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王颖生:规范与沿革——宋、金、元、明寺观壁画理法解析(上)

时间: 2018.3.22

2018年3月20日晚,由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与造型学院共同主办的“规范与沿革——宋、金、元、明寺观壁画理法解析”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14号楼研究生院博雅报告厅开讲,主讲人为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院长王颖生教授。此次讲座将分为两场,分别从“壁画之理”与“壁画之制”两个角度对主题进行切入,深入浅出地为听者阐述由宋至明的壁画理法传承以及对当下壁画创作的影响。

讲座伊始,王颖生教授指出了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性。它发端于远古,兴于秦汉,蕴于魏晋,成于唐宋,延于元明,沉寂于清,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与完整的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构筑了遗世独立的恢弘篇章。传统壁画在宋以前一直代表着国家意志,绘制于宫廷庙宇,表现朝纲礼乐或人伦教化。后因宋市民文化与文人画的兴起,壁画走入寻常百姓家中,绘制壁画也沦为民间匠人的生存之道。壁画从业者的社会地位自宋之后再无根本改变,失去了应有的话语权。而曾代表中国正统绘画的壁画在清代也几近泯灭,可谓“一部美术史,半部匠人泪”。

随后以时间为线索,主讲人从“中国传统寺观壁画绘制规范化的形成”、“宋代壁画绘制的官方运作机制”、“元代壁画绘制机制”以及“明代壁画绘制机制”四个方面讲授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壁画之理”。

首先,王颖生教授指出中国传统寺观壁画绘制规范化的进程是从未停止过的,宋时期总结前朝影响后世,是规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时代。众多关于壁画绘制的记载里,最早见于唐代文献中的“粉本”在各司其职的庞大壁画绘制团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粉本作为正稿的小样或范本,让壁画一改魏晋及以前随性的造型特点而趋于有本可依,因此也使壁画绘制的样式和风格得以承传。而后,北宋时期的两本重要著作也进一步促进并标志着其工序体系化的成熟——即是《宣和画谱》与《营造法式》。《宣和画谱》是宋官方所编撰的绘画专著,它首次将绘画严密地分为了十门种类,并系统规定了绘制工程的制度。这充分说明了北宋绘画人才专攻之细以及绘制工程有章可循的严谨状态,也为当时的画家提供了重要的人身保证。《营造法式》作为宋代重要的建筑设计施工标准,详尽地记载了“地仗”(绘制壁画的墙面)的用材用量和工序步骤,为之后的壁画墙体制作竖立了标尺。

尽管诸多见于典籍的名师所绘壁画未能传世,由民间工匠郭发率众所绘制的高平开化寺壁画仍能见宋金时期强大、正统的文化的辐射。其壁画内容不仅人物生动精细,所绘建筑也是今天研究宋建筑的重要依据。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壁画是现仅存的规模较大且保存良好的宋代壁画,使用传统胶彩技法绘制,面积88.68平米。山西繁峙岩山寺壁画为金代所绘,其壁画风格延续了宋代对建筑描绘的严谨缜密,但在人物描绘上则更为随性。

接着,王颖生教授讲到了宋代壁画绘制的官方运作机制的建立。这样精密的官方管理体制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宋代成熟的文化语境中的产物。在北宋皇帝积极推进中建立起来的宋代画院“翰林图画院”规定了严格的官方画家甄选制度,并设立“画学”,培养了诸多宫廷专业画师,为后续时代的文化繁荣做了充足的准备。宋时期文人文化兴起,文人画家作为“非专业画师”介入主流绘画,他们不拘匠气,以诗入画,对宋及以后的审美也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历经宋的辉煌与金的没落之后,元代的儒家文化与士人阶层依旧处于苦闷的状态。除去统治压迫,战争导致的文化迁移也使绘画呈现了不同的审美特点——孤高冷傲,且多江南气质。元虽无典章与国家画院,但是得益于两宋时期对中国文化的梳理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承其余脉依旧成就了元代冷峻飘逸的文人画和众多恢弘壁画。根据《元代画塑记》所载,元代壁画的绘画机制依旧存在,只是从官方转入了民间。元代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规模宏大约960平米,共分四殿,经七百余年岁月侵蚀气势色彩仍不减当年。重要壁绘还有山西稷山青龙寺以及河北石家庄毗卢寺等。这里王颖生教授又特别指出,如今壁画呈现效果的瑕疵也反映了我们在壁画修复工作上的不足。

进入明代后,明官方虽好绘事,重新建立了明代绘画机制及画院并广征贤士,但此时人物画已经世俗化,多绘世俗人物或歌颂文治武功,寺观壁画的道释人物画不再是官方的重点。有所缓解的文人开始了对前世汉唐文化的复古,然而明代的复古思潮依旧伴随着严苛的统治,尽管一片国家太平、文化灿烂之气象,明文人在思想禁锢下只得相竞摹古,使得明虽重形制章程强于蒙元帝国,但在创造力上“远难企汉唐,近不及两宋”。同时市民阶层与商品经济兴起,走入民间的壁画绘制也顺应了市场“崇宋去元”的要求。明代官方与民间壁画绘制相互影响渗透,出现了许多口传心授的“术语”,方便不同文化程度的画工按部就班地进行绘制。北京近郊由大太监李童上奏明英宗所建法海寺及壁画成为官方壁绘的特殊案例。法海寺壁画虽不及永乐宫气势宏大,但是工艺繁杂、图案精致、沥粉贴金无一不彰显皇家气魄。即继承了前代传统,又非常具有明代特色。

最后,王颖生教授对当天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壁画绘画之理从先秦至明清传承有序,一方面是作为国家意志体现在殿宇庙堂或寺观佛窟中,另一方面随文人、市民文化的兴起走入寻常人家,两条主线并行不悖,是中国传统绘画并重的两大遗产。在梳理过中国传统寺观壁画之“理”的脉络后,王颖生教授将在第二天的讲座中于2018年3月21日的讲座中继续讲解壁画之“制”,从具体绘画过程的角度继续为我们呈现寺观壁画的历史样貌。

文/石炀 
图/郑嘉燕(作品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