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雕塑的类型分两种——野外露天雕塑与寺庙雕塑,室外旷野中的纪念性石雕,皇陵甬路两侧的石雕人与动物石阙、记功碑、圆柱、石狮、石牌坊、石门墩、拴马桩、石窟、佛像群体和摩崖大佛,和镇水兽,铁狮子这些雕刻,都为当时的民族情感民族信仰,崇拜思想分不开的。中国的民族是汉族及少数民族混合的国家,信仰不一样,各有自己的信仰图腾标志,加上民族文化基础和外来文化影响才形成各个历史时期的雕塑风格不同,石材不同,工具功效不同。有的由于钢铁工具硬度好,能达到精刻和透空悬雕,技巧水平也高。在时间上也有不同,有长时间制作的,也有急于完成的石刻,如在一件象形的石料上简体的用线刻和浮雕手法生动的雕刻出形象,如霍去病墓的石马踏匈奴和石虎、石动物。趣味天成,真正是巧夺天工,这种作品一半天然一半人工,世间罕见,无与伦比,只有汉代产生了这种绝妙精品。还可以说是超过世界水平和写实主义的雕刻。
这种创作的思想性与灵活性,与中国道教思想老子的道德经思想是分不开的。道家思想以简朴天真自然和善变为本,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致文学艺术观点上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诸葛孔明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五行阴阳相生相克之理,也应用到他的军事战略方面。这种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支配着中国的历史文化至今。比如在中国画、书法上都能体现意到而神存,神似与形似的关系,我在创作中后来就体会到“意到”神到和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齐白石的水墨画最高境界就是这个。到现在的西方艺术家毕加索他的画中也认识到了这个意到神到的精髓,所以他由画牛从写实过渡到最简单的两三条线,只存牛角和一个简化的牛身子。这就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走向玄的境界和空的意境。很多当代西方艺术家转向中国的哲学,钻研中国的艺术的原因。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和文化文学艺术的实践,这个可从原始社会的彩陶罐看到,原始艺术图案与当代现代的外国的最新图案是一样的新颖,看了以为中国远古时代就有这种图案,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都有,比五千年最早的上万年的文化顶峰,青铜艺术在铸造工艺上有超过今天的水平。青铜器也是一种代表本民族的信仰和一种神器,是人与天的对话,如鼎和巴蜀文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面、人像、似人非人的面孔……而且铸成后又全部砸碎埋于地下。这是只给神看的祭祀,一完就火化的习俗和信仰吧。
在中国最多的寺庙以佛教最多占全部是佛经故事三世佛及菩萨等,从唐代佛教传入中国,与帝王朝结合成为国教。佛的思想深入民间,这是印度传入以半裸体像为主,薄纱遮体,对人体结构也严格追求人体的真实比例,写实基础很严格。在比例上特别是石窟雕像尺寸大小与观众距离关系要求达到佛在感化人和神手接引众生的超脱的精神效果,在比例上就压倒人的视觉,使人感到佛的伟大,众生的渺小。自上而下倾斜上大下小,这一点与西方的天主教堂效果不一样。天主教堂以高耸入云端,一切向上飞去,人的灵魂上天堂,所以以瘦高狭长为雕塑特点,这是东西方的不同。
199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