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士和老师痴迷于写生,天南地北哪儿都跑。他把写生看得很重,称:那是我们的“根”。常常玩“失踪”,熟悉他的朋友心里都清楚,戴公又出去寻“根”了。
戴老师喜欢画小尺幅的画作,再小的画面也会招呼得“风生水起,神采锦绣”。同路一起写生,知道他画的并不忠实于物象,他称是“画我所要”,“要”自然是主观的摘取、提炼,并“扩张”了,得了“有意思”,也成全了“我”为主宰。生活中,他看什么都有意思,画什么也都有滋有味儿,像是上帝创造了世间的一切,都是为他陶醉其中而设置。他画东西并不挑拣,无论风景、人物、静物及室内场景都会画得兴致勃勃。他触物而情动,即使是寥寥数笔的速写,也会“笔动神留”。当他拉着朋友滔滔不绝的聊起没完时,必是画开心了,那是在寻找释放的出口。当遇到只依赖照片而无能力写生的现象时,他会轻声叹气,眼神中流露出“黯淡与苍茫”。在担任造型学院院长兼油画系主任时,他反复强调“坚持写生是造型学院的长远战略”。
他作品色彩浓郁存和煦;造型鲜明彰犀利;行笔抒张含秩序。他手勤量丰,每每“失踪”过后必定是作品又添了新批量。他思维敏捷,手法多变,多年与他画艺交往,深读其作品都要开动脑筋,若摸清“首尾”,探明其中奥妙,确需有一番思量。感叹他的作品“变化多端,神出鬼没”,是指画作背后潜藏玄机,暗含衍变。似随机而动的组合拳,并“刀刀见血”,是指画面顺势而为,依趋架构,笔锋彰显,似刀剜肉。看似各路绝活儿耍弄的洒脱而“妙笔生花”,实则透显出几十年的苦修研判和积累。从年轻时,就把写实画得“当当响”,到左突右攻,寻求“独立我在”,每一步都渗透了大量的实验与思辩。多少年来对绘画本体形式语言的久攻不懈,激活了形、色、笔、点、线、面与物象的沟通与对应;绘画构成因素的介入和运用,使绘画蕴涵了新的可能与表现力;对抽象绘画的研究和品读,促使抽象因素参与到具象油画中,拓展了语言表现区域,增强了画面的可读性;对装饰色彩与线的结合运用,扩大了油画语言的表现空间;而对画面平面架构的长期研究和实践,更是对他个人形成独立的艺术面貌,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几十年来,对中国文化精神及审美的深层研究和解析,与绘画规则相交融的研判与实践,终使二者汇流,为个人“写意油画”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水到渠成的可能,伴随着可观的艺术实践及艺术观点的阐述,为“写意油画“走到台前,创造了条件。应说戴公在“写意油画”概念的确认、倡导及推广方面功绩卓著。
这种对绘画艺术大胸怀的汲取、深究、整合,必然产生创造的火花,用“静水深流”来概括他的艺术行为,应该恰当。
谨撰短文,提前祝贺戴公十月金秋的个展成功!
2017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