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邬建安致力于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视觉艺术的结合与转换,在他的创作中不乏中西经典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叙事身影,并以其综合性的媒介方式追问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挖掘传统对于当代文化的深层影响。2016年5月14日,前波画廊推出邬建安个展“万物”,通过四组核心作品和若干的小作品呈现艺术家的最新艺术思考和实验成果。
此次展览的题目“万物”及探讨主题源自德国美术史学家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的著作《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作者从多个角度深入中国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中国艺术与工艺,如分析“模块”和“标准化生产”在古代青铜器和陶瓷等工艺及建筑制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雷德侯揭示了中国艺术家如何在一个复杂体系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构成的”。显然,雷德侯的写作与论述对邬建安近期的思考和创作带来启发,展出作品也是对“局部和整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将个体“模块化”,既保证个体的人能在固定的社会位置上发挥职能,成为有序社会整体的基础,也是西方现代工业化生产强调分工、追求效率的观念核心。但随着民主意识的深化以及社会进步带来的思想解放,个体也越来越强调自我身份与价值,而不满足于在整体社会链条中“按部就班”,这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冲突在当代文化中愈演愈烈,与原有秩序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抗。邬建安艺术从传统切入,思考现实,以艺术的视角剖析这种关系秩序与存在方式。
展览同名作品《万物》是一件尺度庞大的“三联画”,在方法上沿用了惯用的“浸蜡镂空剪纸”,这一系列的剪纸作品在去年展览《<白蛇传>新解》中曾有系统展示,但稍有不同的是,该新作中每一个剪纸人物的个体变得清晰可辨,而它们所组构成的整体却像是一团混沌的烟雾。突出个体细节的形象,虚化整体形象特征,这似乎是艺术家在这件作品中表明的“个体与群体”关系新态度。
作品《大骨架》在展览现场极为醒目,一具类人猿骨架在聚光灯下具有明显的寓言故事色彩,近观才能发现是由各种类型的抛光海螺组成,且核心位置的海螺用金色马克笔描绘人脸、动物、怪兽等形象,仿佛标记着海螺不同的身份和性格。这些海螺作为骨架的构成单元存在时,这些图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近距离的观察才会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此外,装置作品《恐龙》也是自然实物的异构组成并形成独特的寓意解读,蛇骨贴合于马鹿的鹿角上,鹿角似乎为蛇爬行的树枝,蛇骨又好似是鹿角上的茸毛,这种属性的异化和误读让个体和整体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
《浅山》是由一千五百块旧砖组成的大型装置阵列,来自同一栋拆毁的建筑,但表面又都存有经过手工切割形成深浅不一的沟痕,这一艺术改造使得标准化生产的砖生成了迥异不同的视觉差异,也就改变曾经同处一栋建筑的同质属性,在新的装置阵列中又带有一种新的整体关系可能。
《五百笔》是邬建安的一个新尝试,用毛笔在宣纸上皴擦勾画,形成某个特定的人物肖像,然后将每一幅肖像的笔划都一个个剪下来,再到一张新的白纸上进行重新拼组,形成一个新的、抽象的形象。每一个笔画都曾经是某个整体形象的组成单元,当它们从原先的位置上脱离出来,它们既有的功能和组合关系也就消失了,变成了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个体,等待在未来新的组合关系中,扮演可能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角色。
此次展览是前波画廊在北京和纽约为邬建安举办的第五次个人展览,展览持续至7月3日。
文、图/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