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继续“东方美学”学术方向:蜂巢2018年展览发布及郭工、于霏霏双个展同启

时间: 2018.3.16

2018年3月15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性出版物《2017蜂巢年鉴》,同时预告了2018年度蜂巢(北京|深圳)的重要展览项目。当天蜂巢北京双展“切问:郭工个展”和“色目:于霏霏个展”同时启幕。而五天前,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坐看云起:梁铨创作风格与流变”展览,意味着蜂巢2018年的艺术展览项目已全面启动。

蜂巢五周年回顾:继续以“东方美学”为学术方向

2018年,恰逢蜂巢自非营利机构转型为商业画廊五周年(2013-2018),蜂巢创始人夏季风回顾了2013年以来蜂巢的重要展览项目以及活动。在过去的几年中,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以东方艺术的美学线索作为学术方向,并从艺术史的脉络梳理、当代艺术的生发现场、以及艺术家创作的美学趣味等角度切入,针对中国的抽象艺术、当代水墨、艺术家个案、青年艺术家创作等现象,连续策划了一系列展览,试图通过展览案例、出版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预判艺术思潮的流变,与中国众多的艺术机构一起,以期合力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其中,如抽象系列展览,推出了“秩序的边界”、“零度之维:抽象艺术的理性表达”、“蓄素守中:梁铨三十年绘画作品展”、“生生如環:周力个展”等;当代水墨系列推出了“幻象:中国当代水墨大展I”、“变异:中国当代水墨大展II”、“世界的壳:徐累个展”、“无名者的生活:李津三十年”、“逍遥游:武艺个展”、“向阳花:刘庆和个展”、“幽邃之地:郝量个展”等;艺术家个案则针对一些因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艺术史和艺术市场所忽视的一些重要艺术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深挖他们内在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造诣,试图重新确立他们的成就,使他们回归到应有的艺术地位,如“重现的镜子:宋陵1985-2015”、“面目:段建伟个展”、“不合时宜:孔千绘画三十年(1983-2016)”、“开封抑郁症:王顷 2008-2016”、“形式的意味:张德建绘画三十年”等;对于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关注,也是蜂巢历来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这五年来,分别为卜镝、屠宏涛、李青、金石、夏禹、吴俊勇、刘可、董文胜、钱佳华、李文光、顾亮等举办次数不一的个展。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旨在专业培养、扶持和关注年轻艺术家的“蜂巢•生成”项目,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至止当下的“色目:于霏霏个展”,“蜂巢•生成”已经出色地推出了29位年轻艺术家的个展,其中大多数艺术家是其创作生涯中的首次个展。其中,如冷广敏、龚辰宇、李展、陈朗慕、季鑫、李平、袁泽强、宋朋、宋戈文、曾志钦、赵新宇、侯帅、蒲英玮、于林汉、管玉、李维伊、王云冲等,都已崭露头角,有的则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8年与蜂巢合作的艺术家从国内延展到国际开始的一年。今年下半年,蜂巢将会分别推出日本艺术家七户优(Masaru Shichinohe)和德国艺术家乔琳德•芙伊格特(Jorinde Voigt)的大型个展。而接下来的计划,蜂巢将会物色更多的国际艺术家展开合作。

与国内其他的一些优秀艺术机构一样,蜂巢希望在日常的艺术实践当中,与艺术生态中所有的参与者,如艺术经营者、策展人、艺术家、藏家、艺术媒体人等一起,努力去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和评判标准体系,藉此保持中国当代艺术本身应有的辨识度和差异性,让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世界艺术市场应有的认同体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蜂巢将继续秉持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真诚、敬仰与专业,继续以东方艺术的美学线索作为学术方向,推出更多优质的展览和优秀的艺术家。

郭工个展“切问”:创造“心”与“物”的互动方式

3月15日,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2018新年首展推出艺术家郭工的大型个展“切问”,本次展览由青年批评家许晟担纲策划,呈现郭工近年来不同时间跨度、物质媒介相异的装置作品,旨在重新发掘并梳理作品之间的内在逻辑,并在流动的空间中渗透他对于生命与艺术的体悟。

郭工于1966年出生于山西。自2008年始专注于装置艺术创作。本次个展命名为“切问”,其中“切” 首先包含了后工业时代中的“切割”动作,即用精准,犀利,并含有暴力的手段剖析事物。其次,“切”是一种包含了主观干预的调查。例如“切脉”,如果要调查脉象,就必须用“切”的手段。这时候,“切”看似是客观的,其实又包含了调查者的主观感知;但是,“切”又意味着进入调查对象的内部,让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在郭工的作品中,这个调查对象可以是物质,时代,人心,自然,或者当代世界本身。

郭工的作品首先展示了他对装置艺术的深刻认知:装置最重要的不是面向未来的创新,而是首先向前追溯,打破杜尚所创造的起点,回到艺术的源头,由此为装置艺术的发展寻找更加可靠的依据。因此,他首先把“挪用”变成了“创造”,制造出纯粹的,相互映照的材料关系。其次,他跨越了“观念”的束缚,将单纯的观念,社会学,或人类学层面的批判性,变成了一种综合了诗性的,基于视觉核心而非审美趣味的,对人的整体感知系统的强调。

另一方面,郭工的作品已经与“物派”彻底拉开了距离:“物派”只强调对“物性”的确认,并以风格化的方式,创造了“以作品确认物性”的过程和方法。而郭工的作品则以“物性”为基本的出发点,以“心”对“物性”的感知为基础,不断创造着“心”与“物”的互动方式。这一方法已经在“物派”之后,为当代艺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并创造了一种可供任何个体“栖居”的支点。

于霏霏个展“色目”:提出新的视觉可能性

3月15日,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同时呈现“蜂巢•生成 第二十九回 于霏霏个展:色目”。于霏霏的艺术实践根植于社会学和人类学,试图对个人的文化身份进行探索,分析其形成及其演化。她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着以生成视觉语言为结果的自我追问及对世俗庸常场景的重新发现展开,从欲望及权力的对照及制衡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视觉可能性。

于霏霏1988年出生于广州,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2016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其间访学于英国牛津大学拉斯金美术学院。

在长期的工作中,于霏霏持续对凝视(Gaze)进行了大量的视觉及理论梳理和研究。她起初的创作只是对男性的凝视解读的一个泄洪口,但纵观其系统性的创作,随着之后实践中使用的人工制品逐渐增多,带有历史指向的图像亦越来越多,关于历史及当下的对照及追问便随之变得迫切。在此,“凝视”既是一种描述也夹带了一种暗示,同时它还不可避免的包含了一种多意性的悬置状态。它可以是一种观看的全神贯注的状态,以至于豁免了一种日常的状态,随之变成一种悬置的实践,一种出离的状态;它还可能是一种带有惊奇的静观其变,以此试图去固定或者抓着某物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的主体既无法动弹,也像没有着落,一种无法扎根的瞬间性。更多被达成共识的是“凝视”为一种带有阶级性的审判态度,一种打扰与否定。凝视所具有的这些不确定性与多意性,是于霏霏试图在作品中讨论的,她通过探究“凝视”所存在的历史性和时间性去探究其出现的可能性。

编/杨钟慧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