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马路:写意戴士和

时间: 2017.9.28

《画布上的创造》是戴士和的重要绘画理论作品,1986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大名鼎鼎的《走向未来丛书》之一。

《走向未来丛书》怎么就大名鼎鼎了?在“百度”上搜一下“走向未来丛书”就可以知道。戴士和,不仅是这个计划出版100种的丛书中唯一的绘画论著的作者,同时也是《走向未来丛书》插图的组织者。我们一帮年轻人被他组织起来画插图,我们管他叫“老戴”,常去他家聚会,喝酒、聊天、互画漫画。

老戴比我老10岁,也是北京人。老戴,北京四中毕业,名校,毕业时间应当是1965年?我是1975年北京二中毕业的,学校也挺好,但文革覆盖了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我很羡慕老三届的高中生,老戴也许比老三届还早一届,那就更幸运。四中给了他知识的储备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文化大革命给了他社会经验,让他认识人性的复杂,改革开放让他的视野更宽,让他从全球的视角回看中国的艺术。所以,作为画家的老戴,文字能力强,思路清晰,能写出《画布上的创造》,这样优秀的理论著作。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画布上的创造(修订版)》。

老戴的能力是全面的。他曾奉命组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系主任、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造型学院院长,现任中国壁画学会会长和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也许还有,我不知道了。

老戴是壁画出身,壁画系第一届研究生。当时老美院操场南,12层宿舍楼下东侧就是他毕业设计的陶瓷壁画:一片巨大的绿叶——美院曾经的logo。可惜,美院搬家后被拆掉了。老戴勤奋,酷爱速写和油画写生,下手果断,油画写生作品之多是有名的。他坚信:在画布上,是要创造的。

任何创造都不会是凭空的。老戴的方法是在写生中的写意。写意是国画传统,广义上是中国艺术的传统,挪用到油画上,是个创造。写意油画的提法大概很早就有,谁最先提出的,不好说。

时代总是弄人。写意国画曾因不被工农兵所欣赏,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到如今,在全国美展写意国画已成稀有品种。理论家高名潞曾提倡“意派”艺术,面对流行艺术和现实主义大趋势的两面夹击也备受诟病。老戴的“写意油画”是他多少年骨子里的追求,是他用“书写”的形式和“意境”的呈现去获取其艺术创造的价值。这个过程也同样地艰难,同样会面对众多质疑。

艺术家其实需要坚强,写意的艺术家更需要坚强,因为写意不是老百姓能够轻易接受的。好时机是:写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写意油画如今受到中国油画界的追捧,趋之者甚众,总是好事。但是,怎么写?写什么意?总是要逐渐给出明确的答案的。实践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对于答案的给出都很重要。“意在笔先”,是对画面的设想,同时,还要“意在笔中”吧,否则哪来的“笔笔相生”?更重要的是“意在笔后”,是对已经完成的画面的判断、理解、认同和意境及意义的总结。这样,绘画的过程不再是完成设计的过程,而是意境和意义生发的过程,也是艺术家个人的思想与技艺成长的过程。

这样的写意油画是可以超水平发挥的,是画布上的创造,给了我们创造新的艺术风格和新的艺术理念的可能。老戴的写意油画需要用新的理念来认识,新的因素:动态的交汇、力的互动、视觉的物理真实与内心瞬间的书写所形成的张力等等,将构成对写意油画新的评价标准。把直觉认定的“好”,梳理成理论的总结,这不仅是绘画的发展,也会对人类的视觉感受、对事物的认识、智慧、思想有所促进。

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