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心悟心物,以画观己:刘礼宾个展“会画”开幕

时间: 2018.4.9

2018年4月7日下午,《会画——刘礼宾个展》在大宝堂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刘礼宾4年来个人艺术创作的首次亮相,共展出作品11组63件。

1998年到2014年十六年时间里,学习从事美术史研究,作为教师、策展人、批评家的刘礼宾没再触摸过绘画工具。4年前机缘巧合的创作开启,形成了他每日一画,乃至几画的创作习惯,此次展览的作品是对他“日常画”的一次采样展示。展览由大宝堂、大道融元、跃海新宇联合出品。

展览名称“会画”,既是指艺术家对于自己非学院美术教育体系画法的定性,也是创作时总在会议状态下和生活片段时态记录。艺术家刘礼宾本人对于“会画”则共有四层解释:遇到绘画、借画会友、开会画的画、“不会”画的画法。

开始绘画的缘起是2014年5月14日,人在深圳的刘礼宾用朋友送来的色粉笔在宣纸上随意描绘了一幅帘后的猫,明确的逆光和色彩对比特写出午时的光线和猫儿的慵懒与惊醒。十六年断隔绘画、不曾接触过色彩学习的刘礼宾开始意识到,大量的策展工作和美术史研究教学带来了视觉能力的提升。动手绘画后,刘礼宾更清晰地认识到笔端流出的线条在引导手的方向和心的走向,同时他也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让画面更有意思。返程飞机上,刘礼宾便在想事情时随手拿起一根中性笔在白纸上随意画起来,乱勾的图像引发了他在似与不似间寻找可能形象的欲望,也生发了他想要用笔下线条来探究心性的思考。四年来,坚持平均每日一张的小画,积化出如今刘礼宾特殊的艺术语言。

刘礼宾的艺术不同于纯粹的素人艺术,又介于职业艺术之间,传统思维里艺术创作的既定程式在刘礼宾艺术的自然流出里变得“失效”,艺术严肃的思考和审美评判标准在刘礼宾无意识状态下“乱勾”的图示中被消解,但刘礼宾的作品依然完成了艺术语言的叙述功能,这种叙述功能的实现不依托于抽象或者再现,也不是写实与写意。

刘礼宾将自己画画的方法归结为“笔笔相生,物物相生”的内观写生。作品中结构性叙事和抒情叙事的踪迹,让笔端链接着内化,由此笔下生出的线条、形体,既有内心的坚决态度,又有内心不确定的笔触走向。笔尖下生出的线体不构成具象画面,或者不是为了具象而进行绘制的,这种诗人意境的隐喻、散漫自由、恣肆心是所谓胸意绘画的图示记录,也可说是心象,但不具体。

刘礼宾认为,如果用中国的画论方法去体悟艺术创作,画画的过程就是一个聚集或者疏通气脉的过程,这种认识与他六年的静坐经验有关。静坐本身就是调整身心节奏以及绘画把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古代画论关键词,比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气韵生动”、“应物象形”以及作品和人的关系有了重新认识。逐渐找到了“笔笔相生”的绘画方法。

王轶琼先生认为可以用“抽意说”来解读刘礼宾绘画中的意图。“抽意说”避开了抽象和具象关于形的讨论,在具象和抽象之际没有必然的对立和联系。艺术作品中的象也从来没有被抽离过。抽意也不是写意。在意的抽离中始终有潜在的形伴随,并逐渐显露出具体的形来。当具象和抽象的讨论遇到观念的险滩时,抽意可以绕过这个滩,或者直接飞跃。绘画会变得容易,或能被减负。

艺术家刘礼宾所用的绘画材料主要是中性笔以及毛笔。油性签字笔在画面上的笔迹与毛笔的痕迹不同,绘画的体感也不同。签字笔的硬笔性和纸面的接触是“切”入,划过。当第一笔在白纸上划过时,纸质的空间关系被改变,这种改变不可逆转,接着第二笔划过时已有的空间关系和线体“结构”再一次被打破。以此累计,绘画过程其实是画面一次一次被打破已有格局的过程。每一笔都是“破坏”。这与封塔纳在画布上切开的一刀相似,都是创作者的愿望和需要,在激情之中精神对物质的伤害。

原本为美术史学者与策展人的刘礼宾,将长久以来对艺术史论的所思所想、十年艺术研究的实践内化为自身的艺术经验,并在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探究中,试图回归遮蔽在现当代美术史思维下的传统绘画的生成方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多了一重艺术家身份的他,以“笔笔相生、物物相生”的创作思想,使艺术创作从内在自然流动而出,心悟心物,以画观己。

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4月30日。

图、文/主办方提供