笑话,而且对很多新东西充满了好奇,我是学工的,经常做一些电子方面的事情,他就老想 拆开看看,里面是怎么回事,他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