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我和修复文物组的关系

文:刘士铭    时间: 2019.12.31

1973年,我已经因病退休回北京家中,这时中国历史博物馆经余庠和李之松介绍我去文物组修复室做复制陶器和仿制云南石寨山的动物透空雕工作,以及临摹雕刻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小型玉雕人物动物的复制工作。是用滑石材料雕刻出土的文物,仿刻了好几件,有玉人、双面人体、玉龙、玉羊、玉猪,要求大小比例一样,雕刻造型图案都一样。这是博物馆经常需要的代替实物的复制品,展柜中陈列用的。也复制过陶俑,如波斯俑等。如此在修复室工作,复制文物雕塑七年时间。同时,我也学习了中国古代雕刻的特点和中国古代人的审美观点和当时工匠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石刻陶俑、陶器的造型多变的形式上学习古人的智慧。构思巧妙趣味,商代铜器的雄伟气魄,变形的夸张,想象力的丰富,因形材而设计构思布局,突出造型的伟大雄浑气势,宋陵墓石人石兽都具有通天的气势,叫通天剑。汉马的粗壮马身,四脚关节和马头造型,张开的嘴唇,奔跑凌空的速度,用飞燕表示奔驰的速度(《马踏飞燕》)。原始《鹰鼎》及汉代木雕马型等。这作品中只有劳动人民、下层人民和男女奴隶的形象最生动最有思想性,内在的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观者诉说出他们内心的世界,静静的立姿,表情近乎呆似木鸡,但是你仔细的观察后印象深刻。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重大轮廓,简单而优美文雅的姿势,线条比例夸张,以汉俑最具代表性,大宽袖子细腰身,喇叭形的长裙,无手无足,圆脸细眼,鼻和嘴起伏很小但是生动。衣纹是平平的,但对衣领的立体感和袖口的立体感层次起伏很明确,简单的大平面和轮廓曲折的变化夸张。在临摹中我深感我的雕塑方法是不好,古人对形体的理解深刻,自如,随心所欲的手法。我深感自己的手法不精,不熟,不大胆,不概括,不能随心所欲。表现对象无所谓高层人物与低层人物,富贵与贫贱之分,体现古人具有平民思想,热爱劳动人民形象,所以做出既生动又真实、活生生的形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